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 第十七章 排場

作者 ︰ 戒念

>

第十七章排場

六十人的營地能夠有多大?譚延和楊超之間的對話內容早就落到了周圍一些士兵的耳朵中,當譚延道將來可能會報送他們當中一些優秀人才出國學習軍事的時候,所有人都聚集了過來,七嘴八舌的參與進來。

譚延站起來拍拍手示意他們都安靜下來,道︰「只要你們肯努力上進,如果達到了我的要求,送你們出國留洋學習軍事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不過現在你們的水平差得還太遠,連人家的語言都沒有學好,將來就算我肯送你們出去,但是到了人家的地盤上,你們連人家些什麼都不懂還怎麼來學習軍事?我譚延在這里話算數,只要你們的德語水平能夠過的了關,軍事素質也非常好的話,我絕對把你們送出去,至于學習的費用不用你們擔心,我這里有的是銀子,就怕你們不合格讓我花不出去!」

譚延所的話把士兵們都給逗樂了,不過這也是擺在他們面前非常現實的一個問題——總督府侍衛隊待遇非常高,這些士兵都非常滿足,但是誰都想有個更好的未來,譚延的話無疑給他們指出了一條前途更加光明的未來,不過想要擁有這個未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德語這一關對他們而言是非常要命的。

士兵們的話題很快便轉移到如何學習德語上來了,他們都知道譚延的德語的特溜,和弗里德里希的對話旁邊誰也听不明白,就是教他們德語的幾個先生也三公子的德語水平在他們之上,若是不下幾年苦功是絕對達不到他那個水平的,可是听聞三公子學德語的時間也不過就幾個月而已,能夠達到這個水平已經不是「神童」兩個字所能夠形容的了。

「現在教這些士兵德語的不過是幕友堂中三個精通德語的幕僚順手在做,這樣看來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給他們營造更好的條件,也許他們以後中的一些人並不會如我安排的那樣走既定的道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將會走上職業軍人的道路。將來他們將會因為同樣的經歷成為一個系統,一個團體,就像留日士官系一樣,將會對中國的歷史產生一定的影響,至于這個影響朝向那個方向,至少他譚延可以加以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它將會代表自己的意志。

「是不是給他們灌輸一定的革命思想呢?!」譚延心中暗自想到,不過這種想法也只是在他腦海中一現罷了——譚鐘麟對譚延的走向非常關注,若是他有革命的傾向,那毫無疑問他將會面臨譚鐘麟的壓力,搞不好把自己囚禁起來都有這個可能。再現在也不是鬧革命的時候,所有的一切都要慢慢發展,他只是慢慢的等待,而自己並不想要去非常賣力的去推動它的到來。

譚延的車隊終于來到了江西南昌,在這里他將會拜會他未來的老丈人——江西布政使方汝翼,老丈人曾經做了八年的登來青兵備道道台兼東海關監督,因為政績出『色』而任甘肅按察使,直到兩年前才升任江西布政使。不過譚鐘麟在介紹老丈人為官經歷的時候,也提及了一個譚延在前世略有耳聞的重要人物——盛宣懷,他是老丈人在登來青兵備道道台之後的繼任者,之所以提及盛宣懷也是因為前段時間朝廷發公函上,有一則調令——李正榮接任盛宣懷為登來青兵備道道台,盛宣懷調任天津海關道兼津海關監督。

譚延非常重視清廷的各種公函,在公函上他曾經看到過許多有印象的歷史人物的名字,他對晚清的歷史也就限于中學歷史課本的知識,再加上後世在上閑逛的時候看到的一些名人趣事。他對盛宣懷的理解是——巨有錢,如果這個時代有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的話,那他在中國富豪榜上絕對能夠名列前十名,因為據他的家產李鴻章的一千萬兩白銀的遺產還要多出一倍,這還只是明面上的,當然現在的盛宣懷還沒有這麼多錢,那是他去世的時候所留下來的,但想想這子現在多少也算是個富豪了。

當然這只是笑談,譚延對盛宣懷的歷史清楚的程度已經算是不錯了,這個曾經斗垮巨富胡雪岩的頭號官商,現在還是依附于李鴻章,不過因為他的錢袋子功能,所以被譚鐘麟所側目。譚鐘麟曾經向譚延提及過幾個張之洞和李鴻章手下的重要人物的時候,這個盛宣懷是被老爺子作為重點關注的,對他的評價也很高。

當譚延看到南昌府高高的城樓的時候,心中所想到的便是︰「‘丑媳『婦』也要見公婆的’,自己這個蹩腳女婿見老丈人更是不可免。不過這次最重要的人物是好好看看自己未來的老婆,免得到時候進洞房認錯了人!」

想到這里,譚延嘴邊上微微『露』出了一絲苦笑,到現在他只能夠走一步看一步,既然這樁婚事自己做不了主,那就準備承受吧!想想原本歷史上自己的經歷,自己還差點做了宋家的女婿呢,結果還是便宜了光頭同學。

