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令狀 正文 八三、保駕(假期快樂)

作者 ︰ 冷眼旁官

然而,宮中不見任何動靜,亦無宦官打開宮門,眾人均是心里一震,知道恐怕事情不變,陳昌立即高呼︰「大家齊聲呼喊,大將軍即使身在禁宮深處也能听到,若仍然不出,則已經遇害了。」

「請大將軍上車。」

「請大將軍上車。」

頓時,五百羽林軍和三百禁軍將士皆齊聲大呼起來,頓時聲如巨雷,響徹天際,震動內宮,而此時中黃門段圭突然于宮牆之上現身,抬頭扔出一物來,大聲喝道︰

「大將軍何進意圖謀反,按照太後旨意已經伏誅了。首惡已死,其他協從之臣,盡皆赦免,大家還不散去。」

陳昌見到何進果然已經死了,于是立即搶在袁紹之前厲聲大呼︰「閹黨亂政,戮殺大臣,敗壞綱常,有失大義,天下豈有這樣的道理?有願意誅惡黨者,都來助戰,攻進內宮,盡殺閹豎。」

頓時,何進部將吳匡搶上前來,大聲呼道︰「羽林軍將士听命,殺進內宮,盡誅閹黨,為大將軍報仇。」

于是羽林軍于青瑣門外放起火來,袁術早引兵沖進了長樂宮內,看到宮門之下有數名大小宦官,不由分說,上前斬成兩斷。

袁紹、曹操立即率領羽林軍斬關入內,然後關起宮門來,一邊放火一邊殺賊,但見宦官,無論老小,盡皆誅殺干淨,也有一些白面無須的大臣從事,避之不及,被當成宦官被殺了的。

「我們去抄滅十常侍的家人。」

陳昌見到羽林軍已經殺進了宮闈,知道事情不可阻擋,于是帶領三百禁軍回身便走,直接殺向了十常侍的家中。

不過,等到陳昌到來之時,麾下禁軍已經將十常侍的家抄滅了,搜索出黃金珍寶無數,陳昌全部暗暗收入糧草倉中存放起來。

同時,二支禁軍皆換了衣甲,蒙了臉面殺進何進、何苗的家中,搜索出了他們收藏的無數黃金財寶,而後用馬車運走,迅速消失了。

等到陳昌忙完之時,張讓、段圭等人已經擁著二帝出了洛陽,于黑夜中奔向了北邙山而去,于是他傳令典韋率領一千禁軍守護陳府,自己親率二千禁軍和許褚一起出城尋找二帝去了。

陳昌早知道二帝會流落何方,所以之前就曾經讓人打听司徒崔烈之弟崔毅家在何方,得到了確切的信息後,于夜里直奔崔毅莊上而去。

而此時崔毅莊上,二帝剛好填飽了肚子,突然听得外面馬嘶人喧,頓時嚇得面無人色,倒是陳留王雖然年幼,卻有一些膽識︰「崔莊主,你回去看看是怎麼回事?」

崔毅出得莊來,但見一支禁軍已經將莊子包圍了起來,為首的是一名年輕的將軍,手持長槍向他一指喝道︰「崔毅,快快將聖上並陳留王送出來。」

「將軍何人?」

陳昌已經從崔毅的表情中看出來了,二帝此時正在莊上,心道果然沒錯,于是翻身下馬,大聲道︰「本將軍乃鎮國大將軍、承平公主駙馬陳昌是也,特來解救聖上和陳留王殿下,他們可是到了莊上。」

崔毅也知道陳昌之名,不過他還在猶豫之時,突然里面響起了陳留王劉協的聲音︰「大姐夫,聖上在此。」

陳昌帶著許褚大步進了莊中,看到二帝迎了出來,臉上充滿了笑容,不過他們一路上頗為辛苦,來到崔毅莊上還沒有來得及梳洗,因為衣衫破爛,臉上有塵,頭發散亂,神情驚慌未定。

