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唐再續 卷二 開山軍使 第105章 兩雄爭鋒

作者 ︰ 雲無風

定難軍輔兵軍營火光沖天,帳篷、物資甚至包括帶不走拿不下的軍械,全被飛騰軍堆在一起點燃焚燒。火光映照之下,飛騰軍的漢子們帶著放肆的笑容,在史建瑭的一聲呼喝之下,紛紛拉轉馬頭,沖出大營,隱沒在夜色之中。

「史都虞候,這群沒卵子的王八羔子,太不經打了!要不俺們去定難軍中軍大營再沖殺一陣如何?」

憨娃兒明顯沒有盡興,雖然他實際上至少已經親手打殺了上百人,可那些輔兵乃是睡夢中被偷襲驚醒,根本沒人做出什麼反抗,更何況憨娃兒這般體型,這般騎術,光是沖過來的威勢就讓人失去了抵抗的勇氣,要麼是站在那里嚇傻了,被直接打爆腦袋,要麼是慌不擇路之下被他追上,一棍子捅穿胸腔……總之根本沒人敢跟他交手。這對別人而言,是很有成就感的事,可對憨娃兒這等憨痴性子的夯貨來說,卻是無趣之極,因而他總想拾掇史建瑭去打定難軍中軍大營。

在他看來,要找個對手,不容易啊!不過人家好歹是兩萬大軍,在那中軍大營之中,總該有幾塊料能陪自己玩玩了吧?

本來,憨娃兒雖然憨痴,也猜到史建瑭不會同意他這等建議,畢竟他也知道,飛騰軍就算再強,也不是誰都跟他這樣能打,史建瑭是受過自家郎君私下親自叮囑的,肯定不會亂來。

哪知道這次偏偏出了意外,史建瑭哈哈一笑,大聲道︰「有軍使妙計入耳,我等飛騰精騎,天下何處不能往!正要去他定難軍中軍大營見識一番!也好教這些蠢物知道某家軍使的威風,知道某家飛騰軍的威武!」

憨娃兒大喜過望︰「史都虞候此言當真?」

史建瑭朗聲一笑︰「自然當真,為何不當真?」

咄爾比憨娃兒戰陣經驗豐富許多,方才月兌戰出來,他先是清點了一下乙旅的損傷狀況,這才趕到史建瑭和憨娃兒身邊來,此時正好听見史建瑭說要去襲擊定難軍中軍大營,不禁吃了一驚︰「史都虞候,我等剛剛襲擊了他家輔兵大營,現在定難軍定然已經得到消息,肯定全軍戒備了,這時候去襲擊他家中軍大帳,某怕我等如今兵力不夠啊!」

史建瑭哂然一笑︰「無妨,無妨,軍使早已料定他們的行止,我等如今去襲他中軍,正是再好不過的時機。」

咄爾一愣,雖然听說是李曜的定計,他心中已然肯了,但還是忍不住奇道︰「原來是軍使定計……卻不知軍使是如何說的?」

史建瑭回頭朝定難軍中軍大營看了一眼,頓時哈哈一笑,指著那邊道︰「你瞧,定難軍騎兵正在集結。」

咄爾無所謂道︰「動作太慢了,等他們來,俺們早走遠了。」

史建瑭笑道︰「正是如此,不過咱們不必走遠,兜個圈子甩掉他們,然後去他中軍便是。軍使說了,我們先來打他們的輔兵軍營,乃是攻其不備,也是先打弱敵,而之後他中軍大營派來反擊我等的,肯定都是騎兵,我等夜襲輔兵軍營再轉去他們中軍,這就成了調虎離山之勢……我們兩百騎兵,他們數千騎,為了保持隊伍勻速,他們必然沒有我們跑得快,更何況他們一來神木寨就開戰,對附近地形哪里有我等熟悉?所以只要帶著他們繞一圈,我們再掉頭去打他中軍大營,他們的騎兵一時半會兒絕對趕不回來,而他家中軍則根本不會料到我們會去襲擊,便又一次成了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咄爾目瞪口呆,半晌才嘆道︰「軍使神機妙算,俺咄爾算是服了。」——

神機妙算的李軍使正站在塔樓之上,遠遠看著山下的火光,他的面色很淡然,所以他身邊的折嗣禮也很放心,尤其是看著定難軍輔兵軍營升起大火,而中軍軍營忙忙碌碌的集合騎兵之時,折嗣禮深深地舒了口氣,笑道︰「李軍使神機妙算,敵軍果然墮入軍使轂中。」

