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品才俊 第135章 眾里尋他千百度

作者 ︰ 讀史書的狼

第135章眾里尋他千百度

「不對吧,規矩是這樣的嗎?」永和郡主眨了眨眼楮說道,顯然大家都還沒有弄清楚懲罰的規矩到底該如何。

秦允明微微的笑了笑,說道︰「這並無妨,應該說既然是在下出題,由你們來作答。答出來的自然是優勝者,而答不出來的就是失敗者。如果按照郡主的意思,誰出題就是出題者來應對你們三個答題者的話,只怕誰都不願意當出題者了,畢竟答題者人多力量大,出題者豈不是必輸無疑了。」

永和郡主覺得秦允明說的有道理,緩緩的點了點頭,嘆道︰「原來是這樣呀。」

秦允明接著說道︰「這也是事先沒有講清楚嘛。那咱們這一次作罷,從接下來的游戲就按照在下剛才的規矩來執行賞罰,郡主和王爺意下如何?」

永和郡主和小王爺自然都答應了下來。

接下來,三個人一連猜了好幾個對聯,出對聯當然是輪流著來。不過幾圈下來,小郡王理所當然是最失敗的一個,連罰了三、五杯酒,頓時有些暈暈乎乎了。永和郡主雖然讀過書,而且有文學涵養,可是秦允明或李清照出的對聯有時候十分巧妙,讓她也答不出來,因此她也被罰了幾杯酒。

喝過酒之後的永和郡主,白皙水女敕的俏臉上泛起了紅暈,就像是秋天成熟的大隻果似的。她有幾分醉態,但是更讓人覺得憨態可掬,十分可愛。

李清照最不勝酒力了,正如那首《長相思》里的詞句「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一樣,雖然她猜對了不少,可是只罰了兩盞酒就已經犯迷糊了。

此時,賞月會進入了中場。期間又有一些新賓客加入。這些新賓客有一部分是遲到才來的,還有一部分是吳王一時興起特意邀請來的。其中就有蔡府的二公子蔡舉。不過蔡舉來時,小郡王因為坐在最角落並沒有看見,因此兩邊沒有打照面。

一番寒暄之後,吳王邀請諸位賓客來吟詩作賦,以增添賞月的氣氛。

不過今天吳王並沒有拿出什麼當彩頭,僅僅是娛樂罷了。

蔡舉和黃衙內是在場諸位年輕一輩賓客當中比較有才氣和名氣的人,他們兩個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表現的機會,立刻就響應了吳王的號召。

秦允明本來還在這邊與小郡王、永和郡主、李清照他們玩耍接詩句的游戲,並沒有打算加入這場賞月吟詩作賦的行列。可是哪里知道,吳王特意讓近侍四喜起身詢問了一句,道︰「秦三盞秦公子可在場?」

秦允明听得了喚聲,自然要站起身來,他應了答︰「在下在此。」

四喜一見秦允明坐得這麼遠,立刻驚訝了起來,道︰「喲,秦公子怎麼坐到那個地方去了?真是招待不周呀,恕罪恕罪。」

秦允明哈哈笑了笑,說道︰「大官客氣了,在下陪同小郡王坐在此間,不礙事的。」

四喜點了點頭,原來小王爺是坐在那里的,這就是小王爺的不對了,怎麼會把貴客帶到那麼偏僻的地方呢?不過他不好多說什麼,接著笑道︰「秦公子,吳王殿下特意吩咐,今日賞月會可是期待你的佳作呢。」

「既然是吳王殿下的吩咐,在下自然不敢不從啊。」秦允明只能應承了下來。

當即,他向小郡王和永和郡主告了一個不是。

小郡王本來被罰了幾次,心情正郁悶不已,當然不會怪責秦允明了,還巴不得秦允明早點過去參加賞月會的吟詩作賦活動,這樣自己倒是能逃過一劫了。

永和郡主倒是有些不開心,說道︰「我還沒玩夠呢!」

秦允明無奈的笑了笑,說道︰「郡主,你們三個人可以接著先游戲一會嘛。」

永和郡主嘟噥著小嘴,撒嬌的說道︰「你走了就沒意思了,這小胖子一點腦子都沒有,跟你玩才有趣呢。」

秦允明心中微微大跳了一下,這永和郡主說的話還真是容易引人遐想不斷了。

不過永和郡主現在喝醉了,顯然不太明白自己剛才所說的話,依然是一副小女生的模樣,顯得有些掃興不已。好在一旁李清照趕緊拉了一下永和郡主,悄悄的說道︰「郡主,你喝醉了吧。」

秦允明尷尬的笑了笑,然後就走過去了。

永和郡主望著秦允明的背影,忽然湊到李清照耳邊笑嘻嘻說道︰「他真是一個有意思的人,不是嗎?」

李清照小臉微紅,喃喃的問道︰「郡主你說什麼呢?」

永和郡主嘆了一口氣,道︰「算了,我們接著玩吧。我一定要把這小胖子灌得海枯石爛、天荒地老!嘿嘿哈哈!」

小郡王本來趴在桌子上裝暈,听到了永和郡主這麼邪惡的一句話之後,頓時決定真的暈過了去了,寧可被打死也不起來。

秦允明來到花園當中早已經準備好的空地上,這邊與昨天一樣布置好了桌案和筆墨紙硯。他先與參加吟詩作賦的幾位同道中人抱拳行禮,又與蔡舉打了一聲招呼。蔡舉連連湊了過來,笑呵呵的說道︰「你怎麼和小王爺坐在那麼遠的地方呀,我都沒看見。」

