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 第八章 賭徒

作者 ︰ 戒念

>

第八章賭徒

有了余良他們奉送的五萬兩白銀與福州富紳捐獻的銀錢與地產,譚延非常輕松的建立了「健民『藥』業」,這事他的私產,專門用來生產戒毒丸,並且還建立了兩家戒毒所——貧民戒毒所和富紳戒毒所。

六月初,閩浙總督府發出公文,要求閩浙兩省凡是吸食鴉片的官員統計好名冊後,被分成三批戒毒,戒毒的場所便是福州城內的富紳戒毒所,戒毒的費用完全是各級官吏自己掏腰包,每人五十兩白銀;若有瞞報者則被開缺處理……

譚鐘麟以非常硬朗的作風手段,站在道義的制高點上發出了這篇公文,這在閩浙兩省官場上刮起了一陣戒毒風『潮』。在這個清廷官場最為**的時代,盡管有許多官吏反對,但是閩浙兩省的高級官吏——巡撫、藩司、臬司等高級官員誰也不敢站出來我反對戒毒,這次戒毒就是沖著吸食鴉片的人,既不得罪販賣鴉片的洋人,還讓不滿的人閉住嘴巴。

不管兩省官吏如何想,兩省的百姓對此是拍手稱快,連聲叫好。上海《字林西報》對閩浙總督譚鐘麟開設戒毒所,強制閩浙兩地官員戒毒的事件作了詳細的報到,並且派記者來到福州城內的兩家戒毒所實地考察後,開了增刊。

《字林西報》是英國人辦的一家英文報紙,主要閱讀的人是外國在中國的外交人員、傳教士和商人,一些開明的中國高級洋務知識分子和官員也對這家報紙的言論非常重視。譚延早就在前生的時候對這家報紙的名稱如雷貫耳,在他的印象中這家報紙在晚清和民國時代影響力非常大,雖然不知道其最終命運如何,但是無疑這家報紙是非常有分量的。不過譚延在主持翻譯科大量翻譯外文報紙的時候,對這《字林西報》也非常重視,從上面的一些言論看來,這家報紙好像有點不正……它的讀者群非常特殊,政治化『色』彩非常濃厚,最重要的便是它對一些最近頻頻發生的教案作了非常不公正的報到。

在十幾天前,譚延還讀到《字林西報》上的一篇文章是關于總督府戒毒實驗的,上面的內容對中國人能否戒掉鴉片毒癮感到非常懷疑。不過看在《字林西報》能夠派人來福州實地考察戒毒所的面子上,他派出了寇青全程陪同來介紹戒毒所的事務。

當《字林西報》的專刊出來遞送到譚延手中的時候,他被特別加粗加黑的英文標題給嚇了一跳——《年輕的林則徐——譚延》︰「……照片上的年輕人是清朝閩浙總督的三公子譚延,今年才十六歲,但是他卻創造了一個跡,施用『藥』物便可以使人戒掉鴉片毒癮……」

「該死的寇青!」譚延心中罵到——原來兩個英國記者來到福州城內參觀完整個戒毒所的時候,寇青把他也給供了出來,還把他拉來在戒毒所門前照了張像。譚延來到這個時空後還是第一次照相,壓根就沒有意識到對方的記者身份會拿這張相片作什麼,如果當時他稍微動動腦子便可以想到這點。

譚延不像暴『露』在輿論的視野內,畢竟太受關注對他而言未必是好事,尤其是這家伙還要計劃著未來中國局勢變得糟糕的時候流亡海外,在禁絕鴉片的問題上,本來就已經很得罪人了,這照片一發豈不是把那些和鴉片有相關利益的人都把目光聚集到自己的身上,搞不好來個綁架、刺殺之類的事情,那他可就虧大發了。

