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靈 生靈的反擊(下) 第三百四十三章 方心悅的堅持

作者 ︰ 夜狼

最終這一場退婚的鬧劇在陰天樂強力的干預下,徹底地變成了泡影。楊東昆一行人灰溜溜地跟在同樣氣色敗壞的方心悅身後,邁出了蕭家的大門。這一次,無論是楊家,還是方心悅,都是一敗涂地,毫無還手之力。好在陰天樂倒也沒有逼人太甚,只是讓楊家回去準備,近期將擇吉日為蕭峰和楊曼二人成親。對于陰天樂的這個說法,方心悅自然是心中怒罵不已,但是人在屋檐,怎能不低頭,這蕭宅中,陰天樂一方的實力遠超已方,他也只有暗中月復誹,卻不敢多說半句,免得引來陰天樂的注意,將「舊事」重提。

一路上,失魂落魄的楊東昆父子對于方心悅的安慰之語有一搭無一搭地回著,但是顯然均是左耳進、右耳出,直到下車時,幾人仍然是那麼一副垂頭喪氣,令方心悅看著就忍不住氣不打一處來的模樣。死氣沉沉的晚宴後,楊東昆以身體不適推辭了方心悅的夜談,令方心悅的心中自然是越發地不滿。

仍然是花園中的那亭子,仍然是昨日的擺設,只是與昨日相比之下,楊東昆的心境卻是截然不同。昨日的意氣風發已然不見了蹤影,留下的只有那一聲聲沉重的嘆息和緊鎖的眉頭。楊東昆自歸家以來,思前想後,就是始終難下決斷。

亭外傳來了輕微的腳步聲,不用說,自然是他的長子楊永興。楊東昆暗嘆了口氣。老二和老三今天可是嚇得不輕,倒是老大還能保持著基本地鎮定。他招手讓楊永興到了近前,問了問家中的狀況。楊永興垂首站在他的面前。一一做答。

「爹,一心宗雖然家大業大,綜合實力強于陰天樂,但是對于我們楊家來說,卻並非完全是好事。$您想想,一心宗地附庸世家眾多,我楊家屆時除了與方家的這點關系外,又有何德何能來要求受到一心宗上下的重視。也許。基于愛屋及烏,他們會對咱們稍稍高看一眼。但是妹子若是……恐怕這份高看也很難說會保持多久的時間。」楊永興斟酌著用詞,小心翼翼地道,「而咱們現在又得罪了青城和樓蘭,為了避禍,咱們恐怕就得遠遷北方,背井離鄉不說,這些產業一時半會也遷徙不走啊。屆時,咱們在北方可就是無根之草,完完全全地倚靠一心宗。看他們的臉色了。萬一……」

楊東昆听到這里,微微地點了點頭,長子說得不錯,如果說這種情況下,自己還要堅持楊家與方家間的婚事,那麼就真的只有背井離鄉地遷居北方了,只有在那里,一心宗方才能夠真正地庇佑楊家,否則楊家上下百余口,恐怕是死無葬身之地。其實這倒是楊東昆想謬了。即便看在蕭峰和楊曼間的感情上,陰天樂和玄宇他們也不可能對楊家進行人身攻擊。更何況,兩人還要顧忌青城與自身地名譽呢。但是撤銷一切直接或者間接來自樓蘭的訂單,這倒是板上釘釘的。斷沒有在這種關系下。還以資金維系楊家產業的道理。這一點上,沒有人能說陰天樂他們半個不字。

看到楊東昆對自己的認可,楊永興的心立時鎮定了不少,他倒是傾向于蕭家的,不管是從今天對陰天樂突然出現後所引發的一系列後果的考慮,還是從自已妹子的愛情考慮,結好蕭家,投向陰天樂和青城。對楊家目前來說。都是利大于弊。**至于日後青城與一心宗地爭霸,誰又能信誓旦旦地保證一心宗一定會凱歌高唱。而青城派就注定一敗涂地呢?錦上添花總是不如雪中送炭更令人有好感的。

「爹,我倒是覺得蕭家更適合咱們。」楊永興抬眼看了一眼父親,見他沒有怒形于色,這才接著道,「首先,蕭峰和妹子感情深厚,兩人情投意合,婚後的生活以蕭峰那小子的性格來看,也絕不會虧待了妹子;而且咱家地處隴西,那陰前輩居于樓蘭,可以說是想來就來,沒有人能夠攔阻。如果說咱們投向陰前輩,有了他的庇佑,至少在河西這一帶,我想沒有人會敢忽視陰前輩的存在吧?」

