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令狀 正文 九九、聲威

作者 ︰ 冷眼旁官

「呵呵,老朽平常行醫之時,一般都是不會收診金的,但是賢父子如此誠心,在下就收下了。不過主要是因為駙馬爺要召集天下的英雄豪杰討伐董卓老賊,所以這些黃金就捐獻給駙馬爺組建軍隊吧。」

華佗雖然收下了黃金,但是他本人對金錢並沒有多大興趣,所以表示將這些黃金捐出來給陳昌討伐董卓所用,頓時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也讓更多的人開始思考他所說的話。

「老哥的德行讓我等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實在是佩服至極。既然駙馬爺要興兵討伐董卓老賊,匡扶漢室,我們陳家也願意聊做表示,就捐上黃金一千斤吧。」

「陳相如此大義,令晚生欽佩,在此代表漢室天下受苦受難的老百姓多謝二位了。」

陳昌連忙向陳氏父子二人表示感謝,這也令旁邊的徐州刺史陶謙連忙表態︰「駙馬爺,討伐董賊是我們這些臣子共同的責任,只要駙馬爺大興義旗,我們徐州定會附于尾驥的。」

「我相信陶大人對漢室的忠心,如此義舉當不會落于人後的,所以日後起兵之時,必定會邀請陶大人一起共謀國難的。」

離開徐州的時候,陳昌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此行不僅交好了徐州的糜氏、陳氏兩大貴族,也與丹陽派的曹豹等人有了共識,更是暗中得到了張昭的投靠,有了一個徐州高層的內應,布下了暗棋。

隨後,陳昌一行取道下邳、費國、陽都、瑯邪而向東北方向趕往青州陳家老宅篷萊縣,雖然相距僅僅數百里,但是陳昌已經歸心似箭了,所以帶著大家快馬加鞭而行。

這一日,他們過了瑯邪郡,正要進入青州境內之時,在昌山之側突然遇到了大批黃巾,漫山遍野鼓噪而來,人數約三四萬。

「活捉陳昌。」

「殺了劊子手陳昌。」

「不要放過害了眾多黃巾兄弟的賊子陳昌。」

那些黃巾賊兵吶喊著吆喝著從四面圍了上來,將陳昌一行三百人遙遙地包圍在中間,四面八方都有大旗招展,鼓噪之聲響徹天際。

「駙馬爺,我們怎麼辦?」

看到這種情形,即使是黃忠這樣的老將也有些震驚,那些禁軍將士自然也有些驚駭了,不過他們並沒有因此而慌亂,而是觀察著左右,將陳昌給護在中間。

「駙馬爺,讓我帶二百將士打著你的旗號向前沖,吸引賊軍的注意力,其他人掩護你從後方退走吧。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沒柴燒,駙馬爺沖出去後可以調集大軍前來掃平這些賊寇,為我們報仇。」

黃忠大急,上前來對陳昌說道,他是想以自己冒充陳昌,將賊兵的大隊人馬吸引開去,然後再死戰一場,掩護陳昌在混亂中逃生。

「漢升不必著急,賊兵雖然人多勢眾,但是他們隊形散亂,指揮無定,多是一些普通百姓而已。咱們雖然只有三百將士,但是也仍然能夠無懼于他們,沖出去根本不難,但是我們卻不能就這麼沖出去。你們看看那昌山高處有些什麼?」

陳昌阻止了黃忠,然後指著前方數里之外的一處山巒之上,那里有一面大旗高聳入雲,在朔風中獵獵作響,上面大書著一個「徐」字。

「難道是徐州陶謙想害我們不成?」華佗在旁邊問道。

「不,我听曹豹等人介紹過徐州境內如今尚存的一些黃巾余賊,其中瑯邪郡的賊首就叫做徐和,想來這些人應該都是徐和的手下。那前方山巒之上的大旗之披黃袍之人,必定就是徐和了。」

「主公,你的意思是?」

「我想跟徐和談一談,如果能夠招降當然更好了,即使不然的話,也要讓他心有忌憚,不敢真的對我們怎麼樣。」

「主公,如今徐和勢大,我們乃是處于牢籠之中,他會和我們交談嗎?」

「他當然不會,但是我們卻要逼得他不得不出來見我們,否則的話他的手下就會棄他而去了。華佗老先生和郭嘉一起進醫廬里面去吧,我們一起先沖鋒三個來回,要讓徐和知道他的這些烏合之眾是擋不住我們的。但是我們也不要輕易殺人,在沖鋒的時候別忘記了宣傳我們的政策,只誅首惡,不殺降者,赦免被逼者,重賞反戈者。漢升兄先不要運用你的神技,免得徐和到時候不敢過來見我們,只要他過來見我們,我們就能夠安然月兌身了。」

