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之中華再起 崛起之路 第三十二章 新式槍炮

作者 ︰ 芷文

[[[CP|W:250|H:190|A:L]]]

輕機槍

之後的幾天吳鵬更多的時間是陪著瑩瑩,順便也學著照顧自己的兒子,前天黃立三代表軍中的幾位大佬來看望吳鵬的孩子,這一次可帶了不少東西,李忠在朝鮮以此向朝鮮政府勒索了不少黃金,竟然鑄了座黃金童子送了回來,以為祝賀,讓吳鵬不知道是該批評呢!還是該表揚。

真如李恩富所言,還真有人和吳鵬提起以後的事情,黃立三還隱晦地提出立太子,不過吳鵬卻沒有答應,現在不急,先改革著,反正不管用哪一種政體,發展是根本。

※※※※※※※※※※※※※※※※※※※※※※

靶場上炮聲隆隆,這是一個駐扎在沈陽北部的一個作戰師正在訓練,這些訓練的並不是新兵,而是炮兵。這是陸軍組建的炮兵師,師長是楊志,與李忠一起被吳鵬從吉林帶回來的。

吳鵬陪著瑩瑩直到出院後,又來到了沈陽視察,重點就是這個炮兵師。

「楊志呀!你訓練的炮兵不錯!裝備如何?」現在吳鵬已經不太注重具體的東西了,只知道裝備了兩個炮兵師,至于裝備了何種武器他卻不知道。

「回皇上,炮兵師裝備是鞍山兵工廠制造的75毫米速射炮兩百門、120毫米榴彈炮50門,牽引車八十輛,通信車十輛。」楊志回答道,回答的很自信。

「沒有迫擊炮嗎?」吳鵬眉頭一皺道,甲午大放異彩的迫擊炮怎麼沒有在炮兵師中準備?

「參謀部認為迫擊炮是步兵的作戰武器,而且新型的迫擊炮攜帶更為方便,目前軍中都有炮兵連、炮兵營,裝備的都是迫擊炮,因此炮兵師不再裝備迫擊炮。」

現在打仗越來越能花錢了,只是兩個炮兵師就有五百多門炮,目前在吉林儲備的炮彈已經達到十萬多枚,而且還在增加之中,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確實不假。

甲午之戰後,各國都發現了火炮的好處,俄國自然也不例外,也增加了火炮數量,不過具體數字不詳,主要是一些山炮,還有一些迫擊炮與速射炮,山炮與迫擊炮差不多,彈道彎曲,射程較近,迫擊炮的出現基本上代替的山炮,只不過俄國人現在沒有這麼多的財力更新換代。

「我們裝備的120毫米榴彈炮射程可達九千米,壓制敵火炮,摧毀野戰工事及火力點為主要作戰思想,看起來較重,但有牽引車的存在,能夠快速轉移……」由于榴彈炮在軍中還屬于新事物,楊志怕吳鵬不明白,于是解釋道。

「不要太依靠牽引車了,行軍之時要有準備,雖然現在生產的車輛已經算是過關了,但半路出毛病的仍然存在!」吳鵬警告楊志道,軍用汽車剛剛裝備部隊,數量很少,只有炮兵以及後勤兵有。

「是!」

「射速如何!」吳鵬又問道。

「速射炮目前可能達到最快每分鐘二十發,其實最新的型號能夠達到三十發,不過並不耐用,二十發已經在世界上屬于前列了,榴彈炮要慢一些,每分鐘最快五發炮彈!」楊志回答道。

炮兵師也是第一次出現,吳鵬也沒有听說過列強有誰專門為炮兵組建了一個師,好處與壞處並舉吧!以比對方強一倍的火力好處是明顯的,但對于後勤的壓力也是很大的。若不是東省鐵路的修建,吳鵬是萬萬不敢如此布置的,沒有鐵路炮兵只能守在家門口防御。

「去實地看看吧!」吳鵬問題問完了,就要去實地看看,還好有一部軍用汽車,由于目標地在幾千米開外,走著過去還真不近。

在一處有一些山炮殘片以及野戰工事的地方,一行人在仔細地看著。

「皇上,設置這個標靶的人與參加訓練的是兩組人馬,相互並無溝通,這只是一輪榴彈炮的覆蓋打擊而已……」看得出楊志說這放原時候很驕傲。也值得他驕傲的,此時工事已經有多處被炸毀,作為標靶的山炮大多也被分解了。

「確實起到了壓制炮火的效果,對了火炮是如何朝廷瞄準的!」吳鵬又問道,現在的炮戰有幾千米遠,瞄準是件大事。

「主要靠瞄準具以及計算尺,有時會選發一枚炮彈,這枚炮彈叫做基準炮彈,其它火炮以他為基準朝廷校正,不過在實戰中往往取決于指揮官與炮手們的經驗,而且我們火炮夠多,只進行範圍覆蓋打擊,只要在這個範圍內基本上無處可躲,這需要各個火炮之間的協同,也是訓練的目的之一!」楊志道。

吳鵬點點頭,如此看來還是步兵實惠一些,雖然訓練也花不少錢,但與海軍與炮軍比起來還算是少的。

從炮兵師訓練基地出來後,吳鵬又來到了武器試驗場,黃立三鄒良也在武器試驗場。此時正等著吳鵬呢!

