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術凶猛之六合無雙 第一卷 十大真形是真傳 第二十一章 圈手不接手

作者 ︰ 小子無膽

混子們自發地圍成一個半圈,王猴已經站到了眾人面前,謝寸官也緩緩地往場子中間走。一邊走,心中卻一邊在計算著對面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五猴的身後三米站著蟲二爺,陰影中的漢子距蟲二爺一米二。其他的人則在離為首這三人一米外的地方。

如果自己轉到王猴和蟲二爺之間,先做一個往前撲的假動作,再往後縱出,用四把中鷂子穿林的翻身勢,突然襲擊蟲二爺,出其不意之下,王猴的反應至少要延遲二三秒。問題是自己兩三秒能拿下蟲二爺不。蟲二爺雖然看著老了,但能在道上混,就是沒身手,身體肯定也敏捷異常。更何問,陰影中還站著那個毒蛇一般的漢子。雖然不知道武力值如何,但就看那身形,如果有身手肯定是一個敏捷的的人。

自己一進,蟲二爺一退,那人一迎上來,自己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蟲二爺,就會陷入圍攻。不過,蟲二爺身邊,還站著小蟲哥,以今天的小蟲哥的表現來看,也算是蟲二爺的軟肋之一。另外,在蟲二爺身後二米處,還站著一個身材佝僂的漢子。

從謝寸官這個方向看過去,那個漢子站得隨便,但謝寸官總感覺有一點什麼不對。

跟隨黃士鴻練拳,黃士鴻曾經訓練謝寸官練習一種本能的感覺,就是沒事時搬個小凳在街上,預先判斷那些行人特別是短暫停頓的人的下一步動作。黃士鴻是江湖人,第一個師父是川陝兩地的老牌刀客,是個地地道道的老江湖,有許多我們平常人和練武人感覺匪夷所思的訓練方式。這種對別人下一步動作的預判,是觀察人體肢體語言的一種東西。

就像一個人如果隨時準備跳起來時,他的腿肯定會稍微彎曲的道理一樣。而他要往左跳,重心肯定要先右移一下,以求取得身體肌肉的反作用力。但對方的身體處于什麼樣的扭曲才會產生重心右移的效果,就是需要人細細觀察的。

長期訓練之後,就會對別人動作有一種預判,這種預判在格斗中,往往被稱為意識。

常打實戰又善于動腦的人,往往對此會有一種本能的學習,所以我們往往說有些人格斗意識好。有些人意識不行。我們和意識好的人動手時,往往會驚訝地發現,對方的肢體會預先到達我們想去的地方等待。

謝寸官做過這樣的訓練,所以那個人雖然站得身體佝僂,而且放松隨便,但他怎麼看,也感覺那個人似乎隨時會沖到蟲二爺身邊。難道這人是蟲二爺的保鏢,但看樣子又不像。不過,誰說保鏢一定要樣子像保鏢了。鷹立如睡,虎行如病,高手不是那麼容易被看出來的。二兩硬貨想縱橫天下的2B固然不少,但懷揣斤半裝沒銅的人也不少。

王猴看著慢吞吞走向場中的謝寸官,一股勃發的勁力就流淌在血液中了。

他是個好斗的人,從小就這樣!一遇到打架的事情,就是沖在前頭,而且不知道後退。他愛極了兩人格斗中斗智斗勇斗快的那種刺激。他是個漢民孩子,能被牛街首屈一指的**拳師看中,就是看中了他那股好斗不服輸的血性。當然,這里面也有蟲二爺的作用,蟲二爺從小與他交好,看他的身體敏捷,勁口足,天生一副好打手,就依靠哥哥李大蟲的關系,將王猴介紹到老位老拳師那里。

老拳師一眼看中了王猴,但回漢有別,只是將他當弟子卻不入室。教功法打法,卻不傳秘法。功法和打法,那是通背拳基本的練法和用法,而秘法,卻是門里前輩人老幾代的經驗積累,知道那一招怎麼好用,那一招要引,著手在那里。手在那里翹,腕在那里埋,全是小手法小細節的東西。而這些小手法和小細節,才是一個門里的精華。

為什麼你一拳出手,兩個人來接,一個就能接住,一個卻接不住;一個接住你就走不了,怎麼走怎麼別扭;一個接住你就進不去,怎麼進怎麼挨,這里面就有許多小細節。也許就是腕一沉,指一翹一點點東西。

放人,人家將身高體胖你推都推不動的人一推一個跟頭,力量卻同你差不多。那就是手的落點,用力的方向,蹭皮掛肉其實就是一指頭的勁兒。

王猴練功那叫一個苦,打定樁,冬夏摔得手背青腫,血都濺出來。

打活樁,盤步練根,一走就是兩鐘頭不帶歇氣的。看得老拳師眼珠子瞪著,直罵那些**弟子不爭氣,遲早玩意要叫這漢民弟子弄去。拳這東西,不練光想,就深不了,和悟性關系不大,許多人不理解,總以為有些人悟性好。其實是人家練通了。夏蟲不可語冰!那些從來沒見過冬天的蟲子,怎麼會知道冬雪嚴寒中那種酷酷的美麗。練到了,你悟性自然就好了,比別人理解得深了。