不過來譚延心中挺自豪的,畢竟林則徐是禁毒英雄,雖然結局並不理想,但正是因為林則徐旗幟鮮明的禁毒,才使得後面的中國的人不斷的為禁絕鴉片而做出前赴後繼的努力。這篇文章把自己的生平給詳細的報到了一番,弄得跟後世的人物專訪一樣,不過總體上來還是較正面的。

不過《字林西報》也不是完全為戒毒歌頌,譚延非常敏銳的看到「鑒于譚延研制的戒毒丸戒毒效果非凡,聯想到他的父親是清朝高官,所以清朝『政府』很可能會在短期內大規模采購戒毒丸以便抑制國內越來越多的鴉片吸食者。如果局勢真的如上發展的話,那在中國的外國鴉片商人可要心了,你們已經沒有多少好日子可過了;想到鴉片種植每畝可以有一萬一千文的收入,遠遠高過一畝麥六千文的收入,而清朝總過有近兩千萬畝的罌粟種植面積,而戒毒丸的面世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會使中國的罌粟種植者受到極大的損失,而中國的鴉片館經營者也會蒙受慘重的損失……」

「啪!」譚延看到這段話後氣憤的將報紙拍在桌子上,把幕友堂正在辦公的其他幕友給嚇了一跳,在看到譚延非常憤怒的臉『色』後,翻譯科的幾個幕僚走上前來詢問到底怎麼了。

翻譯科的幕僚都很年輕,平時和譚延相處的最為融洽,在看到這份報到後也是非常氣憤,通過他們的翻譯,整個幕友堂所有的幕僚都知道這段話會給閩浙總督帶來怎樣的麻煩。譚延立刻拿著報紙去找父親譚鐘麟,希望他能夠給自己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畢竟這段報到簡直就是赤『果』『果』的挑撥,可以想象當整個中國與鴉片有著重大利益的人們為了維護他們眼前的利益,天知道他們會做出怎樣的事情!

「怎麼?你怕了?!」譚鐘麟懶洋洋的問道。

看到譚鐘麟並不擔心《字林西報》的報到,譚延心中稍微安穩了一些,道︰「這些洋鬼子沒有安好心,以後恐怕會惹出事端來!」

譚鐘麟听後笑了笑問道︰「組安,你可知為父早年的從官經歷?」

譚延只知道老爹當過巡撫、總督,不過對譚鐘麟如何在早年從官發跡的歷史並不清楚,只好搖搖頭。

「早年咸豐帝熱河駕崩,當今太後手腕非常,聯合恭親王將以肅順為首的八位顧命大臣殺得殺流放的流放,太後才得以獲得了垂簾听政的權力,執掌清廷大權,而恭親王則得到了總理衙門大臣、議政王在軍機處行走、宗人府宗令、總管內務府大臣、管理宗人府銀庫等一系列要職。不過這個局面並沒有持續多久,太後又避開了軍機處,召開了內閣會議,下旨罷免了恭親王的議政王職務,並把蔡壽祺彈劾恭親王的事情交給了當時文淵閣大學士倭仁來處理。倭仁是個古板的道學先生,而恭親王則是朝中洋務派的首領,這個事件對恭親王來自然是極為不利的……」

王運當年是肅順府上的西席,對于當年熱河所發生的宮廷政變知之甚詳,肅順倒台後他得以幸免,回到湖南當起了教書先生。由于整個事件充滿了詭異和血腥,慈禧太後到現在還是大權獨攬,所以這種事情在明面上是絕對不可以講的,王運授譚延以帝王之學,這正是一個極好的案例,不過對于恭親王和慈禧太後之間的矛盾他就不是很清楚了。

「大學士倭仁在翰林院自然是一不二的,為父當時就在翰林院當一個名不經傳的翰林……在京當官顯要但也同時是把自己的腦袋別在褲帶上,想為父這樣沒有什麼背景的翰林只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便是站隊,如站在肅順、恭親王、太後……選擇一個靠山較大的依附,然後時間長了辦事能力不錯,自然可以外放得個實缺,以後再圖謀發展;另外一條相之下便要凶險的多了……」

