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英雄傳 第263回 島上景致

作者 ︰ 古金翔著

第二百六十三回島上景致

五人情同手足,向來交好,這時居于一處,朝夕相見,駱花隋劉見他修煉內功突然勤奮起來,除了每日清晨按時修煉之外,又增加了子午二時修煉,心中奇怪,詢問于他,听他說來,只說要勤奮練功,改日回入逍遙島時,若有大變故,不免還要有一場大斗,自己武功練好了,應對起來,也當自如。四人心想也對,能練的便也勤加修煉起來,竟然都不懷疑,跟著他路子,每日于子午二時,也都增加了修煉內功一課。

水若寒見四位兄長如此,心中隱隱想笑,卻又笑不出來,只得隨著他們同自己一道修煉了。

他修煉「魂魄*」之時,但凡遇有忘卻法門口訣之處,則尋個理由,借故出外,不是說出恭小解,便是說出外捕魚捉鳥,打水摘果,一人跑出洞外,悄悄遠遠躲了,從懷中拿出帛卷來翻看,只求復記。

他此時光只修煉「魂魄*」一門,已然束手縛腳,諸多阻滯,小心而為,只不讓四位兄長瞧出自己修煉的不是本門內功心法,而是別派內功心法。至于帛卷上面另有一門「魂魄沖飛」輕功,更是無暇多去偷看,即刻修煉。心中也是這般打定主意,現下只修煉這門「魂魄*」,保住自身,以後有閑暇辰光了,再來修煉那門「魂魄沖飛」,想來,也是不遲。

而此黃色帛卷上頭,自己只是唯一奇怪之處,便是先前所見那些淡白色絲線不見了。後來想了許久,忽然想到竹簡上有言範蠡前輩繡繪有「五色蠶蛹錦帕」一事,又反復思考,經由隋承志沾濕錦帕,重現白色絲線,腦中思及帛卷上頭淡白色絲線當日現出,也是被水沾濕了,也便找個借口,悄然去水邊,將雙手沉入水中浸濕了,東張西望,悄悄躲于暗處,偷偷依樣葫蘆,沾濕帛卷,小濕一片,上頭果復現出此種顏色絲線來,心中已知,帛卷和錦帕材質相同,均是出自于範蠡前輩之手,都是「五色蠶蛹絲」繡就的了。

本欲全然沾濕帛卷,看個清楚,只是現下匆忙,修煉「魂魄*」已然形同做賊,上頭「魂魄沖飛」輕功更是無暇修煉,若說要細看這些隱晦白絲,知曉四位兄長多有機警,倘若為之發現,大為不妙,無奈之余,心中雖然新奇,只是強忍住了,不去用水全然沾濕帛卷,看視上面白絲線字了。

水若寒修煉奇門內功一事不說,這六日來,島上一應環境,隋承志也已從黃色錦帕上頭繡繪「太湖藏寶圖」中一應小篆黑字,大致有了了解。

情知五人所居之洞,名為蠡墅洞,意即為範蠡當年所居別墅之洞之意。對應洞上山峰,名為蠡墅峰。

而想到蠡墅洞中一應石制銅制木制鐵制家具物事何來,五人從水若寒口中,依稀知曉是當年範蠡留于此中之物,至于細底如何,實是不知。

其實,這些物事都是當年範蠡或花重金買來,或讓愚公一族三世一十二人即興打造而成,確是一時精品。至于洞內並無蟲蟻滋擾,則是因他事後在洞中到處涂抹了「奇香驅蟲粉」之故。涼亭中也是如此,故而蚊蠅不入。更有茶壺茶杯,是當年範蠡思念西施,在此也要喝水,憶及當年二人私奔逃亡至宜興縣丁蜀鎮時,在制造陶瓷同時,曾一起制造過一個茶壺和一個茶杯。制造茶壺工序復雜,範蠡情知西施細膩,讓她做了。自己則只制造了茶杯。當時出逃,攜帶不便,做成之後,只是在「慕蠡洞」中藏了茶杯,在「西施洞」中藏了茶壺,各藏一物,都藏好了,只待將來事緩,風波平靜,再來取出,拿來共同品茶之用。那時思念西施,忽然想起此事,便特意回了一趟宜興縣丁蜀鎮,抱存僥幸心理,想要尋了個到。不想,時隔多年,竟是還在,範蠡大悅,當即取了出來,拿回此處,做飲具用,日後時常邊飲茶邊思念西施,足見他對西施愛慕之情到底有多深了。

對于這事,乃是千年之前之事,竹簡上雖有刻寫,也只寥寥數語,一筆帶過,水若寒看過之後,將信息傳達于四位兄長,也只傳了個大致意思,因而,五人也是略微知曉,略微懂得。

而島上其余諸般景致,花隋劉水四人見大哥大好,可以出外活動活動筋骨,便也時常陪同他一起出外走走,到處溜達溜達,散步閑逛,盡數游覽了一遍島上景致,好好欣賞風景,玩耍了一回。

依著黃色錦帕上描繪圖文,情知此蓬萊島上中間三峰聯綴,由北向南,依次是大姑山、二姑山和三姑山。因傳有吳妃姐妹三人,各居一峰,殊有靈屏,山人景仰,故而得此三山之名。此三山即為後來之北山、行山和小姑山,蓬萊島最初得名三山島,島名便由此三山而出。而其中大姑山被三峰之首,在島上海拔最早,見而醒目。更有二姑山,其西坡有一板壁峰,寬約十丈,高越五丈,乃是一峭岩奇石。岩石陡峭如斧劈,紋理縱橫如刀刻,青苔斑駁,藤蔓攀附。小樹花草生于石縫之間,山雀野鷹舞于峭壁之上,景致美妙怡人。