在快到南昌府的時候,譚延就命令他的侍衛隊全員換裝,把自己為侍衛隊所設計的軍服拿出來穿上,每個人都要把自己最精神的一面展現出來。侍衛隊的士兵都知道譚延這次來江西武昌是要見未來的老丈人的,所以自然理解譚延為什麼下這個命令,就連弗里德里希也把自己的德**服拿出來穿上。

可想而知,當這麼一隊人進入南昌府的時候會引起怎樣的效果——當他們到達南昌府城門的時候,他們便被守門的衙役給攔住了,因為他們這一身裝束實在是不能夠順利過關,必須得要盤查清楚。

當听到守門衙役的盤問的時候,譚延心中暗罵道︰「就你們這一群烏合之眾,革命黨這麼多次起義居然沒有成功實在是沒有天理,自己的人都扛這槍大搖大擺的走到城門口了,你們才想起來盤查,老子要是造反的話,你這南昌府可就要改姓譚了!」

好在譚鐘麟早就預料到譚延拉出侍衛隊這麼一票人馬肯定是要被人盤問的,所以早就給他們準備好加蓋閩浙總督府大印的文書,要不然他們在福建山區大殺四方的時候,地方官府連聲都不敢吭,老頭子的官位在那里擺著,總督府想要清剿土匪,他們誰敢過問?踫上這個雞犬不留的閻王,搞不好把自己也給連累進去,那就得不償失了!

清朝設總督一職有著很大的權力,要麼被稱為「封疆大吏」,藩台、臬台平時對著撫台就已經很恭順了,總督和撫台在職務上差了一個品級的,不過不是互相統屬,平時也是平級之禮相待,但是總督控制著兩個省甚至三個省的總攬職權,自然要撫台高上一頭,除非踫上二愣子的撫台,否則總督對撫台在心理上有著絕對的優勢。譚鐘麟任閩浙總督之所以沒有動用自己的權威來震懾撫、藩、臬,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于他們在福建都已經經營數年,彼此之間又串通一氣,他們團結起來的時候,譚鐘麟自然要選擇避讓。不過這也就是譚鐘麟年齡大了,沒有什麼爭勝之心,要是他年輕個二十歲,保證三天兩頭的糾他們的辮子,只要他們沒有太過強硬的後台,三下五除二保證給收拾了。

即便如此,譚鐘麟也不會讓他們騎到自己的頭上,戒毒盤口事件就是給他們一個警告,現在譚延手中緊握著臬司何兢的辮子,譚鐘麟有了十足的把握,彈章已經在前往京城的半路上了,而他則帶著證據一路向北回湖南,到了較安全的地帶再通過其他途徑押送回福建收審——這一次譚鐘麟便不是警告了,而是要把何兢徹底搞垮!

當譚延將譚鐘麟給他的公文交給看守城門的衙役之後,南昌府的城門就徹底向他們打開了,守門的衙役看到車隊上捆著的紅花綢帶,心中也明了這事藩台大人的女婿上門來了,完婚稱不上,但至少可以訂下婚期,這麼一個炙手可熱的人物自然是恭順的很,連忙派人去藩台府上去報信,還派出一隊人為譚延他們來引路。等譚延的車隊隨著南昌府的守兵在城中大街上走上一圈便來到了老丈人的藩台府邸,氣勢軒昂的藩台府邸大門正門大開,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人身穿錦袍站在當口,看樣子是專門等候他們到來的。

譚延見過老丈人方汝翼,這個中年人雖然穿著華麗,但絕對不是老丈人,正當他還在思量的時候,那個中年人走上前來︰「這位可是閩浙總督譚公三公子譚組安麼?!」

「我就是,請問先生是……」

中年男子一邊雙手合攏對著譚延抱了一拳,一邊道︰「在下藩台府下總文案劉人熙!」

「原來是老丈人手下的幕僚長啊!」譚延心中暗自想到,不過對于老丈人手下的這個幕僚長,老頭子還是有過介紹的,他跟隨老丈人已經差不多快十年了,是煙台人頗有才能,當初老丈人在任登來青兵備道道台的時候,正是這個劉人熙把海關打理的井井有條,為老丈人調任按察使高升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也就跟隨老丈人奔走了,沒有想到居然稱為幕友堂的首領了。

「您就是大名鼎鼎的劉節庵先生?!」譚延也抱拳回禮高興的道︰「家父曾經向晚生多次提及節庵先生,稱先生是少有的學貫中西的大家,對先生的詩文也是非常稱贊,堪稱獨步天下!」

譚延一見劉人熙便是一個大大的馬屁拍上去,劉人熙的詩是不錯,譚鐘麟也提到過,不過他譚延卻是一首也沒有讀過,既然老頭子都好,自己再拍馬屁上升級一下,這「獨步天下」顯然是評價太高了,不知道老頭子知道了會不會打他一頓?

