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土匪鬧民國 二四五章 冢中笑爾書生氣

作者 ︰ 半渡

順承郡王府內,肖林和張學良繼續談論著局勢。

「漢公,就算孫傳芳拿下江蘇,也難以吃掉李宗仁和何應欽,自從去年南昌戰役,孫傳芳的精銳部隊損失殆盡,現在雖然號稱十萬之眾,卻都是些拼湊的二流部隊,李何二人卻都是善戰之將,哪怕一時失手,只要回過神來掉頭反攻,孫傳芳還是在江南站不住腳。」soudu.

對張學良的問題,肖林避而不答,反倒順著他的話頭說道︰「後防不穩,就不宜戰線過長,安**大舉進攻江浙,敗則挫動戰線,進退失據,而就算取勝,卻又從東北到江南拉出一字長蛇,首尾難以兩顧,這個大虧,去年咱們已經吃過了,以我個人的意見,當前應當首先解決山西問題,徹底平定北方,咱們再和南方革命黨決一死戰……」

奉系一年前曾經飲馬長江,佔領上海和浙江,但因為戰線過長,被孫傳芳的五省聯軍趕回了長江以北,又丟掉了徐州,那一場敗仗,就是奉系由盛轉衰的開始,這個慘痛的教訓,張學良當然記憶深刻,不由得站起身來在花廳里來回踱了兩圈,皺眉苦苦思索。

不得不承認,肖林說得很有道理,前車之鑒,不過就是一年前的事情,怎麼能在同一條溝里跌倒兩次呢?

對于北伐軍的戰斗力,張學良已經領教過了,年初的一場較量,他本人敗于河南,褚玉璞敗于江蘇,奉系部隊明顯不是人家的對手,時至今日,自張作霖以下,已經不再做武力統一的美夢,老帥張作霖也因此發出《息爭令》,向南方革命政府示好。

最好的結果,就是劃江而治,然後徐圖發展,再做打算。

也許,肖林說的才是當前局勢下最好的選擇。

但是,想要采取這種選擇,必須要有極大的勇氣和控制局面的能力。

北伐軍正在內亂之中,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稍縱即逝,趁勢而擊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放棄唾手可得的勝利,比奪取勝利還要困難。

配合孫傳芳發動龍潭戰役,是為了政治服務,如果和南方政府談判議和,能夠佔據有利形勢。

張學良停下腳步,已經拿定了主意,盡管他也承認肖林說的有其道理,但是,龍潭戰役是多方巨頭議定的決策,根本不可能改變。

安**政府是一個多方勢力的聯合體,內部有太多的矛盾和利益要平衡,孫傳芳客居山東,褚玉璞敗回直隸,這些人都急著打敗北伐軍,對山西的閻錫山根本不感興趣。

更麻煩的是,安**政府內部經濟政治問題不斷,都急需發動一場對外戰爭,以轉移內部矛盾。

連年內戰,軍費浩大,而張作霖一直仰仗的財政大員王永江,卻在去年辭職回鄉,扔下了一個爛攤子,京津銀行業最近紛紛關門歇業,更令經濟惡化,猶如雪上加霜,奉票(張作霖發行的紙幣)連連走低,不過幾年間,和銀元的兌換價格幾乎貶值了十倍。

(王永江,大連人,奉系重要成員,曾出任財政廳長,奉天省長等職務,1926年借病回鄉,一年後病故。在奉系的政務系統中,王永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他的離去和辭世,對張作霖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除此之外,日本人的態度近來也非常曖昧,對于東北軍進關,日本人最先是支持的態度,但隨著奉系不斷敗于北伐軍,日方的態度逐漸轉變,他們害怕的是,張作霖的部隊都被北伐軍消滅干淨,最後南方政府統一全國,如此一來,日本在東四省的權益就會受到影響。

所以最近以來,日本方面不斷催促張作霖停止擴張,退回關外,並不斷催促老帥落實各項協議承諾,但張作霖卻一直在和日方打著太極拳,不斷地忽悠……

只有取得一場對北伐軍的勝利,才能在站直腰桿說話,無論如何,都得利用國民黨內亂這個難得的機會,打一個漂亮仗。

「易經有雲︰‘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可失時’,肖林兄,這一仗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打了。」

