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唐再續 卷一 十四太保 第060章 得此佳兒

作者 ︰ 雲無風

李曜心中一凜,李克用說「必率輕騎,叩首丹陛」,那就是說一旦得勝,就要大軍入關,殺入長安去清君側了,這可不是小事。只是他這話究竟只是說說,還是真個有了這等打算,卻還難說。

歷史上李克用打勝這一仗之後,只是上表請罪鳴冤,而後皇帝慌了手腳,將張浚和孔緯二相連續貶斥,又恢復李克用官職爵位,李克用也就接受了,並沒有真領大軍殺向長安。這其中不知道是不是還有什麼史書未曾記載的故事,或者李克用真的是一心忠于朝廷,根本沒有控制朝廷甚或干脆把朝廷推翻的打算?

他難道真的是唐朝的一大忠臣?

李曜一時還真有些弄不明白了。

不過李克用這番話,畢竟類似戰爭宣言,一旦說出,堂中諸子立即高聲叫好,請戰之聲,不絕于耳。

李克用麾下才堪大用的將才甚多,李曜現在是掌軍械監,請戰這事自然輪不到他,因而他可以安心端坐一旁,不必管他們對南線主將之位的爭奪。

李克用听他們爭了一會兒,忽然擺擺手,堂下頓時一片安靜,都看著這位父親、大王要作怎樣的決定。

李克用卻出人意料地問李曜︰「正陽,今日去軍械監,該牙門情況如何?」牙門,也就是衙門。

李曜原知李克用會問及此事,但沒料到是這個時候發問,不過好在是有準備的,當下也不怯場,起身拱手道︰「兒已記以成文,內中詳情,大王一看便知。」說著便走過去,雙手呈上今日從午後一直寫到傍晚才完成的兩篇文章︰《興軍械策》和《義兒軍換裝策》。

李克用本來不打算此時看文章,但忽然心中一動,居然接過來,認真看了起來。

「夫兵之欲強,在將帥有為,在身強體健,在糧充草足,在甲堅兵利。茲爾軍械者,軍兵所恃也,不可不慎,不可不重。大王欲強軍衛國,保境安民,故以僕領掌軍械監,深查制兵造甲之事。僕自受命,誠惶誠恐,唯恐托付不效,有礙大王百年大計,故今臨牙到任,不克輕忽,一一詳查,以此中實情報稟大王……」

「王右軍之遺範,好字,好字!」李克用一看李曜的字,眼前一亮,當時便出言贊道。他雖然自己讀書不算多,但畢竟是久居中原的貴族出身,字好字壞,這點眼力還是有的。

李曜謙恭稱遜,也不去看某些人嫉妒的眼神,似是毫不在乎,又似是習以為常。

李克用先前看得還頗為隨意,可是看到後來,卻是臉色一變,繼而沉臉皺眉,似深思,又似隱怒,看得堂下諸子面面相窺,各在心中猜測李曜文中究竟寫了什麼,讓大王這般神態。

李曜的文才,眼下諸人早已不敢懷疑,他縱然算不得什麼文豪詩匠,畢竟比他們這些純粹武人,了不起看了幾本諸如春秋、左傳等幾本書的半文盲強了許多。

但是對于李曜的辦事能力,他們卻還心存疑慮。李存孝當初推薦李曜,其實大半原因是為了惡心李存信,至于他對李曜的了解,不過是听李衎信中提及幾句,後來有了一面之緣,覺得此子看來還算不錯罷了。

而李克用之所以在不知李曜跟王家關系的情況下也願意用一用他,卻是之前路過代州時,听代州那些縉紳名流提起李曜才干名聲,因而有些印象,再加上蓋寓的推薦和派人去代州再次打探李記鐵坊的情況都對李曜頗為有利,這才準備召李曜來晉陽,在河東軍械監任職。

不過李克用一開始並沒有打算直接讓李曜出任掌軍械監一職,只是後來得到消息,說王家前任家主王弘唯一的在室女王笉要去代州找李曜謝過救命和葬父之恩,李克用才意識到李曜可以成為他拉近跟太原王家距離的一枚好棋,立刻變得重視起來,親自下令,讓李嗣昭帶著三百黑鴉兵去代州請他前來。

