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令狀 正文 四十、陳宮

作者 ︰ 冷眼旁官

汝南、穎川二郡交界之地,有一地名為葛陂,乃莽莽群山聳立之所,東跨陳國,北接許昌,其間之人歷來豪俠任氣,民風剽悍。

半年之前,夏歷四月,葛陂突起一軍黃巾,數千人馬,往來活躍于汝南、穎川之間,攻沒郡縣,劫掠官倉,燒殺搶奪,數月間聲勢浩大,人眾上萬。

而穎川郡距離京城洛陽僅半日路程,故葛陂之賊已經威脅到了京師安危,聖上才令後軍校尉鮑鴻與中軍校尉陳昌共發兵討之。

對于當日陳昌所獻五策,靈帝不知何故竟然未予采納,也未再提此事,只是頒下聖旨,賞賜後軍營和中軍營各千金,催促他們即刻出發,前往葛陂。

陳昌端坐戰馬之上,身後程大牛持一桿丈二大旗兀立如山,旗上書寫著一個大大的「陳」字,五百中軍營禁軍身著黑色玄甲,座下青一色均是西涼駿馬,神威凜凜奔馳出了西園校場,往穎川而去。

後軍營也已經出發,不過他們的行軍路線卻是先赴許縣,因為僅僅後軍營和中軍營才一千余人,相比賊寇人數太少,所以聖上準許他們沿路收編各郡縣地方武裝,組建一支二千人的軍隊。

陳昌行軍離開了洛陽後,半日間就奔馳三百余里,而後停留于中牟縣,征召本縣士兵而行,縣令聞知率領眾縣吏前來相迎。

「中軍校尉勇武過人,下官久聞大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眾位將軍及禁軍士兵們路途勞頓,下官已經準備了酒水,一盡地主之誼。」

陳昌仔細地打量著眼前的這名縣令,見他風度儒雅,態度溫和,說話之間言辭清楚,條理明晰,而且神態自然,不卑不亢。

「先生可是東郡東武陽人氏,姓陳名宮字公台?」

其實,陳昌來到中牟縣並不僅僅是為了征召士兵,他還有一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尋訪一個人,那就是陳宮,一個機智過人為人正直善于謀斷的良臣。

記得在三國之中,陳宮曾經跟隨出逃的曹操一走,本想追隨于曹操的,但是因為曹操殺了舊識呂伯奢一家,而且還發出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惡言,後決定棄他而去。