「父親當年便是選擇了第二條路?當今太後對我譚家恩寵不斷,若是父親在哪個時候出頭保恭親王,不人微言輕不起作用,恐怕太後心中也會暗生怨怒,那倭仁豈不是更加不會善罷甘休?!」譚延問道。

「倭仁……嘿嘿,死背書本還是有兩下子的,可惜他看不清局勢,以為太後就真的想將恭親王一抹到底?沒了恭親王,太後靠誰來控制剛剛穩定的局面,就是退一萬步,恭親王地位尊崇又是太後的重要拐杖,下手處理了恭親王豈不是太過讓人寒心?不要忘記那個時候是兩宮太後垂簾听政,慈安太後手中還握著一道王牌,這件事湘綺先生應該跟你過吧?!」譚鐘麟冷冷的笑道。

「湘綺先生曾經提到過,這好像和張之洞的幕僚桑治平有點關系,本來肅順可以除掉太後的,可是沒有下手。肅順的幕僚便建議以當今太後出身和聖祖祖訓來制約太後,當時的咸豐皇帝也下了密詔給慈安太後……」

「這官場上的事情如果涉及到勢不兩立、尤其是宮闈之變的時候,那就容不得『婦』人之仁,肅順才干是有了,但是相對當今太後而言,他的手腕實在是軟的像豆腐,這樣的人不會有什麼出息,若不是靠著出身焉有當日之權勢?!來倭仁和肅順是一路貨『色』,看不清局勢有仗著自己的權勢,唯一不同的是倭仁的靠山夠硬,就算敗了也不會貶官,更不會有『性』命之憂!」

「那後來恭親王能夠月兌險是父親辦的吧?!」

譚鐘麟搖搖頭︰「其實當時的形勢沒有這麼凶險,為父也不過是審時度勢而已。想想一個翰林和大學士作對,結果是不言而喻的,我能夠今天在這里和你話,也是因為太後不想做絕。當時為父單獨聯系了吏科給事中、宗室廣誠聯名上奏,為恭親王情,就以‘廟堂之上,先啟猜嫌,根本之間,未能和協,于大局實有關系’作文章,太後才順著教訓了一下恭親王,此事又不了了之了。」

譚延點點頭笑著道︰「不僅當時的倭仁看不清形勢,恭親王面前那些平日趨炎附勢、百般獻媚之徒恐怕也都當了縮頭烏龜,而父親雖是一個名不經傳的翰林,也沒有和恭親王有過任何關系,在關鍵時刻能夠為他話,日後恭親王自然會投桃報李……」

譚鐘麟笑了笑︰「這些都是年輕時候的事情了,當時自己手心里面也都是汗,就是現在想想心中也是後怕的很,盡管為父前前後後都計算了一番,但是若是不成的話,恐怕為父就要回家種地去了。雖然有些冒險,但是為父從來不後悔,就算當時的結果走向反面,為父依然也會這麼做——一個毫無根基的翰林就這麼虛耗年華在北京城里,為父不是那些軟骨頭的人,不屑依附于權貴,走這樣的路既可以公道話,又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就是再凶險十倍也是值得的!」

「能夠冒險固然可貴,若是父親本身才干不夠也是白搭,父親能夠有今天依然沒有依附他人!」譚延笑著道。

譚鐘麟听後站起來笑著道︰「那是當然,從那以後恭親王深怕我留在京中受到報復,故找了個機會把我放到杭州任知府,就在知府任上,為父還重重的得罪了太後的第一恩人吳棠,有意思的是二十六年前,吳棠正是當時的閩浙總督。當時可把浙江巡撫給嚇壞了,還想壓服我朝吳棠賠禮道歉?結果最終還是吳棠知禮,得知是自己下屬仗勢欺人、強買強賣,把人交給了我來治罪。此後的經歷你也就該知道了,為父在官場上可謂是春風得意,一路暢通無阻,由河南按察使到陝西布政使、浙江巡撫、陝甘總督,一直到今天的閩浙總督……天下翰林何其多,能夠像為父這樣的卻可以一只手數出來!」

