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農 第173章 撫仙湖

作者 ︰ 文鈔公

第173章撫仙湖

新的古村計劃一經落實,那數量比現如今李家村本地人還多的工程隊立時忙活了起來。一間間小宅院被重新翻建,就連小街小路也被按設計給重鋪了起來。

除了住宿區之外,還專門在靠山的那頭弄了塊商業區,古時那些諸如酒樓、茶館、客棧等等之類的存在也被一一再現,甚至連最為第三的青樓,也被復制了出來。

只不過,此青樓非彼青樓,只具備跟現如今的K廳和舞吧類似的功能,至于那最為賺錢的本質性內容,因限于政策方面的因素,只得被無情地給拋棄了。

至于星海農業方面,則幸虧一開始規劃時劃分到了靠村里那些耕地的區域里,跟這邊的村落並無妨礙,到時候只要弄出一片樹林之類的來在四周一遮擋,就不虞會有妨礙古村落環境的問題出現。

除了村子里和後山的建設之外,在原本的村口處,還按規劃豎了個古色古香的超大牌坊,「桃源古境」四個大大的古篆字體被刻在了正上方,為了以防有人看不懂,牌坊進門的石柱上則另刻了簡體字。

雖然現如今村子里的工程量增加了不少,但基地事先就已經分批派出了數量不少充當民工的工程獸兵。因為已經有了前面那五只小施工隊的存在,所以後面的這些工程獸兵直接組成了支人數足有五百的大型工程隊。

因為這些工程人員在陳曉偉的計劃中並不是一次性的,所以為了以後能讓他們在人類社會生存下去,于是就讓這批工程獸兵組組建了一個公司,好在這年頭代理注冊公司的渠道很多,當初只是花了些錢,就把一切手續全辦好了。

整個裝修公司上到老總下到小工,清一色的工程獸兵。好在這些家伙的身份都是主腦利用江底光纜入侵民政系統後編造的,所以,只要不出意外,到也不用擔心被人查。

甚至在陳曉偉的刻意安排之下,原先那五只小施工隊,也在明面上因為各自不同的原因和理由,在建築公司的招攬之下,順水推舟地就加入到了其中。

有了這幫家伙,李家村這次的整體工程建設絲毫沒有假借于外人之手,一但全力開動起來,工程進度之快、質量之優、手藝之好實在是讓孫偉誠他們深感滿意。

就連原本只是過來哪兄弟們聚上一聚的趙皓宇,在親眼看到了這只工程隊的品質之後,當即拍板,等李家村這邊的工程結束,星宇資源和碼頭那邊的一些工程也交給這幫人來做了。

隨著工程的進展,生物基地那邊也是好消息不斷。通過對網上那些有關于寶藏之後的訊息進行分析之後,一組組的探寶小分隊被派遣了出去,隨後大量的沉船被發現。

雖然這些沉船真正有著巨大價值的並不多,但打撈的收益卻依舊可觀。有人會說了,既然寶藏確實有,可為什麼沒人來打撈,卻便宜了陳曉偉呢?

其實這事說起來相當的簡單,不說一條足有六百六十公里的超長水域,就光那湍急的水流和渾濁的江水,就已經成為打撈沉船的最大難題,更別說,在國內你就算打撈了起來,那東西也是歸國家所有的。

于是乎,民間不敢或者沒條件撈,而國家又沒有足夠的資金和人力去撈,再加上技術和設備、自然環境等方面的限制,這些傳說中有著巨大財富的古沉船自然只能被埋沒在了江底的泥沙之中。

古董、珠寶、金銀、瓷器等等等等,一時之間陳曉偉的空間里堆滿了價值可謂是無可估量的巨量財寶。這些東西一開始看著還讓人相當地興奮,可隨著看得多了,最後也就沒了滋味。

相對于這些讓自己已經麻木的財寶來說,基地主腦最近傳遞過來的一則消息則對陳曉偉更具吸引力。當他看到這消息時,當時就驚訝地叫了起來︰「啥?位于滇南玉溪市的撫仙湖湖底有座金字塔?」

撫仙湖,華夏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珠江源頭第一大湖,屬南盤江水系,位于滇南省玉溪市澄江、江川、華寧三縣之間,距離春城約有六十多公里。