陳昌計議一定,當即率領三百禁軍將士以鋒陣突然發動,朝著前方的上千賊軍沖了過去,一手揮舞著長長的馬刀,一手卻舉著一面黑色的盾牌,互相配合著將全隊從外面防御了起來。

「武威——」

「武威——」

「武威——」

三百將士盡管不多,但是在這一刻卻爆發出了極其強大的氣勢,發出了震天的吼聲,所在之處讓無數的黃巾賊兵四散而逃,根本不能阻擋。

「只誅首惡,不殺降者,赦免被逼者,重賞反戈者。」

「只誅首惡,不殺降者,赦免被逼者,重賞反戈者。」

「只誅首惡,不殺降者,赦免被逼者,重賞反戈者。」

向前沖到了一個山坡之上後,陳昌再次率領大家又沖向了另一個方向,盡管也有一些膽大的賊軍上前阻擋,但是根本阻擋不了。而三百將士一邊奔馳一邊跟著陳昌吼了起來,更是驚得許多賊兵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只不過,陳昌他們並沒有殺一個賊兵,當然踫傷了一些是在所難免的,而一些賊兵在遠處紛紛用弓箭射擊,卻也沒有能夠給禁軍造成傷亡,因為他們之前有一個黃忠開路,將前後左右四面八方的弓箭全部撥飛了。

「徐和出來說話。」

「徐和出來說話。」

「徐和出來說話。」

又一次沖鋒的時候,將士們同時喊了起來,而他們也沖到了距離徐和所在的小山坡僅僅二里地的另一個小山坡上面,遠遠地與周圍的黃巾賊兵對峙著。

徐和早已經被這一支三百人的隊伍給震驚了,雖然他們早就听說了駙馬爺陳昌非常厲害,多次在剿滅黃巾的過程中立下大功,但是卻沒有想到真正見到他的風姿時,全部都驚呆了。

徐和並沒有發動進攻,因為剛才的情況他已經看到了,陳昌身邊這一支親衛隊實在是太厲害了,在自己的大軍之中來回沖鋒幾個回合,竟然無一人傷亡。

而且他們並沒有殺自己的任何手下,這表明他們並不想與自己死戰,否則的話今天即使能夠留下這三百人,自己帶來的這二三萬人恐怕也會傷亡絕大部分的吧。

「不知道駙馬爺要見本將軍何事?」

最後,徐和還是打馬下山來了,他的周圍聚集著百余名大小將領和親衛,遙遙地距離陳昌他們一里左右,而且更多的賊軍聚集在他的前方,阻擋著陳昌他們突然沖來。

「我听說你也曾經舉過孝廉,身為一個讀書人,為什麼要聚眾謀反呢?如今朝廷正處于內憂之中,有董卓老賊專權濫政,所以朝廷才沒有時間和精力顧及到遭遇了水災的各州老百姓。我也知道你們當中絕大多數都是善良的百姓,只是因為生計所迫才不得不走上這條路的,畢竟這對于大家來說並不都是自願的。請大家相信本駙馬,也相信朝廷一定能夠很快解決董賊,然後就會解決你們遇到的困難的,所以大家還是散了回家去吧,我保證地方官員不會追究你們的。因為你們如此而為,也絕不是長久之計,更不是解決困難的最好辦法,而各州郡的大軍都在集結之中,如果那些正規軍隊到來,你們最終只有死路一條,還要連帶著你們的父母妻子,這又是何必呢?」

「哼,說得真是好听,但是這只不過是你們當官的一慣的欺騙方法而已。我們如果不造反,就會被餓死,被當地官員壓榨致死,所以反正都是死,不如痛痛快快地起來造反,為了天下的百姓而造反,難道我們有錯嗎?」

「徐和,你口口聲聲為了天下的百姓,但是據我所知,你們還不是到處劫掠百姓,不但搶光他們手里僅有的一點糧食,而且還強迫他們加入賊軍之中,帶他們走上一條沒有前途的道路,這難道也是在為他們著想嗎?絕對不是,你們只是為了你們幾個首領能夠過得快活,哪里會真正去管這些普通百姓的生死呢?只要看看他們的身上穿的什麼,我就知道他們跟著你們過的日子並不一定比自己在家里更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軍令狀最新章節 | 軍令狀全文閱讀 | 軍令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