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官途 【第038章 正大光明】

作者 ︰ 葉听雨

文件發出後,胡驕以仝縣人民政府的名義,先後向三家國字號路橋工程設計院發出邀請函。

經過傳真報價,最終鐵向前與胡驕選定相鄰的長河省路橋設計院。

對方派出工程院院士、設計院副院長、長河理工大學工程院院長領頭的十二名資深的專業人員進駐仝縣。

胡驕抽調縣交通局、建設局、規劃局相關專業的工作人員,以每名專家配兩位工作人員的形式開展工作。

檢驗專家小組長,副院長富森教授是黃海人,這次力主來仝縣工作,並且報價極低,其原因正是富森的父親,曾經是陳虎將軍的手下,解放後,參加志願軍時負傷,雙腿截肢,一九八五年逝世。

富森教授說,他打小記事起,父親就跟他講陳虎將軍的故事,所以他是听著將軍事跡成長起來的。

1984年曾經陪同父親來過仝縣,對仝鐵路的印象,可算是刻骨銘心,異常慘痛。

也正是那年回去後,他的父親病情加重,撒手而去。

臨走前,老人還念念不忘,「路不好走哇……」

富森的一番話,令在場的人聞之羞愧,鐵向前率先向教授表達歉意,富森爽朗地大笑,「我也知道鐵樹的老傳統,這件事情怪不得本地政府。盼了這麼多年,這條路終于破土動工,說明你的工作比以前出色!這也是我向征性收點補貼,過來參與建設的主要原因。」

胡驕心里暗暗嘆氣,之前在鐵樹打那種餿主意,被老紅軍罵得狗血淋頭,現在又是因為將軍的影響力,連國家工程院院士都甘願親自前來,一條二級公路,大炮打蚊子啊。

還有就是,富森教森本人一分不拿,要求的費用,主要是為了補貼帶來的這幫人手,他可以高風亮節,但不能讓別人跟著白干。

次日,胡驕親自陪同富教授一行前往施工路段,開始不定點抽查。

每天早出晚歸,開始富教授還滿臉笑意,三天後,成天陰著臉,要不是听說胡驕剛剛到任,指不定教授要指著鼻子開罵了。

「幸好現在是基礎階段!幸好部分路基還在開挖中,按照工程預算,如果我們不來,照現在這種干法,整條路都是偽劣工程!」富森盯著胡驕,滿臉憤慨。

胡驕平靜地看著教授,沒有接口。

「他們怎麼可以這樣干!要知道,紅軍墓和將軍故居,將成為全國的革命教育基地,到時候有多少人前來瞻仰、緬懷、紀念陳虎將軍?如果交通道路兩三年出現質量問題,你有沒有想過,做為縣長,你將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再說嚴重點,如果正好有游客團體發生意外,你又將如何自處?」

胡驕依然平靜地看著富森教授,平靜地回答︰「這就是我們請教授來的目的。」

富森有些意外地看著他,慢慢平息心頭的怒火,點點頭,「你很不錯!年輕人,很不錯。我現在扎根仝縣,這條路不修好,我不回去!不然,我無法向死去的老父親交待,無法跟自己的職業良心交待。」

「謝謝您!教授!」

富森爽然大笑,之前的雷霆,與現在的晴朗,讓人懷疑,人的情緒變化這麼快?而且毫不掩飾?

只有胡驕理解,並且知道這些專家學者們,從來不喜歡搞虛偽的把式,而且越是出成果的專家,性格中越是保留著童真。

所謂童真,即是誠實,人生觀、價值觀顯得單純。

只有那些四處顯名賣弄的偽學者,才會跟人虛與委蛇、故作姿態、奉承拍馬。

胡驕得到富森教授的保證後,總算長長地松口氣,說實在的,如果沒有院士級的教授出面,他還真沒信心拿質檢結果責難別人,現在有這麼一號老資格擺在這兒,呵呵,誰敢跟權威過不去?

