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唐再續 正文 第185章 盈香妙坊(二)

作者 ︰ 雲無風

更新時間︰2013-01-07

周圍已經完全尋不見那人蹤跡,只有「盈香妙坊」四個大字的牌匾高懸朱色大門之外。,,用手機也能看。」

李曜笑了笑,懶得去理他,只是走到院門之外,打量了一下盈香妙坊內的垂楊輕柳、流觴曲水,呵呵一笑,微微加大聲量︰「好一個盈香妙坊,果然好景致。」

「青樓」一詞,起初所指並非妓院,而只是一般比較華麗的屋宇,有時則作為豪門高戶的代稱,唐末才逐漸用作妓院別稱。而事實上,哪怕妓院,在此時也還可以分為兩種︰妓院和伎院。

這個時代,哪怕是真妓院,也不是後世電視里出現的那種庸姿俗粉扎堆,除了肉-欲再無其他的放縱場。許多男人去青樓,不一定要與青樓里的姑娘一度**,很有些人只是如李曜所說的喝喝茶,聊聊天。

這不是什麼奇談怪論,甚至不值得驚奇。即便是在唐朝這個古代最為自由的時代,自由戀愛也不是那麼多的,高門大戶的自由戀愛更是稀罕之極。而在青樓,則不相同。

李曜曾經拜讀過孔慶東關于「青樓文化」的一篇文章。其中說到青樓並不等同于妓院,它不是妓院的雅稱或代名詞,它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已遠離了今日的現代化工業社會,青樓中的那些女子也十分不同于今天的種種「野雞」和「小蜜」。所以,筆者也好,讀者也罷,都大可不必仿效傳統文人「流淚眼觀流淚眼,斷腸人對斷腸人」的姿態。

如果—味地同情起來,那除了「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以外,還能有什麼其它可觀之處呢?因此,需要在同情的淚眼之外,加上冷靜的意志和克制的力量。這,便是關懷。《世說新語》和《晉書》中都載有「新亭對泣」的故事。東晉一些由北方過江的士大夫們,經常在郊區的新亭飲宴。一次飲宴時,周頡嘆息說︰風景還是這樣,可是國家的河山卻變樣了!在座很多人听了都不禁流下淚來。只有大將軍王導不以為然地說︰「當共戳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這里,周頡的態度雖也感人,但畢竟還只停留于「同情」——見景傷心’的同情,而王導卻是一種關懷——把同情揣在心底,更重視某種奮發有為的超越氣魄。

釘上十字架的耶穌,走下山頂的查拉斯圖特拉,鼓盆而歌的莊子,肩住黑暗閘門的魯迅,具有的都是一種偉大的關懷。

李曜走到門口,憨娃兒猶豫了一下,也跟了過來。

院門邊閃出一名女子,二八年華,姿容清麗,素服雲袖,朝李曜露出笑容,微微一禮,道︰「公子可是來坊中休憩?不知可有相熟的姑娘?」

李曜來到大唐也有數載,尚第一次听見公子一詞,何況還是稱呼他,不禁笑道︰「某可當不得公子一詞。」

那姑娘抿嘴一笑︰「奴觀公子氣度儼然,絕非庸碌,縱非公子,勝似公子。」

李曜哈哈一笑︰「某嘗聞藝坊女子,個個色藝雙絕,原未全信,今始不疑也。」

那姑娘又問︰「不知公子高姓,可有相熟的姑娘?」

李曜微笑搖頭︰「某姓王,祖籍河東太原,今日方才游歷至此,何來相熟的姑娘?不過一句生,兩句熟,某與姑娘你倒是說了好幾句話,該算是頗為相熟了。」

那姑娘見他這個近乎套得有趣,不禁撲哧一笑,抿嘴道︰「王郎君好巧的嘴兒,可惜奴家詩文未能有所小成,坊主尚不許奴家來會客,只在此處迎送貴客而已。」

李曜微微驚訝︰「以姑娘你這般,竟然還不許會客?貴坊主的要求,未免太高了些。」

那姑娘卻不同意,搖頭道︰「敝坊所迎之客,皆是賢達之流,要求自然也就高些。郎君既然是太原王氏出身,倒是可進敝坊休憩悠游。不過,王氏乃文名鼎盛之家,不論待會兒是哪位姑娘來與郎君相會,只怕都免不得要與郎君論些詩文,還望郎君早作準備。」

李曜又是一奇,問︰「哪位姑娘與某相見,莫非不由某自己選擇?」

那姑娘笑起來,但搖頭卻很果斷︰「郎君果是初來敝坊,敝坊規矩︰有客來訪,姑娘們自行決定是否與之相會。」

李曜忍不住哈哈一笑︰「這倒是個新鮮規矩,卻不知道若有客人前來,而貴坊卻無一位姑娘願意出來相見,又該當如何處置?」

那姑娘一本正經地道︰「那就只好請這位客人打道回府,又或者改日再來了。」

李曜搖頭道︰「若果然吃了這樣的閉門羹,任誰也不想來再丟一回人了吧。」

那姑娘道︰「來與不來,自然要看客人心意,見與不見,卻是要看敝坊姑娘們的心意。不過依奴家看,以王郎君這般翩然出塵,當不必擔心遇到這等尷尬事。」

李曜笑了笑,道︰「那好吧,某就見識一番貴坊的姑娘是何等色藝無雙。」——

一個劇情卡了三天,現在的安排,我個人只能給八十分,當然這個劇情大概要有好幾章,後面還有,大家慢慢看。

另外冒著風險說兩句話,向一些人致敬,懂的朋友自然明白我在說什麼,不懂的朋友,也無須知道我在說什麼︰

「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

「一句真話能比整個世界還重,一個夢想能讓生命迸射光芒!」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東唐再續最新章節 | 東唐再續全文閱讀 | 東唐再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