李曜悄悄地松開全是冷汗的兩只拳頭,維持著風輕雲淡地聲音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古人誠不欺我。今夜過後,定難軍軍心盡喪,再無翻盤之機。折兄,你可以放心為折公傳訊,報個平安了。」

折嗣禮笑道︰「軍使說得是,定難軍一日數挫,軍心士氣一跌再跌,又損失了輔兵攜帶的軍糧,只怕明日一清點,就要駭得心驚膽顫,倉皇撤退。某待會兒便給兵馬使傳訊,告訴他老人家,此番我等已然穩操勝券,請他不必擔心了。」

李曜點點頭,輕聲道︰「打完這一仗,某只怕便要回轉河東了,請折兄替某感謝折公,多謝他相信李曜,讓某來單獨指揮這次作戰。」

折嗣禮愕然一愣,繼而肅然點頭︰「軍使言重了,以軍使之鬼才,正是為這等世道而生,縱然沒有此戰,今後也定有一鳴驚人之盛舉。」

李曜輕嘆一聲︰「鬼才?郭奉孝之能,不是某敢比擬的。再說,就算某有幾分能耐,若無折兵使信任,也是全無所用。君不聞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乎?」

折嗣禮哈哈一笑,搖頭道︰「軍使這話,某卻不敢苟同。軍使以文重于太原王氏,以武重于河東並帥,今日一戰之後,更是文名彰于士林,將才領袖河東,如此風華絕代,冠絕群英,何愁伯樂之不曾有?」

李曜笑著擺擺手︰「你這高帽子也帶得太大了些,不過是亂寫幾首歪詩,僥幸贏了幾頭蠢驢,哪里稱得上什麼風華絕代、冠絕群英?不過是山中無……大蟲,猴子稱大王罷了。」他本來打算說山中無老虎,但忽然想到,唐朝避李虎(李淵祖父)之諱,不可稱「虎」字,連大名鼎鼎的虎牢關都改名叫做武牢關,于是趕緊改口,用了唐朝對老虎的專稱「大蟲」。

折嗣禮則搖頭笑道︰「張懿孫(張繼,字懿孫,古時稱呼先賢,不可直呼其名。)僅以一篇《楓橋夜泊》,便名揚四海,所以說這文名啊,可不是論斤論兩的。李軍使‘建功未必狼居胥,報國豈止玉門關’如今不也是傳世之章?至于將才,某雖庸碌,卻也從軍多年,還從未听說以一敵十甚至以一敵二十而輕松勝之者,不被稱為世之名將的。」

李曜依舊笑著擺手道︰「這卻有所不同。譬如項王當年,以兩萬楚軍正面擊破秦軍四十萬,這也是以一敵二十,然則他是野戰而勝,而某今日卻是以堅城拒敵。此中差別,何止雲泥?更不要說,本朝太宗文皇帝,昔年以三千精騎擊破竇建德十余萬大軍,而且還陣擒敵酋,一戰而定鼎天下。這等前賢,才叫英武蓋世!某如今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勝了,乃是理所當然,若是不勝,那才是丟人現眼去了。」

折嗣禮讀書自然比不得李曜多,尤其是這些軍事史,本就是當年他之所好,折嗣禮如何說得過他,見李曜這般謙虛,他也只好苦笑。不過,苦笑之時,卻有一個念頭從他腦子里一閃而過︰「為何李軍使舉的兩個例子,都不是單純的……名將?」

兩人站在塔樓上觀察山下的戰斗,順便也隨意聊了些別的事,譬如沿河五鎮的過去以及如今的現狀,又譬如河東方面的各種情況,再聊到大唐如今的大局,朝廷接下來的動作……聊天之時,只要談得投機,時間自然過得飛快。

似乎沒過多久,就听見山下定難軍中軍大營方向忽然變得嘈雜萬分,兩人立刻自動停止了話題,各自凝神望去。

這一望去,便看見一支人數不多,但卻精銳之極的騎兵已然殺進定難軍中軍大營之中,這支騎兵在三名大將的率領下,斬將奪旗,橫沖直撞,恍如一把利刃破開看似堅韌厚實的牛皮,銳不可當。

這支騎兵一路沖殺,並不以殺敵多少為己任,只是循著最方便騎兵沖殺的路線不斷的殺開面前亂糟糟的定難軍,一刻不停。

這支騎兵領頭的三人,都是軍中驍楚,那揮舞黑鐵大棒的憨娃兒和手持蛇頭馬槊的史建瑭二人更是無堅不摧,馬前無三合之將,領著飛騰軍甲旅、乙旅那群沙陀精騎殺得定難軍人仰馬翻,狼奔兔月兌,整個中軍大營很快便亂成一團。

正當李曜就要完全放下心來之時,憨娃兒的攻勢卻竟然被人所阻!

