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品才俊 第26章 惺惺惜才

作者 ︰ 讀史書的狼

>

第26章惺惺惜才

卻張師爺、陳教諭和李學正三人從秦府側門出了來,剛沒走兩步就看到幾個少年從秦府的院牆上跳下來。原來他們三人去找秦府麻煩的時候,有一些坊間愛熱鬧的子弟便跟來湊熱鬧,偷偷爬上秦府的院牆,將先前前堂上的狀況看得清清楚楚。

那幾個少年落地後,這才看到三位老夫子,當即扮著鬼臉向三位老夫嘲弄了一番,然後一句話沒,轉身便向著巷道相反的方向跑去了。

陳教諭對于這些少年全當沒看見,臉『色』不見任何波瀾。

張師爺只是無奈的嘆了一口,也不見大動靜。

唯獨李學正心眼狹窄,他知道這些少年見了先前前堂上的對峙,一定會把這件事宣揚出去。他一開始倒覺得罷了,若是少年們把秦允明那大逆不道的話傳出去,少不得會讓秦允明吃一些苦頭。可是後來又想,現在秦允明在錢塘縣風頭正盛,這幾個少年若是將秦允明駁倒了他們的事情傳出去,那自己的顏面何存?

當即,他一股怨氣憋不住,沖著那幾個少年背影怒斥了道︰「這是哪家的野娃兒,有人生沒人教,光天化日的做這些偷雞『模』狗的混事,再大一些那就是殺人放火的勾當了!」

張師爺依然心翼翼攙扶著陳教諭,憋了李學正一樣,不悅的道︰「你與這幾個孩子較勁什麼,咱們的歲數加起來都能與他們的祖宗相提並論了。」

李學正只好收斂了一番,可是沒走多遠,他心里越想越氣,向陳教諭道︰「陳夫子,您在學里資歷最深、德望最高,那秦允明的一番話您也是听見的,如此忤逆的話,如何就這麼平白無故的算了?」

陳教諭听了這話,只是淡淡的哂了一哂,並沒有作答。

張師爺瞪了李學正一眼,道︰「陳夫子自有分寸,倒是你讀了這些年的書,一點讀書人的修養都沒有。」

李學正被張師爺這一訓斥,老臉漲紅了起來,無奈張師爺是頂頭上司、陳教諭又是資深的夫子,自己也不好冒犯他們兩人。不過他這人向來嘴巴不緊,唯諾著又冒出了一句︰「陳夫子,該不會您的夫人與那秦少游的夫人是姊妹,所以便有心為秦允明開月兌?」

原來,這陳教諭的內人名叫徐文英,正是秦少游的內人徐文美的胞妹。因此陳、秦二人便是連襟關系,只不過他們年輕之際因為許多意見不同,所以時常交惡,每逢見面甚至還會有爭得面紅耳赤的時候。

听得這話,陳教諭的臉『色』瞬間一變,瞥了李學正一眼,冷冷的哼了一聲,拄著拐杖便快步離去。

張師爺見了,瞪著李學正怒道︰「李夫子,你這是什麼話?陳教諭若要是徇私,今日就不會跟著你我前來了,你豈敢這樣誹謗!」

李學正心中一緊,知道自己錯話了,但讀書人的脾氣又倔,再加上心中本來就有不服氣,于是一句道歉的話也沒,一甩袍袖便從巷道岔口單獨走了。

張師爺嘆了一口氣,連忙又去追上陳教諭,好生的攙扶著,並安慰道︰「陳夫子莫生氣,李夫子那脾氣學里的人都知道,犯不著與這廝計較。」

陳教諭緩緩吁了一口氣,他這把年紀的人了,能觸怒自己的事情已經不多,就算動怒了也是容易平息下來的。他在張師爺話的這一瞬間,已經再次恢復了平和,枯瘦的臉上不仿佛結冰的死水。

張師爺論職餃本來是陳教諭的上司,但是這師爺的位置原本就是陳教諭讓出來給他的。錢塘縣知縣相公陳文深,與陳教諭不僅同族,更是陳教諭的嫡系門生,本來這掌管縣學的師爺一職是一定讓陳教諭來擔當。可是陳教諭年歲已高,心中明鏡的很,知道自己理會不過來太多雜務,于是就推舉了張師爺來出任。