把富教授惹急了,捅你幾下臭,還想不想在這行混吶?

所以仝鐵路建設的麻煩事情,因為富森教授的意外出現,使整件事情變得簡單起來。

果然,四家公司集體啞火,原本策劃好的各種扯皮手段統統收起來。

當初吳昊為什麼選了四家?

而且不是十幾公里連在一起承包,最煩人的是,過兩公里換一家,整個路段承包關系復雜得讓人頭疼!

吳昊招標的時候,正是響應四家公司的要求,把39公里拆成十幾個小段。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連驗收的單位,幾家公司早就注冊好了。

如果不是胡驕看到資料中的劉德貴,恐怕等完成驗收後,再發現什麼質量問題,一切都晚了。

這麼復雜的承包關系,找這家推那家,找二家,推另外一家,扯嘛,向來是國人所長。

最終,焦頭爛額的是仝縣政府。

萬一有什麼不幸,比如富教授所言的,適逢一個團體出游,正好在仝鐵路上發生車禍,原因是公路質量不合格……

胡驕這位縣長,怕不是關關禁閉那麼簡單。

追究起責任來,招投標不是你搞的,好,看責任人,蒙啟發,抓了!那你這位縣長在後續工作中,為什麼不抓緊質量監督?憑什麼驗收合格?

富森的出現,胡建國感嘆胡驕是命中遇貴人!

當吳昊听完劉德貴在電話中的匯報後,臉色異常陰沉。劉德貴在電話里小聲地請示,「吳處,要不要我讓人給姓胡的送點貨?」

吳昊聲音很干,咳了幾聲,「你自己看著辦。」

說完掛掉電話,開始頭疼怎麼跟那幾人解釋,特別是常偉那兒。

吳昊越想越生氣,狠狠地錘了下桌子,王建新正好推門進來,見狀急忙道,靈機一動,「太讓人氣憤了!吳處,你看看,看看這事弄得!」

說著把手里一份檢舉材料遞到吳昊面前。

後者臉色有些潮紅,接過材料翻看幾頁,遞還給王建新,「這事交給處長吧。」

王建新為難地攤攤手,「我主要負責黨風這塊,行政方面是你分管的,要給處長,也得你簽處理意見。」

吳昊搖搖頭,「稅務執法人員為謀好處,毆打私營業主,這種糾紛轉發下去處理就是了。」

王建新愕然地看著他,「那你剛長不是……哦!是我誤會了,那你忙。」

吳昊點點頭,王建新已經走到門口,卻被叫住,「王老師……」

吳昊離開辦公桌,走過去把辦公室門關上,示意入座。

泡了兩杯茶,干坐了好幾分鐘,王建新不急,吳昊不開口,他靜靜地聞著茶香。

「您對胡驕的印象如何?」

王建新眼楮眯了一下,淡淡地說︰「沒怎麼接觸,他來督察處上過幾天班,小鴨子哄著吃了兩頓飯。倒是听黨校的同事說,理論水平很高,有獨到的見解。怎麼突然問起這個人?調回來還有情緒?」

吳昊搖搖頭,「這個人不像表面那樣單純。」接著苦笑,無奈地看向王建新,「運氣相當好。」

王建新啞然失笑,「的確。作為對手,不怕他水平高,不怕他手段高,就怕運氣好。當年諸葛亮火燒司馬時,就曾感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可見一個人的運氣成分,遠遠大于謀略。」

吳昊對此深有同感,原本萬無一失,算得上天羅地網的套子,最終還是被胡驕跳出來,而且顯得格外輕松,毫不費勁。

這讓吳昊有種猛力出拳,砸在棉花上的失落。

王建新見吳昊失神,主動挑起話題,「你下步有什麼打算?」

吳昊翻翻眼楮,無所謂地嘆氣,「資歷,老頭子一再叮囑的資歷,這次是南湖的三梅縣。」

「書記?」

吳昊搖搖頭,「代理縣長。」

王建新安慰他︰「三梅不錯,不好不壞,平穩換屆。好好干吧,你年輕,比什麼都強。」

等王建新出去後,吳昊輕蔑地笑笑,外界人人盛傳,父親是受到王建新蠱惑,這才主動讓權的,誰又知道真相呢?