秦允明無奈的笑了笑,說道︰「我和小王爺回來的晚了一些,恰好沒座位了,只好就坐在那邊了。」

蔡舉知道現在秦允明是吳王面前的紅人,而且又跟小郡王的混得很熟,自然要好好巴結這個少年了。他哈哈笑了一陣,說道︰「怎麼,你和小王爺下午又去哪里玩耍了?」

「唉,只是去看了看花燈罷了。昨天在水仙舫鬧了一場,花燈沒有看成,所以今天特意補上了一回了。」秦允明如實的說道。

「說到水仙舫,秦老弟似乎還沒听說一件事吧?」蔡舉忽然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連連的向秦允明問了道。

「嗯?什麼事情呀?」秦允明一臉迷惑的樣子問道。

「唉,看來你還真的不知道。」蔡舉神色漸漸有些凝重了起來,他先看了看四周,神神秘秘的壓低了聲音,說道,「昨天水仙舫上,我可不知道你與曲姑娘發生了什麼事,但是你一下子把水仙舫曲姑娘房間的大門踹開了,這件事可鬧大了呢!」

「鬧大了?有多大,到底怎麼回事?」秦允明連忙追問了道,這件事原本就是一場陰謀,他可不想演變出什麼對自己不利的情況來了。

蔡舉語重心長的說道︰「我也是今天早上才知道的。現在杭州城傳出謠言,說你昨日在水仙舫上調戲曲姑娘不成,所以惱羞成怒破門而走。哎呀呀,秦老弟,昨天你和曲姑娘在房間到底鬧出什麼事情了?」

秦允明听完了蔡舉的話,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水仙舫的人還真是夠狠吶!這樣歪曲事實的謠言都敢散播出來!他知道這肯定是黃潛善幕後指示的,就算不是黃潛善本人,也是黃潛善這一派的人,這麼做的目的無非就是要讓自己名譽掃盡。

「我調戲曲家娘子?哼,哼,可笑呀。」他冷笑了一陣說道。

「秦老弟,我是很相信你的。所以今天早上听到這個謠言時,我當時就為你據理力爭。當時我是親自在場的,我把我看到的事情原原本本說出來,或多或少為了闢謠了一些。唉,樹大招風這句話還真是有道理的呀。秦老弟你日後可要多小心一些。」蔡舉哎聲嘆息的說道。

秦允明知道蔡舉是有能力幫自己闢謠的,而且這種舉手之勞的事,蔡舉斷然不會視而不見。所以他相信蔡舉確實幫自己了,心中頗有感動。

「多謝蔡兄信任了,這份恩情,小弟是絕不會忘記的。」他鄭重的向蔡舉拱了拱手。

「呵呵,哪里哪里。不過,秦老弟,既然你我不算外人,昨日到底發生何事不妨告訴愚兄我,說不定還能幫上什麼忙呢。」蔡舉好奇的追問了道。

「蔡兄,小弟並不是不相信蔡兄,也並不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要隱瞞。這樣吧,現在人多口雜不方便多說,日後有機會蔡兄來錢塘縣游玩,小弟一定把這件事原原本本告訴你。其實,我只是不想讓人覺得我有刻意之處,所以才想緩緩,等這件事消淡了之後再說出來。」秦允明語氣真摯的說道。

蔡舉點了點頭,他知道秦允明不是一個矯揉做作的人,于是沒有多追問下去了。

兩個人又聊了一些其他賞月文學上的話題,然後各自都有了幾分靈感,準備寫出文章來了。在他們兩個人聊天的時候,已經有幾個賓客寫出了文章不過寫的最快的一批人,並不是注重文章質量,僅僅是練就一篇上好的書法罷了。

蔡舉用他那蔡體書法寫一首五言長詩︰

汗漫鋪澄碧,朦朧吐玉盤。雨師清滓穢,川後掃波瀾。

氣射繁星滅,光籠八表寒。來從雲漲迥,路上碧霄寬。

熠耀游何處,蟾蜍食漸殘。棹翻銀浪急,林映白虹攢。

練彩連河曉,冰暉壓樹干。夜深高不動,天下仰頭看。

這詩意境迷幻,比喻手法也極為傳神,若是蔡舉即興所作,那自然是一篇十分了得的作品。當然,即便不是蔡舉即興所作,而是事先想好的作品現在謄寫下來,那也是有足夠值得稱贊的地方。