根據網絡上搜索到的消息,早在一九九二年的時候,隨著一個被當地人稱為「水鬼」的潛水愛好者耿衛,在撫仙湖潛水探險時的一個驚人發現,撫仙湖水下古遺跡這才正式地進入到了人們的視野中。

根據水空兩用型探索獸的勘測,撫仙湖水底那座高大的階梯狀建築共分三層,基本走向為華夏古代傳統的南北走向,東高西低。另一座階梯狀建築氣勢更為恢宏。

整個建築高約十六點九米,上下共分五層,造型極似美洲瑪雅人的金字塔,在每一層大的台階之間都有小台階相連。據網上的數據表明,這些建築都是用石塊以人工堆積起來的,石頭上還有人工雕琢的精美圖案和花紋。

看著生物屏幕上的那些數據,陳曉偉瞪大了眼楮,一臉不可置信地神色,說道︰「不是吧,這水下足跡居然有二點四平方公里之大,還是個金字塔型的建築,我暈了,這玩意不應該出現在埃及的嗎?」

隨著主腦利用網絡上搜索分析出來的資料進行回應,這家伙才發現,原來金字塔並不是埃及所獨有的。墨西哥、洪都拉斯、秘魯等地,即古代瑪雅人活動的地區,都先後發現有金字塔式的宏偉建築。

當然了,瑪雅的金字塔和埃及的金字塔略有不同,埃及的金字塔是尖頂的,而瑪雅的金字塔的頂端卻是平的一塊,相對而言,瑪雅的金字塔大多比埃及的金字塔要小。

最最讓陳曉偉吃驚的是,這水下金字塔居然不止撫仙湖這一處,除了最為有名的百慕大三角區海底金字塔之外,就連某島國的琉球群島南端,距華夏國寶島東海岸不過百余公里之處,也有一個!

「我勒個去的,這些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啊?太神秘了。」在聯想到自己莫名其妙得到的空間之後,看著這些資料,陳曉偉不由得感嘆道。

好在,從石城到玉溪坐火車雖然需要近六十個小時,但從空中走的話,自然用不了這麼長的時間,不過,由于村里的工程問題,他一時也月兌不開身,所以干脆就讓主腦先派遣先頭部隊過去好好探查一下再說。

古語有雲,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牆之下。對于這種存在的年齡估計比整個華夏文明還要長久得存在,天知道會不會有什麼危險,所以陳曉偉還是覺得保持著一定的距離比較安全,

跟渾濁的長江水不同,這撫仙湖的湖水可是清澈的很。所以,不了不出現某湖水怪的傳聞,考慮到這一點的陳曉偉,先是讓主腦派出先頭部隊深夜時分潛入水下,搜尋一些當地的特色水生物。

然後再把這些弄回來的生物做為樣本,讓基地進行相應體形的生化獸。可最終的結果,這撫仙湖除了抗浪魚之外也沒什麼常見的特色水生物,所以最後干脆調制了上百頭最少也有一米來長的青魚獸讓半生物飛船帶了過去。

考慮到安全問題,這一次的青魚獸除了在精神探測方面有所專長之外,其它的跟普通的青魚也沒什麼區別,即不具備融合光球的攻擊力,也不具備生物力場護盾,至于飛行就更別提了。

這樣一來,就算這些青魚獸被人給逮住了,探測到的數據也會通過精神網絡傳輸給天空中接應的飛鷹獸。傳輸完數據之後,這青魚獸就會自爆大腦,最後只留下跟普通青魚沒有二樣的魚身。

原本這麼多的青魚獸,讓陳曉偉對探測工作還有些擔心,可他卻忘了這撫仙湖號稱國內第二深的淡水湖,最深處可達一百五十五米,湖面 有二百一十二平方公里,別說就這上百頭的大青魚,就是再來十倍百倍,扔進湖里也根本不易被發現。

經過一個星期的水下全方面探測,這處所謂的水下金字塔到是在陳曉偉的面前展現了真實的一面。據基地主腦對比網上查到的一些資料進行分析,與其說它是金字塔,還不如說是一座古城來得更貼切。

