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二郎神楊戩 第七章 煉金丹 伏羲成就聖皇位

作者 ︰ 炎如心

>

第七章煉金丹伏羲成就聖皇位

楊戩來到煉丹房,見老子正在坐在八卦爐前,稽首行禮道︰「弟子楊戩拜見大師尊。」老子看到他面無表情的點點頭道︰「你自己也練了這麼多時間,對于煉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今天為師要練九轉金丹。你在旁邊看著,相信會有收獲。」

楊戩一听九轉金丹,好東西呀!這可是號稱洪荒第一的丹『藥』呀!相傳凡人只要吃一顆,就能立地成就大羅金仙呀!雖然這種法可能有點夸張,但是,其中蘊含相當于一個大羅金仙的法力還是有的。而他修煉九轉玄功,對于境界這種普通修道之人重要的方面,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九轉玄功最主要的就是法力,以力證道,靠自身打破天道枷鎖,那需要多大的法力呀?所以他修煉九轉玄功最主要就是積蓄法力,然後通過戰斗突破境界修為。所以對于能提升法力的九轉金丹,他可是早就垂涎三尺了。

現在老子要教他練九轉金丹,可是令他高興萬分了。他趕緊在八卦爐旁邊做好,老子看著他︰「煉丹之道。有幾大方面需要注意,第一材料,要想練出好的丹『藥』,好的材料勢必不可少的,不是一般的材料練不出好的丹『藥』,只是幾率太,出極品丹『藥』的可能更。第二分量,煉丹不是越多的材料就能練出越好的丹『藥』,需要適可而行。第三搭配,不是只要好的材料就能練出好的丹『藥』,需要搭配,丹『藥』也要注意王佐之道,君臣之道。第四火候,只有控制好火候,什麼時候用文火,什麼時候用武火,尤為關鍵。這九轉金丹是為師煉丹的巔峰之作。需要九九八十一年的時間,每九年一轉,是為九轉金丹。好了,你看好為師的手法和火候的大還有材料的搭配。」

完就不管楊戩開始煉丹了,而楊戩則緊盯著老子的動作,什麼時候放『藥』,什麼時候改變火候,這可是九轉金丹呀!不能有一絲馬虎。這可是關乎自己以後的身家『性』命呀!……

就這樣二十多年過去了,一天老子突然對楊戩道︰「現在已經快三轉了,短時間內火候是不用變化的,現在伏羲已經成就人族天皇聖皇位,你和你大師兄下去頒下法旨,祝賀伏羲,讓其搬到火雲宮居住,非大劫不得隨意出宮。」楊戩一听原來現在三皇還未歸位,伏羲剛剛成就天皇位。沒想到自己還能看到三皇五帝,怎麼自己以前也是華夏後代,炎黃子孫……現在能見證三皇正道,也不枉此生了……

想罷連忙道︰「弟子恭領法旨。」老子點了點頭,楊戩就自己走出煉丹房,看到玄都**師已經在門外等候了,想來是老子傳音給他了,向玄都行禮後,玄都回禮道︰「師弟那我們就趕快下去吧!楊戩點點頭,兩人就走下首陽山,向人族部落走去……。

且洪荒大地之中有一處地方名為雷澤,終年雲霧飄遙,傳其中有神,龍身而人頭,鼓其月復。其名便為雷澤,相傳他手握紫電,有大神通大威能。而雷澤之畔居住著人族一支,乃是風姓氏族,族長之女名為華胥,生得靈秀可愛,貌美異常,一日華胥往雷澤之中游玩,于大澤之邊發現一只腳印,長有三丈,絕非人類所留,好之下,便以自身足跡丈量了一番,忽然心中有所觸動,返內不久,竟然發現自己已身懷有孕。族中之人對此頗有微詞,一些之前追求華胥而不得者更是造謠生事,好在華胥之父身為族長,頗有權威,強力彈壓下去。華胥自己也是不明所以,但下定決心,總要將這孩子生下才是。

不料這一孕竟然便是十二年歲月,其間華胥之父因病身故,族內新任族長對她卻是冷漠異常,只分給她一座茅草屋,每日送些蔬果而已。華胥氏也不在意,只是專心為族內之人縫縫補補,賺來一些零用之物,維持生計而已。這一日忽感月復痛難忍,卻是即將臨盆,急忙找來族內年長的『婦』人幫忙接生。深夜時分,群星閃耀之間,忽有一道天星墜落,光華明燦,華胥氏茅屋之中金光遍地,直耀蒼穹。洪荒之中大能之人都感到一股至尊皇者之氣沖天而起,大驚之下,紛紛往雷澤方向望去。輪回島上,鴻蒙道人面『色』復雜,喃喃道︰「伏羲出世,人族,終于要成為主角了。」急忙動身趕赴北冥妖師宮中。

