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柳妻緣 第三十五章 兄弟釋嫌

作者 ︰ 劉澤讓

自結識「美女詩人」以來,柳先開被程秋歌的美艷才情所傾倒,盡管一度受到程秋歌冷落,但心里一直想著她,以至茶飯不思,夜不能寐,天天如此。

這日,他一人在校前食街喝悶酒,自己正為「失戀」而苦惱,忽听座旁食客們議論紛紛,似乎說的是花街那邊出事了。柳先開再細打听,原來是紅荔宮的「美女詩人」,被惡少王天雷搶到流花湖的浮丘島後,跳湖自殺了。柳先開一听差點跳了起來。

柳先開大步流星,趕緊去找倫文敘,倫文敘正在街上賣菜,一看便知道了柳先開的來意,一兩句話談不清,二人找了一個小店坐下來。在師兄面前,柳先開歷來大方,馬上主動點了一壺酒、幾個小菜,二人邊喝酒邊談此事。

倫文敘把程秋歌如何主動約他探討詩歌、她的坎坷身世、包藏攀借花獻佛、引來惡少王天雷、搬弄是非欺騙胡員外和他母親、倫文敘欲為程秋歌贖身、王天雷明火執仗搶人等主要細節向柳先開如實說了一遍。說完,從懷中掏出程秋歌的《楚辭》抄本給柳先開看。

柳先開听了情況介紹,看到抄本,既驚訝又同情,關于程秋歌的身世等情況他根本不知道。當听到倫文敘要為程秋歌贖身時,他說︰「師兄你做得對,不過你真把我當外人了,這事你怎麼不早說?多了不敢說,拿個一二百兩還拿得出,不夠可再向趙管家借嘛!」

倫文敘首先對柳先開的誠意和慷慨表示感謝,他說︰「事情並非這麼簡單,我正到處借錢的時候,沒想到這麼快就出事了。」

倫文敘接著說︰「此事一開始,我本是個局外人,賢弟非請我去‘幫忙’不可,我欲助賢弟一臂之力,也出于好奇,去解了兩次詩謎,誰料程秋歌竟暗中撇下賢弟,盯上了我,並派丫環專門去約我。我處于禮貌,只得赴約。從接觸中我了解到她的悲慘身世,頓生同情之心,並準備盡快為她贖身,救她出火坑。對于和程秋歌的關系,僅一紅顏詩友耳,彼此雖有好感,只是互相欣賞而已,不等于男女情愛,尚未發展到那個程度。但要說我一點不喜歡她,那是自欺欺人,她風華絕代,是個了不起的女孩,很值得愛。但此事由賢弟始,自始至終,我並無越俎代庖之心,賢弟切勿誤會。」

柳先開原本因程秋歌冷淡他而很是失落,一度產生猜測和嫉妒。甚至認為,師兄沒有幫人幫到底,中間搶了他的風頭,致使他的一腔熱情付諸東流。听到倫文敘這麼一說,他一切都明白過來了。他反而自責起來,覺得自己簡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月復,錯怪倫師兄了。細想也如此,事情由自己緣起,自己厚著臉皮請師兄出馬,師兄無奈之下只好順從。一次不算,還請第二次。也是因為秋歌多情,他們才有了單獨約會,而這並不是師兄主動找上門去的。退一萬步說,即使他倆好上了,也是因為他們兩廂情願。而秋歌雖和自己交往過,她雖對自己客客氣氣,充滿體貼,但人家壓根兒不喜歡自己,自己自作多情,如之奈何?想到這里,他有些羞愧,心里也釋然了,欠疚地說︰「實不相瞞,愚弟因打心眼里喜歡秋歌姐,心里頭也確曾對你有過埋怨,不過听兄一席話,一切冰釋,故也請師兄原諒愚弟不恭之心!」

倫文敘大度地說︰「你我兄弟,情同手足,哪里談得上彼此芥蒂和原諒不原諒?你放心就是。不過,這個事情的發展之快、變化之大,均出乎你我意料,真是人生命運多舛,世事險惡。程秋歌家庭慘遭不測,她如一葉飄萍,天涯淪落,實在可憐!而這些非個人之力所能改變得了,你我今後‘行萬里路’須多加個小心才是。」

柳先開心服口服地說︰「師兄所言極是,愚弟當謹記!」

酒過幾巡,柳先開按耐不住又詳細打听程秋歌跳湖後的下落,官府調查處理結果如何?倫文敘不住地搖頭說,听說她失蹤,我也大驚,遂去流花湖尋找,去過多次,每次都見提督府的張千總率人也在找,一連幾天都沒有結果。倫文敘嘆了口氣,說,自古紅顏多薄命,此事凶多吉少。程秋歌詩琴書畫均絕,人又美而義,不愧「美女詩人」稱號,如此絕代佳人,怎不令人浮想聯翩!彼此感慨一番,倫文敘情不自禁賦詩一首︰

紅蓮香透流花秋,

忍淚含辱上浮丘。

昨日音容今安在,

花自飄零水自流。

柳先開听罷,搖頭嘆息,也賦《浪淘沙》詞一首。詞曰︰

天外雲和風,

且難從容。

麗詩華篇長相憶,

玉樹瓊枝慕芳蹤,

此恨綿無窮,

美絕天下驚。

閃聚匆匆,

今看花開花又落,

明年南國花更紅,

惜與誰同?