「臣參見聖上,王爺,你們受若了。」

陳昌拱手參拜,然後讓許褚陛來干淨衣物,又令崔毅打來熱水讓少帝並陳留王洗臉,而少帝不堪,看到陳昌後竟然撲了過來,抱著陳昌大哭了起來︰

「大姐夫,你來了就好了,嚇死朕了。」

「聖上莫怕,陳昌在此,必保聖上及王爺無恙,其他大臣等也出來尋找聖上了,不久即至。」

果然,陳昌話音未落,遠處一彪人馬尋聲而來,為首之人乃是河南中部掾史閔貢,到了近處看到禁軍在此,一問才知是駙馬爺陳昌在此,已經尋著聖上並陳留王了,連忙過來見駕。

「微臣閔貢,參見聖上、王爺、駙馬爺。」

「閔大人,你來得正好,聖上及王爺受了些驚嚇,我已經安排了馬車帶他們回京,閔大人就帶領本部人馬在前面開道,同時召集各路大臣迅速回京。」

陳昌知道董卓會從半路上殺出來,所以想快點回京,如果能夠在此錯過董卓,不知道歷史會不會有所變化,所以當即啟程而行。

不到三里,前面傳來一陣人聲,卻是司徒王允、太尉楊彪、左軍校尉淳于瓊、司隸校尉袁紹等人尋了過來,接著聖上車駕,君臣皆哭。

車駕前行了數里,突然旌旗蔽日,塵土遮天,又一支人馬遠遠而來,頗為強勢,令百官失色,少帝大驚,只有陳昌知道這是董卓率軍來了。

就在眾人愣神之際,陳昌驅馬而出,于黑暗之中大喝一聲︰「來者何人,敢擋聖駕?」

繡旗影里,一人縱馬向前,陳昌一看,卻是一個大胖子,身高八尺,腰大十圍,肌肥面重,面闊口方,手綽飛燕,座下奔馬,正是董卓。

「天子何在?」

董卓聲大如雷,一聲呼喝,頓時令群臣戰栗,不知所措,少帝亦驚恐不安,眼淚飛濺,均不知道董卓此來何意,人心惶惶。

「哼,來者何人?」

陳昌看在眼中,卻是手中長槍一指對方,冷哼一聲而後喝問,許褚在後,向眾禁軍一打手勢,頓時眾禁軍齊聲高喝︰

「來者何人?」

董卓被眾禁軍這齊聲一喝所驚,座下戰馬一震,差點將他摔下馬來,所以其後對陳昌頗為忌憚,但是也懷恨在心。

「我是西涼刺史董卓,不知將軍何人?聖駕是否在此?」其說話之間語氣已經低了不小。

「某乃鎮國大將軍、駙馬陳昌,董大人,你是來保駕的呢?還是來劫駕的呢?」陳昌厲聲喝問。

「特來保駕。」

「董大人忠心可嘉,不過你既然是來保駕,天子在此,何不下馬拜見?」

董卓慌忙下馬,拜于道左,暗暗打量陳昌,不料靈帝竟然有如此駙馬,暗地里轉著心思,如何才能夠除掉陳昌,以圖大事。

「董大人可帶本部軍馬在後隨行,屯兵于洛陽城外,等候聖上旨意,不過大人可以入京休息于驛站,靜候聖命。」

陳昌好言撫慰了董卓一翻,隨後車駕回京,入宮見了何太後,二帝與太後相見,抱頭痛哭,聲淚俱下,皆言不是駙馬,聖上恐怕還要受些驚嚇。

「駙馬,幸虧了你,才保聖上無恙,他日必有重賞。」

「太後過獎了,這是臣之本份。不過臣聞青州徐州黃巾又起,思慮為聖上分憂遠鎮青州,也好將父母的遺骸送歸故里,還望太後聖上恩準。」

陳昌已經通過斥候得知,董卓的大軍已經距離洛陽不遠了,自己在洛陽城呆下去,必定會與董卓發生劇烈沖突,所以趁機請求回青州去。

「駙馬忠心,本後心知,明日早朝時本後會曉諭百官,封駙馬青州牧,領本部禁軍清除青州附近黃巾,安定天下。」

「謝太後,不過微臣還有一言,希望太後以後一切小心,特別是對董卓不可過分重用。」

董卓屯兵于洛陽城外,第二天縱數千騎兵入城,在大街上飛馳橫行,令洛陽城中百姓惶惶不安,同時暗中招收誘降何進何苗部下,聲勢大增。

而听說何進死了,東郡太守橋帽和河內太守王匡均率領本部人馬回去了,並州刺史丁原仍然屯兵于洛陽城外,與董卓部下隔著一城相望。

何進死後,頓時朝中沒有了為首之人,何太後不得不重用一些老臣,如王允、袁隗、盧植、彭伯、周毖、伍瓊、何愚等人。

第二天早朝之時,太後垂簾,封賞了一干有功人等,特封駙馬陳昌為青州牧,擇日前往青州剿滅黃巾余賊,同時準許陳昌將父母靈柩送回故里,而長公主承平殿下也隨行回青州祭祖。

陳昌也知道,自己這一離開,洛陽就更沒有了牽制董卓之人,而曹操、袁紹等人也必然不久後皆會離開洛陽。但是,他在走之前,還得讓董卓心中有些忌憚,不能讓他輕易得逞。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軍令狀最新章節 | 軍令狀全文閱讀 | 軍令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