正因這里頭有這些彎彎道道,李克用對李曜的辦事能力其實遠不如嘴里說的那般看重,他原本最看重的,是李曜跟王家的關系。昨日見面和今日在宴會上的表現,則讓他又對李曜的文才刮目相看起來,甚至剛才還忽然想跟蓋寓商量一下,讓李曜別在軍械監消磨時光了,不如收進節帥幕府,為自己出謀劃策,即清貴,也顯赫,不辱其才。

然而看了這文章,李克用又覺得,李曜去掌軍械監,甚好!

放下兩篇文章,李克用捻須沉吟起來,片刻之後,才皺著眉頭問︰「如此說來,軍械監若要恢復全盛之勢,至少要投入五六萬貫?」

李曜淡然點頭。堂下則一陣喧嘩,李存顥不陰不陽地道︰「十四弟當真豪氣,掌個八品小衙,開口便要五六萬貫,若是日後你也掌軍,帶個一都兵馬,三五百之眾,隨便出去走一遭,怕不是便要十萬貫才好開口了?」

李曜看了他一眼,拱手道︰「七兄,軍械監所需,每一筆錢用在何處,折價、人工、損耗等等,一應賬目,弟已在文中詳細說明,大王自當明曉。若是七兄不解,可請大王將此策與你一觀,若仍對數目存疑,也可親往軍械監一問,詳加查證。至于日後,弟是否掌兵,掌兵又須花費幾何,此時弟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卻是無法斷言。」

李存顥聞言一滯,他沒料到李曜居然能把每一筆賬目都說明清楚,不禁語塞。

李克用擺手道︰「正陽此策之中,賬目清明,絕無弄虛作假之可能,爾等不必多問了。」然後轉頭對李曜道︰「正陽,若財帛充足,何時能開工制造?你這《義兒軍換裝策》,某已看過了,寫得甚好,簡直不像沒有帶過兵的人能寫出來的,只是這般復雜,某擔心費時日久,你可有良策?」

李曜微微點頭︰「黑鴉軍換裝與軍械監開工,其實本屬一事,子要軍械監這邊一切順利,黑鴉軍換裝便不是問題。若是大王一定要問個確切時日,兒以為開工一月,便能完成換裝所需器械甲冑,只是這其中還有些小問題,須得注意。」

李克用奇道︰「什麼問題?」

李曜道︰「大王,這換裝策中,兒曾言及,黑鴉軍所配馬戰橫刀,將要增長半尺,如此橫刀威力將更加巨大。只是這換刀之後,將士們必然需要一定時間加以熟悉,不然這戰力只怕非但不能增長,反而會因刀法不熟,反而有些下降,誠然不美。」

李克用恍然道︰「原是為此,此時倒是殊為可慮……存孝、存賢、嗣昭,你三人執掌黑鴉軍,某問爾等,若是給黑鴉軍配上增長半尺的橫刀,可否提升戰力,麾下將士須得多久時間熟悉此刀?」

李存孝拱手道︰「大王,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橫刀威力巨大,若能增長半尺,戰力必然大大提升,此事毫無疑問。至于多久熟悉……黑鴉軍天下鋒銳,將士們刀法熟稔,勤加操練之下,至多十天半月,便可足矣。」

李克用滿意地點點頭,又看向李存賢。

李存賢微微沉吟,道︰「二兄所言,兒以為甚是。只是兒有一點疑問,須得當面向十四弟問明,方才安心。」

李克用擺手一指李曜︰「存曜人便在此,你有話只管向問便是。」

李存賢點點頭,朝李曜問道︰「十四弟,某要問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橫刀鑄造甚難,一柄橫刀制成,費時數日,以軍械監利器署麾下工匠數目而言,制造五千柄橫刀,足足要近兩月,你說一個月可以完成,是否有把握?

第二個問題︰橫刀長度歷來只能達到如今之長度,而十四弟卻要將橫刀加長半尺,如今我河東是否能有這般煉鐵之能,若是長度加了,卻不經用了,交鋒即斷,那可就是拿我黑鴉軍當作兒戲,此死罪耳!十四弟可能保證這批加長橫刀之質地?