王建新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臉上也在苦笑,吳誠靜是什麼樣的人,他比誰都清楚,吳昊心胸狹小,無容人之量,跟他老子比起來,還差得太遠。

胡驕在仝縣的事,他已經听說了。

正如之前吳昊憤恨胡驕的運氣,王建新也正是看中胡驕這點。

要說運氣這個東西,他們這類唯物主義者,原本不該迷信的,可發生在胡驕身上的事情,卻由不得別人不信!

雙規出來,完好無損,中央黨史辦王教授打包不平,義助他扭轉局勢,為此他父親胡建國再次高升一步,還沒上任,就從副市長升為代理市長。

被下放到鐵樹,原本搞了一個爛攤子出來,差點收不住場,結果他母親舍己救人,先進事跡連帶他跟著不降反升,落到副處的級別。

估計胡驕到仝縣的代替吳昊的事情,後者早有耳聞,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布個天羅地網,等胡驕飛蛾撲火。

結果呢?

他竟然請到一位工程院院士擔當工程檢驗。

一下子把吳昊精心策劃,一石數鳥的連環計破得干干淨淨。連帶著吳昊現在不得不面對幾方怨氣。

原本四家公司可以從工程中撈足油水,公司後台欠下吳昊的人情,胡驕背黑鍋……看起來完美無缺。

也許,王建新給胡驕的警告發揮了作用,胡驕的回應,用四個字形容︰正大光明。

一切陰謀詭計反倒顯得幼稚可笑,難登大雅之堂,知道內情的人,吳昊與胡驕的印象,馬上鮮明對立。

回想起吳昊錘打辦公桌那一幕,王建新愉快地笑著,當初吳誠靜拖他抵擋最後一箭,如今,這心頭的不滿得以釋放。

仝鐵路上,四家承修單嚴格執行檢驗專家的命令,返工的返工,實打實開工的,沒有人敢私自亂整。

工程進度逐步加快,相應的撥款及時到位,富森這位率真的教授,臉上終于雲開日出。

有這麼一位全國知名的權威坐鎮,胡驕反倒不用操心工程進度與質量。轉頭開始與縣里各鄉鎮、企業打交道,著手全國性的熱點工作——企業改革。

仝縣轄7個鄉鎮,縣屬獨立核算企業共有78家,在剛剛開展的審計工作中,胡驕看著初步審計報告,愁得直揪頭發。

78家企業,44家虧損,30家資不抵債,只有四家壟斷行業企業經營良好,電力公司,水廠,農資公司,縣委招待所。

其中百貨公司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受到個體商店沖擊,業績每況愈下,再按照現有經營模式走下去,早晚要破產。

有幾家企業,更是老大難,比如縣民族服裝廠倉庫里還存放著六十年代的被服,被老鼠咬成一零爛棉花,在該廠賬面上仍然是國有資產。

該廠職工發不出工資,要麼佔據服裝廠臨街店面經營小吃,要麼頻頻上訪。

仝縣有一萬多人吃財政飯,但財政收入不到五千萬元,干部工資經常拖發,有時候拖到半年,還沒解決工資,有些調皮的干部聲稱仝縣提前進入年薪制,縣財政嚴重入不敷出。

就在胡驕一籌莫展的時候,他突然想起當初帶到鐵樹的240萬扶貧資金,跟煙草公司換了兩個車花去40萬,還有200萬,在他臨走前還沒動。

撥通電話,另一頭傳來桂蘭略帶磁聲的問候。

「桂書記,我胡驕啊。」

「胡縣長,你可是大忙人,來這麼久也不說看看我們這些老部下,怎麼?現在想起鐵樹來了?還是想起你那二百萬呢?」

電話另一頭傳來桂蘭的調侃,胡驕覺得有點慚愧,剛接通電話,人家已經猜出來意,這個縣長當得實在不咋地!