楊東昆贊許地點了點頭,河西走廊這一帶,除了一個崆峒派還稍成氣候,其余人等與楊家比起來,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罷了。若非這里靈氣稀薄,物產也不豐富,那些名門大派根本看不上這里,否則才就被納入到了他們的勢力範圍中去了。而如今距離河西走廊這里最近,也是風頭最盛的正是陰天樂,若是他有心庇佑楊家,那麼無論是在世俗界,還是修行界,對于楊家而言,都是一件喜事。

「其三,陰前輩雖然無論在修行界還是世俗界,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力,可以輕而易舉地調動青城甚至于是南方的很多門派地門下子弟,那些日本的陰陽師亦在他的庇佑之下,但是他自身直屬的屬下卻不多,我們楊家此時投奔過去,無論是看在曼兒地份上,還是咱們主動依附的面子上,陰前輩都絕不可能虧待了咱們,豈不是比在一心宗門下,看他們的臉色行事更好?爹,樓蘭城的建設至今也不過幾年的時光,十年前,誰又能相信陰前輩今日之成就?」楊永興乘熱打鐵道。

楊東昆聞言不禁就是一震,不得不承認,兒子的這句話令他的觸動最大。自古以來,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商人是誰?不是陶朱,不是沈百萬,更不是什麼胡雪岩之類地,而是呂不韋!這個遠在戰國時期就懂得了奇貨可居地商業和政治天才!

呂不韋,據史料記載,他原是陽翟(今河南禹縣)的大商人,在經商期間,遇到了流亡趙國地秦公子子楚,當時子楚在趙國的處境很艱難,呂不韋很同情他,並認為子楚是「奇貨可居」,于是用金錢資助子楚,並幫助他獲得了繼承王位的資格。後來,子楚繼承秦國王位,是為莊襄王。莊襄王以呂不韋為丞相,並封他為文信侯。莊襄王死後,其子贏政被立為王,是為秦始皇。秦始皇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在他執政為相期間,秦國出兵滅東周,攻取韓、趙、衛三國土地,建立三川、太原東郡,為統一中國作出了積極貢獻。呂不韋為相期間,門下食客三千人,家僮萬人。他命門客「人人著所聞」,著書立說,為建立統一的封建中央集權制尋找理論根據,這些著作最終匯編成了《呂氏春秋》。由于後來呂不韋在為相期間,涉入太後的宮闈秘事,又獨斷專權,所以到秦始皇親理政務後,將他免職,並遷去蜀,後憂懼飲鴆而亡。雖然說如今的世俗界中對呂不韋持否定意見的不少,給予肯定意見的不多。大多數認為其不過是一個投機的商人,靠投機贏得政治上的新生命,從而飛黃騰達。更有甚者認為,其不過是一個利用女人謀取政治地位的人。但是呂不韋能夠把持秦國朝政多年,而且在為相期間,還奪取了大片的土地,為秦始皇一統六國奠定了基礎,不得不說他還是有著極高的才能的。甚至于後人中,還傳說著呂不韋在向子楚奉上美姬時,其已身懷有孕,而秦始皇其實是他的親生骨肉,通過這樣的手段,他甚至于為子孫後代篡取了秦國的王位。而楊永興的話里話外,無疑就是在說,這個陰天樂也是奇貨可居,若是能及時地投資,日後也是前途無量。

楊東昆這時才真的是有幾分動心了,之前他更多的考慮地是,自己拒絕了任何一方,都可能會帶來的巨大麻煩,听兒子這樣一說,換個思路來看,陰天樂和青城的突然介入,未必不是楊家復興的一個契機!楊家,在方心悅乃至一心宗的眼中,不過是楊曼的一個附屬品,只有楊曼在一心宗得寵,楊家才能揚眉吐氣。若是楊曼難得一心宗上下的歡心,自己就是依附過去,又能得到人家的幾分重視?

而陰天樂則不同,他的勢力還正處于擴張期,投靠他的世家幾乎沒有,當然了,這也跟他似乎無意進一步擴大自己勢力有關系。但是他手中卻不缺少楊家所需要的資源。要資金,陰天樂恐怕是全國最富的個人了。要修行的場所,東北的長白山可是屬于他的名下,雖然如今大半已經租于其他門派,但是所有權終究是在他的手中,這是得到整個修行界公認的。而且靈氣最為濃厚的地方,仍然牢牢地把握在了陰天樂和青城的手中。而且以陰天樂與青城派一向良好的關系,他所看中的人,自然也會得到青城的照顧。這樣算下來,陰天樂的優勢也是很令人動心的。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妖靈最新章節 | 妖靈全文閱讀 | 妖靈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