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之中華再起 崛起之路 第二十五章 各方反應

作者 ︰ 芷文

此時海上仍然只是以牽制為主,畢竟德國人的岸炮威力不小,艦隊只有四艦的火炮管用,其它軍艦靠不上去,而且劉海也不想讓自己的軍艦有什麼損傷,只得在這里與德國人慢慢地磨,反正自己的軍艦口徑夠大,在大口徑上佔很大便宜,而且他知道,此時已經由旅順開來的運兵船由大同江在黃州登陸了,不久就會與李忠所部匯合。陸上進攻才是最重要的。

德軍佔領的一個內陸名叫福嶺的炮台讓李忠所部非常頭疼,繞又繞不開,進攻短時間內又打不下來。

「把迫擊炮分散開,給我猛轟福嶺炮台,二團,在炮火之後馬上沖鋒!」李忠也急了,自己這三十門迫擊炮就是用煙也要把炮台給遮住,讓部隊沖過去。

此戰中,德國在炮兵陣地上也高有機槍,沖鋒的士兵在沖到百米之內時遇到了機槍的強力阻擊,沖鋒部隊雖然也有機槍,但對方有防御工事,打擊效果會差上很多。

「一、三團展開隊形,從兩側包抄過去!」李忠繼續命令道,這個炮兵陣地已經是德軍陸上最後一個高地了,也是最難的一塊地方,只要攻下此地,德國人想跑也要接受一遍火炮的洗禮。

戰斗進行的異常慘烈,李忠師在陸軍中的戰斗力也排的到前幾位,而且手中武器並不弱,但對面的德國人似乎正如介紹的那樣,非常強悍,很有韌性,此刻炮台上已經只剩幾百人了,但還在堅守著。雙方在此激戰已經六個多小時了,李忠所部仍然沒有攻下福嶺炮台。不過此時援軍趕到了。五千名援軍由大同江登陸之後直接趕到戰場上,此時陸上兵力已經有一萬了,德國只有六千,還要分兵防御。

到了黃昏時分,終于攻上了福嶺,雙方展開了白刃戰。不過中國軍隊數量明顯佔優。很快便控制住了局面。

福嶺炮台與德軍在海州灣的防御陣地相隔不足三公里,控制了這里,海州灣便拿下了一半,同時李忠命令把還有行動能力的德軍放回,讓他們給他們的長官帶個話,德國艦隊已經全軍覆沒,讓他們也不用抱什麼希望了!

二十日凌晨,當吳鵬還在摟著瑩瑩做著美夢的時候,從朝鮮就已經發來了電報,德國在朝鮮的軍隊經過一夜激戰,最終寡不敵眾,在戰死了三千多人後向中國軍隊投降。

在吳鵬起床之後,李恩富便來報告這一消息,「皇上,從昨天開始朝廷發來了數次電報詢問戰爭結果,德國人海靖現在應該已經到達了鞍山了,我們要考慮好下一步如何走!」

「給朝廷發報,告訴他們實情,不過對德談判的事情還是由我們來,朝廷還是不要插手的好。另外給吳德章他們去電,現在德國軍艦已經開到了旅順,讓他們上艦觀察一下,看看有沒有值得研究的地方!」

「皇上,這個我已經吩咐他們去辦了!不過皇上,我現在擔心的是德國人的反應,要知道德國已經幾十年沒吃過敗仗了,他們不會反應過激吧!」李恩富的性格是謹慎有余,魄力不足,什麼事都想的挻深入的,有些患得患失。

「以他們總共二十多萬噸的海軍艦隊,在遠東沒有任何補給的情況下要想對我們形成絕對優勢,至少也要十五萬噸以上,即使這樣也不能保證一定能夠取勝,而且德國海軍一向是以近海防御為主,長途過來戰斗力還剩多少值得商榷。所以德國人不會派兵再來遠東,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吳鵬很自信地道。

現在德國海軍力量與它的國力並不相符,說到這里有必要說一下主要的列強國家海軍軍力了。列強其海軍實力如下︰

英國︰戰艦總噸位100萬噸以上,其中萬噸級以上全鋼質戰列艦19艘。

法國︰戰艦總噸位60萬噸左右,約為英國的一半,萬噸級以上全鋼質戰列艦不超過10艘(具體數字不詳)。

德國︰戰艦總總噸位約30萬噸,萬噸級以上戰列艦5艘,全部為全鋼質戰列艦。(包括勃蘭登堡號)。

俄國︰戰艦總噸位30萬噸左右,萬噸級以上全鋼質戰列艦3艘。

美國︰戰艦總噸位20萬噸以上,萬噸級以上戰列艦4艘,均為全鋼質戰列艦。

當然除了全鋼質戰列艦,各國還有一些萬噸級以上戰列艦,不過就其防護能力與設計均老化,戰斗力與全鋼質戰列艦有差距,不在計算之內。

以上即是此時主要列強國家海軍規模,不過數據變化也很快,就拿美國來說吧!三年內會有五艘新建戰列艦服役,屆時實力又會增長不少,不過其基本格局不會變。可以看出英國人在海軍所佔有的絕對優勢地位,任意兩個國家海軍實力相加也比不過英國,這就是英國推行的兩強標準。這不是憑短借經濟在短時間內能夠彌補的。

