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風萬里 第二十七章 排序之爭

作者 ︰ 石頭比較多

>

第二十七章排序之爭

朱由校有些不解,我讓你們作自我介紹,你兩個在那里磨嘰什麼啊?嫌我的時間不值錢啊?沒听過浪費別人的時間如同謀財害命嗎?心中納悶之余,便開口問道︰

「兩位愛卿,可有疑難之處?不妨來听听,讓諸位愛卿也好做個評斷。」

王之寀這幾天過的暈乎乎的,他本來是陝西左布政使,受命來京師述職。可運氣不好,到京師的時候正逢國喪,萬歷皇帝和泰昌皇帝接連駕崩了。皇帝駕崩是大事,整個朝廷就『亂』成一團。可他作為地方大員,到了京師不見皇帝就走,也有些不合規矩,只好在京師停留下來……。可沒想到時來運轉,被皇上看中,直接被推選入了內閣,又受命覲見,到現在腦子還是處于極度興奮中。猛不丁听到皇上問話,王之寀便信口答道︰

「啟奏陛下,臣在和解大人排位次呢。」

一言出口,王之寀便知道要糟,想要出口挽回,卻只覺腦子一片空白,只好站在那里,傻傻的等皇帝發落……

一時間,大殿之內靜的掉根針也能听見,大臣們都被王之寀這句話給嚇懵了。大學士韓爌暗暗叫苦,對這個本黨同志更是怒其不爭。心想,你好不容易才撞了大運,進了內閣,卻不知道收斂,而是想著跟人位次,還是在皇帝面前,這不是找抽嘛……

「位次?哦,是朕一時不察,沒指定你們誰先自我介紹。不過,」朱由校倒沒想那麼多,隨口應了一句,卻又好地問道︰「你們又是怎麼商量的?牌號位次了嗎?」

解經邦和王之寀一樣,也是地方官員到京述職,也是因國喪停留京師,撞了大運進了內閣。剛才听到王之寀的那句‘排位次’,驚得他心髒差點停止跳動。暗罵王之寀笨蛋,我一個同進士出身的混個大學士容易嗎?讓你這樣折騰……。如今見皇上不曾追究,生怕王之寀再出些不好听的,忙接過話頭,上前奏道︰

「啟奏陛下,王大人是陝西左布政使,臣是山西右布政使,王大人的官爵在臣之上,自當先臣作自我介紹。可王大人謙虛啊,非要臣是科舉前輩,中進士在他之前,要臣先自我介紹,這臣怎麼能肯呢,便因此爭執起來。御前失儀,還請陛下治罪。」罷,跪倒在地,等候皇上發落。那王之寀听了,才把魂兒收了回來,符合了一句,也跪倒請罪。

朱由校听了只覺好笑,國人這爭名次、好面子的行為還是歷史久遠啊,哦,他們不是在爭,而是在讓。便問道︰「你二人何時中進士啊?」

王之寀連忙奏道︰「臣是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進士,解大人則是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進士,臣早兩科。」

此時,內閣首輔方從哲『插』話道︰「解大人不僅是萬歷二十三年的進士,其兄解經雅、解經傳在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亦中進士,其弟解經達、解經鉉又中舉和選為貢生,時稱‘一母三進士,一舉一貢生’。可謂家學淵博,一門才子。」

听方從哲如此盛贊,解經邦滿臉堆笑,連道「過獎」。

「是嗎?」朱由校有些驚,上下打量著解經邦。心中暗自盤算,這解經邦的家庭是怎麼教育的,竟能出這麼多才子,這可後世的一家幾個大學生難度要高得多了……

看了幾眼,卻沒有發現解經邦有何不同,只好收回目光。卻心中一動,想起了解經邦是何人來,便開口問道︰「解愛卿籍貫何處?」

解經邦一愣,連忙答道︰「啟稟陛下,臣祖籍陝西韓城。」

「陝西韓城?」朱由校听了,對自己的猜想更加肯定。原來,朱由校前生的時候,大學有個解姓同學,就是陝西韓城人,曾給他吹噓過自己祖上的風光,便提到過解經邦此人。自己這個老祖宗不但學識高、官做得大,還善于謀身。皇帝曾派他去遼東對付滿洲,他認為是個火坑,堅決不去,還三次上書,揚言誰讓他去,就和誰急,最後雖被皇帝給‘革職為民,永不再用’,卻逃過一死。當時,解同學還找了《明史》讓大家看。看來就是這個解經邦了,朱由校心想。

「國朝以來,陝西韓城辦學之風興盛,民重耕讀,因而人才輩出。可謂‘解狀盛區’、‘士風醇茂’。出了解愛卿這樣的書香世家,可謂順理成章之事。」朱由校想起解姓同學當時吹噓的種種話語,一時感慨,大發思‘後’嘆今之情……

解經邦听到皇帝如此推崇自己家鄉,雖覺意外,卻也顧不得了。急忙口頭謝恩,「臣謝主隆恩,臣自當把陛下所述‘解狀盛區’、‘士風醇茂’轉告鄉友,借此宣揚文教,共沐聖恩。」

「呃,」朱由校一愣,才知道自己剛才失言,評價起陝西韓城來,被解經邦給賴上了。一時間有些訕訕,卻不好反悔。只好頂著大臣們懷疑的眼光,轉移了話題。

「你二人同時入閣,如今已是官職相同,自然要按科舉資歷了。王愛卿又做了謙讓,就由解愛卿先來吧。」朱由校對王之寀和解經邦言道。

不料,話音剛落,一旁的王安卻發言了。「陛下,王大人和解大人雖然被推舉為閣臣,可您還沒下旨確認,他們現在的官職還是原來的陝西左布政使和陝西右布政使。」

「這個,」朱由校有些尷尬,鬧了半天,自己還沒有給人家封官啊。便點點頭,言道︰「王、解兩位愛卿听封……」

王之寀和解經邦連忙磕頭道︰「臣在。」

「……封你二人為東閣大學士。」完,朱由校扭頭看看王安,見他微微點頭,才放下心來。卻對著兩人言道︰「王愛卿的履歷朕早已清楚,對朕父子更有匡扶之恩(指梃擊案);至于解愛卿,剛才已經粗略講過了。如今大家也都認識了,這自我介紹就到此為止吧。」

「臣解經邦(王之寀)遵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明風萬里最新章節 | 明風萬里全文閱讀 | 明風萬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