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品才俊 第59章 臨別借馬

作者 ︰ 讀史書的狼

第59章臨別借馬

秦允明回到房間,倒頭就睡,恰好剛才屋外走了一遭,身上的燥熱早就消淡下去了。他躺在床榻上,起初還是思緒萬千,可是後來越想困意越濃,漸漸就睡著了過去。

次日早晨,自有王府的侍女來叫醒了客人。

秦允明洗簌過後便被引到了西院的大廳,這里已經置好了豐盛的早膳。不過他來到大廳時,只有自己一個人,蘇小詩和蔡舉全不見蹤影。于是他向侍候一旁的丫鬟問了一下,原來蔡舉醉得太厲害,侍女叫了一次沒叫醒,不敢多加叨擾;至于蘇姑娘是女流,自然早膳不與男賓同用。

了解情況之後,他就不多說什麼,自顧自吃了早膳。

用罷早膳,他沒見到端王和小郡王來西院續客,想來昨日飲酒確實太過,兩位王爺還沒醒過神來。正好他也想今日就返回錢塘縣,當即吩咐了婢女準備一輛馬車,自己先回廂房留下一封告辭信。

侍婢早就得到過吩咐,不可怠慢了秦允明、蔡舉等人,既然秦允明意欲告辭,那也就只能順著貴賓的意思了。

正當秦允明回到廂房,找來筆墨將告辭信寫到一半,忽然房門被人敲響了。

「何人?」他擱下了筆問了道。

「小底四喜,吳王殿下有請秦公子去榮穆堂一會。」門外傳來一個尖細的宦官聲音。

秦允明立刻記起四喜正是吳王的近身陪侍,他有些意外,不過連忙起身去開了門。

四喜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太監,正一副和藹可親的笑臉恭候在門外。

看到對方這樣一副態度,秦允明倒有幾分受寵若驚的感覺。

他先行了一禮,問道︰「有勞大官這麼早就來傳話,不過吳王殿下莫非還不知道在下正打算告辭嗎?」

四喜笑眯眯的道︰「殿下正是知道秦公子要返回錢塘縣,所以特意派小底來挽留,縱然秦公子不得不回,也還請用過午膳再回。」

秦允明不由感慨,自己昨日不過與吳王講了兩個鬼故事,竟然蒙受吳王如此盛情,看來吳王還真是缺少談心的朋友了。想到這里,他腦海里又浮現了吳王昨日那落寞的背影,心中對這個可憐的王爺感到同情。

「既然是殿下盛情,在下卻之不恭呀。」他應答了下來,反正下午回家也一樣。

「那就請秦公子隨小底一同前往榮穆堂,殿下正在那里恭候呢。」四喜說道。

「有勞大官帶路了。」秦允明微笑道。

秦允明遂跟著四喜出了西院,向王府深處的內院去了。

榮穆堂是一個小廳,位于內院正中的位置,但凡王爺要宴請數量不多的摯友,便將宴席設在這里。不過這個時候自然不是吃飯的時間,榮穆堂還是保持著客廳的功能。

來到榮穆堂,四個侍女站在門外候著,堂廳內吳王正坐在首座上慢悠悠的喝茶。

四喜先進去通報了一聲︰「殿下,秦公子來了。」

吳王神色大好,只是因為雙目不便,所以沒有起身來迎,只是說道︰「快請進來。」

這次四喜沒有出來,站在門外的一位侍女恭敬的對秦允明請道︰「公子請進。」

秦允明這才走進了堂廳,向吳王行了一禮,道︰「草民拜見吳王殿下。」

吳王見秦允明這般守禮,心中很是高興,對于皇室正統來說,禮儀規範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不過他嘴面上卻佯裝不悅,罷了罷手,道︰「秦公子,小王與你一見如故,何必還要這般拘禮?來來來,快請入座。」

秦允明知道吳王是客套話,所以依然是先謝過了王爺,才在客座上坐了下來。

「秦公子今日要走?可不知道是府上招待不周呀?」吳王說道。

「哪里哪里,確實是在下叨擾王府一日,心中惶恐。恰巧家嚴近日蒙聖恩,正在應承籌備明年開春修葺皇陵的料材,在下理應早些回去協同打理才是。」秦允明靈機一動,順帶的就將老爹承接官家工程的事攜帶著說了出來,日後吳王府若有什麼需要外包,也是可以找自己的嘛。

「哦,原來工部的項程是由秦公子府上承接了?甚好甚好。」吳王對這件事並不感興趣,繼而又說道,「既然如此,秦公子少小理家,小王自然不能強人所難。不過無論如何,還請秦公子午膳過後再去,不知可好?」

「殿下盛情,在下自然不敢不從。」秦允明應了下來。

吳王呵呵的笑了笑,忽然嘆了一口氣,說道︰「小王昨日與秦公子傾談之後,夜里輾轉思索,總算是醒悟了許多。這世間本是深不可測,不過正是如此,倒有許多千奇百怪的事耐人尋味。縱然無法破解其中的奧妙,但若能從中有所汲取見識和學問,也不失是一件好事。」