那員敵將身披鎖子甲,其所使的武器讓目力漸佳的李曜大吃一驚,居然是一把長錘!

軍中有語,曰「錘斧莫力敵,戟槊不可欺」,意思是是使錘、斧的,通常都是天生神力的猛將,遇見這樣的敵人,千萬不要力敵,也就是不要跟他拼力氣;而使畫戟、馬槊之人,通常都是名家高手,因為這兩樣兵器的「技術性」要求非常高,不是高手一般使不了,所以這都是「不可欺」之人,千萬大意不得。

憨娃兒天生神力,但他當時選兵器的時候還並未學什麼真正的招式套路,所以就把李曜造劍剩下的精鋼打了一把最簡單的鐵棍,否則以他的力氣,倒是使錘斧的好苗子……

而現在在定難軍中軍之中與他交手,並看起來似乎敵住了憨娃兒的,卻是一個真真正正的使錘之人。

李曜心頭閃過自己派出探馬細作打探出來的各種情報,忽然目中精芒一閃,說道︰「原來是他!」

折嗣禮馬上驍將,乃是善射之人,因而眼力也是極佳,此時也看見了那邊的情況,他對于竟然有人能敵住那位強橫無匹的朱旅帥,也是震駭非常,馬上問道︰「是誰?」

李曜深吸一口氣,沉聲道︰「若某所料不差,當是野利氏的頭號猛士,此番野利氏主將野利山門。」

「野利山門!是他?此人某也知曉,傳言他乃天煞命相,上克兄,下克弟,原本有一個兄長,出生時就成了死胎,他出生後一年多,本要有個弟弟,結果出生時也死掉了。」

李曜對這些東西是不信的,正要問他此人底細,哪知道折嗣禮也不打算把這種神神道道的事多說,就已經說道︰「野利山門三歲就敢持刀殺羊,四歲學會騎馬,五歲彎弓射狼……十歲之時,他外出找尋一頭丟失的羊羔,結果空手打死一匹孤狼,拖著狼尸和半邊羊尸回了部落,被野利氏頭人譽為族中少年第一勇士。十三歲時,野利氏族中已經沒有人是他的對手,野利氏第一勇士的名號,他已經保持了十年。」

李曜眉頭深皺,手心又不自覺的握緊了,他第一次為憨娃兒的安全擔心起來。

過去,憨娃兒雖然腦子不好使,但他天生神力,又有一種類似野獸直覺一般沒法解釋的機警,從來都只有他揍人、他打人,從他平時言語之中,李曜也只覺得他對自己師尊鐘離權有一種莫名的敬畏,再就是對李存孝有一種不肯服輸的情緒,除此之外,從來沒有覺得憨娃兒把別的什麼人的武力看在眼里。正因為如此,李曜也從來沒有擔心過憨娃兒的安全。

師尊不必說了,就算李存孝,也是不可能對憨娃兒出手的人,那麼天下雖大,還有誰能傷害到他?

然而今天,李曜卻突然揪心起來,他感覺自己的腳有些發涼,手心之中全是汗,心里滿滿地都是一個念頭︰

如果憨娃兒有什麼閃失,今夜就算有再大的戰果,又有屁用!

「鏘!——」地一聲巨響忽然傳進李曜的耳朵!

這一聲響,卻竟然是憨娃兒與野利山門來了一記硬踫硬,兩件重兵器毫無保留地砸到一起,發出來一聲幾乎是驚天動地的巨響!山下的戰斗,連山上觀戰的李曜和折嗣禮都听得一清二楚!

李曜和折嗣禮幾乎是同一時刻身體前傾,雙手撐著扶欄,目光死死地盯著山下兩人交手的地方!——

今天九一八,似乎我也戰意昂揚……但是,我不打砸搶,就發泄進書里吧。可惜唐朝時期的日本簡直不值一打……真是遺憾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東唐再續最新章節 | 東唐再續全文閱讀 | 東唐再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