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之中華再起 崛起之路 第六十一章 攻堅之戰

作者 ︰ 芷文

這一道防線可比之前的強上一籌,不僅有堡壘,還有戰壕、鐵絲網、遠程地道……,總體火力雖然比不上中國軍隊,但火炮加上要塞炮也有近兩百門,阿列克塞耶夫一直舍不得用火炮就是放在這兒用呢!而且在有陸戰隊牽制了情況下,阿列克塞耶夫狠了狠心,還是派出了兩萬俄軍到這條防線上,要知道這兩萬俄軍可都是正規軍,現在海參崴只憑著阿列克塞耶夫剛剛組織起的一支軍隊在鎮守著。

而且步兵同時也發現了,在堡壘外側還有一個機槍堡,中俄戰爭中俄國士兵中一直沒有出現機槍的身影,但現在出現了,在炮兵趕到之後,陸軍組織了一次試探性的進攻,結果機槍堡的火力一下子就暴露了出來,還好,俄軍經驗不足,並沒有等到中國軍隊沖到近前才開槍,無形中也減少了這一次沖鋒的傷亡。

在阿穆爾島上雙方的戰斗是真刀真槍的打,沒有戰術可言,也沒有巧可取,既沒有迂回空間,也不能包抄。

俄國人這一次也學乖了,似乎明白正面沖不是中國軍隊的對手,依托著工事堡壘進行著防御。

中國軍隊在進行了幾次進攻無果後也停了下來,前面的堡壘異常堅固,雖然也有炮火分散的原因,但也不得不說堡壘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拿下的,而且對面俄軍火力並不弱,特別是面對著中國軍隊的沖鋒,能夠組織起有效的火力網。而且一百多門大炮殺傷力不小。

「放棄主攻堡壘的計劃,榴彈炮仍然以攻擊對方堡壘為首要目標,但速射炮專門打對方的炮兵,我們有數量優勢,並且將戰壕提前,在前面設置上迫擊炮與機槍陣地,先消滅俄軍部隊,沒有了俄軍的炮兵,堡壘就相對好攻破了!」黃立三分析道。

「嗯!看的出俄國人已經把家底都拿出來了,攻破了這一道防線海參崴唾手可得,我們也不用省著用了,炮彈全力的打!」李忠補充道。

新的一輪攻擊又開始了,榴彈炮轟擊著堡壘,但速射炮則向著俄軍炮兵猛轟,由于距離太遠,迫擊炮沒有發揮不出威力來。也許是俄軍炮火暫時被壓制住了,敢死隊的沖鋒很順利地來到了一千多米遠的地方,這里正好有一聲俄國人留下的壕溝,還有一些障礙物,正好給了中國軍隊提供掩護。

本來就已經優勢的炮火在迫擊炮的加入之後,俄軍更難打了,迫擊炮由于是大仰角,所以並不太怕戰壕以及掩體,當然距離近了,中國軍隊的傷亡數量也是大增,但對于整個戰局卻起到了重大作用。

有了迫擊炮的支援,步兵更能向前推進了,俄國人現在已經被打的抬不起頭來了,在這個距離上,俄國軍隊若想再依靠堡壘必須不能後退,但迫擊炮以及速射炮的攻擊使得俄國人傷亡慘重。迫擊炮已經不被炮兵裝備了,但普通部隊進而還有不少的裝備,甚至有的直接裝備一個迫擊炮營,這些軍隊的指揮官大都是參加過甲午戰爭的,對于迫擊炮有著特殊的感情。而在這場戰爭中迫擊炮給了速射炮大量的近距離炮火支持。不得已,俄軍發起了第一次沖鋒,目的把中國軍隊從一千米左右的地方趕回去。俄國人明白,若是自己的炮兵被擊潰了,那堡壘再堅固也只是一個死堡,肯定頂不住中國炮火的攻擊。

有機槍存在的情況下,俄國的這種沖鋒科就是送死,輕重機槍配合,而且俄軍沖鋒的人數不過萬,若想沖過機槍陣地,至少有三倍的兵力。而且還要都不怕死。現在已經有五千人佔據陣地的情況下,俄國士兵是不可能沖下來的,其實若不是怕傷亡太大,中國六萬多軍隊直接發動沖鋒可能直接掃過第二道防線,只不過那樣的沖鋒的損失也不是黃立三等人能夠接受的。

