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消失的光年 追求(下)

作者 ︰ 活著活著就老了

收到劉文國的信,張雲霞感到很意外,但隱隱也預感到什麼。

果然,劉文國用自己丑陋的字體錯別字連篇的給張雲霞寫了一封語句不通但很有誠意的表白信。信里歷數了對劉文國來說跟張雲霞交往中對他印象最深刻的事,但有些事張雲霞確實是記不清了。

看到劉文國信里提到劉文國听到張雲霞考上縣一中的消息後喝醉酒然後哭了的事,張雲霞頭腦中便出現了那個一米八高的男孩抽泣的樣子,心里說不出是憐憫還是心疼,很不是滋味,畢竟和劉文國是從小玩到的門口,而自己只是個小學畢業現在是打工仔將來注定是正宗農民的普通青年,如果張雲霞沒有考上縣一中而輟學,自己還有追求張雲霞的資本,但現在卻可以預見兩個人將來必是生活在不同的兩個世界。

劉文國對這段隱匿太久的少男情懷本來不再抱一絲希望,只把它當成一個永遠不可及的夢想,但最好的哥們兒卻勸導他,即使有一絲希望也要試一試,你從沒表達過,怎麼知道對方的心意?再說,男子漢嘛,連向自己喜歡的女孩表白的勇氣都沒有,還算什麼男子漢?

但劉文國還是鼓不足勇氣向張雲霞表白,每次,他都會不露聲色的掐算著張雲霞回家的日子,然後偷偷躲到角落里等著張雲霞回家,看著張雲霞因回家而喜氣洋洋的小臉,心里便一陣悸動……

如果哪天因為特殊情況,沒等到張雲霞,劉文國一連幾天都會失魂落魄,整個人越發靜默的像一塊石頭……

除了最好的哥們兒,劉文國從不向任何人傾訴自己的煩惱,也讓哥們兒發誓詛咒為自己保守秘密。心思重的人本來就想的又深又多,又不善于表達,便將那少男鐘情的心事生生給壓抑成一道深深的傷口,容不得別人輕易觸踫,更容不得別人即使是無心的調侃,即使只是勸慰的話,听到他耳中,都會變成對這種痴愛的一種褻瀆……

有一次,哥們兒只勸他既沒勇氣表白,就干脆忘了張雲霞,比她長得漂亮的性格好的女孩有的是。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

劉文國聞言竟然大怒,差點跟哥們兒翻臉,黑著臉丟下一句︰「像你那種敗類根本不配談感情!」便揚長而去。

「人世間有百媚千紅,我卻獨愛你這一種」,這句歌詞為劉文國的情路做了最好的注解。

哥們兒自知道劉文國就是一個傻乎乎的痴情種子後,便也不再說什麼,只是當每次張雲霞離家返校那天,劉文國照例都會找到哥們兒喝酒,而且每次必喝醉。雖然喝醉的劉文國依舊沉默寡言,但哥們兒卻知道他為了什麼而借酒澆愁。但「張雲霞」三個字,如今已成為劉文國的隱痛,即使是最好的哥們兒也不敢輕易提起,怕讓劉文國再陷入煩惱中……

但不提及並不意味著淡忘,隨著時日的增加,尤其是對將來無愛婚姻的恐懼,劉文國越發的惦念起張雲霞。

從小學六年級啊一直到現在,在整個青春期的記憶中,張雲霞都佔據了劉文國的整個關于對女孩子的向往空間。那一顰一笑,那一言一行,都在劉文國記憶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記,令他一次次帶著微笑和感傷在無人的夜里偷偷追憶。即使在那一場場少男的春夢里,出現過的也只有張雲霞一個人的音容笑貌,僅且只有她一人!一個張雲霞,便囊括了劉文國對女孩所有的幻想,再沒有一個女孩或女人會取代她的位置,再沒有……

在劉文國無數美好的夢中,與張雲霞有著最美好的未來。可一到現實中,尤其是每次偷偷看著張雲霞離家返校而去的身影,劉文國都意識到張雲霞的每一步都是與自己漸行漸遠,他那麼想沖上去抓住她,但他終究還是怯懦的一個人在暗夜里捶打著自己,罵著自己,怕表白會影響張雲霞的心情,會連朋友都做不成,可不表白,他就真的再也沒有抓住心愛女孩的機會了……

終于,在一次醉酒後,劉文國鼓足勇氣提筆給張雲霞寫了一封求愛信,終于,他要面對最壞的結局。忐忑、期待、恐慌、猶疑,寄出信後的劉文國心里五味雜陳、寢食難安……

但收到信的張雲霞卻很犯難,張雲霞曾經是喜歡過劉文國,但只是很單純的喜歡,再說經過經年累月彼此不聯絡,就連那點喜歡也變成了舊日衣服上那點點碎花,不再鮮明不再燦爛,曾經有過的美麗只剩下越來越慘淡的記憶。

但是如果寫封拒絕信,又怕回信落到同村人的手里。村里一般都不懂尊重什麼**,來往的信件就被郵遞員隨意的丟在村支部的破桌子上,有好事者便經常拆了來信來取樂,這樣的事在村里屢見不鮮。張雲霞可不想成為村里人的笑柄,所以決定對來信采取「無為而治」的辦法。來就來吧,不回就是了,就讓劉文國當自己的信件都石沉大海了吧。就當張雲霞從來都沒收到過這樣的信件,這樣也免得日後見面時彼此尷尬。

果然,劉文國在寫過類似的四封信後,便徹底斷了消息,張雲霞也就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後來,放寒假的時候回家,卻听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劉文國在不久前竟然離家出走了!走之前給母親留了一封信,大意是從始至終自己都不滿意父母做主的對象,不想跟一個不喜歡的人過一生,但又不能違抗父母之命,更覺無顏面對做媒的妗子。自覺心慌意亂,不再留戀紅塵,去少林寺出家了……

劉文國的母親拿著信追悔莫及,淚流滿面的自責,惱恨因自己一時糊涂,錯配了姻緣,讓自己兒子受盡委屈,不得不以離家出走甚至出家為僧來作為反抗的方式……

一家人來不及沉溺在傷心中,趕緊動員親戚鄰居一起滿世界找尋,但最終劉文國還是如同人家蒸發般消失的無影無蹤……

張雲霞听到後,嚇得更不敢對人提及劉文國給自己寫信的事,否則大家一定會把劉文國出走的罪責落到張雲霞頭上的。

直到一年後,劉文國才給因思念兒子經常哭泣的母親寫來一封信,說到自己到了少林寺人家卻不收留,後來只能在各大城市流落,但因為自己沒有知識和技術,學過的磨具知識又用不上,便只能靠做一些重體力活來維持生活,並且對母親發誓不混出個人樣來絕不回家。

劉文國的父親照著來信地址趕緊找尋去,而劉文國卻在父親來之前又換了地方,讓風塵僕僕滿懷希望的父親撲了一個空。劉文國的父親在那座城市找尋了幾日,依然還是一無所獲,便帶著失望和惆悵連夜坐火車回到家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那消失的光年最新章節 | 那消失的光年全文閱讀 | 那消失的光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