輾轉多次之後,陳宮成為了呂布手下的重要謀臣,他能謀善斷,多次為呂布出謀劃策,甚至是敗過曹操幾次,只是後來呂布不听忠言,令陳宮計無可施。

白門樓呂布兵敗之後,曹操欲再招降陳宮,然而陳宮當初既已經棄他而去,此時更是絕不再降,故最後受刑而死,至死神色自若,慷慨赴死,令曹操敬佩而厚葬了他。

「將軍也知道下官?」

陳宮听到陳昌的詢問,不由得一驚,抬起頭來仔細地打量著陳昌,發現眼前的這名將軍雖然年輕,但是卻膽識過人,靈活機變,智勇雙全。

于是他想起了京中的友人昨日送達的書信,其中就提到了陳昌向聖上獻良策五條,均為濟世安邦平定天下的良謀,然而奈何聖上並未采納,令陳宮得知後感嘆不已。

他沒有想到自己雖然這麼快就能夠見到陳昌這位在京城洛陽名聲漸起的將軍,而且更沒有想到陳昌竟然一下子就認出了自己,或者說是陳昌居然知道自己。

「呵呵,公台先生為世外高人,大隱隱于市曹,陳昌是久聞其名了,今日一見果然三生有幸。」

「將軍過獎了,下官一介書生,怎麼當得起將軍的謬贊呢?」

「公台先生不必過謙,我中軍營尚缺一名行軍參謀,不知道公台先生可願屈就呀?」

陳昌並沒有過多寒暄,而是直接向陳宮伸出了橄欖枝,對于目前的陳昌來說,能夠請到陳宮從旁輔助自己,也是一件大好事。

「將軍厚愛,陳宮敢不從命。」

陳宮為人灑月兌,立即將自己的縣令之印交予縣丞,讓縣丞具表以聞于上,而自己就果斷地進入了陳昌中軍營,擔任了一名行軍參謀。

陳昌與中軍營在中牟縣停留了一天一夜,召集周圍郡縣官兵一千五百人,隨後浩浩蕩蕩出發往穎川而來,不過尚未到達穎川,就接到了斥候回報,說是後軍營已經抵達葛陂之北了。

「鮑鴻與我在聖上面前打賭,看誰能夠先破葛陂黃巾,故而他才這麼著急行軍,公台如何看待此事呀?」

「將軍,我想朝廷派兵圍剿葛陂黃巾之事,葛陂黃巾恐怕早已經知曉了。但是此處黃巾勢大,主要有二支隊伍,分別是賊首何儀、黃劭率領,活躍于汝南、穎川之間,他們劫掠州郡,多有錢糧,必定不會將朝廷禁軍放在眼中的。所以我估計他們必會分兵來攻打後軍營與我們中軍營,而穎川一向是黃劭活動之地,所以我們將會面對的必是黃劭的賊軍,且三日內他們必定阻擊我們。」

「不錯,本將軍也是如此想的,那麼公台可有退敵良策呢?」

「今將軍所率領五百禁軍均為騎兵,機動性強,可以縱深作戰;而地方所募官兵,以步兵為主,不適合長途奔襲。以某家愚計,由某家率領這一千五百雜兵沿路鼓噪而進,吸引黃劭大部隊的注意,而將軍則率領五百禁軍,迂回奔襲黃劭的羊山大營。某家會緩步進軍,遇弱則擊,遇強則守,呼應將軍,當能出其不意力破黃劭麾下之賊。」

「公台所想,正合吾意。」

當下陳昌留下了五十名精銳騎兵護衛陳宮,于半夜帶著五百禁軍沿小路而行,一路小心翼翼奔行數百里,至于葛陂西北而止,伏于林間白日休息。

而另一邊,陳宮率領一千五百官兵大張聲勢而進,先破黃劭麾下一支數百人小隊,由五十名精銳鐵騎沖散賊寇,而後被大軍沖殺而散,而五十鐵騎沖殺二三百人,竟無一人受傷。

黃劭聞知後大怒,親率大軍前來迎擊中軍營,然而陳宮尋了一處險要之地扎下營寨,按兵不動,黃劭率領手下沖擊了數次,根本無法靠近中軍營,反而被陳宮尋到機會,利用五十鐵騎和數百騎兵反沖殺了一陣,賊軍留下數百尸體後撤退了。

再說陳昌率領五百禁軍曉伏夜行,終于在二天之後神不知鬼不覺地趕到了黃劭軍的大本營羊山之側,通過俘獲的賊軍巡邏兵所說,羊山之上僅有守軍千人,只不過山高路險,只有一條上山之路,關卡重重,所以易守難攻。

陳昌讓禁軍將士休息了半夜,隨後暗中收起了所有的戰馬,帶著中軍營戰士模向了前山,卻踫上了一群散兵約百余人歸來,原來卻是護送傷員回山的賊軍。

「不留活口,全部干掉。」

陳昌發出了戰斗命令,禁軍首先發射了五輪弩箭,在距離一百步之內,短小的弩箭殺傷力驚人,基本上能夠穿透普通的衣甲。

「啊——」

頓時,賊軍慘叫聲一遍,不過他們還未反應過來,陳昌帶著禁軍已經撲了過來,將他們全部斬殺干淨,只有陳昌的手里留下了一個活口,但是卻喊叫不出來。

此人是一個小頭目,這也是陳昌留下了此人的原因,因為對于山中的情況,陳昌必須了解得更加清楚,避免自己手下的精銳禁軍出現大的傷亡。

「老實交待,我饒你一命。」

陳昌將長槍抵在了對方的咽喉之處,那森寒的氣息令對方渾身顫抖,一股銳利的鋒芒割裂著他的皮膚,讓他感覺自己距離死亡是如此之近。

「將軍饒命,我願意投降,投降。」

「將山上防御情況與布置情況詳細說來,若有半點失誤,絕不輕饒。」

「不敢撒謊,不敢。將軍,羊山之上頗有廣闊,依山而建有數百房屋,前面是一個平坦的巨石,做了演武場。而在山寨門口,布置了重重防御和關卡,安置了眾多滾木擂石,易守難攻。而且破壞一處關卡雖然容易,卻極易為上方的數重關卡發現,所以官兵前來剿滅數次,均是大敗而回的。但是也因為這個原因,山中的防御非常地松懈,所以將軍要是能夠不聲不響地突破了山寨門口的多重關卡,那麼就能夠輕易的擊潰山中的軍隊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軍令狀最新章節 | 軍令狀全文閱讀 | 軍令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