「知我者蘭姐也。唉,俗話說,不當家不知油鹽貴,在鐵樹的時候,有那二百萬墊底,好歹有些膽氣。現在,翻開縣財政一看,觸目驚心,惶恐不安吶。」

桂蘭听笑聲不斷,跟胡驕搭班的時間不久,中間兩人還角色互換過,但桂蘭清楚胡驕的性格,是個干實事,也願意干實事,敢于干實事的年輕干部。

自打听說胡驕回來主持縣政府工作後,鐵樹一干鄉干部從心底感到高興,畢竟,這是解放以來,第一個從鐵樹升官的干部,雖說升遷的原因並非在鐵樹做出什麼功績,僅僅因為親人的原故。

但始終升官了。

起碼打破了鐵樹干部升不起來的怪咒!

這也算是間接的,千年鐵樹開花。

何況胡驕並非毫無作為,鐵樹革命教育基地的項目,就是他憑一己之力跑下來的,現在鐵樹成了第一個通縣二級路的鄉鎮,用不了多久,鐵樹交通路況將超過鳳凰市的部分縣城。

這些功勞,樸實的鐵樹人全記在胡驕的頭上。

所以他人雖然離開鐵樹,但在鐵樹的影響力卻越來越大,連當初批評他的八位老紅軍,如今一致改口稱贊。

至于原因嘛,很簡單,眼見紅軍墓與將軍故居越建越大,越修越漂亮,老革命們不提自身的生活待遇,涉及到將軍的一切,他們無條件支持。

有這些老革命的大力響應,鐵樹公路建設也格外順利。

路寬了、平了、距離拉近了。紅軍墓與將軍故居漂亮了,將來全國各地仰慕、紀念、緬懷將軍的人越來越多,這是鐵樹人臉上貼金的大好事兒。

在這個前提下,鐵樹人集體讓步。

桂蘭這位鄉書記,在胡驕調離後,縣委沒另派鄉長,讓她取代胡驕的角色,黨政一肩挑。

桂蘭抓住機會,圍繞將軍故居與紅軍墓發展飲食、紀念品、特色手工藝品加工等,發動部分人集資入股,緊靠基地路線,發展旅游副業。

桂蘭找到幾位藝術學校美術系的校友,根據陳虎將軍的事跡,設計系列紀念品,比如將軍塑像,畫像、老紅軍紀念圖章等。

在將軍故居,經過老紅軍們回憶,發動當地手藝人編制當年將軍喜愛的草編、竹編工藝品,日用生活品等等。

再與市縣黨史辦的達成協議,把將軍生前,從走出鐵樹,到病逝時經歷的大大小小戰役編輯成書,經美院的人插圖作畫,書名《百戰虎將軍》。

又與新成立的旅游局達成協議,策劃一條專門的「鐵樹紅色之旅」專線,由旅游局與南湖市幾家大型的旅游社簽定路線。

同時縣文體局出面,在鐵樹鄉招收二十名初中畢業的女青年,送到鳳凰培訓講解,熟背陳虎將軍、老紅軍事跡,以及鐵樹的地理氣候、風俗人情、特色作物、手工藝品等等。

可以說這段時間桂蘭所做的工作,稱得上萬事具備,只等通路。今天接到胡驕的電話,靈機一動,想起早上跟李長生通電話時,從對方口中了解到胡驕近期正在著手企業改革。

事涉改革,必定缺錢。

「既然縣長大人主動邀請我匯報工作,那我晚上趕回來,先吃你一頓。」

胡驕一听有門,趕緊連連答應,現在桂蘭是他的小財神爺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八步官途最新章節 | 八步官途全文閱讀 | 八步官途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