富貴皇華 第二章   鳳印之爭

作者 ︰ 肖某某

祿郡王?瑞王?泰王呢?武令媺看向一動不動伏地低泣的泰王,對這位便宜王兄的心機再度有了認識。她忍不住猜,泰王是不是也有一封沒有拿出來的遺詔?

另外,金甲軍封鎖宮內外訊息往來,毫無疑問出自安嘆卿的意思。那麼這位深受先帝孚重信任的安大將軍,此時此刻,他尊奉的究竟是先帝的旨意,還是……以東昌蘭真公主和謝駿為中心的玄鶴會的號令?安大將軍,他的態度極其重要!

武令媺不禁揉了揉太陽穴,感覺萬分的疲憊。父皇殯天,事出突然,哪怕她這些天殫精竭慮反復思考,此時也有力不從心之感。最大的原因就是,這座煌煌宮殿失去了最可以給她安全感的父皇陛下,另一個也能給予她安全感的兄長卻還未到來。同時她也擔心,母後娘娘那里,能否制住那些蠢蠢欲動的妃嬪。

坤熹宮,一片縞素,滿堂哭&lt嚎。

徐皇後無力歪坐于正殿鳳椅之上,一手輕輕揉著自己的胸口,以緩解胸悶之狀。盡管早有心理準備,但親眼目送先帝在自己面前龍御歸天,她還是遭受到了人生最大的打擊。

她是繼後,比先帝小近三十歲。當年在閨中,她與幾位地位不算尊崇的公主殿下還有過交集。她記得,那年宮中采選妃嬪,原本,家里已經打算想辦法通過泰王妃的門路讓她避過最後的殿選,可是,一次秘密召見。一切都變了。

變了,都變了。她進了宮。從最低級的宮嬪努力地往上爬,一步又一步。經歷不知多少磨難,避過或者直面不知多少鬼域伎倆。她知道,她沒有退路,只因有一雙無情冷漠的眼楮一直在高高俯視著她。

入宮,她別無選擇。爭斗,她別無選擇。封後,她亦別無選擇。唯有她的這顆心,她可以選擇是留是給。

到底還是給出去了。哪怕那個人無情地操縱了她的人生,哪怕那個人只將她當做政治棋盤上的棋子。從來不曾真正愛過她。

她還記得,舉行封後大典的那天夜里,他深深地凝視著她,嘆息一般地低低聲音對她說,這些年辛苦你了,素兒。

——不是皇後,是素兒,是她的閨名。

憶及過往,徐皇後心中大慟。實在忍不住,伏在鳳椅扶手之上失態大哭,喃喃只念著,先帝。先帝!

听得皇後哀聲又起,跪在坤熹宮正堂內的妃嬪們先是一愣,繼而也是哭聲大作。尤其是一些才二十歲左右的年輕妃嬪。更是悲痛不能自己。她們哭,多半是在哭自己黯淡無望的未來罷。

能進坤熹宮陪著皇後傷心的這些妃嬪。最低也在嬪位。嬪位以下的宮妃們,都被徐皇後下令守在她們自己的小宮室內。不得隨意外出。

此時跪在當場的妃嬪們,以貴妃郭氏為尊,還有德妃崔氏和淑妃劉氏,這三人跪了最前面一排。緊隨四妃的,便是誠敬林氏、誠順陳氏。賢妃閔氏因病離世,大行皇帝並未補上空缺的位份。

郭貴妃育有一子兩女,到如今只有一位公主站住了腳,萬幸沒有和親。當年她誕下皇子時,位份雖已在貴嬪,可惜還是沒能保住那個苦命的孩子。她為人溫厚公正,處事不偏不倚,大行皇帝生前頗為敬重,徐皇後對她也是信任有加。

德妃崔氏即是泰王生母,多年來,她的位份既沒有再升,卻也不曾被貶過。淑妃劉氏,在上次大封六宮之前的位份為誠恪,膝下生養了兩位公主,倒是都健康長大。不過,到底她的長女和親大周的附屬國,次女嫁進了大周書香門第林家。

誠敬林氏,即是當年曾經短暫收養過武令媺的林貴妃。因洗月堂血案之事,她看護武令媺不力被降過位份。上次大封六宮她又重新晉升,還與貴德淑三妃一樣,輔助皇後有協理六宮之權。

至于誠順陳氏,她與她的一雙兒女祿郡王和東成公主,那是武令媺的老冤家了。但,敗也玉松、成也玉松,大行皇帝多方考量之下,還是將她重新晉升位份,也賜她協理六宮之權。

三妃二,這五位高級妃嬪便是大行皇帝後、宮里最有權勢的。至于徐皇後,她的地位最尊貴,也最清閑。這份清閑,是她自己想要的,也是大行皇帝默然屬意的——既是對徐皇後的保護,也是時局政勢的需要。

