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官途 【第042章 企業重組那些事兒】

作者 ︰ 葉听雨

1995年12月2日,仝縣電力集團公司掛牌成立;同年12月15日,仝縣百大供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掛牌成立;同年12月30日,仝縣餐飲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996年1月15日,仝縣農業集團公司掛牌成立。

電力集團兼並全縣供電所、發電站、水廠、水管站,設總經理一名,黨委書記一名,六位副總經理。屬于國有企業。

百大供銷集團有限責任兼並百貨公司,供銷社,商店,印刷廠,服務廠,竹漆社,貿易公司(糖業煙酒公司),食鹽專賣公司。政府控股,集體參股。由股東代表選舉產生董事會,政府派出一名董事會成員出任董事長,參股的集體企業推選一名總經理,再由股東*選舉產生三名副總經理,經董事會任命。

餐飲集團兼並縣城六家招待招,食品公司,酒廠,仝縣大餐館,出人意料的是,吳玉蘭以私人身份入股集團公司,並抵押貸款出資收購大餐館及輕工招待所。

最讓人意外的是,吳玉蘭聯合其他幾家集體所有的企業,在五名董事會成員中,成功拿到四名董事名額,吳玉蘭更是當選為董事長,她與另外三家集體企業入股的董事,佔餐飲集團62%股份。

本來縣委這邊的意思,餐飲這塊要派最強的管理人員,萬萬沒想到,堂堂的政府辦主任敗在了經營小餐館的吳玉蘭手里,只得屈尊成為總經理。

如果不是胡驕出面,唐旺這位政府辦主任很有可能連副總也選不上。

這一下讓原本靜觀變化保持沉默的保守人士,再次跳出來指手劃腳。

但規則不能變,一切按照公司法的程序走。

前邊的電力集團和百大供銷集團,前者完全收歸國有,後者也是政府控制,萬萬沒想到餐飲這塊踫到個體民營的強力阻擊。

唐旺焦頭爛額幾個月,以總經理的身份,好不容易整合完畢,勝利果實卻被人摘走了。

縣委這邊沒想到,胡驕更沒想到。

唐旺是轉業干部,原先的縣委招待所所長,曾經帶領招待所創下八年高速發展的驚人業績,這才提為政府辦主任。

當然,用吳玉蘭的話說,縣委招待所,如果不是縣委政府,以及全縣各鄉鎮支持,再加上位置、地盤夠大,硬件投入多的話,早垮台了。

但不論怎麼說,仝縣每年欠招待所幾十萬招待費,同樣是不爭的事實。

如果刨去這幾十萬的欠帳,唐旺的業績還要上升一步。

所以胡驕從這方面考慮,才苦口婆心,說服年近五十歲的唐旺出任餐飲集團總經理,而且唐旺本人的興趣也不在政府工作這方面,干了兩年多的政府辦主任,差點申請提前退休。

當然,最讓唐旺揪心的是,繼任他的招待所所長經營不善,這兩年只是勉強持平,胡驕親自出面,他再三考慮,決定返回老本行。

沒想到這樣一位有經驗、有頭腦、有魄力的老干部,卻被吳玉蘭這位半途殺出來的程咬金擊敗。

唐旺沒臉再回政府辦,差點氣出病來,可是沒辦法,股東*選出來的結果,哪怕是政府派來的又怎麼樣?

胡驕無奈之下,只好出面跟吳玉蘭商量,這才勉強保下了董事會成員,總經理的位置。

接下來的農業集團,大多是各縣直局機關單位下屬的企業,行政不像行政,事業不像事業,企業不像企業,偏偏大多數經營不錯,沒出現什麼虧損。

農機公司抓著縣里農業機電產品,搞點加工,農業車輛培訓等,小日子過得挺自在。

而農資公司則緊靠農業局,各鄉鎮農業站、農技站,以及煙葉站,死死把持著塑料薄膜、農藥、化肥經銷。

其它殊如種子公司、土產公司,要麼佔著當街門面,明搶百貨公司、供銷社生意,暗地還實行一竿子到底的包銷,比如種子公司,全縣的農業生產種子,獨此一家。

土產公司,各類土特產收購,只此一家。也不用各鄉鎮慢慢收,自有專門的個體從下邊收了交上來,從中賺取微薄的利潤,反正想賣出縣境是不可能的。一旦抓著,罰沒、扣押,能把人逼得傾家蕩產。

由幾家行政事業單位把持的企業,整合起來,差點沒讓胡驕跳腳,最後,在鐵向前的支持下,強行通過常委會,撤掉農業局長的職務。

而農業局長不是別人,正是李長生的叔輩兄弟,李長武。

胡驕提出整合幾家公司時,李長武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拒不執行,政府發了三次文,不見反點影響。

