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戰爭之鐵血軍閥 正文 第三十七章 孫中山北上 (二)

作者 ︰ 曾不想離開

被逼無奈的劉鎮華又向閻錫山求援,閻錫山自然也不會答應,現在他三面環敵正想著怎麼和奉系交好,又怎麼會主動找事。

魏洪軍收編了劉鎮華的鎮嵩軍2萬多部隊,整編之後的部隊達到了4萬人,分駐山西與山西交接的黃河沿岸。

南路軍戰果輝煌,向西的那支隊伍遇上了前往山海關支援的馬鴻賓的騎兵部隊,僅有3000多人的馬鴻賓部與魏洪軍相遇也沒有佔到絲毫的便宜,被魏洪軍趕回了寧夏。

至此魏洪軍徹底佔領了綏遠、陝西的北部地區,除黃河沿岸的1萬多部隊之外,1萬在寧夏道,2萬在渭河沿岸。就等張安樂一聲令下,部隊拿下甘肅和陝西。

張安樂說的行動是讓魏洪軍集結兵力向西攻佔甘肅,伺機拿下青海,向南吞並整個陝西,然後從蒙古、甘肅兩路進攻新疆,這樣整個西北就落入了張安樂的手中。有了西北在手張安樂向東可以攻打河南陝西,向南可以攻打湖北四川,掌握了很大的主動權。

楊度看著自己的這個20出頭的年輕人發呆,誰能想到這個臉上還略帶些稚氣的年輕人如今已經是掌握數省地盤、手握10萬雄兵的實力派軍閥。

剛見到張安樂的時候他本以為自己在蒙古也呆不長,沒想到這個年輕人對自己十分尊重不說更是言听計從。看似冷面的背後卻有著令人達濟天下的大仁之心,而且他做事幾乎很少感情用事,更善于用人,不管是蒙古人**、巴亞爾還是活佛的弟弟吉雅賽音以及林長民幾乎都能毫無保留的信任。對于新投靠的孫岳也是大膽的去用,甚至還有外國人阿奇•萊恩。可以說他現在擁有了成為一代梟雄最基本的一個長處,知人善用。就在剛剛他發現張安樂還擁有成為梟雄的另一個潛質,心黑。

當他說到孫中山受歡迎的時候,眼中閃過一絲厭惡。當談到孫中山安全的時候嘴角又帶著一絲嘲笑,看來他對于孫中山的這種造勢方式十分不滿,如果沒有猜錯的話他已經有了方法應對了。

一時之間兩人各有所思居然無話,張安樂倚在沙發上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楊度有些高看張安樂了,張安樂這時候正在思考怎麼才能控制老百姓歡迎孫中山。他對于孫大炮這個人沒有什麼好感,不可否認孫中山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但是他僅僅是一個理論家,一個鼓動家,而不是一個實干家。

他憑借共和、民主、推翻滿清等等為口號聚集了一大幫能人為他做事,可是這麼些年中國還是這個樣子。他一直說反對武力統一,結果最後卻不得不使用武力進行統一。難道用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的外衣就能掩蓋武力統一的事實。

這件事情得好好的讓楊度和孫岳他們籌劃一下,他們做這種事情應該比自己拿手。自己畢竟是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的一個五好青年。這一世也只是一個上了軍校的小青年,玩陰謀耍手段連給楊度他們提鞋都不配。

「呵呵,先生你看這事應該怎麼辦?」張安樂換上了微笑的面容,向楊度問道。

「軍事上的事情我不是太懂,這件事情可以讓魏洪軍自己把握,你要是不放心的話可以讓總參謀長到前線去。」楊度知道**的軍事才能是現在西北軍最高的一個,司令練兵可以,帶兵打仗就咳咳,嚴格的說來司令還沒上過戰場……

「我說的不是射天狼行動,而是怎麼保護孫先生的安全。」張安樂心道是我的思維太發散了,還是楊度先生思維掉線了,他卻沒想到是楊度對他很有信心,以為他能自己想出方法。

射天狼行動是張安樂給魏洪軍部南下西進的代號,取自西北望、射天狼一句。

「我一時之間也沒有什麼良策容我籌劃一番在向司令稟報。」楊度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說才好,對于這個他也不是很擅長,看來得跟孫岳商量一下看他有什麼好方法麼。

「也好,還有一件事情,今天在席間段帥提出要召開善後會議,這種事情我實在是不想摻和,我想請先生做為我的全權代表參加此次會議如何。」張安樂听楊度這麼說也知道楊度也不是神也需要時間思考,轉而說了另一件事情。

其實這個善後會議是馮玉祥的主義,已經擁有相當實力的他也不願意將權力拱手讓人,本來想邀請孫中山北上商量打到吳佩孚之後怎麼分贓,沒想到這個孫大炮居然喊出了要打到軍閥。這讓馮某人情何以堪,所以他向段祺瑞提出要召開善後會議,還要段祺瑞擔任臨時執政。

已經得到日本人提示的段祺瑞知道了張作霖想做大總統,自己將會成為總理。對于這個安排他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就算自己真的成了什麼執政沒有張作霖的支持,自己還是什麼都不是。所以他謝絕了馮玉祥的提議,同意了召開善後會議的提議。

張安樂在天津新家度過了還算平靜的一天。

17號上午代理內閣總理黃郛代表全體內閣成員,發電請張作霖就任臨時大總統,這回蒙古、東北三省、綏遠、察哈爾、陝西甚至閻錫山等人都通電支持,下午張作霖同意接受黃郛的邀請,同時任命段祺瑞為總理負責組閣,段祺瑞沒有客氣,兩人一起在天津發表通電邀請孫中山盡快進京,同時宣布10月18日進京,要在12月1日召開善後會議,再由善後會議產生國民會議,解決一切根本問題。

這根本就是段祺瑞和張作霖的敷衍的手段,對此孫中山在上海召開了而一次記者見面會,在見面會上他說「這次單騎到北京去,就是以極誠懇的意思,去同全國人民謀和平統一。和平統一的途徑就是要開一個國民會議,用全國已成的團體做基礎,派出代表來共同組織會議,在會議席上公開來解決國家大事。而做到這點的基礎有二,第一點就要打破軍閥,第二點就要打破援助軍閥的帝國主義,只有打破了這兩個東西,中國才可以和平統一,才可以長治久安。」

正是因為孫中山口口聲聲要打倒軍閥,打到帝國主義不僅國內有實力的軍閥不支持他,外國也沒有幾個國家待見他。蘇聯和日本是個例外,因為現在他和蘇聯是合作關系,他又希望日本能夠援助他完成統一大業。

孫中山見張作霖和段祺瑞要在12月1日召開善後會議,覺得自己還有時間,于是決定東渡日本。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全面戰爭之鐵血軍閥最新章節 | 全面戰爭之鐵血軍閥全文閱讀 | 全面戰爭之鐵血軍閥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