華胥氏屋中先是金光滿室,異香飄渺,忽然產婆一聲驚叫,聲音極是恐懼,連滾帶爬跑出屋外,大叫︰「妖怪!華胥生了個妖怪!」狀若瘋癲,一溜煙見族長去了。華胥氏在屋中,此時對著出生的嬰兒,也是目瞪口呆。原來那嬰兒並非人族相貌,竟是生得人面蛇身,一條蛇尾不住扭動,睜著一雙眼,與母親面面相覷。

華胥氏淚流滿面,泣道︰「孩兒啊孩兒,我苦心懷胎十二載,沒成想你竟是生得這般模樣!娘並非嫌棄與你,畢竟你生來神異,只是族中之人怕是要當你是個妖怪,將你打殺,這可如何是好?」大哭不止。果然不出所料,不一會兒便有族長帶了許多人來,一見嬰兒這般模樣,紛紛大驚,立時有人獻計將嬰孩兒溺死,連帶華胥也要處死,眾口一詞,幸好族長感念華胥之父大恩,不忍下那毒手,便道︰「你生此異種,只怕是禍非福,留你在族中,日久必有大禍,我也不忍傷你『性』命,你母子二人還是快快離去吧。」華胥無法,拖著產後之身,只帶了些隨身衣物,包了兒子,連夜離去。

母子二人便在雷澤之中定居下來,華胥也有幾分見識,知道必是那足印搞鬼,想在雷澤之中尋出留下足印之人,問個究竟,哪知那人竟不出現,一來二去十年歲月過去。那孩子長到十歲,聰慧異常,且力大無窮,他時母子搬入雷澤,其母只道此番必死無疑,哪知不出幾日便有靈鹿猛虎餃來野果野味,也不傷害母子,掉頭便走。華胥氏先是怪,後來也就釋然。這孩子生具異秉,生即能言,不學而知,不慮而能,種種異象都表明此乃是聖人托世,而絕非妖怪。華胥憐愛歡喜之余,更是加意撫養。

如今伏羲已然二十有余,生的虎背熊腰,即是壯健,每日打獵漁牧,奉養母親。華胥氏卻是日漸衰老,懷孕十二載已然耗盡了她的精力,又被部族放逐,顛沛流離,雖有伏羲生『性』至孝,著意調養,到底已是油盡燈枯,在伏羲二十六歲那年終于撒手人寰,魂歸地府。伏羲悲痛絕倫,大哭不止,大病了三月方才漸漸好轉,仍是形銷骨立。

這一日正在母親墳前跪拜,寄托哀思,忽听一人嘆道︰「善哉善哉。生死相循,輪回不息,天數如此,人力豈能挽回。道友還是節哀順變為好。」伏羲轉頭一望,卻是一位紫衣道人,形容高古,手持一卷畫軸,滿面含笑。伏羲暗︰「這位道人也仿佛哪里見過,卻是怪了。」施禮道︰「仙長何來?」那道人正是玄都**師,奉了太清教主之命,度化伏羲入太清天學藝,笑道︰「貧道玄都道人,只因道友生有仙骨,奉了人教教主聖人之命,度化道友往玄都洞八景宮中拜師學藝。」伏羲與玄都道人目光一對,見他目含笑意,心下只覺這道人周身正氣,當可信任,月兌口道︰「既是聖人有命,伏羲自當遵從。」玄都道人撫須笑道︰「如此甚好。咦?你生來不是人面蛇尾麼,那蛇尾呢?」伏羲道︰「十歲那年有一位鯤鵬仙長傳授了我一篇天妖化形之法,將那蛇尾劃去了。」玄都哦的一聲,自語道︰「好個鯤鵬,倒會來事,日後人皇證道,也少不了他的好處。」笑道︰「事不宜遲,道友請隨我往太清天走一遭,不可令掌教聖人長等。」將手一招,便有一道金光慶雲升騰,托著二人冉冉直上,往太清天而去。