于是在秘書陳廷永的提議下,胡驕在書記踫頭會上,提出撤職意見,李長生強力反對。

幾位書記鬧得不歡而散,鐵向前只得召開常委會,本以為穩操勝券的地頭蛇李長生,卻在武裝部長那一票上敗北。

由此,胡驕與李長生結怨。

接下來,在農業集團總經理一職上的斗爭,進入白熱化。

李長生提議李長武出任農業集團總經理,而胡驕實在是無人可用,農資公司,農機公司,種子公司,土產公司,這四家公司的經理都屬于目光短淺,沒什麼經營管理能力的人。

要不是靠著農業局等職能部門的壟斷政策,恐怕早就灰飛煙滅了。

想來想去,胡驕只好把劉鐵樹推出去。

政府辦主任兼農業集團總經理,李長生冷笑,一邊是行政職位,一邊是企業老總,還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色。

他就是欺負胡驕無人可用。

劉鐵樹想了整整一個星期,最終倒向胡驕,願意辭去政府辦主任職務。

可人算不如天算,書記會上沒通過,胡驕以為跟前次一樣,應該能在常委會上通過的人事,卻照樣倒在了武裝部長的手下。

還是武裝部長童永南那一票。

李長武被撤掉農業局長不到半個月,出任農業集團總經理,國有全資控股。

鐵向前也沒料到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看來之前還是太樂觀了。與胡驕密商後,決定暫不反彈,好不容易打開企業改制的局面,這時候發動斗爭,不利大局。

1996年3月15日,仝縣召開第八屆人民*,會議選舉鐵向前同志為人大主任,會議選舉李長生為人大副主任,會議選舉縣委副書記,副縣長胡驕為仝縣人民政府縣長。

在此召開人代會之前,副書記程援朝調到市旅游局出任副局長,武裝部長童永男退避二線。

組織部長鄭順利成為副書記,組織部副長藍井出任縣委辦主任,原縣委辦主任王德志提為副書記,副縣長,原組織部副部長、人事局長桂蘭成為組織部長,不再擔任人事局長。

人事局長由鐵樹鄉鄉長陳壽來出任。

這一連串調整,是為胡驕當選縣長保駕,李長生在田富民的安撫下,黯然神傷,雖然保留縣委副書記職務,但主要負責人大日常工作。

至于胡驕為何快速完成縣長大位,主要功勞在于他的「賣光」政策,其實也不是簡簡單單地出售,甩掉虧損企業,替縣財政挽回一大筆補助款,大幅減少開支,這在其次。

主要原因是知人善任,掛牌成立的四大集團公司,第一個季度下來,業績喜人,電力集團經營水電兩樣必不可少的生產生活原料,實現利潤無可厚非。財政增收成果喜人,這才是最主要的政績。

原人事局長,現任電力集團總經理周文武相當有本事,進入籌備組後,立即著手抓副總經理人選,然後開始策劃經營管理。

各水電站運行人員全面抽回來,補充到各鄉鎮供電所,水電站實行聘請本地零時工,減低發電成本。

然後用固定資產抵押貸款,在胡驕的支持下,開始改善全縣電網,前後興建三座變電站。

內部管理,雷厲風行,績效掛鉤,把管理崗位工資收入提起來,加大懲罰力度,嚴格規章制度。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電力集團第一個季度,利潤同比增長三倍。

周文武自此被人稱為,周老虎。

如果說周文武的經營手段厲害,那百大供銷與餐飲集團則稱得上傳奇,百大供銷牢牢抓住網點優勢,狠抓進貨管理、倉庫管理,降低商品進價,開始全面走出去的戰略,與省內多家生產企業簽訂代理合同,實行同類商品多樣化,質量價格大比拼,從中實現利益最大化,同時樹立櫃台服務,所有營業員工資實行保底加提成制。

縣城內的店面有計劃地進行重建、裝修,成立之初的第一個月,不算投入改善硬件的資金,單單帳面上擺放的現金,已經達到五百萬,百大老總,原經貿委主任劉連剛,成為風雲劉總。

至于餐飲集團的吳玉蘭跟唐旺,更是在第一季度開始分紅。

只有李長武,當上老總的第一件事,將帳面上擺的幾十萬資金,先買了輛進口車,第一個季度下來,按照慣性經營,不虧不賺,保本。

這些說來話長,對于胡驕而言,則是驕人的政績,三大集團上交利月兌,比整合之前,整整翻了六倍。

由此,鳳凰市委推薦胡驕出任縣長,經仝縣人代會,省略代理的過程,順利當選。

在本屆人代會上,電力集團總經理周文武、百大供銷集團集事長、餐飲庥團董事長周玉蘭、與總經理唐旺同時當選人大常委。

新一屆政府班子由縣委副書記、縣長胡驕、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馬正品、縣委常委副縣長王德志、副縣長毛先務(原*長)、副縣長呂奉林(原發改委主任)、副縣長楊文光(外縣調入)、陳素梅(掛職)共七名同志組成。

縣委常委班子成員︰書記鐵向前、副書記胡驕、副書記李長生、副書記鄭順利、副書記馬正品、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周仕龍、組織部長桂蘭、縣委辦主任藍井、政法書記兼公安局長魯大偉、宣傳部長孫信、武裝部長彭兵等十一名同志組成。

