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官途 【第040章 你真要賣光?】

作者 ︰ 葉听雨

如今仝縣配備了四名副書記,胡驕排名第一,其次是李長生、程援朝、周仕龍,其中李長生分管黨群組織、干部考察,程援朝分管工農業經濟、交通城建等,周仕龍兼任紀委書記。

對于胡驕這位短短時間,在仝縣大起大落的年輕人,幾位副書記不管表面怎麼客氣親切,但骨子里都透著輕視,無非是仗著父母福蔭的輕薄小兒。

雖有點才學,但太過稚女敕。

這其中李長生更是明里暗里地嘆氣,他不說什麼,每當有人說到胡驕,他就嘆氣,然後別人開始數落,數落完後,他又嘆氣,于是,又有人幫著總結、展望胡驕的未來。

這股針對胡驕的風氣,鐵向前相當不滿,但逮不著實據,只得隱忍不發。

特別是胡驕在踫頭會上,提出賣光縣里的虧損企業時,李長生的嘆氣聲,響徹屋頂。

胡驕把出售虧損企業的方案讀完後,不再發言,捧著茶杯低頭沉思,好像剛剛發言不是出自他的嘴巴,完全跟他無關。

鐵向前也不說話,看向主管經濟的程援朝。

後者眼光慢慢地掃動,李長生又嘆口氣。

周仕龍笑了,「我倒是沒意見,與其縣財政年年倒貼,不如全部甩掉。援朝,你是這方面的行家。」

程援朝也跟著嘆口氣,「理論上,沒問題。」說完看了眼胡驕,他也將近五十歲,對面這位常務副縣長,卻行使縣長的權力。

李長生緊跟著發言,「賣了之後,怎麼辦?後果!考慮過沒有?好像全國沒有這樣的先例吧?」

鐵向前笑笑,慢吞吞地說,「李書記可能忘了,這事有先例,92年吧,有個縣委書記叫程賣光。」

李長生看看程援朝,後者點頭確認,「是有這麼個能人。三年吧,全縣財政收入大幅提升,盤活了大部分虧損企業。我研究過,咱們這邊跟人家沒法比。」

周仕龍問,「哦?主要是什麼?」

程援朝眯著眼楮看向周仕龍,「基礎!人家有很多老牌的國有企業,有生產技術底子,其次是全縣干部群眾擁護,不會造成較壞影響。最後,地域環境,人家那邊四通八達,海陸空交通便宜,不像我們這邊的內陸地區。」

李長生點點頭,嘆口氣,問胡驕,「听說縣長已經在小飯店放出風聲了?」

胡驕點點頭,「賣東西,要看市場,沒人買的話,只不過賠本賺吆喝。」

鐵向前不等李長生說話,眉毛一皺,「這事縣長提前跟我商量過。改革嘛,各地都是模著石頭過河,要過河,當然要先模石頭。援朝,你說說這些企業的情況,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咱們一個個來?」

程援朝不等李長生嘆氣,已經回駁,「這不是哪一個可以,哪一個不可以的問題,而是有沒有人支持的問題。我們幾個說可以,下邊的人不執行,有用嗎?」

鐵向前笑了,「哦,還有這種事?那我們這些當干部的,能起什麼作用?不如,讓下邊的人上來帶頭,我們去干?」

程援朝臉色通紅,吶吶地垂下頭,李長生這次沒有嘆氣,而是相當嚴肅地說,「援朝同志的意思沒表達清楚吧?他是擔心下面的人陰奉陽違,把好事辦成壞事,有抵觸情緒。」

鐵向前慢慢閉著眼,慢慢點頭,慢慢地「嗯……」

「看來,我們仝縣黨委踫到大難題了!這個干群關系呀,確實不好處理,輕不得,重不得。那這樣,長生書記,你發個文下去征求意見好不好?畢竟我們黨的工作方針向來是團結群眾,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戰爭時期也好,*時期也罷,隨著時代發展,我看呀,咱們的工作方式也要跟著發展。改革開放,正大光明,前提是改善人民生活,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現在全縣干部群眾最關心什麼呢?工資、收入、溫飽!」