吟罷,二人都情不自禁懷念起秋歌得好處來,雙雙淚流滿面,遂狂飲苦酒……

王提督因兒子攪局將「美女詩人」的事搞砸了,他和趙將軍的升官發財夢化為泡影,二人如熱鍋上的螞蟻。這二人都是超級陰謀家,過去靠進恭投靠了朝中奸相萬安,並拜為門生。有萬安做撐腰,這二人橫行無忌,排斥異己,達到掌控一方軍權的目的。但最近朝中出現了重大人事更迭,萬安因罪惡累累被罷黜。失去了重要靠山,王、趙二人馬上認識到找新靠山的重要性、緊迫性,便把目標選定為未來兵部掌舵人徐瓊。

為了補救對徐大人美事未成之過失,王提督特派趙將軍再去徐大人處,敬送兩千兩銀子和稀世珍寶南洋翡翠玉鐲一對,並說明原委。所送銀子徐大人堅辭不受,但對那對翡翠玉鐲,情有獨鐘,反復把玩,贊不絕口,最後笑納了。此歪打正著,王耀武提督和趙將軍其後仕途仍順風順水,這中間是否是兵部徐大人保舉庇護之功不得而知,此是後話。總之,王提督這次危機公關奏效,放下心來。

放下心來以後,一連幾天,王提督心情特別舒暢,再也無心考慮軍機大事,遂邀請了趙將軍,由張千總等心月復干將陪同,來到流花湖浮丘島「南國蓬萊」小住,吃喝玩樂散心。這日,兩位將軍在觀景台設宴對飲,王提督的佷子王得璞總掌櫃跑前跑後忙著接待應酬。「南國蓬萊」有王得璞這樣能干的後生掌管,忠實地為自己打理「小金庫」,王提督很是滿意和自豪。古代等級觀念森嚴,同來的張千總雖是王提督的心月復干將,實際上是奴才一個,與兩位將軍軍階差一大截,因此不敢上台面,但他很會拿「表現」,從身邊侍從那里找了只單筒望遠鏡,煞有介事地肅立一旁,用望遠鏡觀察湖面,負責「安保」工作。二將軍由王得璞做陪。

二將軍都是久經沙場的風雲人物,自然宏論不少,彼此采用官式語言,縱論完天下大事,互相無恥吹捧了一陣子後,漸覺得有些乏味。幸好王得璞秀才出身,善于捧場,逗得二位長官笑聲不斷。酒過幾杯後,王提督漸漸興致高了起來。前面已經介紹,王提督雖武人出身,但也喜歡附庸風雅,當著趙將軍面,似乎想測試一下佷子王得璞的詩詞功底,于是對趙將軍說︰「你我均身為將軍,但戎馬倥傯,征戰半生,所學並不多。因此,與小佷得璞一樣,大家本質上同為學生,也需繼續讀書,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啊。因此讀書不分先後,學問不論長幼。來來來,趁趙將軍在此,咱們在一塊切磋一下詩文如何?」

有兩位軍隊長官在此,王得璞謙虛地說︰「兩位是前輩,晚輩不敢造次。」

王提督說︰「無妨無妨,先賢王佑軍飲酒賦詩首創‘曲水流觴’,後人效仿不已。今日和趙將軍歡聚,自然酒桌上無長幼,今日本督高興,大家一起來助個興嘛!」

趙將軍提議說︰「不如大人命題,取些古人所詠最常見之物,這樣賢佷也好就此向大人討教了。」

王提督點點頭︰「如此,本督就試將一試。哦,古人最喜愛吟詠之物,我想無非山水、酒和女人。詩人離不開這幾樣東西。既如此,我們先以山水入詩吧。我想用咱們眼前真實情景,我們三人,晚上在湖中小島上飲酒賞月,你們看前方湖中有一小船,有老翁再垂釣。我們用‘一’開頭作出一首詩,每個人都要吟出‘一’字,景物要符合剛才說的湖景特點,句子還要押韻,看能成否?吟錯的,罰酒。我先開個頭︰一帆。」

趙將軍領會了,緊跟︰「一漿。」

王得璞也緊跟︰「一漁舟。」

王提督接著起第二句開頭︰「一個漁翁。」

趙將軍緊跟,並和第一句韻︰「一釣鉤。」

輪到王得璞第三句開頭︰「一俯。」王提督跟︰「一仰。」趙將軍收住︰「一場笑。」

這小兒科的東西對王得璞來說簡直小菜一碟,他又開第四句︰「一江明月。」王提督想了一想,收住尾韻︰「一湖秋。」

全詩為︰

一帆一漿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湖秋。

這次集體即興創作很成功,誰都沒有犯難,沒有輸家,大家只好各喝了一杯酒。

飲酒作樂,也能成詩,王提督對這個創作成果十分滿意。他覺得當個詩人其實並不難。他對趙將軍、佷子王得璞的配合很贊賞,當然對自己的詩才更充滿自信,覺得自己簡直可以和李杜有的一比。他已開始盤算著將今天的這首詩收入他的詩集,出版發行,以求流芳百世。

正在這時,忽听張千總報告︰「大人,發現異常情況!」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倫柳妻緣最新章節 | 倫柳妻緣全文閱讀 | 倫柳妻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