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孫策 第十九章甥舅坐論強兵當利不戰而下

作者 ︰ QQ名峰起雲

()()第十九章甥舅坐論強兵當利不戰而下

在攻下橫江三日後,橫江城縣衙房內。孫策與吳景正相對而坐,一邊飲茶,一邊談論著這些日子以來,各自的觀點。

相對于一個人口不滿萬戶的小縣來說,這間房里面的擺設,算是比較奢華了。居然還能找到幾張廬江新出的桌椅案,也不知道這些東西的來路是否清白。

如果按一個縣令的月俸來說,是買不起這些東西的。不過不論如何,如今這些東西已經換了主人,甥舅兩人不分主次的對坐在一張小桌前。

這次是屬于甥舅之間的對話,連隨軍的軍師李儒、郭嘉,也被孫策派往城中安置百姓的戰後生活去了。

原本劉繇安排的縣長剛剛出去,被吳景教育了幾句,這個家伙就不迭聲的答應效忠江東軍。對這些混口飯吃的文人來說,橫江歸屬于誰的統治,對他們影響真的不大。

又不是什麼死要面子的名士,對于囊中羞澀的他們來說,吃飽飯要比名聲更重要。而只要不是罪大惡極的必殺之人,必須要去拿去平民憤之外,多數會被新的佔領者留任。

看著同樣還是能繼續做縣長的文士,喜笑顏開的走了出去。吳景搖搖頭,嘆息一聲。

「伯符呀!此次攻擊橫江城,舅舅帶著數萬大軍,足足攻了半載有余,卻是毫無建樹。你這一來卻是如此的輕松。唉!舅舅終究是老了!實在是汗顏之極啊!」

听到舅舅沮喪的話語,孫策笑道︰「舅舅!須知勝敗乃兵家常事,何必如此喪氣。你想外甥此來,是做足了準備才來的。大軍挾初戰之銳氣,將士用命才能得成大功。」

吳景眼中一亮︰「伯符!你軍中那個井闌是何人所制,很是機巧啊!居然還能直接放下吊橋登城。這個東西與弓箭手相配合,實乃是攻城之利器啊!」

見舅舅說到井闌,孫策笑笑︰「那是甥兒軍中匠人改進後所制。此次也算是攻其不備,取巧之下終成一小功了。

不過要此物在將來的作戰中有大用,還需有精兵強將相配合方能顯效。

想我方沖城只有那井闌所放下的吊橋這麼一點大的地方,能同時通行的最多是十余人。若是不能一擊突破敵軍重兵防守的城頭,就只能是杯水車薪的送兵上去被敵所攻殺了。」

看到吳景若有所悟的點頭,孫策接著道︰「舅舅,以甥兒所見,其實我們戰斗目的,就是要用自己最強大的力量,去打敗那些讓人看不順眼,或是不服從于我方的敵手。

按我孫家太祖公的兵法所言,即為以石擊卵之勢。在吊橋之上,我軍必須是絕對的精銳猛將,以十倍的力量方能突破。

與其用一些不上不下的力量,耗費無數的時日與資源。還不如在平時把這些費用,投入到武器的研究與士卒的訓練上。只有如此,才能在戰斗中獲得最快的勝利。

故而甥兒讓匠營里的匠人們,偷閑中制出了這算是雞肋的攻城器械。」

對此深有體會的吳景贊同的點頭道︰「伯符言之有理!真是一句話就道出了戰爭的根本方法,假以時日,你之成就當不輸于當年你家先祖兵聖孫武啊!

唉,說來也是,舅舅當初就是手中沒有精兵強將。才會如之前一般,軍糧物資耗去了無數,卻毫無建樹。你那個改進過的井闌怎麼算是雞肋,只是還需改進而已。

不過你的那些士卒還真是勇猛非常,能如此不畏生死與強敵奮斗。實乃當世之精兵,以舅父看來怕是再難尋匹敵之強兵了。伯符,你怎麼會想到用戰歌來激起士卒的血氣斗志呢?

這小曲唱得還真是提氣的很!狼煙起,江山北望!嗯!好一個江山北望!」

口中念著歌詞,吳景的目光,卻是別有深意的看著自己這個志在長遠的外甥。似乎想要就這樣一次把孫策的內心看穿似的。

從歌詞里,吳景卻是明白,自己的外甥,絕不是一個目光短淺的武夫!他的心怕是比當年的妹夫還要遠大,遠大的多!

听了舅舅的心服口服的夸贊。孫策撓撓頭嘿嘿干笑兩聲。

心中暗想︰「這個吳景舅舅,終究只是一個文士出身的太守。對于治理地方絕對是一把好手,但論說起軍事來卻是不那明白了。

精兵強將必須要加上先進的武器裝備,軟硬兼施的計謀,才是真正克敵制勝的不二法門!

其實這也沒什麼可夸獎的。這些道理,三國時期的人,不是親自經歷過的,會有些想不明白其中的微妙之處。但在後世卻只是普通的常識。

真正的是地球人都知道。因為米蘇兩國一直都是這麼干的,而且卓有成效!」

嘴上卻是說道︰「那也就是士卒們閑時無事,編出來隨便哼唱的。唱著唱著,也不知怎麼地就被軍師定成了軍歌。只是我那軍師有才!嘿嘿!」

桌案上放著的就是揚州的地圖,孫策凝視半晌。

突然問道︰「舅舅!江對面如今都是劉繇的部曲所佔,再往下游一些就是重鎮秣陵了。你可知那劉繇的軍糧輜重如今藏于何處呢?」

吳景一臉無奈的說道︰「伯符,你這豈不是為難舅舅嗎?舅舅與你家伯陽連橫江也打不下來,哪里會有心思顧到大江對面的劉繇軍有何情形。

哦!對了,說到伯陽,他昨日倒是有派來使者傳信。說是駐于當利口的張英,陳橫二將,見到橫江城中火起。知道橫江必已被我軍所攻陷,前日也都不戰而逃,撤往江南了。

伯陽兵少,且士氣不高,恐其中有詐,故而只是順勢佔了當利口的城池,未對敵軍加以追擊!」

孫策再次嘆息,這仗要是換上江東軍的精兵去,打擊那些逃命不及的潰兵。三千人馬不說能全殲敵眾,怎麼也能趁其半渡而擊之,俘虜上個三五千人總是做得到的。

「唉!這個伯陽老兄,用兵還是過于穩重了!多好的機會啊,可以大大削弱江對面敵軍的實力。

不過他面對數倍之敵,穩重一些,也是無可非議了!個人用兵習慣不同,沒辦法!」

想到這兩個親戚在軍事上才能也就一般,對自己並不能起到什麼度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孫策最新章節 | 重生孫策全文閱讀 | 重生孫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