鐵向前說完這番話,慢悠悠地捧起茶杯,喝出的聲音在辦公室里回蕩,看向胡驕,「縣長,你談談具體的工作思路。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同志們,牢記這句話。」

胡驕一直在學習鐵向前的處理方法,看似中正平和,卻借著談話,暗暗批評李長生,動不動就上綱上線的言辭。一個黨委班子不團結,這時候一把手的作用就能體現出來。

胡驕在心里換位感受,如果李長生是書記,那麼今天他這個方案,同樣是雲淡風清,不著痕跡被消滅。

當然,這其中也跟個人的政治工作水平有關系,反對,贊成,如何表達?今天很明顯,程援朝跟著李長生的步子,周仕龍向鐵向前和他示好。

胡驕眼楮垂著,不看他們四位,「先期打算把幾家營利的企業重組整合起來,劃分詳細的經營範圍,挑幾個能干的人組成管理班子,看看效果如何。」

程援朝趁著這個空當,已經慢慢調整過來,「有沒有具體的方案?」

胡驕點點頭,「目前有兩個,電力公司、水廠、各鄉鎮電管所、水管站、全縣的電站,重組整合為電力集團公司。百貨公司、供銷社、商店、民族服裝廠、印刷廠整合成百貨集團公司。最後,縣委招待所、輕工招待所、糧食招待所、飲食服務公司、各鄉鎮食品站,整合成立餐飲集團公司。」

胡驕話剛說完,連周仕龍的眉頭也緊緊皺起來,這絕對是全縣的經濟改革大動作,萬一弄不好,那是會出人命的!

程援朝緊緊盯著胡驕,「縣長還有沒有相應的、細致的方案?」

鐵向前笑著看向胡驕,「你別藏著,全抖出來,咱們幾個都沒有心血管毛病,承受得住。」

胡驕笑著,把公文包打開,拿出一疊文件遞給列席會議的縣委辦主任,「麻煩王主任分發一下。」

等幾個副書記全拿到手後,程援朝第一個快速翻看,胡驕開始解說,「拿水電集團舉例,把各鄉鎮電管所、水管所產權收上來,人員退回各鄉政府,由縣公司派人下去,聘請當地農電工,聯合管理。下指標,掛任務。其次是各水電站,現在產權比較混亂,集體的、國有的,特別是集體產權這塊,有的小水電還是村級出資修建,可以把這些小水電甩掉,而且部分國有的小電站,建議可以出售給私人經營,現實情況,很多小水電也是由私人承包,至于這里邊的彎彎繞,我就不說了。與其承包,不如直接賣掉。」

隨著胡驕的講解,其他人開始認真仔細地翻閱文件,等看完,勉強吃透胡驕的方案後,李長生嘆口氣,嚴肅地看著胡驕,「縣長,你真打算賣?」

胡驕點點頭,「縣里的財政情況,大家比我清楚,如果一直‘等、靠、要’,別談什麼溫飽,能勉強維持全縣干部職工的工資,已經算萬幸了。」

程援朝緊跟著提問,「你有把握扭轉?」

胡驕點點頭,「只要我們團結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相信,事在人為!」

李長生點點頭,「我沒問題了。」

程援朝表態,「我同意。」

胡驕跟鐵向前對視一眼,此時無聲勝有聲,這才只是開始,較量還在後邊。

第二天,縣委辦向縣直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全縣鄉鎮企業,集體所有制企下發《仝縣國有、集體所有制企業改制意見征求稿》,全文刊發了胡驕的改制方案,包括三大集團重組的內容。

一石激起千層浪。

胡驕不斷走訪全縣的各類大小企業,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全縣人民跟著這份稿件,陷入到全民大討論,經過半個多月的吵鬧,漸漸形成兩大派。

一是熱情高漲贊同改革,一是堅決反對。

在這里,胡驕稱之為改革派和反對派。

反對派中,以多數老同志,老干部為主,認為這是變相侵吞國有資產,變相的敗家仔行為,就算有部分企業虧損,但只要慢慢調整,總有好轉的時候。

接下來老頭們開始憶苦思甜,什麼竹漆社、農具廠、農機公司當年如何如何。

更有甚者,直拉開炮,說縣領導只想中飽私囊,耍把戲,通過種種手段,變賣國有為私有。

這還是黨員干部嗎?

