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上國 第六十章 董卓身死

作者 ︰ 阿菜

60,董卓身死

阿菜收服公孫贊,帶人馬回城,可是卻擔心劉備和公孫贊之間的矛盾無法化解,便低聲教公孫贊如何如何做,公孫贊點頭答應下來……

關羽、張飛見了公孫贊,大怒,要殺公孫贊。眾將連忙阻止,阿菜說要將公孫贊交給劉備親自處理,關、張這才憤憤的罷手。

城頭之上,劉備見公孫贊軍被擊潰,興奮的連傷也顧不得,跑下城來迎接凱旋之師。阿菜率眾將進入信都城,阿菜見劉備居然如此有精神,心中略感失望,看來要打這關、張二人的主意還是要慢慢來。

劉備見了公孫贊也在軍中,吃驚道︰「公孫兒,你怎麼也在這里,沒死嗎?」

公孫贊匆忙下馬,抱著劉備大腿痛哭流涕道︰「玄德兄,我不是人,居然把你的一條手臂給砍了,你一劍把我殺了吧,好出胸中一口悶氣!」

劉備疑惑不解,這公孫贊吃錯藥了,他不是阿菜的俘虜嗎,求自己干嗎?

關羽在旁道︰「大哥,公孫贊被四弟擒拿之後投降了,四弟說要將他交給你處理。」張飛鼓噪道︰「大哥,將他一劍砍了,以報這斷臂之仇。」

阿菜也插口說道︰「大哥,這公孫贊我可是親手帶到你面前,雖然他投降與我,但是要殺要刮全憑你自己做主,我沒有任何意見。」

公孫贊激動道︰「玄德,昔日你我共討董賊。兄弟一場義氣深重,可是我卻被利益燻昏了頭,為了一個城池和玄德翻臉,反目成仇,更是傷了玄德。我沒臉再活在這個世上了,你殺了吧,用我的頭來祭你失臂之傷。」

劉備听了公孫贊地話。一時想起昔日討伐董賊的光景來。那個時候他和關、張二人寄籍無名,沒有任何諸侯看的起他們。唯有這公孫贊把他們當兄弟看待,不但招待甚周,後來更是讓他做了平原相,這種事情對公孫贊是小事,對劉備卻是天大的事,這種知遇之恩情劉備又豈會相忘。

看著公孫贊悲傷欲絕的臉,劉備心軟。嘆道︰「我不過是傷了一臂,何必以你的命來低償。算了吧,就算是還債,你我再不相欠。」

關羽、張飛大急,急忙勸他不要太仁慈。

公孫贊也急道︰「這如何使得,我有愧與你,若是不能補償,我良心如何過的去?要不你把我地手臂給砍下來吧。」

「我要你手臂何用?」

劉備身體甚是虛弱。說完便要回去了。公孫贊看向阿菜,阿菜便道︰「既然大哥不願再追究,而伯圭心中愧疚,那我便罰伯圭照料大哥,直到大哥傷勢痊愈為止。」

公孫贊听了這話急忙熱情的扶著劉備回去休息,劉備無可奈何。只能由著他了。關羽和張飛看地氣悶,憤憤而去。

阿菜交了公孫贊一個簡單的任務,那就是讓劉備的傷勢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壞。太壞了萬一死了的話關羽和張飛極有可能棄阿菜而去,太好了的話劉備又要不安分,想著自立門戶了。公孫贊心領神會,自不用提。

