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顏劫——蕭後傳 34.情中情將情說戰事

作者 ︰ grace_xhu

一邊將養著,一邊叫太監們探听著各王爺的動靜,無分巨細,都寫了告訴永璘,永璘隔個三五日必有回信的。

我因听外出買宮用脂粉的太監回說,京中百姓對永璘的西征多有抱怨之詞,因不知是民意還是有人煽動生事,便回稟了太皇太後,要帶玄鷹去踏青。她當然知我不會無故出宮,所以是必準的。

我告訴快羽林不必便裝,就去上次去永璘,二哥殷若真去的那個村子,見到了顧九斤,便在他家駐蹕,同他拉家常,讓里正跟顧老漢的兒子去叫了村中年長積德的老人一起來閑聊。外頭圍了好多好奇的村民,邊瞧熱鬧邊小聲議論。羽林甲冑鮮明,甚是英俊神武。許多年輕的姑娘媳婦看著一動不動,巍如塑像的青年軍人,臉都紅紅的。

我與老人們閑聊,從下秧到除蟲,從播種到收割,因從小貧困過,對這些自是熟悉無比。開始時他們還有點拘緊,半後多時辰後已是放下了心事,熟絡無拘了。顧九斤的兒媳孫媳捧上新鮮的黃瓜,野菜,我吃了一點,仔細地听他們說著家長里短,辨析著里面有用的消息。

漸漸的就議到了永璘的西征,他們自是不理解永璘西征的真正目的,老百姓麼,自是希望能安生過日子,不打仗,況且都多少有家人上戰場,也巴望他們能平安回家。我先靜靜听著,並不言語,西征是早已定下的章程,不可更改,雖然我也不喜歡打仗,但此時卻決不可與朝廷唱反調,還需替永璘周全,且也不能說藩王之事,以免動搖民心。听上去似乎有人在背後煽動,因有些話不是這些農民說的出想得到的,但主要的還是老百姓自己的想法佔多數。

想定了,才緩緩開口,道︰「皇上西征也是不得已民,四年前,胡人犯境,在我邊城劫掠燒殺,連屠三城,城中無論男女老少,連懷孕的婦女月復中的孩兒也不放過,統統殺掉。一個兩千多人的繁華城鎮,經胡人這麼掃蕩過後,只留下兩千多具老老少少的尸體,整個城填一片死寂,一片血海,他們——也無辜啊——」他們漸漸止住了聲音。我繼續道︰「這些邊鎮之民亦是大夏國的子民,你們用的胡紗,听到的胡樂,看到的胡姬,吃的胡瓜等等都是他們送來的,本來西域與大夏邊境通商往來,皇上並未阻止降低境稅多加鼓勵,我泱泱大歷有海納百川的氣度,開放邊境,安撫四鄰,哪知胡人狼子野心,竟趁我國開放邊境通商之際派兵入境,殺我邊民,劫掠商隊,強搶財物,殺人越貨,當時因事發突然,軍隊未及抵御,致使胡人長驅直入,連屠三城,死亡的邊境軍民多達四萬人,本後當時隨侍在皇上身邊,听回來的將士向皇上匯報當時的慘狀︰有的邊民被砍去頭顱挑于槍上,有的被卸去四肢隨路丟棄,更有胡兵凌辱過孕婦之後還用刀挑開孕婦的月復,以刀尖生生刺落胎兒以戲謔,那情形……慘啊……」想到當時听永璘和朝臣敘述當時的情形,不由地潸然淚下,屋中的人也個個戚然淒惻。女人中更有忍不住的,已是淚流滿面。我道︰「皇上听得如此慘狀,也不由眼紅心傷,他性子剛毅,決意要報這屠城之辱,為死去的無辜百姓討回公道,故而才有這次西征之舉。你們也是大夏國民,也有子佷兄弟,妻女姐妹,若有人的兄弟被殺,妻女受辱,子孫遭戮,你們也會坐視不理,無動于衷麼?」一個老人不由點頭道︰「老兒的兄弟是從那次難中逃出的,他說的情形跟娘娘說的一樣,那個慘啊,真正是尸橫遍野,血流成河,慘不忍睹啊——」我道︰「我知人人都想太平盛世,不起干戈,合家團圓,可是若不出兵,就只能永遠等著挨打。我華夏中人以農耕為主,久受教化,稟性善良,自耕自收,也可豐衣足食,可是那些胡人卻不事生產,未受教導,又在野地中長大在,生性剽悍,若逢災荒,不思自救,只知搶掠,若是不能未雨綢繆,殺其銳氣,便會任其凌辱,他們欺負我們已非一朝一日,我雖是一弱質女流,尚且不能忍受他們凌我姐妹,殺我兄弟,奪我土地,搶我鐘栗,難道你們堂堂七尺男兒,便可坐視不成?」「娘娘,」顧九斤慨然道︰「娘娘所說小老兒們等都已明白,皇上是為了大夏國民的長治久安才打這一仗的,小老兒有五個兒子八個孫子,如今有兩個孫子已在戰場上跟從皇上王爺打仗,小老兒願將其余的兒孫送上戰場,跟從皇上保衛家國,建功立業。」我點點頭。