張學良向著肖林擺擺手,接著說道︰「不過,我可以向父親建議一下,暫時放緩三、四軍團南下的速度,靜觀江浙之變。」

肖林點了點頭,沒有再勸。

肖林加入奉系已經一年多了,從沒對軍政大事發表過意見,這次勸說張學良,也是再三考慮的結果。

身為下屬,如何與上司相處是一門藝術,給領導提意見,是這門藝術的手段之一,而選擇沉默不語,是另一種手段。

發現問題很容易,清談高論也很容易,沉默是金也很容易,但如何選擇,里面卻大有學問。

肖林要在奉系混下去,如何和張學良相處非常重要,俗語說伴君如伴虎,張學良又一向年輕氣盛,為免猜忌,肖林很少亂講話,免得什麼時候犯了忌諱,稀里糊涂自毀靠山。

而且,奉系內部關系復雜,肖林只是一個新人,雖然擔任了察東鎮守使,但在各個大佬眼中,也不過是個小角色,貿然議論事務,說不定就會莫名其妙地得罪某人,白白樹敵。張學良的身份特殊,自己是一個武將,沒事在少帥面前搬弄是非,大放厥詞,沒什麼好處。

少說話,多做事,這是新人必須遵守的原則。

從新人到老鳥,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搞好人際關系、熟悉工作環境、提升業務能力、模清領導脾氣,才是關鍵的。

一年下來,情況漸漸不同,自己也快熬成了老資格,總是在軍政大事上一言不發,就顯得不合時宜了,因此,肖林今天第一次提出了建議。

但是張學良沒有采納。

對此肖林早有思想準備,也不著急上火,沒有再勸。

給領導提意見,並非一定要讓他按著自己的意思辦,如果是那樣,實在太不成熟了,這和面子無關,只要能夠表明我的姿態,顯示我的能力,足矣。

如果一味強勸,張學良肯定暗中火大,就算勉強接受,萬一事態發展偏離了自己的設想,不用說,後果非常嚴重。就算一切都在自己的算計中,也顯得老帥少帥加上幾位巨頭,外帶參謀總處,等等這一大幫子人的智力水平都低于自己,無形中就得罪了一大片,所以,意見提完就好,听不听是張家父子的事,肖林不會再說,最多通過老丈人再勸勸老帥。

這一切,是做人做官的道理,如果不懂這些,只能當一個高級幕僚,卻不能為一方主官。

張作霖發起龍潭戰役,要考慮的問題肯定很多,只是自己不在其位,想不到罷了。

這次勸諫的方針,集中了蔣百里和石醉六等戰略大家的意見,老成謀國之議,現在正是決定奉系命運的關鍵時刻,如果張氏父子能夠采取這個建議,集中全力先解決北方,整個形勢就會有一個新的變化,奉系也就擁有了和北伐軍抗衡的本錢。

但是,在張學良這里就踫了個軟釘子,還要堅持發動龍潭戰役,歷史的大方向果然是各種合力的結果,根本不可能靠個人撬動。

所在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和高度就不同,旁人很難理解。

「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

不管怎麼說,張學良還是听進了自己的意見,對配合龍潭戰役有所顧慮,打算留力以防閻錫山,這,就足夠了。

再通過別的渠道和關系,對老帥加以影響,修正安**的方針,盡力使事態向著有利于自身的方面發展,不要忘了,肖林的老丈人張作相深得張作霖信任……

當天晚上,肖林就給吉林發了一封電報,對張作相詳細講述了自己的意見,從整個大勢的分析,到張家口的具體防務,事無巨細,通通向老丈人描述了一番,想要讓張作相影響老帥,起碼得說服張作相。

張作相的回電很快,又向肖林詢問了一些具體問題,隨即答應下來,盡快找機會勸勸老帥張作霖。

對于結果,肖林沒有報太大的奢望,只要老帥能夠放棄對閻錫山的幻想,分出一些精力以備和晉綏軍開戰,這就足夠了。

過了兩天,肖林又接到情報,閻錫山又晉綏軍做出了擴編,將部隊分成了三個軍團,第一軍團軍團長商震,第二軍團軍團長徐永昌,第三軍團軍團長楊愛源。

如此一來,晉綏軍一共轄有十二個軍,十七個師,兩個騎兵師,七個獨立旅,共擁眾二十余萬人,這十二個軍中,其中第八軍為騎兵軍,另有炮兵集團和一個直轄第四師,師長就是後世鼎鼎大名的傅作義。

晉綏軍的編制和奉系類似,其軍隊組織和調動都非常秘密,閻錫山的統御自有一套,保密防諜工作都做得很好,肖林得到消息,已經有些晚了,越發感到了形勢的緊迫。

閻錫山這次擴軍,無疑就是大戰前的準備,看來,他很快就會動手了。

風起于晉綏,草動雲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歡樂土匪鬧民國最新章節 | 歡樂土匪鬧民國全文閱讀 | 歡樂土匪鬧民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