第三個問題︰十四弟說開工之後一個月可以完成,某姑且信之,然則究竟何時可以開工,還望十四弟給一個確切日子,黑鴉軍這邊,也好進行相應的調撥,不知十四弟以為然否?」

李存賢這三個問題可不比李存信的搗亂,這三個問題,每一個都可以說是問到了點子上,由不得李曜不答,而且絕對不能出錯。

李曜見李克用的眼神里也露出凝重來,當下心中凜然,面色卻仍淡然自若,拱手道︰「四兄這三問,問得甚是,便是四兄不問,弟也是要說的。」

當下也不管李存賢面上的三分訝色,侃侃而談道︰「四兄第一個問題,其實是質疑利器署的產能,所謂‘產能’一詞,乃是小弟所創,意思就是生產能力。利器署這幾年產能連年下降,也難怪四兄懷疑。然則四兄可能不知,小弟年初在代州,曾用過一套法子,將李記鐵坊產能生生提高了三倍不止,並且沒有增加一名工匠,只是多了些做搬運的雜工。軍械監這邊,只消按照小弟這文章上面的辦法進行整改,開工之後,不必增加工匠,只須調撥三百勞力與小弟,小弟便可以保證,產能立增三倍,一個月完成這批義兒軍換裝所需軍械,不在話下。」

李曜說到代州李記鐵坊的產能,別人只是驚訝,李存信卻是面色陰鷙,一雙眼楮猶如蛇目,盯了李曜一眼。

李曜裝作不知,繼續道︰「四兄第二個問題,乃是擔心煉鐵之術是不是足以支撐加長半尺之後的橫刀。小弟在代州時,乃創出一門新的煉鐵之術,可以冶煉出更堅硬、純正的精鋼。上次送往潞州的那一批,便是這種新冶煉之法所制造的第一批刀,雖然還有不少工序未曾完善,質地沒有達到小弟的目標,但比以往灌鋼法制造的刀劍,卻是堅利了不少,這是在代州時,便已經反復驗證過的。後來這批戰刀曾經被某在潞州城外用過一次,戰果輝煌,沒有任何一柄刀毀于與馮霸叛軍作戰之中。此番小弟請撥六萬貫改造軍械監器械,也正是為了將器械更新改進,好適應小弟所創的這種新冶煉之法。因此,對于這批加長橫刀的質地,小弟有十足的把握,屆時造好之後,也會要求諸位兄弟前去一觀,用之與各軍所配兵器交鋒,屆時強弱自知。」

李存孝大笑︰「好,十四弟既然這般自信,某到時候一定捧場,去看看你那新式橫刀究竟如何厲害!」

李克用也笑起來︰「說到這刀,某亦甚喜,屆時必然親自前往一觀。正陽啊,存賢還有一問,你也一並回答了罷!」

李曜躬身一禮,道︰「是,大王。四兄要問軍械監究竟何時可以開工,此事不僅在于軍械監整改所需時日,還在于某從代州所請來的那些已經熟練新式煉鐵法的大匠何時到來。若是催促得急,想來十余日應當足夠了吧……屆時一旦整改完畢,原料就位,似乎便可以開工了。」

李存賢卻不管他的「似乎」,只是平靜地反問了一句︰「也就是說,十日之後?」

李曜心中不悅,知道他這故意頂自己這一句,但也只能微微笑著,點頭道︰「不錯,十日之後。」

李存賢點點頭︰「好,十四弟的話,為兄記得了。」

李曜壓住怒氣,依舊微微一笑,只是這次終于被刺激得不願回話了。

李克用卻沒有注意到他們兩人之間的暗斗,正沉浸于李曜畫下的這張畫餅之中,笑呵呵地又問李嗣昭︰「益光,你的意思呢?」

李嗣昭面帶微笑,道︰「某相信正陽。」

李嗣昭的回答居然如此簡單!