其中李長生已經轉到人大辦公室上班,保留組織人事提名權,黨群工作交由原組織部長,現任副書記鄭順利。

而胡驕在人代會圓滿結束後,開始分工政府工作。

私下里,黨管人事,鐵向前主動讓出財政權,新任的*長陳福來,全縣干部都知道他是胡驕的親信。

六名副縣長,馬正品主管財政、人事、交通、工業發展,協助胡驕主持政府日常工作,王德志主管政法、經貿、城建、規劃等,毛先務分管農業經濟、農村工作、煙草、水利水電等,呂奉林分管科教文衛,維穩、涉外,楊文光分管民族宗教、民政救災、林業、統計、審計等,陳素梅主要負責招商引資,協助縣長搞好企業改制工作。

經過半年多的工作,在田富民和鐵向前的支持下,隨著胡驕正式當選縣長,仝縣開始進入「胡賣光時代」。

雖然胡驕在仝縣的企業改制重組方面獲得了巨大成功,單就改善財政方面,收支兩個數字的強烈反差,就是鮮活的政績。

對于全縣干部群眾來說,最實惠的莫過于工資到手,召開人代會之前,終于按時領到了1996年3月的工資。

胡驕嘗到了甜頭,打算繼續施行,這次,他把目光瞄向了縣醫藥公司。

還沒來得及進行初步模底,仝縣至鐵樹鄉公路全面竣工,富教授功成身退,胡驕相當感謝老教授,一再挽留。

同時鐵樹鄉革命教育基地——將軍墓、將軍故居、鐵樹紅軍事績展覽館也宣布完成。

三個基地其實早在一個月前已經完工,由于交通主干道沒有驗收,鐵樹鄉方面便組織解說員開展先期模擬學習,力求一炮打響。

鐵樹鄉現任黨委書記是白永樹,鄉長劉師群,按照之前桂蘭與胡驕訂下的模式,以教育基地為契機,開展手工藝品加工,餐旅方面與縣餐飲集團達成合作意向。

經仝縣報告,副省長李明勇指示啟動儀式定于4月2日,屆時他將親自剪彩。

隨著仝鐵路的修建完工,全縣的視線終于從企業改制中轉移,曾經號稱千年鐵樹的地方,由于現任縣長的到來,終于打破不能升官的怪圈,相繼走出四名主要干部。

縣長胡驕,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桂蘭,*長陳福來,人事局長陳壽來。

去年的鐵樹鄉領導班子,短短一年時間,已經發生了巨變。

不少仝縣干部暗地里眼紅,如果當初站隊正確,胡驕失勢之時,哪怕幫不上什麼,只要站過去,那也好沾點光。

最失落的莫過于陳喜來,如今在氣象局副局長的位置上,度日如年。他也想找胡驕認真地、深刻地匯報一下思想工作。

可惜打了好幾次電話,那個被他稱為家門的秘書同志,仍然是冷冰冰地一句,縣長沒空。

陳廷永如今稱得上滋潤,他跟鐵勝利兩人,一個是大秘,他是二秘,當年兩人一起報道,一起參加工作。經過幾年沉浮,如今總算靠近了領導圈子。

這兩大秘書,還有一件事情,只有胡驕知道,當年被鐵勝利嚇昏過去的吳秀秀竟然是陳廷永的妻子,夫妻倆是大學同學,去年結婚。

吳秀秀早先分配的時候被留在市人大,如今在市人大辦公室,副科級科員。

鐵勝利悄悄跟胡驕說,陳廷永一直不曉得吳秀秀曾經被他嚇昏過的光榮事績。

估計吳秀秀也不會主動跟陳廷和交待,又或者,她本人早就忘了。

不過,胡驕分析想要忘掉如此刻骨銘心的事情,怕是很難。

鐵向前和胡驕除了應付各自的接待外,基本上相約一起吃飯,所以連帶著兩位秘書同志也常聚在一起。

吳秀秀年前生了個兒子,陳廷永給兒子改名時,假借請教,實則為了炫耀,希望鐵勝利能幫幫忙。

鐵勝利老婆是鄉中學的一名老師,已經調到縣城中學任教。結婚三年,有個女兒才兩歲。

鐵勝利最見不得別人在他面前炫耀有兒子傳宗接代,畢竟是農村出身,鐵勝利的父母也對此不滿,可惜政策只允許生一胎。

針對陳廷永的挑釁,鐵勝利干脆裝傻充愣,說大名兒我改不來,小名可以幫著整一個。

陳廷永問,什麼小名?

鐵勝利說,黑牛兒。

胡驕差點笑暈過去,他實在無法想象號稱萬精油的陳廷永回去跟吳秀秀說起兒子小名時,吳秀秀的表情會如何?

最後陳廷永選了三個大名,陳政和,意示政通人和,陳玉和,陳豆豆。

請胡驕幫忙選定,說是可以沾點貴氣,胡驕也不客氣,直接選了陳豆豆。

心底說,你們想著法兒逗我,當我小孩玩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八步官途最新章節 | 八步官途全文閱讀 | 八步官途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