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官途 【第059章 有意思,很有意思】

作者 ︰ 葉听雨

三梅原是明朝時一個貞節烈女的名字,由于相公赴京趕考,她一個人在家,被當地的地主相中,三番五次調戲,最後抓回去,打算強娶成妾,三梅誓死不從,跳井自殺。

地主家生怕事情泄露,封井掩埋。

卻不料三天後,三梅的相公中得進士,衣錦還鄉,打算帶上妻子前去赴任。而妻子卻人走屋空。鄰居見他回來,還成了進士老爺,當下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訴他。

進士到縣衙告狀,不料縣太爺與地主勾結,生生曲打成招,說進士偷盜不成反過來污蔑地主。

結果進士當晚在牢里傷重而死。

事情沒完,三梅在第五天,終于從井口刨出一個小洞鑽出來,回到家里,才知道丈夫為了她被生生害死。

三梅不敢聲張,悄悄收拾行李,一個人踏上京城之路,整整三年,三梅才走到京城,人生地不熟,只好到一個大戶人家去當下人,慢慢打听要找哪個衙門,找哪位大人,如何告狀。

又是兩年過去,三梅生怕官官相護,她要一死,這冤屈如何能伸?死不要緊,關鍵是要報仇。

所以三梅不顧後果,下定決心告御狀。

故事最後,三梅伸冤報仇,但人也被活活打死。死後皇帝親筆題封為貞節烈婦,該縣改名︰三梅。

三梅縣地處南湖市南五十多公里,全縣五十多萬人口,九個鄉鎮。

如果把南湖市稱作盆地明珠,那三梅縣就是這顆明珠連接長順這個偏遠山區省的鏈子。

所以三梅縣的地理環境很重要,南湖至長順的高速路穿縣而過,沿路的鄉鎮基本上甩掉貧困的帽子,但也僅僅是沿途的百姓得到實惠,靠餐飲服務賺錢。

南長高速恰恰是沿著山脈,穿山打洞而過,沿途鄉鎮偏偏沒有能擴得開的地勢,只好沿路搞起餐飲服務,同時,長順那邊擁有豐富的金屬礦產、煤炭資源,這些采礦從業人員也給三梅縣的服務業增加了不少收入。

治安也越來越亂,黃賭毒,黑社會性質的團伙不在少數,長順那邊出事的犯罪分子也流竄到三梅的山區私礦里躲避,情況十分復雜。

按說緊靠南湖,這里應該是投資建廠、房地產、度假勝地的理想所在,可三梅又緊靠長順省,縣內山勢陡起,一半是平原,另一半是山脈。

平原這頭靠著南湖,臨水而建,如果興建公路,改善交通,則要繞著南湖水,耗費巨大的投資。

如果靠著南湖水的幾個鄉鎮修橋跨湖,倒是能節省不少,但又要破壞南湖南岸的生態植被,造成湖水污染。

因為公路修通南湖,這兒必將成為重多工業、制造業的首選地,南湖市幾次下定決心,都被省里打回。

這個問題漸漸演變成南湖本地派系與外來干部的斗爭焦點。

還有最後一個辦法是三梅縣內自行貫通各鄉鎮的二級路面,回歸到南湖到長順的高速路,這樣,相當于三梅全縣只有一個出口,全縣交通在縣內平地兜個大圈子,造成很多制造業,工業企業不願意前來投資。

所以三梅縣是很形象的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三梅縣人由于地勢影響,性情也截然相反,靠山這邊的民風彪悍,好勇斗狠,靠湖的平原地帶,大多性格柔和,知書達禮,漁耕傳家。

所以三梅縣的干部,也分成南北兩派,北邊緊靠南湖的干部們以現任常務副縣長溫興海為首,但三梅**案之前,溫興海雖是縣委常委,副書記,卻基本上只是擺設,被原來的班子排斥成邊緣人物。

以溫興海為首的北派,長期被南邊山區干部們壓制,可以說處境艱難。

這次**案後,南派的干部被連根拔起一批,常委中除了溫興海和外來的吳昊,全部落馬。

靠近長順的兩個鄉黨委書記和鄉長,由于涉嫌參與黑社會刑事案件,其中一人被槍斃,其他三人分別被判處死緩和無期。

史靜遠與陳永政在國慶前報到,他們打前站。

胡驕在國慶期間,又去了一次燕京,看望親外公。十月十五日,過完兒子兩周歲生日,胡驕正式前往南湖市委組織部報到。

按慣例,組織談話,領導談話之後,由南湖市委常委、組織部寧家凱部長帶領,前往三梅縣正式上任。

再次慣例,全縣科級干部大會,寧部長宣傳市委的任命,胡驕同志正式成為三梅縣委書記兼代理三梅縣人大主任。

後一項要在走縣人大常委會的程序。

寧家凱當天沒有走,留在了三梅縣委招待所。

而到了晚上,寧部長的房門外,樓道上,院壩里,到處是三梅縣干部們的身影。

在來的路上,寧家凱就專門提過兩個人選,希望胡驕認真考察。

本來縣委領導班子的成員,哪輪得上胡驕來提名?

