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柳妻緣 第三章 同學少年

作者 ︰ 劉澤讓

區式尊將軍留柳先開、倫文敘住了一日。第二天上午,三人乘興登山。

那時白雲山尚未闢為旅游景點,不收費,隨便爬。山道逶迤,腳下崎嶇,後來就沒了路。好在白雲山不太高,海拔估計在六七百米的樣子,登山的難度不算大。三人興致勃勃,一口氣登上了白雲山頂。

珠江水、越秀山、白雲山,是廣州稱的三寶,是廣州城的發祥地。倫文敘多次听西禪寺千慧師傅多次說過,廣州城的「主龍脈」以白雲山摩星嶺為主峰,東接大庾山千里之勢,南接珠江,就像一條巨大的蒼龍,盤旋在珠江邊,形成「飛龍吸水」之勢。而這條千里飛來「吸水」的龍頭就在越秀山。

三位少年站在主峰上,俯瞰越秀山等山巒,確實產生「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遠遠看到珠江如帶,南海浩渺,兩岸炊煙裊裊,他們感覺似乎置身凡塵之上。珠水雲山,群峰疊翠;遠處廣州城區的騎樓草屋掩映在一片氤氳之中,如詩如畫。時值一場秋雨過後,暖陽高照,南國萬木依然蔥蘢,並多了一些沉雄蒼郁。山梁上一株株低矮的楓樹就像一片片火紅的晚霞,使山中秋色更加斑斕。置身于此,宛如在仙境,三人都心潮激蕩,情不自禁振臂高呼,他們的聲音在風濤雲海中久久回蕩。

當代偉人**在秋日的長沙有這樣的詞句︰「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詞意抒情、豪邁。這三位少年在山頂上也有這種豪情。古時候,有豪情不可無詩,何況他們都是學子。三人不約而同打算各吟一首登白雲山的詩。區英男覺得二師兄才高,謙讓倫、柳先吟。

柳先開生于長江邊,自然有大江東去之豪邁,他看到一群雁向遠方飛去,馬上來了靈感,首先吟道︰

秋日入雲濤,北望起心潮,

家山千萬重,心隨雁飛高。

「好詩!」「好句!」倫文敘、區英男不由得叫好。

倫文敘以寫打油詩最拿手,這次也不例外,他隨口吟道︰

一步又一步,登上白雲山。

隨便一聲喊,回響到天邊。

這首通俗易懂的打油詩把區英男逗樂了,連連拍手叫好。柳先開本來不以為然,但對好句特別敏感,听到「回響到天邊」句,也由衷地稱贊了一句。

輪到區英男了,她想了想,朗聲吟道︰

秋樹郁婆娑,秋山與天接。

秋江舞銀帶,秋城煙裊娜。

這首詩用詞略帶脂粉氣,雖詩意平平,但每句帶個秋字,也有些新穎。「好個秋日詩!」「不錯,是一幅秋景圖!」兩位師兄贊揚了一番,把英男贊得滿臉飛紅。

這次游歷非常成功。然而放松的玩樂是短暫的,大明朝的青少年生活壓力大,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須為生活而奔波。有條件讀書的人是少數,就是這少數人,為了考取功名,必須苦讀寒窗。

從白雲山下來,英男與倫文敘、柳先開又回到現實,按時趕回南海學宮,繼續攻讀四書五經。

南海學宮地址在今日廣州米市路附近的學宮街。曾輝煌一時。可惜,現在已不復存在,但其原貌仍有據可考。

學宮就是古代的學校,但它的建築格局和現在的學校完全不同,學宮完全仿照孔廟而建,遠遠望去,綠樹掩映著一片斗檐飛拱琉璃瓦,金燦燦很漂亮,與周圍的低矮的民房形成鮮明對照。當時有句順口溜︰

遠看是座廟,走近是學校,

人人文縐縐,教你嚇一跳。

南海學宮是省重點學校,教學和管理都很嚴格。學宮規定生員上課要穿制式服裝,特別是集會、祭祀、見官,一定要著衫,戴儒巾,當然制作費用自負。柳先開、區英男等家里條件好的同學都住校,安然地享受著校園幽靜的環境,可到學宮食堂就餐。

倫文敘因家庭困難,依然借住西禪寺,邊學習邊幫寺里賣菜,掙點腳力錢,也算勤工儉學吧。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當過和尚,他當了皇帝後,提倡尊佛,因而全國寺廟建得相當多。那時的寺廟不搞「創收」,對窮人很友好,進去磕頭或玩一下根本不需要收費。所以倫文敘覺得住在那里很好、很習慣。這有點象今日之走讀生。

南海學宮規定學生學習禮、樂、射、御、書、數等科,各科內容為︰「禮」由中央頒發的經、史、律令、詔誥、禮儀等書,學生須熟讀精通;「射」是在每月初一、十五練習射箭;「書」為臨摹名人法帖;「數」則要求精通《九章算術》,以上各科均有專人講授。御,因既需要馬,又需開闊場地,南方水鄉進行了變通,改學劃船,賽龍舟。每到端午節,學宮間進行校際龍舟賽,盛況空前。