于是,有人開始行動,上訪,煽動部分列為甩賣對象的企業職工鬧事,寫揭發信到市紀委。

一時間仝縣社會變得精彩紛呈,你方唱罷,我方來;胡驕也不得不感嘆,那些當過紅衛兵的老同志們,對斗爭藝術的掌握,對事件的火候把控,真叫人大開眼界。

可是不管手段如何,胡驕依然穩如泰山,跟各類工人打成一片,耐心做工作,慢慢解釋,不驕不躁。

直到市委書記田富民到仝縣考察。

開了一個大型座談會,田富民向在座的老干部老同志提了三個問題︰

第一、什麼是市場經濟?

第二、以前計劃經濟時期吃香的企業,如今為什麼連連虧損?如何扭虧為盈?

第三、很多發不起工資的企業單位,什麼時候才能在不靠財政補貼的情況下重發工資?誰能改善縣財政收支平衡?

田富民提完三個問題,立既做出保證,「只要在座的人,能解決我的三個問題,我保他擔任仝縣縣長。」

田富民的直接,讓參加座談的人臉色發黑,黨的干部怎麼跟資本家一家了?還要不要走走程序?講講黨的政策路線?

于是有的老干部開始繞山繞水地提問,意思無非是圍繞著,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

結果田富民直接讓提問的老同志加強學習改革開放以來歷屆中央的各種會議精神。學習什麼是新華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

胡驕終于站出來,開始應答田書記的三個問題。

田富民很滿意,卻不表露,「行啊,說的不如做的,我等著你拿出實際成效來。」

座談會最後,田富民強調,時代進步,社會發展,思想觀念也要跟上日新月異的經濟變革,不能墨守成規,不能固步自封。當然,在工作中也要堅持原則,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發展上來,同時全力保持社會穩定……

田富民前腳剛走,仝縣縣委辦將收到的各種意見整理歸納,召集縣委常委及相關部門主要領導召開專題會議討論。

胡驕剛離開辦公室,走到樓梯間,正巧踫到鐵向前,書記大人拍拍他的肩膀,「開始的大風浪,田書記出面幫你擋住了。接下來,看你的!」

胡驕搖搖頭,這段時間太累,不斷跟人解釋企業改革的過程、作用、目標,說實話,他完全沒必要做這些細致的事情,有市委縣委的支持,只要放開手腳大干一場就行了。

可是胡驕不這麼想,他覺得只有通過自己的行為去打動、感動、帶動別人,因為這場改制對很多人來說,關系到幾十年的生活質量與生活水平。

當然,胡驕沒考慮過失敗。

他對此有充足的信心,方案可以說十拿九穩,把那些毫無希望的小企業的固定資產賣掉,財政上可以減輕負擔。很多企業本身已經發不出工資,守著幾塊地盤混日子。

改制失敗了,最多也是發不出工資。把那些地盤、固定資產甩賣了大伙分錢,更來得實惠。

至于營利的企業,把一些經營前景較好的虧損單位並進去,所謂大樹底下好乘涼,只要管理者有能力,實現新的利潤增長不成問題。

就算用人不當,這三大集團公司的管理者是酒囊飯袋,那財政上也完全擺月兌負擔!

不但不出錢,反而在稅收上更進一步。加上全縣農業、個體私營工商業,穩穩提高財政收入,不在話下。

可能跟李長生共事的時間久了,胡驕不知不覺學著嘆口氣,滿臉勞苦地說,「書記,千夫所指,與萬民齊贊,真的只是一線之差。到現在,我才明白,什麼叫基層工作。」

鐵向前笑笑,之後濃眉輕鎖,額前幾條細紋,國字臉上露出一絲疲憊,「驕驕,悠著點。有句話叫穿新鞋走老路,萬事都有個過程。」

胡驕點點頭,「我明白的。心頭也擔著怕,可不能老跟別人扯皮,其它我能容忍,但浪費時間這點,實在沒辦法……」

鐵向前再次踮起腳,與胡驕並排,身高上太吃虧了,滿臉無奈地說,「你這個頭,也不知怎麼長的。沒事,現在大勢在我們,由不得那些造反派指手劃腳。我只是擔心……發生什麼不可意料的事情。」