不過今天,徐皇後知道,她必須站出來!既為了她身後的徐家,也為了她的養女玉松公主,更為了她自己。

痛哭了一陣,徐皇後用帕子拭了眼淚,慢慢坐直身體,盡量平復情緒,看向跪坐哀哀哭泣的眾妃。她低聲泣道︰「貴妃、德妃、淑妃,誠敬、誠恪,先帝大行,前朝如何不是咱們該操心的事兒,但後、宮絕對不能亂。中宮箋表和皇後鳳印,本宮現在要收回。」

因徐皇後萬事不管,三妃二在協理六宮期間,中宮箋表和皇後鳳印是由她們輪流掌管的。為防止有人擅用重權,中宮箋表及皇後鳳印分別由不同的人把持。這段時間,中宮箋表握在郭貴妃手里,皇後鳳印則由誠敬保管。

郭貴妃毫不遲疑叩首,哀聲道︰「便是皇後娘娘不提,臣妾也會自己提及此事。此時不比尋常時候,中宮箋表和皇後鳳印實在不宜在臣妾們手中容留。」說完,她便令貼身大宮女奉上中宮箋表。東西她居然已經帶在了身邊,可見確實是早有想法。

郭貴妃如此主動,誠敬就相當被動了。郭貴妃和誠敬都是先帝潛邸的老人兒,比徐皇後的資歷都要老。在誠敬看來,一直以來對徐皇後只是保持著表面恭敬的郭貴妃,值此天地劇變的時刻,應該緊緊握住中宮箋表以為未來護恃和再度進階之資才對。

誠敬萬萬沒想到,徐皇後一提,郭貴妃便忙不迭地把手中重權奉上,連半個不字都沒有。一時間,誠敬不知該嘲笑郭貴妃的膽小如鼠,還是該佩服她的識時務知本份。

但誠敬萬分不想將皇後鳳印交回,她的瑞王大有可能坐上皇位,她大有可能成為未來的皇太後,這枚鳳印大有可能就是她的,她為什麼要交回?最最重要的是,誠敬明白,此時此刻,她手里能緊緊抓住多一份的權力,說不定就能給多一份的支持!

見誠敬面無表情、一聲不吭,居然當堂漠視徐皇後的旨意,向來與誠敬交好的劉淑妃也默不作聲,別人還罷了,崔德妃和誠順不干了。因為她們也有,她們的也有繼位的可能。

崔德妃眸中寒光一閃,伏地向徐皇後叩首道︰「皇後娘娘所言甚是,臣妾也認為此時由娘娘掌管箋表和鳳印最為適宜。」徐皇後是泰王妃的小表姨,在崔德妃心里,徐皇後是自己人,由她同時掌握中宮箋表和皇後鳳印毫無疑問是最理想的。

誠順緊緊皺眉。自從她于皇貴妃的高位被連連降低位份,自從她的母家陳家遭遇大變,自從她的女兒都失去聖心,她就明白,她在宮里低調本份就是給家族和兒女最大的支持。

說心里話,誠順並不以為祿郡王能被大行皇帝的遺詔立為新君。她的本事如何,她這個當娘的再清楚不過。若論開疆闢土,祿郡王在大周少少也排在前三;論治國,三位監國皇子里他絕對敬陪末座。大行皇帝若為江山永繼考慮,不會選擇一個武夫來坐江山。

這麼多年的茹素禮佛,誠順雖不說完全的心如止水,也有些心灰意冷。只是,她不去爭,她的不去爭,未來等著她們一家子的肯定就是屠刀。新皇帝是不會讓她活下去的,她很清楚。

此時,前朝還不知如何了,後宮為了皇後鳳印就起了爭端。誠順對于郭貴妃爽快交出中宮箋表的行為很是理解,同時她也知道別看郭貴妃和徐皇後年紀和資歷都有極大差距,但郭貴妃是不折不扣的皇後一黨。只因為當年郭貴妃膝下公主的婚事,徐皇後幫了忙。

另外,避門不出在宮中冷眼察顏觀色,誠順敏感察覺徐皇後和崔德妃並不如表面看上去那般親熱。這一點,從徐皇後的養女玉松公主與崔德妃的泰王並不如何親近就可知一二。

而對大行皇帝心性的了解,也讓誠順敢于確認,如果徐皇後已經倒向了泰王一系,她不可能將玉松公主認養于膝下,也不可能得到大行皇帝這麼多年的看重。

此事,大有貓膩。

如此重重考慮,在誠順心里不過是浮光掠影,一閃即逝。在崔德妃表態之後,她也向徐皇後恭敬叩首,一邊拭淚一邊低聲說︰「娘娘,臣妾亦贊同娘娘舉措。不管以後如何,皇後娘娘您都是無可爭議的母後皇太後。中宮箋表與皇後鳳印,由您掌管名正言順之極!」

不得不說,這麼多年起起伏伏,曾經高傲尊貴的皇貴妃也學會了伏低做小,卑躬屈膝。

都是為了兒女。(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富貴皇華最新章節 | 富貴皇華全文閱讀 | 富貴皇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