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鳳緣 第十一章︰易嫁

作者 ︰ 望月思

程二小姐遇劫墮江一事雖把程府鬧得人心惶惶,卻是不宜宣揚,程為棟勒令闔府上下嚴密封鎖消息。因若嫣尚且待字閨中,又事發荒郊野外,只怕傳言出去毀了程家清譽。既不能報官,程為棟便連夜帶領眾家丁趕往二姨娘所述地點親自查看,到得地頭兒天已大亮了。

剛行到那段山路,遠遠便聞得一股血腥之氣。待到近前一看,不由得眾人膽顫心驚。只見遍地血跡,丁三兒和李順兒陳尸于轎前不遠處,李順兒的胳膊都被人卸下來,散落在尸首之前幾步。程為棟咬緊牙關,再往前看。小喜的尸首大約離轎門十幾碼處,她身後是一行血跡斑斑的拖痕,顯見是為阻強人拼盡全力而死。

程為棟虎目蘊淚,俯身抱起小喜尸首,親自擱放在板車之上,又命人收斂起丁三兒和李順兒的尸首,待回府厚葬。

程為棟順著幾行足印繼續往前走,邊走邊仔細巡視地面,足印紛亂地混在一處,早已區分不開。接近崖邊時,程為棟腳下微硌,忙一蹲身挖出半截兒珠釵來。手捧珠釵,程為棟失聲驚呼,認得此乃嫣兒之物,正是她及笄之時娘親親手給她插在發間的。

程為棟手握珠釵立在崖邊,凝望漫無邊際的滔滔江水,只覺悲憤難抑,仰天大喊︰「我不信!嫣兒不會死!她一定不會死的!」喊罷跪伏在地,郁積了大半天的傷痛絕望瞬間爆發,程為棟痛哭失聲。

程府上下這幾日陰雲密布,因之前長公子與程老爺大吵了一番。程為棟認為一日不見尸首,就不能認定若嫣已死,就要繼續查找下去。程老爺卻主張盡人事知天命,認為若嫣已無生還之理。結果在程為棟怒火朝天的堅持之下,程老爺只得讓步。

程府家丁每日里都要去那玉台山上下查找,四處尋訪寺廟和農家,程為棟始終心存僥幸,希望附近人家能搭救于嫣兒。更盼著能找出那伙賊人,為妹子報仇。如此折騰了近一個月,不只若嫣仍舊杳無音訊,就連那伙兒賊人也是蹤影全無。最後連沈氏都含淚規勸程為棟放手吧,這就是嫣兒的命啊。

此事方才作罷,程老爺開始著手為若嫣置辦喪事,對外只稱程二小姐染暴病身亡。

這晚夜深人靜,一直抱病躲在房中的二姨娘突然顫微微地來找程老爺,卻是為著若蘭婚事而來。

二姨娘言稱周家公子一表人才,實在是佳婿之選,現若嫣既已不在人世,這門親事倘若就此做罷實在可惜。不如由若蘭代嫁,哪怕是只做房妾室也好。程老爺心想此時提起這事未免有些不妥,正自沉吟,卻听二姨娘哭天抹淚地提及那早逝的為康來。說他就只若蘭一個親妹子,九泉之下也必得希望妹子有個好歸宿。程老爺登時心軟,應承下來。

隔天程老爺便親自拜訪周大人,因見周大人一臉的不冷不熱明嘲暗諷,不得已才說出若嫣不幸遇劫身故一事。只求周大人對若嫣死因代為保密,又寄望于他能幫著私下里查訪凶手。周大人沒料想真相竟會是如此曲折傷悲,畢竟若嫣曾是周家未過門的媳婦兒,當即滿口答應。

程老爺又面帶難色的說出若蘭一事,請求周大人看在兩家多年交好的情份上,允許若蘭代嫁,說她不求名份做小便成。還許諾說此女雖為庶出,但嫁妝一定比照嫡親女兒一般豐厚,唯求盡早完婚越快越好,沖一沖程府近來的陰霾之氣。