正是因為這又恩又德的關系,張師爺對待陳教諭向來是恭敬如師長一般。

張師爺陪著陳教諭走出了巷,這時陳教諭忽然開口了道︰「張夫子,你如何看待秦允明這孩子?」

張師爺猶豫了一陣,不知陳教諭為何有此一問,想了想之後應道︰「是個才,但卻是一個歪才。畢竟還是一個孩子,書讀得不多,事故經歷得也不深,如何能懂得學問的深奧。」

陳教育微微點了點頭,又問了道︰「那你認為我為什麼不深究今天的事情呢?」

張師爺怔了怔,今天正午他們三人在讀了秦允明的《論語》抄注之後,包括陳教諭在內都是很生氣的。不過他們來到秦府,經過一番當堂對辯之後,可見這秦允明是有自己的道理,盡管秦允明的道理有幾分強詞奪理。

在張師爺看來,他听了秦允明最後那一番忤逆之言後,雖然震驚,卻也不打算追究了。畢竟幾十歲的人了,被一個孩子駁的啞口無言已經很沒面子了,若這件事再鬧大了出去,只怕會惹更多麻煩,索『性』大事化事化了。

他是這麼認為的,原本以為陳教諭應該也是這麼考慮。不過現在陳教諭突然這麼問,很明顯陳教諭是另有打算了。一時斟酌不定,自然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

陳教諭呵呵的笑了笑,道︰「張夫子,你真是一個實誠的人。其實,今日老夫讀了秦允明的《論語》抄注之所以生氣,其一是因為這抄注確實有偏差粗俗的嫌疑,其二也是因為老夫听秦允明是秦少游的門生,料想他的《論語》教授是出自秦少游之手,因此想去奚落一番。」

張師爺這才恍然,難怪往日雷打不動的陳教諭,今日會跟著他們一起來秦府訓問,竟然還是因為年輕時與秦少游結下的過節。想到這里,他倒有了幾分好笑,陳教諭都一把年紀的人了,還是放不下過往的恩怨。

陳教諭側目看了張師爺一眼,笑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

張師爺驚了一下,連忙要開口辯解。

陳教諭卻呵呵的又道︰「你可知,我們讀書人到達一種境界之後,最期望的便是能有幾個針鋒相對的對手。學問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要將學問推陳出新,就必須想方設法將學問做活過來。」

張師爺吸了一口冷氣,疑『惑』道︰「做活學問?」

陳教諭道︰「學問就好是一汪死水,始終是禁止不動的。古今聖賢之所以能稱之為聖賢,那正是他們將這一汪死水變成了汪洋大海。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

張師爺一怔,頓時豁然了起來,原本陳教諭所的話,便是在暗示只有不斷吸取各種觀點,才能將死學問變成活學問,而真理也就暗含在其中。他現在明白了,陳教諭當年與秦少游雖然不和,但相互之間切磋,便是交換各自的觀點。

他不禁自嘲的失笑了起來,連連道︰「今日得陳夫子指點,在下茅塞頓開呀。」

陳教諭緩緩嘆了一口氣,又道︰「秦允明剛才在堂上的辯解,雖然有一些牽強,但無妨是一種標新立異的觀點。昔日孔聖人還拜少年項橐為師,盡管秦允明年幼,但學問是沒有年齡限制的。」

張師爺連連嘆道︰「正是,正是。」

陳教諭道︰「張夫子恰才你也了,秦允明是一個才,卻是一個歪才。這原本也是我心中所惦記的一事。秦允明少年才,不學自悟,這確實那能可貴。但玉不琢不成器,這樣的好苗子若不好好扶正,只怕就成了雜野之物了。」

張師爺忙問道︰「這麼,陳夫子要收秦允明為學生?」

陳教諭遲疑了一下,嘆息道︰「只怕我不中用了,像秦允明這樣的才,當由名師指點,方才能獨出一格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一品才俊最新章節 | 大宋一品才俊全文閱讀 | 大宋一品才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