環島之間,島上雖無高峻巍峨之態,卻有層巒疊嶂之姿。逶迤鋪展,舒起緩伏,山水契默和諧,情致衍逸。

游覽之時,又知島上石質都是青石,暴露于地表之石頭幾乎都呈瘦、漏、透、皺之特征,同于太湖石。疊石、金雞石、香爐石、牛背石、十二生肖石,似器似物,各擅其美。更有龍頭岩,亦是同類。滿山石樹參差,錯落有致。一年四季花果飄香,儼然一天然巨型水石盆景。

至于氣候,此蓬萊島也環境自然清幽,得天獨厚,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不太涼,夏不太炎,蒼山碧水,風景幽美。四季花果累累,除有「洞庭紅」橘外,更有名果「馬眼棗」,為中原所罕見,果大二寸許,鮮甜爽口,現尚有百年以上古棗樹七百株,株株稀有。

山上野獸也是品種繁多,所捉所見,便有︰獼猴、棕熊、黑熊、鬃狗、野豬、鹿、獾、兔等,都是上等野味,捉來食用,美味可口。

五人每次欣賞過後,都是心曠神怡,戀戀不舍,宛若進入仙境一般,沉醉其中。

這般心情大好,時日匆匆而過,光陰如梭,如同閃電一般,好是飛快。轉眼間已過六日。

到得第七日上,駱大元體內毒液已是盡數為吸毒珠吸出體外,身子大好了。只是身子雖是大好,內勁力道卻仍是大受影響,一時之間,恢復不過來,心急之下,火急火燎,暴躁不已,只道自己成了廢人,沒有武功了。

花隋劉水四人急忙出言安慰于他。

隋承志心思到處,便決定在此島上再多待待,只求等大哥武功恢復過來之後,再行離島而去,想來也是不遲。再說了,島上環境優美,空氣清新,食物新鮮,居住安樂,多住幾日,只是瀟灑快活,大慰平生,兄弟五人也是樂得逍遙自在,也是樂意,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如是這般,便又是待了一月有余。

一個月後,駱大元內功外功經過日日夜夜、反反復復刻苦修煉練習,果然逐漸恢復了過來,一日好過一日,到了一月之期,武功已是十成恢復了九成,生龍活虎,活蹦亂跳,虎虎生威,威風凜凜,大回往日神色,又復常時性子,狂野奔放,粗獷豪邁,開懷大笑,放蕩不羈。

花隋劉水四人見著大哥已是全然好了,心中也是甚為喜悅。五人在此待得時日已久,這兒乃是孤島,僅只他們五人,並無他人居住,住得太久,久而生悶,都有心想出去見見人面,與人相處,熱鬧熱鬧,散一散心。外加五人都是年輕氣盛,血氣方剛,久居于此,哪是了事,外頭花花世界,終有吸引之處,五人從小志向,均是想要在江湖上成名成家,揚名立萬,大干一場,轟轟烈烈,若是終日隱居于此,安然度日,便同養老又有何異?五人心中意思,都要離島而去,非要到有人煙之處去不可,如是這般,自己心願,方才得以實現。

而島上太湖寶藏之迷五人雖然很想破解打開,只是寶藏藏得太過隱秘,縱然五人有五顆腦袋,仍是遲遲想不通透,揭破不了,時至今日,入地道中數次,只是毫無發現,毫無進展,任憑隋承志頭腦聰明,也是遲遲想不清楚,想不明白,尋而不見,尋而不著。無奈之余,只得暫且作罷,不去尋找,待得日後對于黃色錦帕上和地道內大洞窟中一應暗語有所領悟參透,再回來找,想來,也是不遲,因而,五人在此已無所眷戀,相互商議了,情知想要繞過太湖群島,劃往他處,太湖幫耳目眾多,多半行之不通,不能成功,思前想後,便決定要先返回逍遙島上,探探島上情狀現下到底已是哪般了,而後,按著實際情狀,再來從長計議,考慮下一步路子該如何走。

五人這般主意打定,心中想來,只覺前程未明,為求心安,先去涼亭,向西施娘娘一一跪拜過了,祈求範蠡前輩和西施娘娘保佑,而後,去山林間,摘果捕獸,弄了許多食物過來,復回山洞之中,將野味全都烤熟,除了吃飽之外,剩余的便留作干糧,等上筏後,肚子餓時再吃。野果則用來隨時解渴充饑之用,帶上也是方便,因而,只是帶了一大堆食物。

次日天一亮,五人草草收拾收拾,吃過野果,不拿洞內原物,便是茶壺茶杯易拿,也是不帶,只是身帶原有物事,出了山洞。

花隋二人抬了竹筏,出了松林。

竹筏早已做好多日,一直停放在松林中,不曾用過。這時,五人有心要離島而去,方才派上用場。

駱大元見自己喜愛之水妖皮和水妖筋這時都用來纏綁竹筏了,果然派上了大用場,心中只覺自己眼光獨到,發現了寶貝,若非有此二寶,自己五兄弟又怎能做好竹筏,離得島了。心中高興,不禁抬起頭來,仰天哈哈大笑。

花隋劉水四人已是見慣了他這般大笑,當下見了,也是見怪不怪,見他突然大笑,也是相互望望,咧嘴笑笑。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太湖英雄傳最新章節 | 太湖英雄傳全文閱讀 | 太湖英雄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