但是有兩方面原因,一來胡建國是省委組織部長,二來省委書記胡忠志暗示過,所以寧家凱等市委領導雖說一肚子怨氣,也只能忍著。

誰讓你們選的班子全部爛掉呢?

這可是解放以來沒有發生過的特大丑聞!

省委也沒有取代市委的意思,畢竟留了一半多的名額嘛。

寧家凱再怎麼說也有責任,雖然原來的部長、副書記已經黯然退隱,但他這位接任的部長,可不敢剛冒頭就亂伸手。

所以只好把主意打到胡驕手里的兩個常委提名上。

先看看三梅如今的班子成員︰縣委書記胡驕,副書記、代理縣長史靜遠,副書記成安平,副書記吳琴,常務副縣長溫興海,組織部長陳永政,紀委書記高興福,宣傳部長富文杰,武裝部長李兵。

前一屆常委班子里沒有武裝部長,而是*部長。這一屆市委恢復了武裝部長的常委任命。

按照南湖市委組織部,關于縣級黨委領導班子組織核定,三梅縣委常委成員為十一名。

如今只有九人,還差一名主管經濟的副書記,以及政法委書記。

主管經濟的副書記,原則上只會在現有的政府副縣長中挑選,而政法委書記則只有在司法局長、公安局長、檢察長、法院院長,以及政法副書記人選中產生。

先說三梅縣政府的在職縣長們,史靜遠是代理縣長,溫興海是常務副縣長,另外還在的副縣長分別是︰分管電力水利交通的鄒開貴副縣長,分管農業林業畜牧的副縣長唐愛華,分管科教文衛宣傳的副縣長白玉秀。

總共只有三名,原定的七名副縣長,隨著**案倒下了四名,這次南湖市委按省委指示進行減副,三梅縣政府副縣長,核定人數是五名。

史靜遠還沒有對政府工作進行重新分工,現在胡驕來了,手里攥著兩名常委提名,還有一位副縣長人選。

寧部長暗示了一名常委人選,他覺得自己身為南湖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親自開口了,胡驕不會不給這個面子吧?

所以圍繞著這三個名額,寧家凱在三梅的房間,簡直是門庭若市。

從晚上八點歡迎宴結束,直到晚上十一點,寧家凱終于受不了,閉門謝客,這才終止了工作匯報。

而胡驕此時在哪兒呢?

他跟史靜遠和陳永政在一起,三人沒住在縣委招待所,托前任**分子的福,縣委大院里邊修了幾座常委小別墅,當然,名稱不叫別墅,叫小招待所。

本來胡驕安排寧家凱住進小招,可寧部長不同意,非要住進招待所。胡驕心知,也不勉強。

他在心里,對這位寧部長是相當有意見的。

你一個堂堂的市委組織部長,在市委里沒撈著名額,跑我這兒打秋風,什麼意思?欺軟怕惡?

他不管寧部長在三梅玩什麼名堂,也管不了。要伸手盡管伸,反正提前跟陳永政打過招呼,哪些跑*寧部長的干部,統統記下來。

好嘛,既然瞧不起我這當班長的,愛上哪兒盡管去,我這兒不留人。

酒宴散後,三人前後回到小招,吩咐服務人員看好門,就說他們不勝酒力,已經提前休息了,任何人不許進來。

胡驕是板著臉安排的。

新官上任,縣委辦副主任孫世林不敢違抗,縣委辦主任以前也是常委,這次卻相當于裁掉了,由即將產生的副書記兼任,不再單獨安排縣委辦主任職務。

這樣看來,副書記肯定不會插手縣委辦的工作,掛個名,真要去管,難免落了下層。

所以副主任,特別是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在無形中就取代了原來縣委辦主任的職務。

現在縣委辦只有三名副主任,近水樓台先得月,他這個一向管後勤接待的副主任,能不能抓住機會,要看能不能把握住胡書記的態度。

今天另外兩名副主任隨後也來了,孫世林笑著散煙,三人點好後,一陣煙霧升起,笑臉相向,詢問幾位領導的情況。

孫世林一如既往地平和,語氣中還帶著尊重,「胡書記交待任何人不見,說是喝多了,要早點休息。」

看著兩人離去時的失望的眼神,孫世林越發覺得難能可貴。

他們都知道領導肯定在談事,而且是對很多干部人生走向的大事,這個時候,誰能先靠上去,誰就會領先一步。

孫世林不敢走,他知道領導談事總有累的時候,只要手底下管著的這幾個服務員去加水啊,煮夜宵什麼的,他就有機會了。

胡驕進門後,軟倒在沙發上,他酒量還是不行,史靜遠和陳永政酒量都好,見他有些喘不過氣的樣子,急忙安排人去煮解酒湯。

腦袋有些沉,但思路還是清楚的。

「靜遠,說說你們下來了解的情況?」

史靜遠構思組織了一下說詞,緩緩地說,「時間有限,了解得不多,政府那邊的工作還算可以,溫興海這人的能力不錯。基本上所有的工作已經回到正軌,目前的主要任務,還是年初的總體計劃目標。」