而這座水下古城的最高處,也就是青魚獸它們探測到的雕刻、繪畫最集中的地方。最近一次的資料反饋時發現鑿有三道印痕的巨石以及鑿有印痕、圓孔、符號及人面、「太陽光芒」等圖像的石板。

經過分析,這處被人們誤認為是金字塔的地方,據分析應該是某個古文明祭祀的場所。雖然這一次沒有象打撈沉船那樣有著豐厚的收獲,但陳曉偉卻越發覺得有興趣了。

這不,等這批青魚獸對水下足跡的探測到了一定程度之後,沒發現絲毫危險的陳曉偉決定親自現場探查一下。于是就找了一天晚上,安排好替身獸之後,就往撫仙湖進發。

等到了地頭之後,借著夜色和半生物飛船隱形的能力,陳曉偉一行潛入到早已經探測的相當熟悉的水下遺跡處。這一次,他沒有呆在飛船里,而是穿上由基地調制的二代生物鎧甲親自來到遺跡里,利用空間的系統進行近距離掃描,以看能不能有所發現。

二點四平方公里,听起來不大,但如果換算成平方米的話,二百四十萬平方米這個數字,相信應該能很直觀的讓大家認識到,這座水下遺跡到底有多麼的龐大了。

「我擦,幸虧讓青魚獸先過來探測了一番,不然,這麼大的地方,我一個人也轉不過來啊。」通過二代鎧甲獸的生物屏幕,陳曉偉看著水中那寂靜的龐然大物,自語道。

感慨完,他又接駁上空間的輔助系統,說道︰「系統,我們這一次從哪里開始下手比較好?」

「根據青魚獸傳回來的資料,此水下建築第一、二、三、四層為青石壘集,石塊相對粗糙,石塊之間有某種粘接物連接,第五層卻用了大量經過打磨、比較規整的紅沙石,並且擺設成一些特殊的形狀。」

「底部幾層的石料比較堅硬,而上面一層的石料相對較軟,易于雕刻、繪鑿。這與在最頂層發現有印痕、圖案、符號的石板也吻合。所以,從最有可能的就是祭祀場所的地方開始。」系統詳細的解說了一番之後給出了建議。

親自看了一下足跡的建築模式果如系統所說的那樣,陳曉偉借助生物鎧甲的推進力來到了那座被推測為祭祀之地的區域,然後說道︰「那就開始吧,掃描的仔細點,能量方面不用擔心,我這次可是弄了不少能量晶石,敞開來用吧。」

隨著指令下達,空間里的那顆碩大的銀球頓時大放光明,一種無形的波動以陳曉偉為主中心向四周擴散開來。與此同時,空間里的數據中心,則開始自動記載通過波動掃描到的所有數據以備後用。

由于是在水下,而且這些足跡的建築材料也足夠厚實和嚴密,所以,這一次的掃描可不如那些青魚獸只是在外圍轉轉來得輕松。

「嗯?系統,把掃描波限制在一米方圓,這樣發散的模式即消耗能量效果還不行。」繞著這個疑似祭祀台的建築轉了一圈之後,除了一些銘刻在石材上的圖案、標記還有那些形態怪異的石像之外,並無什麼實質收獲的陳曉偉說道。

隨著這個指令下達之後,原本擴散開的莫名波動頓時在其身前凝聚,形成了一道正好一米直徑的柱狀掃描波。波動凝聚之後,雖然探測的面積小了,但可探測的深度卻增加了。

經過對高達十九米的建築最高處往下掃描,隨著能量的不斷消耗,這水下古城的神秘面紗也隨之被一點點的揭開。

讓陳曉偉極為驚訝地的,這幢疑為祭祀場所的水下建築,其內部居然是一個極為空曠的大型空間,而且里面沒有絲毫被水浸入的痕跡,非常的干爽。

這個空間里雖然擺設並不是很多,但卻都相當的精致,而且牆壁上去刻有生動的圖案,仿佛在記述著什麼。只不過,以陳曉偉的學識實大是認不出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文明。

突然,輔助系統發來一個提示︰「發現微弱能量反應!是否加大能量輸出進行掃描?」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星農最新章節 | 星農全文閱讀 | 星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