自此,劉備的傷勢時好時壞,無法處理冀州事務。

這一日,阿菜進見劉備府邸探望他。「大哥。你傷勢如何?」劉備嘆道︰「還是老樣子,不時的發作。疼起來要命。」

阿菜悲傷道︰「大哥,可惜你壯志未酬遭此劫難,否則你我兄弟縱橫天下,何等地暢快淋灕。滅董賊,靖宇內,振我大漢江山。」

劉備傷心道︰「四弟,都是我拖累你了,若非我,你恐怕在討伐董賊了,也不用困在這個地方無法離開。」

「大哥勿要這麼說,都是小弟魯莽行事,當初若是我多留些士兵給你,你也不會受今日之苦,小弟為此一直心中慚愧。」

「四弟不要這麼說,你將冀州讓給我,我心中已是感激不盡,更送二萬兵馬,我又如何敢更多奢求?」

「我知大哥志向遠大,希望能在這亂世一展抱負,小弟別無所求,只望大哥能有康復的一天,你我再興大漢江山。」

「只恐今生無望,我現在只盼四弟能夠實現心中抱負。」

阿菜劉備抱頭痛哭,「哥哥無法實現抱負,我和二哥、三哥便代哥哥去完成,決不讓哥哥留有遺憾。」

「如此也好,我便讓二弟三弟助你一臂之力吧。」

至此劉備便一直待在冀州府邸休養,阿菜將甘夫人接到冀州信都,讓他們一家待在一起。

阿菜以代管為名,暫時收回了冀州的軍權和行政權,自此冀州、幽州軍政合一。隨後,阿菜令展旗軍駐扎幽州漁陽,以此為根基,向東北擴張勢力,並準備攻打鮮卑、烏丸。

出了長城,便是紫玫瑰魔王軍的勢力範圍,不過這並不代表魔王軍統一了內蒙和東北,只是他們在長城以外勢力比較強,沒有其它玩家勢力可以抗衡而已。

以幽、冀二州為後方,展旗軍沒有了任何顧慮,開始朝塞外進兵擴張,升級成了第一要務。不過這些事情都是直接交給各個軍長去處理,阿菜沒空去管。

他現在在集合實力,掃蕩幽、冀二州的其他殘存npc勢力,徹底統一這兩個州。此時的白菜軍武將如雲,謀士如雨,大軍傾巢而出狂卷各大中小城市。北至長城,西以太行山為界,南至黃河沿岸,邯鄲、鄴城、濮陽、渤海、範等等,全數收入囊中。

因為劉備的關系,關羽和張飛加入白菜軍團,成了兩大超級大手,攻城奪寨無比凶猛,趙雲更是出馬必勝,無人可擋。立了功自然要封官,加管進爵速度就像飛以樣。關羽、張飛心里痛快,對阿菜的感覺也比以前好多了,張口閉口便是四弟,並不避諱。除了這三大將外,尚有文丑、顏良、張郃等一流大將,同樣是非常好使,另有其他大將眾多各自安排。

謀士中主要有荀彧、郭嘉、荀攸、沮授、田豐、程昱、劉曄等,基本上都是曹操和袁紹地謀士,全給阿菜給搶了,有這些謀士出主意有誰能擋住阿菜的步伐?

阿菜在行動的同時,長安董卓軍也出現了急劇的變化。

董卓挾天子于長安,暴行逆施,胡作非為,百官敢怒不敢言。司徒王允苦思應對之策,要除董卓必先除呂布,然呂布神勇無敵,無人可殺之,徒呼奈何。一日,王允見府中貂禪,心中忽生一計,呂布董卓皆之徒,如此定可誅殺董卓。

貂禪使出美人計,果然令呂布對董卓心生不滿。王允再以言相激,呂布終于意決,要殺那董卓。此事以定,王允即招僕射、司隸等數人商議誅董之事。

李肅以天子禪位與董卓為誘,使董卓進入宮中,董卓高興昏了頭,未辨真假便去了。董卓進入宮中,見王允等持寶劍,驚叫起來。

王允大呼︰「反賊在此,何人殺之?」立刻便有數百軍士跑出,刺那董卓。董卓驚呼︰「我兒奉先何在?」

呂布從後轉出,厲聲道︰「奉天子詔討賊!」說完一戟將董卓刺死,李肅割其頭。

董卓手下郭汜、張濟、樊稠听到董卓已死,立刻帶著飛熊兵奔涼州而去。呂布至郿塢,先取了貂蟬,斬了董卓家眷,收刮無數財物返回了長安。

董卓死,百官慶賀。侍中蔡邕卻因董卓的知遇之恩而哭董卓,王允一向嫉妒蔡邕的響亮名聲,更擔心他會威脅到自己地地位,便以此為借口下令將蔡邕下獄中縊死,百官紛紛勸阻,王允不听,終究還是殺了這名動天下的蔡邕。

郭汜、張濟、樊稠逃到陝西,謀士賈詡道︰「與其像喪家犬一樣逃還不如率本部大軍殺回長安。」

聞言,三人聚集十余萬大軍,重新殺向長安。王允听西涼兵來,慌與呂布商議,呂布率眾將殺出,無人可抵擋其鋒利。

無法力敵,唯有計取。郭汜、張濟各領在呂布軍前後。呂布殺前軍,前軍堅守不戰,後軍沖殺。呂布回頭殺後軍,後軍退走,前軍立刻沖殺。如此連續幾日,欲戰不戰,欲止不止,激的呂布怒氣填胸。

樊稠軍馬卻直向長安殺去,京城危急,呂布急忙領軍回趕,背後郭汜、張濟殺來,呂布人馬大量折損。

眾賊圍困長安城,董卓余黨在城內響應,偷打開城門,三路賊兵同時殺入,呂布攔擋不住只得棄卻家下,自領百余騎兵,投靠袁術去了。

郭汜縱兵搶劫,無數大臣死與國難,內宮被圍困,獻帝上樓道︰「卿意欲何為?」

郭汜奏道︰「王允無端殺董太師,我特來報仇,非是造反。只要王允出來,臣便退兵。」

王允出來,郭汜責難,王允大呼道︰「董賊罪該萬死,我殺他有何錯,我今天唯死而已,你何必多言。」

郭汜立時便將王允殺于樓下,心中還尋思著是不是要將這獻帝一並給宰了。卻是董卓身死,賊亂再起。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天朝上國最新章節 | 天朝上國全文閱讀 | 天朝上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