「皇上,您來了!」黃立三迎上來道,正是他們一起邀吳鵬來參觀的。

「來的路上我就激動,比我想的快了好幾年……」吳鵬笑著就往里走,此前他已經得到報告了,又一款新武器定型,而且還是一款他沒有想到的武器,或者說沒有想到這麼快裝備。

「噠……」試驗場上,一款新式機槍噴吐著火舌,這是一款與馬克泌完全不同的機槍,原因是沒有了馬克泌前面的那個水桶,而且槍管似乎更長了些,而且與馬克泌不同的是,此槍是單兵操作,演習士兵只有一個人,但全身掛了不少的彈夾。看著士兵打槍,吳鵬差點自己抄起來射擊。

這正是他大力發展的氣冷式輕機槍。

「好槍!」吳鵬夸贊道,雖然在來之前就已經知道研制成功了,但此時還是很興奮。

「如果我們的部隊裝備上這種輕機槍,可大大的減少重機槍的數量,而且在奔襲戰中大有好處!」黃立三也眉飛色舞地道。

吳鵬看看旁邊站著的一個絲絲文文的人,笑道︰「有德,介紹一下吧!」

此人叫馬有德,是這款槍的主要設計人員,因為吳鵬本身也有半吊子的槍械設計方面的知識,所以有過幾次在一起討論。

「是!此槍的真正設計者應是皇上,此槍正是根據皇上畫的圖紙並借鑒外國同類型槍械設計而來,可以說主要的功勞在皇上……」馬有德還沒介紹先贊美起吳鵬來了。

「噢!」吳鵬瞪大了眼楮,自己應該與他說過關于氣冷式機槍,但也只是根據後世描述了個大根,可以說是提出一個概念性的可行性方案,他甚至想不起具體的細節來了。

「它是如何研制出來的!」鄒良也來了興趣問道。

「是這樣的,我們研究所里有幾乎世界上所有類型的槍,在皇上提議之前我們就已經開始研究這種氣冷式機槍了,但一直找不到發展的方向,後來皇上的一次視察後我們才最終明確發展方向,于是發現丹麥的騎兵自動步槍與我們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此款槍正是月兌胎于丹麥的這種自動步槍!」

「這槍目前已經定型,口徑6.5mm、空槍重8kg、全槍長1.120mm、槍管長580mm、彈匣容量64發、射速400發每分鐘、有效射程500米。」馬有德簡單地介紹道。

「皇上,此槍還沒有命名,不如給它起個名字吧!」馬有德接著道。

「不是有以槍的設計者的名字命名的習慣嗎!」吳鵬笑道。

「皇上,此槍並非我所設計,萬萬不能以我的名字命名,而且有德式機槍名字不好听!」馬有德推辭道。

「今年是光緒二十七年,就叫二七式輕機槍吧!」吳鵬模仿著後世以年代來做槍的名字。

「戰場上換彈夾容易嗎?」吳鵬又問道。

「皇上請看!」說著馬有德一擺手,一名戰士又走上前來,來到射擊位置,開始射擊,片刻子彈射完,彈倉在上面,旁邊還有一個開關,只見他一手撥開開關,同時順手握住彈倉直接拿掉,另一手的彈倉「啪」的插入,關上開關,整個過程不用兩秒鐘。

看著戰士熟練的操作,吳鵬與黃立三等人笑了。

「皇上,想必您也看出來了,二七式機槍結構較為復雜,主要是它的自動原理較為特殊,為槍管長後坐式,零件也較多,看起來好像不怎麼耐用,但事實上二七式機槍相當可靠,故障率極低。為此我們特地生產了十五挻作試驗,在長時間的試驗中,只有一台出現問題,而且還是一個小問題,戰士自己就可以解決,所以完全不必擔心其設計質量問題!」槍械研究人員都明白,研究出來的槍能不能裝備部隊不在其先進程度,而是其耐用,後世AK47之所以風靡世界不是說他是最先進的,而是最皮實的。

吳鵬听著點著頭,這就放心了。

「氣冷式槍管有問題嗎?」吳鵬又問道。

「該槍采用氣冷式槍管,槍管的重量很重,表面有凹槽加強散熱,並套上有很多散熱孔的槍管護套。另外如有必要,過熱的槍管也可以換成新的槍管,並不復雜。」

「好,看來以後要大量裝備了!」吳鵬躊躇滿志地道,一邊的鄒良與黃立三也很興奮。

「皇上……」馬有德又不好意思地道︰「皇上,短期內可能不能大量裝備部隊,此槍對于生產質量要求很高,很多都是精密零件,這也是故障率低的原因之一,目前只有在鞍山的兵工廠一個生產車間內才能生產,其它地方生產的達不到標準,每個月最多能夠生產十五挻左右……」

「十五挻……一年就是近二百挻……」吳鵬計算著,「確實少了點,不過也用不著著急,輕機槍雖然重要,但也不能完全代替重機槍的作用,不能拿機槍當步槍使,慢慢生產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光緒之中華再起最新章節 | 光緒之中華再起全文閱讀 | 光緒之中華再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