眾人欣賞了蔡舉的文筆,連連拍手稱好,詩好字也好,不愧是杭州的才子。

這時,黃衙內也做出了一闋詞︰

畫鼓喧街,蘭燈滿市,皎月初照嚴城。清都絳闕夜景,風傳銀箭,露金睫。巷陌縱橫。過平康款轡,緩听歌聲。鳳燭熒熒。那人家、未掩香屏。向羅綺叢中,認得依稀舊日,雅態輕盈。嬌波艷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牆頭馬上,漫遲留、難寫深誠。又豈知、名宦拘檢,年來減盡風情。

這是一首《長相思》的詞牌,嚴格的來說黃衙內的文筆要比蔡舉更為華麗,而且意境表現的更加飽滿一籌。

不過,一個上了年紀的老文士卻忽然嘆了一口氣,擰著眉毛嘆道︰「這詞好,字也好。但是濃妝艷抹的味道過重,反倒有了粗俗的地方。我等現在可是在吳王府參加賞月會,這可是雅興高調的盛會,怎麼這一闋詞描寫的竟似風花雪月、胭脂妖媚的情況呢?太不雅,太不雅!唉!」

另外有幾個文士上前看了這詞,同樣贊同這位老文士的話,紛紛搖頭嘆息。

蔡舉听了這些評論,心中暗暗竊喜。他偷偷瞥了一眼黃衙內,不過卻驚訝的發現黃衙內竟然絲毫不在意這些人的評價,反而對露出對自己詞作的沾沾自喜狀態。他不由奇怪了起來︰以姓黃這廝的性情,怎麼可能有這麼厲害的度量?這廝到底想什麼呢?

其實蔡舉沒有發現,黃衙內目光時不時的就向角落一張宴席上瞟去,而他所關注的人正是先前答對自己對聯的永和郡主。

這時,秦允明也用東坡體的書法,作好了自己的一闋詞︰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飛瓊結伴試燈來,

忍把檀郎輕別。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妲娥此夜悔還無?

怕入廣寒宮闕。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這是一首出自清朝詩人董舜民的詞,詞牌名暫不得知。不過這首詞有一種惟妙惟肖的俏皮手法將上元佳節煙花、燈會和賞月揉合在一起,雖然辭藻樸實無華,但此時信手拈來總是有幾分獨到之處。

不過秦允明在寫完了這首詞之後,忽然覺得不甚好,不由嘆了一口氣,放下了手中的毛筆。他心中隱隱約約有了幾分惻動,就好像惦記起一些重要但有莫名其妙的事情似的。忽然,他感受到在宴會現場百余人當中,有一束目光似乎在默默的關注著自己。

他抬頭一看,卻見坐在角落桌位那邊的李清照正看著自己。

李清照見秦允明看了過來,心中不由驚慌了起來,趕緊低下了頭去。她心跳的頻率漸漸變快了起來,俏臉也滾燙不已。

秦允明暗自感嘆了一聲︰真是一位絕妙的可人兒啊!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忽然想到了一首更妙的詞作,只是這個時候他覺得沒有必要寫出來了,索性開口吟誦了起來︰「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四周談笑議論的聲音漸漸消弱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的落在了秦允明身上。

站在不遠處的蔡舉好奇的問了道︰「秦老弟,你這是………」

秦允明回過頭笑了笑,說道︰「一時興起,有幾句詩詞忍不住念了出來,就怕這靈光一現的詩詞會稍縱即逝。」

蔡舉恍然大悟,哈哈笑了笑,然後略略沉思了片刻,將秦允明先前念的句子重復了幾遍。他說道︰「秦老弟,這似乎是在描述煙花的景象呀。花千樹,比喻的好呀!」

秦允明點了點頭,說道︰「正是昨夜煙花會時的感想。」

他說完,沉默了片刻,接著又念出了下一句︰「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秦允明一邊念道,一邊緩緩向前走去。走至一旁空桌旁,瞧見了一杯滿上的熱酒,他立刻端了起來,也不問是何人的酒杯,仰頭便一飲而盡。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秦允明忽然停下了腳步,回身一指,念出了最後一句︰「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時他手指的方向,正是不遠處的李清照。

李清照在秦允明念出第一句詞的時候,就已經神馳神往了起來。她一直盯著秦允明,靜心的凝听著秦允明即興吟誦,直到這最後一句的時候,秦允明竟然配合著詞句的內容指向了自己,頓時嚇了大跳,趕緊低下了頭uq。

他………他這是什麼意思呀?

賓客們大多只以為秦允明只是配合詩詞的意境隨意一指,但是也有小部分人留意到了一點,那就是秦允明似乎指的人正是同桌而坐的一位少年。這些人不由胡思亂想了起來,他們見李清照是穿著男裝,誤以為是一個男子,秦允明又念出這麼暖味的詞作,難道……

熱鬧的宴會一下子冷靜了下來。

蔡舉忽然忍不住嘆了一口氣,一邊擊掌,一邊用贊佩的口氣將秦允明先前念出來的詞作重新讀了一遍︰「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是一首《青玉案》,名作《元夕》,是出自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之手。這首詞的傳世名句「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幾乎影響了好幾代人,就連到了二十一世紀依然是家喻戶曉的名句。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一品才俊最新章節 | 大宋一品才俊全文閱讀 | 大宋一品才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