王猴不像其他那些弟子,總日介想圍在師父身邊,掏一點打法什麼的技巧。他就是一個字,在那苦練,直練得肩勁腰韌背柔,出手如鞭。同師兄弟們過手,一甩手,衣袖如鞭,發出脆響。師兄弟們同他動手,也就一個回合的照面,基本就擺那里了。

這此師兄弟不但不反思自己,反而一窩蜂地埋怨老拳師將拳法真傳教給了王猴,而不傳給他們。老拳師看得唏噓不已,終于流著淚,做過請真主寬恕的禮拜,一咬牙將拳法全傳給王猴。一個身懷絕技的老拳師,教一個肯吃苦練的弟子,那就像吸食了鴉片一樣,欲罷不能。因為埋沒心中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的東西,終于找到了知音,你一說,基本功到了的弟子,他就門清。而不是像那些整日介不練,東掏西掏的憨貨,你說點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技巧,他抓耳撓腮,喜不自勝。你真說點好東西,他卻兩目茫然,一副你看我像白痴般的表情。

此時格斗就在王猴面前,打開一片新天地。

通背拳,除了練得肩似轆轆,手如軟鞭,還要練得勁力通肩達背。否則只能是通臂拳,而非通背拳。只有勁力通肩達背,才能在放長擊遠中加上肩背打,那就真正有了猿身法。白猿通背,白猿通背,為什麼不是猴拳,就是因為猿除了靈長之外,還有身勁。

關中紅拳的側身換膀,就是借自于通背拳,這個側身換膀,就是肩背打的東西。當然,通背之後,還有通拍之說,這個卻已經與功法無關,而是一種境界了。王猴此時還達不到通拍之境,但通背之境卻已經是實打實的上身了。

謝寸官終于在場子當中站定。

王猴雙手一抱拳,道一聲︰「請!」

謝寸官雙手剛抱拳起來,王猴身體一側,左腳一開小步,右腳一隨,開了大步,身體如風中柳枝輕輕一晃,右手如鞭,嗖地帶著風聲,就甩向謝寸官的側太陽穴。謝寸官雙手剛抱起,當時也不換勢,順勢就起手,右手往上一掛,左手合了右肘,前腿一提,橫住王猴的右腿,往前進步,大腿一擰,帶了胯風,就往王猴貼進。

胯風是心意六合的特色,有些支派也叫臀風,是胯打的式子。

這個動作是雞腿提踩那一提中衍生出來的。雞腿一提,腳尖外撇,帶著橫腳掛膝之勢。而落踩時,卻不是橫扁踩下,而是腳往里擰,整個腿胯就形成一股子離心力,帶著這股子勁,自己的腿胯就與對方的腿胯相交,力就能作用過去。

就好像形意拳中與人撞臂時,小臂一擰,看著是撞了一下,其實是打了對方一下。這個胯風同那個擰臂是一個道理,只不過那在手上,這在腿上。

有許多人會說,這樣出腿別扭。其實那是你沒練,練到了習慣了,就自然而然了。

練拳就是練一個從別扭到習慣的過程,各種看著矛盾的動作,在你身上合諧統一了,你才能打得順心順手。

謝寸官下出胯風,上面手法卻是單虎抱頭,講一個挺肘如槍隨身勢!下面左掌是撞掌勁,力在掌緣,撞中了基本就要斷肋骨的。

但他強,王猴可也不弱!而且,王猴是將通背拳練到肩背打的人物,這手一甩出來,一觸謝寸官的小臂,就發出啪地一聲脆響。謝寸官的手臂上就一股火辣的痛,好像給鞭子抽到的肌膚一樣。而王猴的手在一觸之時,翻手一刁,手就掛住了謝寸官的小臂,但他這一把,與普通的掛不一樣,別人刁掛都是合著拇指,用手掌將人刁住。而王猴的刁手卻是將拇指叉開,卡在謝寸官的臂彎處,這樣一來,謝寸官的身子就被對方一下子固住,進不去了。腿上的胯風自然也就用不上了。

王猴此時已經小進左腳一跟,一倒重心勁口,左手一掌按在謝寸官肩上,發出啪的一聲響,打得謝寸官身體一震,肩頭一片火辣。同時王猴右手卻已經收了拇指,一把就插入謝寸官腋下,同時右步一進,就封了謝寸官的跤口。右手一用力往斜上挑起。

謝寸官就立足不穩,一步就跌了出去,摔在地上。

王猴這是打了一個通背拳中最常見的圈手。

謝寸官在滬上曾同通背門人交過手,對方打圈手時,都是直接用手來圈他的手,就被他用單虎抱頭加胯風放倒了,沒想到王猴的圈手卻與滬上的不同。

其實通背訣對圈手的解釋是,圈手不接手,手奔太陽走!看手不見手,圈身一邊丟!第一手就是取對方太陽穴,就是取不中,對方要偏頭躲閃,自然就沒了眼法。當對方看都看不清時,自己就進步穿手打錯跤。這個時候,著眼于對方的身體,對對方的手臂要視而不見。

正是傳統武術中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原則。謝寸官一動手,靠過去經驗來打,吃了個悶虧。他這邊身一挨地,立刻收腿盤身,手一扶,一個龍盤展形就站了起來。

速度快得王猴眼楮不由一眯!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國術凶猛之六合無雙最新章節 | 國術凶猛之六合無雙全文閱讀 | 國術凶猛之六合無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