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第七章 無道伐有道1

作者 ︰ 大漠逐月

在魯國都城,規模宏大的宮宅建在城中心的高阜上,宮宅的東南及西南為貴族官宦居區,北面為市賈區,居民區散布于城四周近城牆處,完全符合「左壇右社,面朝後市」,「仕者近宮,不仕與耕者近門,工賈近市」的周代禮制。這里是一個繁華的都市,在這里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馬,東方的魚鹽西方的皮革都有叫賣;在這里,叫賣的除了百姓商賈,還有魯國的國君;這里的稅收本該給國君卻給了大臣姬伯御。

姬伯御最近越來越想不通。本來國君位置應該是父親的,父親百年之後傳位于自己。可是上天卻把自己捉弄,周宣王強逼魯武公讓姬戲繼承,而魯武公不敢反抗。為什麼在父親姬括死後,姬戲要把都城的稅收給自己?原因只有一個,姬戲接受魯國國君位置,受之有愧。

這些年來由于這些問題姬伯御沒有想明白,在趁魯懿公姬戲沉迷于木匠手藝沉迷于叫賣的時候,他就暗地里培植自己的力量,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把這位國君取而代之。

不久大臣文仲去世了。這個時候大臣文仲家庭分裂。文仲有五個兒子。大兒子叫劇伯,本來按照禮制,將來會由大兒子劇伯繼承文仲的爵位和封地。可是自從姬戲即位之後,他的其他的兒子開始不安分起來。其中有個兒子叫西孟,他帶領兩個兄弟一起跟劇伯爭奪爵位。最後兄弟不合,發生了械斗。劇伯和另一個兄弟四季,被迫逃跑。這樣小兒子西孟繼承了文仲的爵位。劇伯和四季無處安身,就投奔了姬伯御。自從到了姬伯御府邸,劇伯和四季每天都要祭祀文仲,發誓要把國君姬戲殺掉,因為不是姬戲即位,就不會出現兄弟內訌。劇伯也不會失去爵位。姬戲死後,就可以讓姬伯御即位,才叫物歸原主。

這一天朝堂上,究竟是立嫡立長還是立賢已引發了爭議。

鑒于文仲因為繼承問題發生的混亂和爭執,魯懿公準備昭告天下,選用人才賢能才是選人的標準。古往今來,夏朝毀于夏桀之手,商朝敗在紂王之手,這都是因為立長立嫡引發的禍亂。相反如果能夠推舉賢能治理國家,自然能勵精圖治長治久安。這樣,也為自己當初繼承了國君位正本清源。

原本以為,非是立嫡立長繼承父業的西孟會認同自己的看法,不料西孟不但沒有支持,而且還堅持把自己的長子伯車立為繼承人。西孟上奏說;「雖然臣是因為賢能繼承了爵位,但是臣經歷了這種繼承方式帶來的痛楚,父親尸骨未寒,子女爭奪已經開始,互不相讓,水火不容。立嫡立長,簡單明了。」

魯懿公愕然無語,手心里攥出了細汗。

姬伯御見場面如此,心懷叵測的站出來說:「君侯,臣本贊成立賢達作為繼承人,但是我們看到了這些年因為廢長立幼所引發的血案。痛定思痛。臣還是希望君侯慎重考慮。」

如此一來,魯懿公在朝廷的位置越來越不能名正言順,自己又無力改變。于是他就更加沉醉于自己的那些小玩意兒,連續輟朝。他越來越喜歡把自己打扮成一個民間木匠,衣著簡樸,起早貪黑。因為在這個市場上,他听到最多的就是︰「瞧這木馬,做的多傳神啊。簡直就是汗血寶馬,那個蹄子,那個鬃毛,甚至那個汗水都是剛出來的。再看看這個屏風,簡直是巧奪天工。畫中的究竟是人是神仙啊?」

魯懿公坐在自己作品旁邊,很是得意。討價還價之後,買主買走了自己的作品,魯懿公心里覺得自己還行。而買走姬戲作品的人,還不知道這個手藝如此好的木匠就是他們的國君。

所以說,任何人只要專注于一件事情,都沒有做不好的。可惜的是,魯懿公在自己沒有能力也不願意改變的環境中,選擇了專注于木匠。世界的任何改變都是從小小的渴望開始的。魯懿公從這個木匠手藝里得到了他需要的肯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烽火戲諸侯最新章節 | 烽火戲諸侯全文閱讀 | 烽火戲諸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