「老頭子確實有驕傲的資本,盡管他的仕途有很大的投機『性』質在里面,不過能夠兩次違逆慈禧太後幾十年後的今天還和慈禧關系不錯,甚至官至閩浙總督,這本事可不是一般人可的,有多少人敢違背慈禧太後一次便終結仕途的皆是,翁同龢兩代帝師何等尊崇,不照樣被貶回家?!」譚延心中暗自想到。

譚延又想到現在自己所要面臨的麻煩,有些遲疑的問道︰「難道父親認為這是孩兒的一次機會?!」

譚鐘麟看著他點點頭,笑著道︰「鴉片之害罄竹難書,雖然林則徐當年結局不好,但是這和當時的大環境有著很深的關系,最重要的是林則徐是硬踫硬的對著干,無論當年的戰爭結局如何,林則徐恐怕都不會有好日子過。這戰事一起無論勝負,起先挑起戰爭的人肯定會受到那些京城里的‘清流’彈劾,如果當年勝了,林則徐的勢力大漲,朝中也不會放過他,既然敗了就只好當替罪羊!倘若當年的林則徐不這麼強硬的沒收英人商人的鴉片,而是想辦法先造出像你這樣的戒毒『藥』丸,或是干脆強行把吸食鴉片的人都給關起來強制戒毒,導致英國商人的鴉片賣不出去,雙方對峙上幾年,肯定英國人先吃不住……」

譚延听後心中搖搖頭︰「英國人是不會這麼容易放棄鴉片的利益,畢竟那實在是太豐厚了,而且也不像現在這樣,英國人自己內部就有強烈反對鴉片的呼聲,輿論壓力對于英國人來是很要命的,但是當時可以沒有,發動戰爭不可避免,唯一可能的是英國不敢這麼快冒險罷了。」

「組安,你對朝廷內部不是很了解,現在太後雖然還政皇上,但是太後依然是乾綱獨斷,皇上是沒有什麼權力的!換句話,只要太後認為可以,你就不會有問題,為父早就修書給太後了,估計回復這兩天就到,雖然現在對你很不利,不過關鍵是太後對鴉片也是深惡痛絕的,能夠不引動洋人而禁煙,想來太後是非常贊同的!另外太後馬上就要過壽了,為父把那五萬兩銀子匯到戶部翁同龢翁中堂那里,以前是閻敬銘閻閣老當戶部大臣,閻閣老是胡文忠公(胡林翼)的老部下,湘軍碩果僅存的元老,閻閣老持身甚正,太後要修園子戶部又沒有錢,可把閻閣老給愁壞了,無奈之下只有求去。這五萬兩銀子是我的私錢,翁書平拿去救急,而太後那邊肯定是知道的,兩相一來都會承我的好處,這樣一來你的事至少在朝廷看來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譚鐘麟完後直了直腰,譚延立刻上前輕捶他的後背,譚鐘麟滿意的笑道︰「至于那些幫會雜魚,閩浙總督府是他們可以招惹的麼?你不是已經決定編練家將了麼?正好可以拿他們來開刀,也算是為民除害了!不過戒毒丸關鍵是可以提高你的地位,就憑這個,他日謀求退路的時候也不失一個保障,我譚家也會由此受到百姓的保護!」

「看來老頭子我還強硬,不過歸,自己的安全還是靠實力來保證的。那些幫會手段可謂是五花八門,想要徹底應對也頗令人頭痛的!」譚延心中暗自想到,不過做什麼事都是有風險的,他在想推出戒毒丸的時候就已經想到可能會面臨這方面的挑戰了,只是這篇該死的報到確實讓他有些心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北洋最新章節 | 北洋全文閱讀 | 北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