在學習諸科的基礎上,學宮同時要求每人主攻儒家經典中的一部,以便參加科舉考試時按主修分類。這有點像今日之文理分科。

教諭(校長)陳庸除管行政、教學督導,也經常給學生上課。他上課喜歡深入淺出,啟發式教學,互動性很強,學生可以提問,討論。

學生每月舉行月考,由教諭主持,歲考、科考則由提學官主持。歲考以六等定成績,一、二等級有獎,三等不獎不罰,四等撻責,五等降級,六等除名。其考核分德行(品德)、經藝(學習)、治事(行為)三種。如三種兼長,列為上等;長于德行,短于經藝或治事,列為二等;德行有缺,經藝、治事兼長,亦列為三等。犯重大錯誤,追繳學習費用,另有處罰。

南海學宮對學生禮儀、日常行為的養成,有明文規定。那時候全國學山東,因為山東是孔孟之鄉,山東稷下定下的《弟子職》(就像今日的學生守則)全國通用,全文如下︰

先生施教,弟子是則,溫恭自虛,所受是極。見善從之,聞義則服。溫柔孝悌,毋驕持力。志毋虛邪,行必正直。

意思是說,先生施教,弟子遵照學習。謙恭虛心,所學自能徹底。見善就跟著去做,聞義就身體力行。性情溫柔孝悌,不要驕傲而自持勇力。心志不可虛邪,行為必須正直。

學宮要求少年學子守本分,早睡早起,出入都要保持恭敬。見面要行禮,尊卑要有序,出言要高雅。上課要端正地坐著面向先生,目不斜視,不隨便改變表情。同時教師也要將「傳道、授業、解惑」全程貫穿于教學中。老師還要求學生用文言文講話、寫作,杜絕大白話。這對于習慣講白話的人是太難了,就像今日學外語。學生不僅日常講話、做文章要用文言文,寫便條請消假都要求用文言文。

有一個學生患了感冒,請人將請假條送到學校,請假條這樣寫的︰

吾師啟︰

昨夜寒氣突至,吾猝不及防,感受風寒。悔臨睡之際,未听慈母綢繆之勸,三更即被凍醒,亡羊補牢,速蓋厚被,為時晚矣。

本欲即時到課,怎耐病侵賤軀,冷熱並至,涕泗俱下,痛苦之極也。冒死起身,奮而赴學。未料行至半途,痛楚再襲,頭暈目眩,幾欲昏倒,實無力再行,幸遇友人,扶歸臥養。

上為吾未至學宮之緣由。吾未至,乃迫不得已也。非不為,而力所不能也。敬請賜諒!

學生XXX敬上

習慣成自然,久而久之,學生們都能滿口之乎者也了。鑒于他們穿長衫,戴書櫥模樣的帽子,當時有人作打油詩形容學生︰

頭頂一個書櫥,手捧一部《四書》,

口中念念有詞,全是「者也之乎」。

倫文敘原本有較好的文章功底,很快成為學宮里的文章高手。陳校長很賞識倫文敘的文章,常拿倫文做範本講解。柳先開出身名門,既有家學淵源,又啟蒙得早,也寫得一手錦繡文章。陳校長也經常提到柳文寫得有文采。若論寫作能力,區英男略差一些。英男非常佩服二位師兄,自己也暗暗努力著。

有一天,有同學告訴柳先開這麼一個消息︰

西關有一家姓冼的暴發戶,原是市井下三爛出身,後來做生意發達了。冼老板死了母親,他準備厚葬。他是個文盲,求多人來寫牌位,都不滿意。原因是沒有把他母親的尊貴地位寫出來,一句話,不醒目。他要求,牌位既要冠冕堂皇,又要帶上「欽奉」二字,同時又不能失真。他花了兩天時間,請了十幾個秀才都沒人能寫。不是寫不出,而是寫出來的答不到他的要求。

柳先開想了想,拒絕了。他覺得自己出身高貴,怎能給死人寫牌位?但又覺得或許是單生意,把這個球踢給了倫文敘。

同學們知道倫文敘腦子靈,鼓動他去試試,據說有重酬。倫文敘正在勤工儉學,只要合法掙錢,他都願意,于是便應了這差。倫文敘上門問明情況後,立刻援筆大書︰

「欽奉內閣大學士、兩廣總督、加吏部尚書餃、領侍衛內大臣太子少保王輔相家僕隔壁之劉姥姥靈位。」

冼老板一看,非常滿意,立即拿出五十兩銀子致謝。倫文敘憑智慧輕而易舉,獲得了一個學期的學費,很是高興。

區英男覺得倫師兄真是有才,暗暗佩服;柳先開也覺得自己幫了倫文敘,頗為得意。

此事不知何時被陳校長知道了,陳校長立即找倫文敘談話,好一頓批評,批完了,他告訴倫文敘︰你寫的牌位掙了錢,為交學費,可以理解,但下不為例。你雖出身貧寒,但從不自卑,且奮發有為,是個好少年。如繼續努力,將來必大有作為。但將來為人、為官不可效之,文筆虛浮,乃不正之風也,切記切記!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倫柳妻緣最新章節 | 倫柳妻緣全文閱讀 | 倫柳妻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