周大人素聞程府四千金盡皆花容月貌知書明理,又喜程家財勢,自是沒有不應之理。只囑程老爺盡快歸還周家祖傳玉鳳鐲,那本是周家世代傳給長房長媳之物,若嫣既已不在,便應歸還。程老爺連稱那是當然即刻奉還。

于是在程老爺走後,周大人馬上把周文斌叫到跟前,說明原由。只隱去程二小姐遇劫一事含糊說她乃是暴病身亡,現下程家提出由程大小姐代嫁,詢問周文斌意下如何。

周文斌自是不依,他這一個月來沒少為此事與父親大人周旋。請出母親和恩師代為求情,也只是行不通。恩師被他父子二人煩不過,早就告辭打道回府了。周大人本以為周文斌年少輕狂,一時被人所惑,放他個十天半月也就打消念頭了,沒料想周文斌這次卻是吃了稱砣鐵了心。

周老爺便也知曉這位蘇小姐在兒子心目中的份量,情知這門親事是勸阻不過的了。便即允諾了他,不過前提條件是要先娶程大小姐過門,半年之後方可名媒正娶蘇小姐。

周文斌稍一沉吟,便即應允。只要父親同意他娶蘇小姐,就是再娶進來十個八個女人又有什麼關系?左右男人總要有個三妻四妾的,進門先後想必蘇小姐也不會太過介意。

周文斌早前一直沒敢給黃大娘捎信兒,只怕父親大人不允反叫蘇小姐心煩。如今得了準兒,立馬派人送信兒給黃大娘,細說半年後便去上門迎娶之事,並反復叮囑黃大娘定要代他妥善照料蘇小姐。

于是,幾日過後的吉時良辰,一抬小轎把程若蘭由後門抬進周府,周文斌與程若蘭交拜了天地,雙雙被送入洞房。

這一日,黃家小兒終于滿月了。黃大娘囑大猛殺雞割肉置備一桌豐盛的家宴,把親家和親家母還有桂春桂元都一起請過來慶祝一番。桂花嫂子因害喜沒來,只留桂花她哥桂根在家里陪著,不過也捎過來一雙小虎頭鞋聊表心意。

小小娃兒里穿若嫣送的滾紅邊的小白肚兜兒,外著黃大娘做的大紅色抿襟軟袍兒,頭頂桂花娘做的紅色小八角帽兒,頸帶周公子送的長命鎖腕套小金鐲子兒,甫由里屋抱出來給眾人一瞧, !倍兒精神!

稀罕得大家爭搶著抱他,小娃兒由這人手上傳那人手里,白胖胖的小臉上一對兒 亮的小黑眼珠兒東瞅西望著,煞是可愛。

小戶人家沒什麼顧忌,男女老幼團團圍坐在一張大桌上吃飯,自是熱熱鬧鬧其樂融融。親家公笑呵呵地與黃大猛對干了兩盅兒黃酒之後,忽又想起一件大事兒來︰「今兒咱娃兒也出滿月了,這名字可想好了沒?」黃大猛憨笑兩聲,說還沒呢,正想讓老岳丈幫著起一個赫亮點兒的。

親家公連連擺手,咱這兩下子可不行,自家那幾個名字都取得不大好,可不敢給你老黃家長房長孫瞎掂對。黃大娘一听也笑了,「要我看哪,這名字還是叫他姑給起吧。咱們若嫣姑娘可是個識文斷字兒的人,起的名字也必是有學問的。你們大家伙兒說是不?」眾人齊齊點頭稱是。

若嫣听了原本不肯,見眾人實在堅持才不再推辭。又問干娘和大哥嫂子想起個什麼樣兒的名字,是要富貴喜氣的,還是想要有什麼講頭兒的?桂花脆生生地接口說︰「要有講頭兒的!我看咱若嫣妹子就因書讀得好,說話作派便都跟我們這些白丁兒大不相同。所以呀,我就尋思著,等咱娃兒長大了,也要叫他去讀書認字兒。雖不指望他求取功名,也盼著他能做個知書明理兒的好男兒,給咱老黃家增光。」