伏羲在太清天中拜見了道德祖師人教聖人,拜入老君門下,那老君秉承大道無為之旨,課徒授藝全憑自學自修,倒是玄都**師代師傳藝,教授伏羲許多本領,有那先天後天太清金丹妙法,悟道了真之妙旨,亦有那農耕漁獵、醫卜星相之法,眨眼之間,十載歲月已過,伏羲學藝已滿,太清教主命他往八景宮覲見。伏羲見過聖人,那教主道︰「你學藝十載,如今正合下山,完此善果,日後功成歸真,依舊享那無極大道。」伏羲伏地拜道︰「弟子不知機緣何處,請老師指點。」老君道︰「我為人教之主,本當代天教化,而天數歸于你身,因此你出于我門,為我執掌人教,代天教化。可先投身你母之部落,周合人族,自可創出一番事業。」命玄都**師送他下界,伏羲不敢多言,隨玄都往雷澤而去。

玄都**師將伏羲送至雷澤之畔,便即回轉太清天。伏羲望著以前與母親住過的茅屋草舍,又在母親墳前祭拜一番,想起當年母子相依為命,如今陰陽兩隔,一朝即成永訣,心下傷感,悵然若失。想起人教聖人之命,不敢怠慢,收拾了些獸皮衣服,離了雷澤往母親生身之處,風氏部族而去。此時離華胥氏離去已有三十多年,當年的族長已然是個行將就木的老人,一听華胥氏之子到來,連忙出來迎接,他當年趕走伏羲母子,想起老族長在世時對他的恩義,頗感後悔,幾次派人尋找,想將華胥找回,無奈雷澤之中妖獸橫行,那些怪獸妖魔懼怕懼怕伏羲聖皇天生之氣勢,不敢靠近,但對這些尋常人類可毫不客氣,派去幾波人都是有去無回,一來二去,便也熄了這心思。

族長一見三十年間伏羲已然長大成人,身披獸皮,生的魁梧生猛之極,身後一條蛇尾也全無蹤影,望去就是一個高大健壯的青年人俊。不由大喜,拉了伏羲之手問長問短,得知華胥氏已然身故多年,感嘆唏噓了許久。自此伏羲便在風氏部落之中定居下來,那族長年老體弱,不出三年也自撒手人寰,臨終之時遺命伏羲接任族長之位。風氏部族也不甚大,只有區區千人而已,伏羲三年中與部族眾人相處和睦,因此他出任族長之職倒也無人反對。

伏羲乃是天降聖人,生有聖德,如日月之明,逐漸顯『露』聖皇之姿。在位之時,勤于政事,教化人眾,他將太清天中所學與自然萬物之景相合,仿蛛絲結而制成罟,用以捕鳥打獵,傳授人們漁獵桑稼之事,又制定禮儀規制,使老有所養,幼有所哺,帶領部族之人辛勤勞作,食物供應大增,洪荒先民體質改善,壽元明顯有所延長。只是先民長久以來茹『毛』飲血,無有火種炊烹食物,入月復之後不得調和,五髒不順,許多人便因此英年早夭。

作為人類文明始祖,伏羲的主要功績是︰一、教民作用于漁獵,大大地提高了當時人類的生產能力。同時教民馴養野獸,這就是家畜的由來。二、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三、始造書契,用于記事,取代了以往結繩記事的落後形式。四、發明陶塤、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將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幫助人們「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五、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員進行社會管理,為後代治理社會提供借鑒。

但是,伏羲的最大功績還是創立八卦。

在天水麥積區(原叫做北道區)渭南鄉西部,有一卦台山,相傳這里就是伏羲畫八卦的地方。傳在伏羲生活的遠古年代,人們對于大自然一無所知。當下雨刮風、電閃雷鳴時,人們既害怕又困『惑』。天生聰慧的伏羲想把這一切都搞清楚,于是他經常站在卦台山上,仰觀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周圍的地形方位,有時還研究飛禽走獸的腳印和身上的花紋。

有一天,他又來到了卦台山上,正在苦苦的思索他長期以來觀察的現象。突然,他听到一聲怪的吼聲,只見卦台山對面的山洞里躍出一匹龍馬。它是龍馬,那是因為這個動物長著龍頭馬身,身上還有非常特的花紋。這匹龍馬一躍就躍到了卦台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塊大石上。這塊石頭形如太極,配合龍馬身上的花紋,頓時讓伏羲有所了悟,于是他畫出了八卦。

後來,那個躍出龍馬的山洞被人們稱為龍馬洞,渭水河中的那塊大石就叫做分心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二郎神楊戩最新章節 | 重生二郎神楊戩全文閱讀 | 重生二郎神楊戩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