現在吳鵬想的最多的並不是之後的對德談判,德國人手里沒有什麼籌碼,而自己手里卻有一萬多名德國士兵,這一次是中國堂堂正正的戰勝國。他擔心的是列強對自己的態度。

雖然此次了戰勝了德國能夠讓列強死了分割中國之心,但不好的地方也是顯而易見的,德國雖敗了,但卻是被列強所承認的歐洲強國,幾十年間還沒有一次東方戰勝過西方,這會讓列強心里不舒服,也會讓他們對于自己更加警惕。

此次最不爽的除了德國之外就是俄國了,德國入侵膠州灣俄國人是支持的,一方面多了一個對付英國的盟友,有德國在山東可以把英國人對自己的矛盾向德國人轉移,另外一個就是俄國有了侵佔旅順的理由與實力。最好是中國皇帝的艦隊與德國人在膠州灣一戰,兩敗俱傷,這樣俄國就可以順利地佔領旅順了。說不定連馬上就要通車的鞍大線也能控制過來。

不過令俄國人沒有想到的是,德國居然在膠州灣敗了,而且是一敗涂地,也沒有想到中國皇帝會做的這麼絕,竟然連賣給德國的海州灣也奪了回來。中國的海軍沒有什麼傷痕地在大連港轉了一圈,以示自己是完勝,這讓俄國失去了武力攻取旅順的想法。

此時朝廷卻是炸開了鍋,與德國在膠州灣打了一仗這還了得,而且不少人正以擅開邊釁的名義彈劾李鴻章,此次李鴻章備戰完全是因為吳鵬的警告,而且據說擅自把北洋艦隊交給皇帝也是他自己的主意,李鴻章在甲午之戰以及之後對于皇帝的態度讓慈禧覺得非常的不爽,有些里通外國的意思。只是李鴻章目前還有些勢力,慈禧也不好說什麼。

「太後,李中堂此舉太過于冒失,德國不同于日本,萬一德國人怒了再次派強兵利艦當如何是好,微臣以為朝廷就派出重臣與德國人談判,並請英法從中調停……」翁同龢像一個德國間諜一樣為德國人說著好話,從中也可以看出此時的朝廷對于西洋人的一種內在的恐懼,中法戰爭不敗而敗就是由此而來。

此次議事李鴻章也在場,不過他並不言語,說實話他從心里也沒有想到皇帝會取得這樣的戰果,更沒有想到皇帝會做的這麼絕,一下子把德國在遠東的根基全部撥除。他雖然在這一般眾臣中算是開明的了,但對于德國人還是有一些擔心,原因無他,他是去過德國的,知道德國人的堅船利炮,定、鎮二艦就是從德國建造的。

「李中堂怎麼不說話!」慈禧面無表情地道,現在雖然名義上大清國仍然是她說的算,但她心里也明白,這國家早晚還是皇帝的,先不說年齡上的問題,單從皇帝從東三省的發展來看,取天下也不是難事,對于皇帝在北方的所作所為她並非听不到,相反是听的最多的,現在對于國家大事她也有些心不在焉了,直接仍給皇帝吧!有些不舍;不仍吧!很明顯的,現在皇帝的影響已經大過了她,特別是在外交事務上。

李鴻章听到慈禧在喊他,忙站了出來,「太後,老臣以為即使我們找德國談判恐怕也無從談起,德國談判無非就是釋放戰俘與軍艦,另外還有賠款的問題,戰俘與軍艦都在皇上手里,朝廷說了不算,如何談!朝廷不如不管此事,皇上既然敢與德國開戰必有後著,我們只須往膠州灣多派些兵馬即可!」

現在李鴻章對于皇帝也有些拿不準了,要知道這可是與西洋人開戰,與小日本還有些不同,他的本來想法是打退了德國人進攻即可,哪怕之後的談判賠點錢呀!所以現在他也拿不出任何主意,只好把希望寄托于皇帝身上。

**************************************

(如果列強在1897年時海軍實力與書友們所了解不一致,可能是時間口徑不一致,當然也不排除芷文資料查的不準確,另外法國確實沒查到,但總體噸位是正確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光緒之中華再起最新章節 | 光緒之中華再起全文閱讀 | 光緒之中華再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