對于海參崴士兵的調動,天上的飛艇看的清楚,劉海也很快得知了,他明白,海參崴守軍已經不多了,借助著戰艦火炮,以及海參崴內並沒有多少兵的情況下,五千名陸戰隊員也向城內的各個防守點攻去。

其實兩萬多俄國新兵已經在薩佩尼半島上組織了防線,就是防止中國陸戰隊攻入城內。帶領陸戰隊的還是杜英,陸戰隊一直是獨立的,即不屬于陸軍也不屬于海軍,所以一直由杜英帶領著,不過戰爭結束之後就會進行新一輪改編,陸戰隊歸海軍管理。

由于俄國人的防線距離著海岸線並不遠,所以還要頂著中國艦隊的炮火,但又不能將防線太過于靠里了,否則城市不好布防。

杜英本來也沒有想憑借著陸戰隊的力量拿下海參崴,要知道自己只有五千人,海軍雖然還有兩萬人,但卻不會到陸地上來。陸戰隊的使命就是牽制,不過一交上火,杜英就看出來了,這些俄國士兵都是新兵,不少人只知道放槍,連方向都不看,還有人對著天空就是一通亂射,幸虧他用的不是機槍。

杜英一想就明白了,海參崴兵源不足,這是總督阿列克塞耶夫新動員的士兵,除了部分警察與預備隊外,一些人可能以前連槍都沒拿過,就是警察部隊也沒有玩過槍,笑話,正規軍都沒有實彈訓練,這些人怎麼會有機會呢!

了解到這些情況之後,杜英立刻下令猛攻,五千人對兩萬人,在武器佔優的情況下人數並不是不可逾越。

不過杜英還是小看了俄國人的勇猛,盡管有炮火,盡管武器不行,但這些新兵的頑強程度比老兵更強,沒有人後退,雖然擊殺了大量的俄軍,但卻沒有擊潰,而且海在崴的市民的抗戰熱情也太高了些,不少人拿著自制火槍也加入了進來,杜英對于這些人一點沒客氣,凡是有武器的都不算是普通百姓,軍隊確實是不準屠殺百姓,但卻還沒有到打不還手的地步。

激戰差不多一整天,擊斃俄國新舊士兵四千多人,這個傷亡是相當大的,換作一般軍隊早就潰退了,但俄國人依然在堅守著,從戰術素養上這些兵算不上好兵,但從意志力來講,這些俄國新兵值得敬佩。

阿列克塞耶夫也表現出了自己勇猛的一面,親自在前線督戰,也令俄國新兵們士氣大振,情緒這種東西也是會傳染的,若是有一群貪生怕死者,恐怕會引出更多的貪生怕死的人,但不怕死的人多了也會傳染,雖然前面炮火猛烈,但只要大家站在一起沖,似乎心中無所畏懼。後世的英國人不就是這樣!十幾萬人手肩並肩沖向德國人的陣地,都挻著高傲的胸脯,似乎誰要是有躲避子彈的動作就是莫大的恥辱一樣,當然結果都知道了,就種紳士風度造就了最大規模的屠殺。這種方式的戰爭當然不值得提倡,但也可以看出情緒的傳染性。

激戰了大半天,一開始是陸戰隊在攻擊,後來就是俄國人的反攻了,也幸虧陸戰隊中有幾十挻重機槍,否則這種配合著群眾的不要命的沖鋒還真說不好誰能支持到最後,不過好在阿列克塞耶夫反應的及時,在黃昏的時候停止了進攻,這是唯一的一去部隊了,他損失不起。

*************************************************

(對于一部未上架的書來說,點擊、收藏、推薦、評論、打賞、摧更也就這些了吧!很幸運目前《光緒……》都有了,芷文滿足了!)

最後很不好意思地說一句︰第一次接到更新票,但卻不能完成,唉……!芷文會努力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光緒之中華再起最新章節 | 光緒之中華再起全文閱讀 | 光緒之中華再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