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孫策 第283章巢縣試行新政興霸瞞天出海

作者 ︰ QQ名峰起雲

()第二八三章巢縣試行新政興霸瞞天出海

船廠建立的消息傳開後,荊州那些自由而貧苦的船匠,紛紛投往了巢縣。只有在巢縣,技藝高超的造船匠們,才能在發揮本身的技能的同時,找到自己做人的尊嚴。

一時間包括荊州襄陽,天下有水平,有志氣的船匠為之一空。等劉表等人察覺不妥時,他們已經招集不到足夠的,能為他們造船的匠人。

暴怒的劉表最後無奈之下,也只能接受去巢湖訂制船只的現實。

有了大量經驗豐富的船匠加入,巢縣的造船技術迅速達到了大漢的最高峰。集中了全大漢最先進的技術,加上工廠化的生產。使得巢縣船廠造出來的船只又便宜,又堅固實用。

大江上下幾乎所有的船家,都能以駕馭巢縣出品的船只為榮。如此更加彼此促進,對大漢的造船技術的發展,形成了極好的良性循環。

一年後,根據孫策的太守府送來的圖紙。巢縣內船場的能工巧匠們,成功的造出了第一艘長達二十余丈(約六十米長的)的尖底海船。船上裝置了四重主帆,還有兩張角帆。

這種類似西班牙黃金寶船的船型,早就在歷史中被證明了是最適宜航海的。當初孫策卻是玩過這種船模,按照大致的比例復制出來,自然不是難事。

加上大漢聰明絕頂的能工巧匠們改進,使的這條船更有了大漢的特色。船只一建成,就標上了孫策起的名字。江東一號,隨後的就是二號,三號。名字簡單卻方便記憶。

此時當了一年多縣長的甘寧,在眾多流民與船匠涌入下,提前兩年完成了使巢縣達到主公下達的萬戶目標。已經在日前正式升職為縣令。

但當縣令甘寧在船廠里看到這條,在大漢所見過最大的一條船時。暢游江湖的夢想,再次讓他游俠的熱血沸騰了,馬上向著孫策報告要求辭官下海。

結果卻是被孫策痛批了一頓,一條海船的成功與否,又豈是造出外形就可以的。

不論是船只的整體適航性,還是武器系統的攻擊,對敵人進攻的防御等等,都還要經過相應時間的海試,經過嚴格的試驗才能確定完工。

加上這又是這種船型的第一條,將會做為日後更多船只的樣板。更是要做大量的試驗才行。再說單獨一條船出海又能起什麼做用,大海這麼大萬一出點事,救都沒人來救。

所以太守府的命令,甘寧必須安安心心的在巢縣呆滿三年,海試這種事,只需讓手下去做就是了。而心思已經動起來的甘寧,自然不甘寂寞。

反正如今巢縣的一切都已經上了正軌。加上有那麼多的縣丞,縣尉在任。

當兩條相同的海船建造成功後,在數十條斗艦、艨艟的護衛下。出海試航期間,縣令常常閉關個十天半月,去修習武藝什麼的也屬正常。

等又過一年後,新船海試結束正式交付使用時。甘寧也已經多次隨船出海。跟著請來的經驗豐富的老漁民們,學到了豐富的航海知識,成為一個優秀的海船船長,及海戰專家。

這個還主要依靠人力接弦戰定勝負的時代,只怕還沒有哪個國家的海船,能裝備上重型的投石機,與能發射裝備著火油罐的床弩。

床弩一千步內的精準打擊與百步之內投石機的恐怖穿透殺傷力,決定了江東一號不論是近戰還是遠戰。單挑還是群斗,江東水軍的戰斗力都是無與倫比的。

而船員們除了裝備著完整的刀劍盾牌,全身皮甲之外,人手一具強弩。卻是都配上了江東軍所能做到的最好的全套裝備。在孫策的建議下,還形成了一套詳細旗語指揮系統。

等孫策知道這個情況,也只能是搖頭苦笑。這甘興霸還真是狡滑,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啊!

幸好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舒縣的一切如今已經步入正軌。最後也只能是讓李儒另選能吏,去接替甘寧的職務。放飛了這個心早已到了海上的,不安分的浪子。

一個渴望著遨游四海的男人,又怎麼是一個小小的縣令所能束縛住的。

而除去加入船廠的湖匪,其他剩下的人雖然都編入了郡兵的編制,但都必須從事生產。要麼重操打漁舊業,若有不願打漁的就分給田地。

也采取小型的屯田政策。以期在下半年巢縣的糧食能自給自足。在李儒的特別指導下,甘寧特選了三百能說會道的湖匪,找了幾個老商人對他們進行經商訓練。

要讓他們組成巢縣自己的官方商隊,把巢縣的特產賣到外面去賺取錢財。

巢縣被鄭寶佔據了十年,地方大族早已被他禍害的一干二淨。非死即逃,象樣的大族也只有劉曄這一家而已,還是半個外來戶。

若不是因為劉曄有大才之名,鄭寶忌憚三分,只怕劉家也是難逃家滅人亡的下場。

這空白的土地反而方便了甘寧,這個船上縣長的治理,領先整個廬江率先在治下實施起了新政。

巢縣所有的土地,基本上都收歸縣府所有,派出精干人員重新丈量。只要有流民願意來巢縣種田,一律分給田地。除了第一年是由縣府提供一切物資,農民出力白種外。

以後每年都會提高農民對土地產物的所有權。只要種滿十年,農民可以擁有土地的永久租用權,只要根據不同的產物,每年上繳二成到三成的產物即可。

也就是說,農民出力十年,可以永久的擁有土地的使用權。只要你能繳納足夠的了田租,農民可以子子孫孫永遠的傳承下去。

而且耕種的田地數量沒有上限,但農民對土地沒有買賣的權利。

這樣的優惠條件,在眼前兵荒馬亂的大漢,對農民來說無疑是很有吸引力的。不過還是有很多的流民處于觀望中。誰能保證,江東軍就能長久的佔有巢縣這個地方呢?

故而除了三千不願打漁的湖匪,只有數千膽大,或是根本活不下去的流民,參加了第一批的巢縣屯田。

直到第二年,廬江及巢縣的局勢穩定下來之後。看到先行者們得到切實好處的大批流民們,才爭先恐後的加入了其中。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孫策最新章節 | 重生孫策全文閱讀 | 重生孫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