眾人一听又是齊聲說好,黃大猛更是連連點頭,還是我媳婦兒想得長遠。若嫣听得嫂子如此說法,卻忽然想起前世看的一個小品,講的就是姓黃的夫妻給孩子起名的笑話。因黃家之人都熱情純樸,若嫣和他們已是熟不拘禮,當下便噗嗤一聲笑出來,「那就這麼著,嫂子不是希望孩子將來能做個讀書的好兒郎麼?就叫他黃書郎好了!」說完舉帕子掩嘴兒笑得歡暢,連眼都眯起來了。

黃大猛听了,嘴里叨念著︰「黃書郎,黃書郎。不錯啊!這名字好!」眾人原本也都一臉贊同的樣子,卻見若嫣笑得古怪,還是黃大娘最先反應過來,大笑著拉過若嫣作勢欲打︰「好你個壞丫頭!在這兒消遣你干娘是不?」眾人才都回過味兒樂出來,只剩下大猛還在那兒嘀咕怎麼了,是不錯呀?桂花擰他一把,「笨死你!妹子逗笑兒說的是黃鼠狼呢!」黃大猛這才明白,不由得又是委曲又是責怪地瞪了干妹子一眼,才舉手揉著被媳婦兒擰疼了的胳膊。

若嫣忙止了笑正色道︰「剛才是妹子逗大哥大嫂玩兒呢!我看這樣,就叫黃書磊吧!希望我佷兒長大後能用心讀書,做個光明磊落的人。干娘你看可好?」黃大娘自是連連點頭,眾人也都說是個好名字。于是,黃家女乃娃兒從今兒起,就有了正式又響亮的名字︰黃書磊。

黃大娘本是來長安城伺候兒媳婦做月子的,現下孫子滿月了,桂花也養得差不離兒能自己帶孩子了,眼看著這兩天就該回晉陽了。恰好這日周文斌派來送信兒的人也到了,在門外拉著黃大娘如此這般地交待了好半晌,黃大娘才心里落底兒笑逐顏開。

當晚黃大娘就和若嫣商量,說自己後兒個就要回晉陽去了,問她是跟著一起回呢還是繼續留在這兒?若嫣略一思索,自是要和干娘在一起,自己一個人留在大哥大嫂這里算什麼事兒呢?況且回到晉陽後,還能找機會向娘親和大哥報個平安。

于是,黃大娘便定下日子,叫大猛去打听船期,兩日後便要帶若嫣一起回晉陽城去。

這日晌午,大猛送黃大娘和若嫣一起趕往碼頭。三人大包小裹地提著拎著不少行李,都是大猛兩口子孝敬父母的還有桂花娘家送給親家的東西。連若嫣也跟著收到不少,桂春桂元昨兒個還拉著她手哭說舍不得呢。臨出門前,桂花也抱著小書磊眼淚汪汪兒地跟著送到巷口,一勁兒叮囑若嫣定要再來串門兒。

到得碼頭一看,一艘好大的官船正停在那里。一眾旅客卻全都被趕在一邊兒不讓登船,說是要等一批官貨搬上船碼放好之後才能放行。黃大猛一打听,說是還得等上大半個時辰。黃大娘就叫大猛先回去,後晌還得出貨攤兒呢,大猛便幫著把行李全都攏好擱在一處才答應著去了。

碼頭上熙熙攘攘人車混雜,虧得黃大娘和若嫣兩人呆的地方還算清靜,離旁人也有點兒距離,才免得被擠著踫著。站了一會兒嫌累的慌,黃大娘便從行李堆里扯出兩個衣服包兒來,和若嫣一人一個坐在上面等待開船。

兩人面對面坐了好半晌,還沒見那批官貨搬上船,黃大娘卻苦起臉來。原來她內急有好一會兒了,本想等上了船再去解決的,可現下卻實在是挺不住了。又坐著蹭歪了會兒,黃大娘才開口向若嫣悄聲兒說了,又叮囑她看緊行李自個兒小心些,便趕忙夾著腿一溜兒小跑著去了。

若嫣一人看著地上幾個行李包兒,正琢磨著干娘怎麼去了這麼久還不見回來,卻听身前有人嬌叱一聲︰「啊哈!可找著你了!這便是踏遍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玉鳳緣最新章節 | 玉鳳緣全文閱讀 | 玉鳳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