史靜遠搖搖頭,「我覺得夠嗆,**案的打擊面太大了,好多工作拖了後腿,*、建設局、公安局、經貿局……這些重要部門的負責人,一直沒有完全到位,現在主持工作的副局長,也不怎麼得力,個個想著官位,心思不在工作上。鄉鎮上,我跑了兩個地方,南北各一處,唉……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完全是兩個極端,北邊雖說要窮些,落後些,但村民的生活很平靜,人也和氣。但是南邊山區呢?一個字,亂!貧富差距大,治安差,敲詐勒索,聚眾賭博,簡直是烏煙瘴氣。」

等史靜遠說完,胡驕看向陳永政,「你那邊接手了?」

陳永政滿臉苦笑,掏出一個筆記本遞給胡驕,本來以為是干部考察情況,結果卻是滿滿的禮品清單,其中還有現金。

「從我到任的第一天開始,就有干部不停地匯報工作,縣長那邊還好,他來的第二天就扎下去了,我只有架在火上烤,根本沒辦法深入了解工作,每天匯報的人,從早上上班,排到晚上下班,中午晚上吃飯都不得安寧,這些人太厲害了,我躲到街邊小飯店,都會被他們無意踫到……」

看著滿臉苦笑的陳永政,胡驕反倒樂了,不等胡驕發話,陳永政又遞過一個筆記本,「這是考察的一部分干部情況,我天天接觸到的,都是這些人,綜合以前的檔案,以及組織部里的意見,我覺得這些人還算可以,只是他們跟風跟得有點糊涂吧。」

胡驕嘿嘿笑著,醉態可鞠,「辛苦你們了。其實你們也沒比我早到幾天,報到就是國慶長假,這幾天做了這麼多事,真是辛苦了。靜遠說說幾個副縣長的情況。另外,這次副縣長的提名,我就不插手了,你看著辦。」

史靜遠听到這話挺高興,本來打算來幾句套話的,想想這是私下里,沒必要整多余的,「教授,那我卻之不恭。下一步,你打算怎麼干?需要我怎麼配合?」

胡驕擺擺手,「暫時這樣,不急。」眼楮飛快從陳永政交來的筆記本上掃過,他是在找心中的人名,父親給他的那個檔案,有兩人的在頁角掐過指甲印,檔案上不能亂寫,這是胡建國的暗示。

一個是縣人大副主任秋明乾,另一個是副縣長鄒開貴。

兩個都是三梅縣人,而且都是從三梅南部山區長山鄉升起來的,還搭過班子,秋明乾當書記,鄒開貴任鄉長。

而且兩人還是同年出生,今年都是四十二歲。

秋明乾先當副縣長,一年後被趕到人大,鄒開貴接他的班,干完一屆鄉黨委書記後,提到副縣長位置上至今。

胡驕心里有意把第三號副書記人選給秋明乾,把政法委書記給鄒開貴。

從兩人的工作經歷看,能力很強,在鄉上的幾年,硬是把一個特困鄉拉扯到解決溫飽,而且兩人還有一個共同的理念,「絕不坐等、靠、要,絕不喊口號,月兌貧致富靠實際行動。」

兩人組織人員外出務工開眼界,學手藝,也不走遠了,就在南湖市內,然後通過申請小額信貸,扶持歸來的農民創業,七年來,長山鄉,一年一個樣,硬是在北部山區中,干出了實打實的成績。

要沒有這些成績,兩人也不可能從當時的局面沖上來。

當然,也有兩人身上都是南派出身的關系。

胡驕沒在陳永政的本子上找到這兩個人,轉眼一想,不禁啞然失笑,兩人都是副處級,跟陳永政平級,干嘛要找他匯報工作!

但願今晚你們兩個別去投靠寧部長的山頭哇,不然老子會很傷心很失望地。

孫世林抬著醒酒湯進來,他已經用冷水鎮過,溫度合適,不用等,直接可以喝。

胡驕接過來,喝了一大口,溫和地對孫世林道謝,「謝謝孫主任……你……一直在縣委工作?」

孫世林沒想過胡驕會跟他談話,見三位重量級人物都在,他的心髒差點跳出胸腔,他猜到有可能,但真正面對時,心里難免激動。

「是的,胡書記,我從大學畢業就分到縣委辦。」

「工作多少年了?」

「十六年了。」

胡驕點點頭,把空碗遞給他,「味道不錯。」

孫世林知情趣,人也機靈,知道這是胡驕讓他退下了。

「胡書記、史縣長、陳部長,你們聊,呆會我會讓人準備好宵夜。」說完孫世林退下,三人各自點點頭。

孫世林走出來,用力地咬著牙,他知道今天的第一戰,勝了!

胡驕看向陳永政,「這人叫孫什麼來著?」

「孫世林,縣委辦副主任,主管後勤接待,南詔教院畢業,專科生,37歲,嗯,在副主任上干了五年。」

胡驕笑起來,「三梅縣的人吶。有意思,很有意思。」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八步官途最新章節 | 八步官途全文閱讀 | 八步官途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