劉人熙听後當然很高興,譚鐘麟也是在官場上少有的清貴,學問雖然不上曾經的曾國藩和現在如日中天的張之洞這麼有名,但是論學問也是在朝中一等一的有名,能夠這麼評價他,他能不高興麼?只是不知道他以後踫上譚鐘麟的時候,譚鐘麟會不會捅破譚延的馬屁,不過想來劉人熙和老頭子踫面的可能『性』基本上無限趨于零,所以他譚延也就大大的拍馬屁,反正你劉人熙好意思去求證?!

劉人熙笑著道︰「我的詩那能夠得上你的文章,《勸學篇》一出,天下的讀書士子都要羞愧死了,我們藩台府上的幕僚都快要把你的《勸學篇》給翻爛了,弄得藩台大人發了好大一通的火,你的文章才是天下獨步、海內無雙呢!」

「得,我以為自己已經夠無恥的了,沒有想到眼前這個自己的臉皮更厚,吹牛都不待打草稿的,‘天下獨步’奉送回來不,還加了一個‘海內無雙’當作利息!」譚延心中壞壞的想到,不過他對著劉人熙深深的一彎腰笑著道︰「節庵先生謬贊了!」

劉人熙趕快雙手扶起,對譚延笑著道︰「我們進去吧,我帶你去見藩台大人!」

兩人都高興的笑了起來,彼此都有一種一見如故或是臭味相投的感覺?不管怎麼,譚延給劉人熙的第一印象是非常不錯的,作為方汝翼的第一幕僚,迎來送往的事情沒有少參與,對于對方話中的浮夸成分他還是分得清的,不過譚延的馬屁拍得他非常舒服,也使他對譚延有了更深的認識——傳言譚鐘麟的三公子能夠在閩浙總督府一言九鼎能當半個總督,看來這是真的!

當譚延跨入藩台府邸的時候,從大門到頭進客廳一直到二進議事廳,長長的甬道兩邊已經站滿了全副戎裝的親衛營士兵,這些士兵手持紅纓槍精神抖擻,看到他們踏上甬道的時候,領頭的都司高聲喊道︰「譚先生到!」頓時「譚先生到!」這句話由士兵一個一個接力傳遞下去,一直到議事廳。

譚延自然知道老丈人是用正式迎接官員的禮儀來迎接自己,這套玩意他在閩浙總督府也安排過幾次,不同級別的官員都有不同的待遇,不過那次臬司何兢來訪沒有穿官府,又是深夜私訪,所以便沒有擺這套譜。看著兩旁的士兵,譚延不可置否——自己所組建的侍衛隊這個強多了,而且更加實用,這些士兵送到戰場上面對現代化的武器估計也只有潰敗一個結局。

見慣了大場面的譚延走上甬道看到這一幕後也不吃驚,安然信步的走在劉人熙稍微靠後一點的位置,隨著劉人熙走進議事廳。不過旁邊的劉人熙對譚延的評價卻又上升了一層——自從他跟隨方汝翼後,尤其是方汝翼稱為藩台後,從來沒有這麼正式的迎接過一個官員,而譚延雖然是他的準女婿,在閩浙總督府也是有著很重的權威,不過他並不是官員。劉人熙看到譚延這麼自信的走在甬道上,也是非常贊嘆——「此人外表風儀都屬上等,絕非那種世家紈褲子弟所能夠相提並論的,藩台大人真是好眼光,居然選了這麼一個佳婿!」

來到接客廳,里面站滿了藩台府上的官員和幕友堂的幕僚師爺們,他們都在一個個引領爭睹這個號稱「半個總督」的三公子︰他居然這麼年輕,跟自己的兒孫一樣大,就這麼年紀居然寫出了《勸學篇》,還得到了太後和皇上的嘉許,甚至發文各省督撫學政必須人手一冊!

這些人也都是耳目靈便之人,江西和福建挨的這麼近,閩浙總督府三公子的事跡早就傳到了江西,而在湖南更是引起一片轟動,能夠得到太後和皇上上諭嘉獎的人、一個得到李鴻章和張之洞兩人同時稱贊的年輕人,這本身就是一個傳。不過這個時代的風氣還不算開化,譚延的《勸學篇》遠他的戒毒丸在人們心中更具有影響力,在他們眼中,這個年輕人飛黃騰達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他們更加羨慕的是譚鐘麟——這個做官前期還頗有風骨,後期做了總督之後又無聲無息的封疆大吏居然有這麼一個兒子,看來人家把心思都用在教導兒子的身上了,自己怎麼沒有這個福氣!

譚延面對眾人**辣的羨慕目光,坦然的走過,「這些人不過是歷史上沒有留下名字的npc,而自己至少因為戒毒丸和《勸學篇》在這個時代刻畫上了自己的名字,相之下他們沒有什麼了不起!」譚延的心中居然升起了這麼一種令他難以自制的想法,不過馬上他就打消了這個近似狂妄的想法,繼續安然的走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洋最新章節 | 北洋全文閱讀 | 北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