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追求 第11節:第六章(1)

作者 ︰ 希望之星

>

雙搶過後,緊接著就是向國家交公糧。糧食曬干後,都裝成一麻袋一麻袋的,然後用人工把一麻袋一麻袋糧食扛上車。那一麻袋糧食一般都在兩百斤左右,這對于志堅又是一個考驗。有的人在為他捏一把汗;有的人在拭目以待,看他這次還能不能帶起這個頭。趙金德悄悄地給于志堅︰「志堅,這活兒可不同其他活,搞不好會閃著腰或壓傷身體,一開始要悠著點,不要太猛。」他知道這次人們都在看著他。打鐵要得本身硬,于志堅毫不猶豫,仍然率先扛了起來。一上來還真是有點受不了,壓得走路就不穩,他咬牙堅持著。他想︰沒有邁不過的坎,農村的男子汗哪個沒有經受過這第一`次。他的一舉一動包括細微之處人們看得清清楚楚,這不得不使社員們感動和佩服。一個個干勁倍增,老練的扛起包子還帶著跑。第一次下來,他真的受不了,晚上回到家里蹲在地上吃了三大碗紅薯面條,就倒在□□睡了。早晨起床時渾身酸痛,恨不得睡上一天,可是不行,這時,思想在迫使身體必須起來。他忍受著肢體的疼痛起床了,又去履行著他的職責。

只從于志堅當了生產隊干部,就很少和張諾英在一起聊天了。農忙時節,他及乎是不分晝夜的干,更顧不上和張諾英在一起聊了。一天晚上,張諾英來找于志堅,他們兩人在門前的棗樹下坐了下來,張諾英︰「志堅哥,你這一段時間是不是太累了,又黑又瘦。干是干,也要注意身體呀。」「諾英,你是看得到的,我也不瞞你,確實太累了。可我這麼年輕帶領社員們干活,不靠我的干勁去帶頭干,以實際行動帶動大家,只靠嘴能行嗎?誰能服你。」「是呀,你的有道理。」「諾英,我思考過,我們風華正茂的時候,也正是干一番事業的時候,一是不能辜負老隊長對我的期望,二是不能忘記母親對我的諄諄教導,‘要當就當一個好干部,不能落罵名’。」張諾英被于志堅的思想所感動,︰「志堅哥,你接受的教育我好,思想我進步,我要向你學習呀。」

「諾英,你和我不一樣,我是農村出生的,很就經受了很多磨練。」他就把他十四歲那年就上大型水利工地干活的事給張諾英听。那年冬天,生產大隊把初中的所有男生都派到離家很遠的水利工地上搞大匯戰。各自到自己所在的生產隊工地,生產隊把民工分成三班,每六個時換一班。工地上是一晝夜二十四時不停工,這叫「三班四上」。沒有機械,都是人工用釘耙挖土,鐵鍬上土,板車拉土。那個時候,他干起活來就和大人一樣,什麼活都干。像挖土拉板車這樣的重活也照樣干。大人們都佩服,連旁邊的生產隊群眾都贊揚。他去工地就穿了一套衣服。一天夜里,換班後從工地回住處時,走在村子里一段流有髒水的路上,因看不清,一下子滑倒在地,衣服既打濕了也弄髒了。他跑到伙房給炊事員一,在鍋灶旁把衣服用火烤一烤又繼續穿。炊事員感嘆地︰「多能吃苦的娃子呀!」這「三班四上」輪番出工,有時是白天,有時是夜間,又在冬季,人們很容易受涼。一次,也可能是受涼的原因,他突然發起高燒,然後就是頭暈、惡心、吃不下飯。這時正好趕上民工們改善生活,叫加餐,和平時不一樣,有肉吃,有酒喝。他眼睜睜看著,就是吃不下去。佰伯、叔叔們勸他吃一點,他勉強吃了幾口,不一會兒,就吐了;可仍然按時上下班。住的都是用稻草檁條搭起的簡易工棚,十幾個人擠在一起睡在鋪的稻草上面。一天夜里,生產隊的工地負責人趙樂金和社員趙安德二人睡醒了坐在那里抽煙,二人不約而同的都望著他。趙安德︰「志堅這娃子是又懂事又能吃苦,這兩天帶著病還照樣在干,多好的娃子啊!」趙樂金︰「我們這全隊的孩子都不可跟他,真是學習的榜樣,我們大人都做不到這一點。」工地上的飯大多是蒸饅頭煮菜湯,凡是這樣的飯,就是每人發一個大饅頭,菜湯隨便喝。他一般是將饅頭吃一半留一半,多喝點菜湯。到工程結束時他將攢下的饅頭帶回家給了母親,母親很吃驚,問︰「志堅,這是怎麼回事?」他把來歷向母親清後,母親抱著他哭了。張諾英听後感動地流下了淚水,︰「志堅哥,不管是農村出生還是城市出生,人都是平等的,不應該有什麼兩樣,不能有貴族思想,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話是那樣,可現實不會是那樣的,要不,就不會有三大差別這個詞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永恆的追求最新章節 | 永恆的追求全文閱讀 | 永恆的追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