不等胡驕接口,眼看兩人已經走到會議室外,鐵向前再次詢問,「你真打算賣?」

胡驕啞然失笑,點點頭,堅定地說,「當然!」

跟在鐵向前後邊,兩人相繼走入會議室。

今天參加會議的一共有二十多人,縣委常委11人,縣委書記兼人大主任鐵向前,副書記兼常務副縣長胡驕,副書記李長生,副書記程援朝,紀委書記周仕龍,政法委書記、公安局長代飛鵬,副縣長巴德柱,組織部長鄭順利,縣委辦主任王德志,宣傳部長孫信,武裝部長童永南。

列席會議的政協主席蒙啟志,人大三位副主任,兩位政協副主席,還有縣政府的其它四位副縣長,政府辦一正兩副主任、縣委辦兩名副主任,*長,發改委主任,水電局長,電力公司經理,百貨公司經理,供銷社主任等。

會議由縣委副書記程援朝主持,「現在開會,同志們,今天的會議主題是︰討論實施仝縣國有、集體所有制企業重組改制的相關意見,並形成會議決議。現在,請縣委副書記,副縣長胡驕同志發言。」

話音剛落,掌聲整齊、一致地響起,胡驕點點頭,表情嚴肅,「現在是十月中旬,一個月前縣委政府已經聯合發出征求意見,經過綜合整理,很多同志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議,當然,也有很多同志擔心這次改制能否成功,甚至質疑縣委政府改制的目的。我們黨委領導班子在鐵書記的帶領下,充分發揚民主決策精神,廣開言路,力保各項工作能有序開展,接下來由政府副縣長馬正品同志向常委會匯報本次征求意見的情況。」

馬正品三十六歲,個頭短壯,皮膚黑里透紅,高鼻深目,給人的感覺是精力充沛,相當有爆發力。九一年任新明鄉黨委書記,九四年三月任縣*長,九五年二月任副縣長。少數民族干部,彝族,他是仝縣彝山鄉人,中專畢業後,先是分配到老家彝山鄉政府計生辦,後來調鄉政府辦副主任。

被當時的人大副主任,推薦到縣政府辦秘書科,在此期間自學拿下法律本科文憑,之後在吳昊的前任縣長提為政府辦副主任兼秘書,**年調到新明鄉任代理鄉長。

口音帶有濃重的拖聲,講話時嘴角下扁,五官分明的臉上,顯得無比嚴肅,自然形成一股威武之勢。

要不是每句話後邊揚起的聲調,單憑一口抑揚頓挫的鏗鏘之語,不得不讓人懷疑,這人極可能是軍隊轉業干部,決不會聯想到自學成才的秘書出身。

參會的人都明白,這只是開場白,走走過場。包括征求意見,也只是走形勢罷了,最大的目的,無非是通過這樣的方法造勢宣傳,向廣大干部群眾傳遞信息︰縣里的下步重點工作將是企業改制。

如果有人真把征求意見當真,那才是愚昧的書生意氣,當然針對那些已經退休、退居二線的領導干部來說,有機會跳出來,發發言,引起現任領導的重視,也算件聊勝于無的樂子。

至于之前那些煽風點火之輩,能給年輕的胡驕上上眼藥,敲打一下強勢的鐵書記,純當受氣媳婦往菜里吐口水的小家子行為。

其實他也明白,說千道萬提意見,不如鐵向前一句話管用。

鐵向前和胡驕是聰明人,讓人受了委屈,當然能表現得更加大度和寬容,事情要辦,人心要撫。

胡驕不想拖時間扯皮,請求田富民出來瞪一眼,達到目的即可。

當然,胡驕也不可能笨到只知奮勇向前,他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完全不懂人情世故的酸秀才。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八步官途最新章節 | 八步官途全文閱讀 | 八步官途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