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龍騰 作品相關 關于作品歷史背景及發展前景的解釋

作者 ︰ 淡墨青衫

這個……發這個好象又有騙點擊之嫌,不過有些問題還是要解釋一下,也是怪作者自已,沒有在上一篇解釋中把一些話說清楚。

朋友在書評區留言說,本書的不足之處在于選擇台灣為立身的基礎。那里在明未很落後,還不如去和李自成混呢。

關于這一點,我也認同,明未的台灣確實很落後,可以說,沒有城鎮、沒有居民、沒有政府、沒有商業、沒有農業,當然,也不會有教育和軍隊,除了一些跑到台灣種地的農民和過路的漁民,台灣也就只有一些尚未開化的原住民。

那為什麼要選擇台灣為基地呢?所有的歷史架家,必得有一個基地,這個前提是確定的。除非如午夜狂奔那個大TJ直接把主角寫成皇帝,不然的話,只能如新宋的石越,從文人到官員,慢慢地在勾心斗角及因主角比古人多上千年的閱歷而表現出來的才干,來獲得皇帝的歡心,得以施展才干。這樣的寫法,與我的《大漢龍騰》不能兼容。那樣不痛快,受到的制約太多,未知的因素太多。如石越的身世之迷引發的軒然大波,雖然阿越解決了這個麻煩,但麻煩就是麻煩,干嗎讓主角活的這麼難受,自個兒弄塊基地,白紙上畫畫,不是更好麼?

是故,絕大多數的架空小說都是要有一個開始的基地,這一點本書也不能例外。

選擇台灣的原因很簡單,正是因為那里的落後。很多架空小說讓主角成為無所不能的聖人,或者是干脆帶一隊解放軍回到過去———我很不喜歡。架空並不代表不守根本的規則,如果純粹是作者安排一切,那不如寫魔幻好了。

台灣在明末地位,便我下定了選擇台灣做基地的決心。一則落後,二來通過海上交通的便利展開與西方文明的對話。實際上,陳永華,就是韋小寶的師父陳近南去台灣後,通過種植甘蔗制造白糖來出口,每年就可以賺上幾十萬兩白銀,台灣土地肥沃,一年可以收獲三次,這樣的寶地,比選擇內地發展強多了吧?

譚3甩所言的張偉發財過快,這到是事實。其實我在開始時也考慮過這一點,想讓主角發展的更慢一些,受一些苦。不過,由于網絡閱讀所需要的快節奏,我怕我這樣處理的話,一個讀者也沒有。所以只好先讓他順風順水,等將來有機會,再修改吧。

先回復幾位網友的中肯意見,若是還有需要,只得再來騙點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漢龍騰最新章節 | 大漢龍騰全文閱讀 | 大漢龍騰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