秦允明點了點頭,他明白吳王這是對志怪故事做出的評價,嘆聲道︰「殿下的境界之高,果然大大超越了在下這樣的凡夫俗子。當初在下听這些怪力亂神的故事時,只一味的求證是否真實,倒從來不曾感悟出什麼大道理。」

他頓了一下,補充的說道︰「就連昨日在下信口作出的詩,‘休將奸狡昧神只,禍福如同燭影隨;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這也是承了王爺的啟發才得來。唉,真是自愧不已呀。」

吳王開懷的笑了起來,說道︰「秦公子你年紀尚小,人生還有許多不曾經歷的事情,自然感悟不出許多。不過無妨,小王昨日突然有一個奇想,若秦公子不覺得的麻煩,倒不失是一件增加歷練的事情呢。」

秦允明問道︰「還請殿下明示。」

吳王說道︰「其實小王只是想勞煩一下秦公子,平日有閑暇之余,能夠多搜集一些諸如昨日那些怪異的傳聞故事。誠實的說,小王這十多年來的生活一直苦悶枯燥,無所求也無所欲。不過昨日之後,小王驀然發現,原來生命中還有可以鑽研的趣事。」

秦允明雖然早有所料,不過卻沒想到吳王這麼快就對志怪故事感興趣了,本以為還要多拜訪幾次吳王府之後,才能使得吳王著迷。想來吳王確實是有所感悟,從這些志怪故事中得到了人生啟發,自己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了。

他故意猶豫了一下,然後笑著說道︰「這等事在下力所能及,自然不成問題。只是在下有一事不明,殿下貴為王爺,為何不派府上官員搜集這些故事,豈不是更方便快捷一些嗎?」

吳王笑了笑,說道︰「畢竟志怪的故事算不上正經之事,若是公然派遣王府屬官去搜集此類故事,只怕會有損官家的體面。秦公子,小王當你是自己人,才與你直說這些話,你可明白其中的意思?」

秦允明這下算明白了吳王的性格,雖然吳王是一個殘疾人,但對皇室的威嚴還是相當在意的。他當然明白吳王開誠布公的意味,那是在叮囑自己也不要太過聲張此事。

「在下明白了,王爺的信任在下沒齒不忘,一定盡心盡力辦妥此事。只是搜集故事本來就是一件耗時的事情,所以還請王爺多寬限一些時日,一旦在下有所成就,必當在第一時間送到王府。」秦允明坦然的說道。

「甚好甚好!秦公子無須多慮,小王雖與你認識不久,但看得出來你是一個用心的人,這件事交給你辦,小王自然放心。」吳王大感寬慰的說道。

吳王感慨這幾年枯燥的生活總算有了改變,他自然不知道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妖魔鬼怪,當然自己也不需要去知道這些。與秦允明談論過後,他發現這些志怪的傳說,往往會蘊含著許多人生的學問。無論這是不是一門正規的學問,就好比參禪一般,各有各的方法而已。

之後,秦允明與吳王又閑談了一陣。

半個時辰後,端王總算睡醒了過來,在打听了吳王在榮穆堂與秦允明談話,匆匆趕過來湊熱鬧。他在見到王兄和秦允明談話正酣,頓時覺得有些奇怪,要想自己的王兄自從眼楮壞了,脾氣一直暴躁,卻沒想到竟能與秦允明如此投機。

當即,他打算回京之後,好好的將這件事轉告給聖上。當今聖上對兄弟之間的關系很是看重,若得知了這件事,必然會寬心不少。

三個人繼續閑談了一陣,因為端王想到了昨日秦允明臨醉時所作的那首《念奴嬌》,對這闕詞甚是喜愛,因此話題漸漸都聚集在了秦允明的才學上。

正午秦允明與吳王、小郡王和蔡舉一起在榮穆堂會宴。本來端王一定要請蘇姑娘同來,不過吳王卻是一個遵循章法的人,自然是不肯與一個風塵女子同坐,最終只能作罷。

秦允明倒無妨,正好免得見了面尷尬。

午膳過後,秦允明向眾人告辭,端王和小郡王都虛留了一陣。

吳王倒是向秦允明問了道︰「秦公子可會騎馬?」

秦允明有些疑惑,在記憶里搜尋了一陣,知道自己曾經有騎過馬的經驗,于是說道︰「數年之前曾經與家嚴學過一陣,不甚熟練罷了。」

吳王呵呵笑了笑,道︰「無妨,小王有一匹愛駒,不過因為雙眼不便,所以不甚使喚。今日暫借于秦公子了。正好也央求秦公子代為走動走動,這愛駒長久不用,已經是有肥無膘了。」

秦允明似乎有些明白吳王的意思,吳王沒說是贈自己寶馬,而是說暫借,顯而易見這是在暗示自己盡快來歸還寶馬,順便將搜集的志怪故事送來。

他連忙向吳王道謝,說道︰「多謝吳王厚愛,在下一定妥善代管,盡快歸還殿下的愛駒。」

吳王見秦允明听出自己的心意,心中很是高興︰這少年還真是一個聰明人,若是奕兒有其一半才華和智慧,那該讓我省多少心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一品才俊最新章節 | 大宋一品才俊全文閱讀 | 大宋一品才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