邱行恭道︰「皇上為了打這一仗,丟下待產的娘娘毅然西進,眾位鄉親,難道皇上就不想守著妻兒,太平安樂麼?」顧九斤的長媳啊了一聲,月兌口問︰「娘娘當時正在待產麼?」我點點頭道︰「本後正要臨盆,你們剛才所見的便是那個早產十余日的皇五子玄鷹。」他們紛紛轉頭去看那個熟睡中的嬰兒。屋中靜了片刻後,顧九斤的長媳嘆道︰「那麼娘娘此刻豈非剛出月子?難怪娘娘如此手弱,定是沒有好生將養。」說著眼圈已紅了。我道︰「本後有子有女,亦不願子女日後為胡人之奴,皇上走之前曾對本宮言到︰舍一而全大家,乃是皇上與本宮必經承受之事,本宮謹守皇上訓誡,守著皇兒待皇上西征凱旋。」「娘娘,小老兒這就叫兒子去報名投軍!」一個老漢大聲道。其他人也跟著紛紛響應︰「我也回去吩咐子佷」「小老兒有四個兒子,讓他們跟著皇上去打那幫畜生」「我叫孫子去跟著皇上打仗,也掙個功名回來光宗耀祖」……

我欣慰地點頭,道︰「征兵之事,皇上已有安排,若需再征,自會有朝廷公告,那時各位鄉親再送子佷不遲,此刻,你們勤耕細作,多產糧食,多種谷物蔬果,以供大軍所需,在家勤加操持,奉養父母妻兒,亦是上慰君心,大夏有如此忠勇之民,本宮甚感寬慰,今日回宮後便會寫信稟告皇上各位村民的義舉,皇上也必欣慰的。」他們紛紛讓我不必客氣,但凡宮中有所需求,只消告訴他們一聲,必傾其所有,以盡忠忱,顧九斤更道︰「娘娘是觀音菩薩,無論做什麼,都是為眾生所想,小老兒信得過娘娘,也信得過皇上。」我道︰「本宮靠的也是皇上,只要皇上在,本宮便有了主心骨。皇上曾告訴本宮,說他是本宮的大樹,皇上更是大廈億兆黎民的大樹,只有靠著他,才難使大夏日漸繁榮,和平,興旺!」邱行恭和屋中的羽林及宮人含著熱淚望著我,目光欽佩。顧九斤叩頭道︰「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其余村民跟著叩頭山呼。

我緩緩抬手,扶起顧九斤,道︰「本宮上次跟你討要一些新鮮蔬果,想敬呈太皇太後和供給菩薩,今日便是來償願的。本宮要將這些新鮮蔬果帶進宮去,向太皇太後說明你們的忠心,也代皇上敬呈孝心。」「有有有,」他忙不迭地道︰「小老兒別的值錢的東西沒有,這些自種的瓜果,只要娘娘不嫌棄,盡有的是。」回頭叫兒孫媳婦︰「挑頂尖兒的快快拿來。」他這麼一張羅,其他的人也叫︰「我家也有,娘娘叫人去我家也拿些。」「娘娘,我家的果子是這一最有名的,娘娘不信,帶點回去嘗嘗,保管叫您下回還來。」「娘娘,去我家吧,我昨天剛同兒子去山上采的山貨,新鮮著呢」「去我家……」「到我家去拿……」「我叫兒子給娘娘送過來……」吵吵嚷嚷的,一時也听不清誰說什麼。我笑著頷首︰「多謝你們的一番好意,本宮做主就代皇上都收下了。邱將軍,讓羽林幫忙裝上車,帶回宮吧。」他們方歡歡喜喜地各自回家去拿。

我攜著顧九斤的手,緩緩走到屋外,示意周圍羽林退下,方對他道︰「你是忠義之人,見事也甚是明白,本宮信得過你。你在這村中是積善長者,也頗有聲望。以後有事,可直接進宮去找本宮,本宮定盡力為你周旋。另外,有些什麼有趣的事也不妨進宮來跟本宮與太皇太後絮叨絮叨,太皇太後就愛听這些村言村語。若是來了什麼陌生人,比如道士和尚什麼的,也告訴本宮一聲,是什麼樣的人,說了什麼話,有什麼舉動,說給本宮知道。本宮信佛,對這些有道之士是很敬崇的,你明白本宮的意思嗎?」「小老兒明白,」他眨眨眼,會意地露出一個微笑道︰「娘娘放心,無論發生什麼大事小情的,小老兒一定叫小兒進宮去告訴娘娘,讓娘娘知道,娘娘放心,小老兒理會得輕重緩急。」听他語意,他已明白了我的意思,我欣慰地暗暗松了口氣,這才發覺,內衣已盡濕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紅顏劫——蕭後傳最新章節 | 紅顏劫——蕭後傳全文閱讀 | 紅顏劫——蕭後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