「某相信正陽。」

李曜心中一暖,感激地看了李嗣昭一眼。

李嗣昭朝他微微一笑,坦蕩,光明。

李克用听了李嗣昭這句話,先是微微一怔,繼而哈哈大笑,撫掌道︰「好,說得好!嗣昭此言,深合孤意!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某既然讓正陽來掌軍械監,就是相信他能夠重現軍械監當年輝煌,使某之河東大軍,即便出征萬里之外,亦不必為兵甲發愁!」

李克用說完,站了起來,微微一頓,忽然挺直腰桿,喝道︰「李存曜!」

「喏!」李曜知道,這只怕就是發帥令了,當下不敢怠慢,昂然直立,面色沉肅,對李克用用力抱拳一禮。

「爾今為掌軍械監,全權掌管某之河東軍麾下全軍軍械制造、修理、更換等一應事務,務必于兩個月之內將黑鴉軍全軍五千騎換裝完畢,再有半年,須將其余河東軍之一半,換裝完畢!此令!」李克用神色傲然,大聲說道,獨目中放出一種凜然不可逼視的神采!

「得令!遵行!」李曜也用同樣昂然地神色領命。

這義父義兒兩個配合默契,下面諸人卻只差沒跳將起來!

李存孝、李存璋等人是歡喜得差點跳起來,李存信和李存賢等人是氣得差點沒跳起來!

如果說黑鴉軍換裝,大家都沒有什麼好說,那是因為黑鴉軍乃是李克用親自建立的沙陀第一精兵,誰在黑鴉軍做首領,其實都無法改變一個事實︰只要黑鴉軍接到李克用的親令,黑鴉軍的正將根本反抗不了,因為黑鴉軍必然遵李克用帥令行事。

是故,黑鴉軍換裝,誰都沒意見,也沒敢有意見。

可是接下來就不對勁了,李克用決定在黑鴉軍換裝完成之後,半年內再給其他各軍換裝一半!

這本來自然是大好事,可是問題在于︰給誰換不給誰換、先給誰換再給誰換,這個巨大的權力,李克用居然交給了李曜!這個區區正八品上的芝麻小官!這個排行到了老十四的新來小兄弟!

李存孝、李存璋這批人,剛才和李曜達成了同盟關系,一听之下,自然狂喜!這意味著,他們的部眾有機會最早得到換裝!而且有代州的成功擺在那里,他們自然更加願意相信,李曜治理下的軍械監,所制造的新式軍械裝備肯定比以前好了不知多少!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他們的部眾將會更加精銳能戰,意味著他們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在戰斗中取得勝利,意味著他們可以立下更多的戰功!

如此大喜之事,哪里忍得住?當下一個個春風滿面,不知道地還以為是有小登科之喜了。

而李存信、李存賢等人卻是面色忿怒,照剛才的情況來看,李曜肯定已經跟李存孝、李存璋等人有了相當默契,跟自己這幾人,已然生分了。這種情況下,希望李曜大公無私,把新式裝備往自己營中送,那簡直就是下雨數星星——做夢!

李存信仗著自己位高權重,當下再也忍不住,站起來道︰「大王,兒有話……」

「誒!——」李克用擺手打斷道︰「某知道你身為長兄,為落落的婚事很是操心,但眼下正陽事忙,此事不必著急,等幾個月再說,眼下首先是擊敗覬覦我河東之敵,才是要緊!……落落,不是你著急了,等不得這幾個月吧?」

李落落大吃一驚,忙道︰「兒哪敢在此等時候分心?斷無是理,斷無是理!」

李克用這才嗯了一聲,滿意道︰「如此就好,那這件事就暫且放下了。」

李存信咬了咬牙,道︰「大王,兒是想……」

「好了好了!」李克用微微把聲音加大三成︰「某知道了!……今日某得此佳兒,事事為某分擔憂愁,某心中甚慰,似乎……似乎喝得多了點,卻是要去休息了……今日便先散了吧!時候也不早了,爾等各自回府安歇罷!」

李存信心中一凜︰「大王為何不讓我把話說完?」他心中猶疑起來,神色郁郁地看了李曜一眼,低頭不語——

總是幾句話翻來覆去念叨︰「求個收藏,求個紅票!」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東唐再續最新章節 | 東唐再續全文閱讀 | 東唐再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