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首席御醫 網友上傳章節 第一百四十三章 草原再會

作者 ︰ 謝王堂燕

第一百四十三章草原再會

石韋回過頭來,笑道︰「我想對你怎樣,還看不出來麼?」

「可你方才卻為何……」楊延琪沒好意思把話說完。

她所指的,當然是石韋方才明明可以得到她的身體,最後卻又放過了她。

石韋聳了聳肩,淡淡道︰「想強佔你的身體,我隨時都可以,不過我石韋卻不是那種沒品的人,我要你主動的獻身于我。」

楊延琪又是一羞,除此之外,臉上又流露出不屑。

她冷哼一聲道︰「姓石韋的,你就休要有那非份之想了,我楊延琪就算是死,也絕不會主動委身于你這樣的惡徒。」

石韋眼珠子轉了幾轉,說道︰「這樣吧,楊小姐如果有膽量的話,咱們不妨不打個賭。」

「什麼賭?」楊延琪疑心頓起。

「咱們就賭你北漢的國運。」

楊延琪眉秀微皺,臉龐奇疑重重。

石韋卻不緊不慢道︰「一年之內,北漢若還存在,那就放楊小姐歸國。如若一年之後,北漢為我大宋所滅,那楊小姐就要主動獻身于我,不知這個賭,楊小姐你敢不敢打。」

石韋這個賭倒也不是信口而來。

因是之前時,石韋已經從趙匡胤那里探得口風,這位大宋開國之祖,想要借著掃滅南唐的余威,一舉將盤踞在太行山上的北漢掃滅,然後再起傾國之力對付遼國。

便是因此,石韋估模著宋廷對北漢的用兵,已然迫在眉睫。

所以,石韋才敢跟她打這個賭。

當楊延琪听得石韋這番話時,驚異之余,臉上卻又浮現出幾分不以為然。

北漢不比南唐,其國雖小,背後卻有強大的遼國支持。

這數十年來,從後周到大宋,經歷過多少場戰爭,北漢依舊屹立不倒,楊延琪當然不相信在短短一年之內,她的國家就會覆滅。

沉吟片刻,楊延琪豪然道︰「好啊,你有這個膽量,我楊八妹就跟你打這個賭。」

哥哥我腦子里可是藏有「外掛」,敢跟我打賭,哼哼,看你到時候怎麼履行賭約。

「楊小姐果然有膽色,那咱們就在此立約,一年後的今天,再見分曉。」

石韋豪然而應,二人擊掌為誓。

定下賭約之後,石韋便又道︰「楊小姐,咱們這賭約也立了,不知你今後還打算再砸東西嗎?」

楊延琪冷哼一聲︰「你放心,一年的時間我還是熬的起的,我還要吃好喝好,養好身體,等著回往故國。」

石韋此計,亦有安撫其心的用意,見得楊延琪中計,他也松了一口氣。

當下他便笑道︰「楊小姐還真是有信心,到時誰輸誰贏,咱們就拭目以待吧。」

定下賭約,石韋轉身而去。

出得那大鐵門時,潘紫蘇依然侯在外面。

潘紫蘇看到石韋時,面龐上明顯泛現出幾分奇色。

當她看到院中的楊延琪,不再發瘋似的扔東西,而是一派閑然的喝起了茶時,表情不禁愈加驚奇。

「遠志,你到底用了什麼手段,怎的那楊姑娘一下子就不鬧了?」潘紫蘇好奇問道。

「天機不可泄露也。」石韋笑了一笑,故作神秘。

潘紫蘇頓了一頓,忽又問道︰「遠志,那楊姑娘到底是什麼人,怎麼方才你對她那……那樣,她都沒有反應。」

潘紫蘇的言語有所掩飾,臉頰亦有幾分紅暈,顯然她所指的,乃是方才石韋撕扒楊延琪衣衫之事。

「哪樣?」石韋假作不知,裝起了糊涂。

「就是……就是你撕剝她衣裳的事。」潘紫蘇紅著臉問道。

「原來你是說那件事啊。」石韋作恍然大悟之狀,隨口道︰「方才是那楊小姐身子癢,我幫她撓一撓而已。」

石韋順口編了一個頗為荒誕的理由,潘紫蘇一愣,竟是不知如何來回應。

石韋趁著潘紫蘇遲疑之際,趕緊打起哈欠,裝著乏困的樣子借口而去。

潘紫蘇看著那遠去的背影,又看看院中喝茶的楊延琪,眉色暗皺,口中喃喃道︰「原來又是你沾花惹草……」

…………………………………………………………

遷都之事既定,原本形勢緊張的朝廷上下,很快便恢復了表面的平靜。

不覺冬去春來,開春之後,天子與朝廷又移回了東京汴梁。

正如石韋所料,移駕汴京後不久,趙匡胤便下令從江南大量的運調糧草,攻滅北漢割據政權之事,也很快被提上了議程。

經過了多年的打擊,如今的北漢,全**民加起來不足十萬,所據之地,也僅剩都城太原附近的幾個州,用苟延殘喘來形容都顯得有些保守。

如此弱小一國,之所以能殘存至今,無非是依靠著遼國的庇護而已。

大宋要滅北漢,遼國絕對是繞不過的一道坎。

入夏之後,趙匡胤正式委任石韋為使臣,出使遼國。

石韋所負的使命很簡單,通知遼國大宋將滅漢,警告遼國不要輕舉妄動,否則後果自負。

在石韋的印象中,宋朝一直是被遼國欺壓,而今,自己卻奉命前往警告威脅契丹人,這份使命,讓石韋對身為大宋子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榮耀感。

石韋喜歡這個差事,領旨之後,便在熊青葉等一行禁軍的護送上,由汴京而北上,經由雄州去往遼境。

事實證明,這一趟的出使,並非石韋預想的那樣,是一次威風凌凌的出使。

光是那路途之苦,就令石韋飽受其苦。

遼國仿中原,設有五京,其中以上京為首都,其余四京為陪都。

不過,遼國的政治核心卻不在首都,而在捺缽。

所謂的捺缽,即是行宮的意思。

契丹人為游牧民族,素來轉徒不定、車馬為家,皇帝必四時巡狩,故而一切的重大決策,均在捺缽隨時決定。

而今時已入夏,遼帝的行帳已轉至黑山,這個地方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右旗西北之地,距離汴京有數千里之遙。

而且,遼國經濟不如大宋發達,又自恃有馬,故而道路等交通設施的建設,更是十分落後。

故石韋經過幽州地區後,便不得不轉為騎馬,一路翻山越嶺的進入草原,經過了半個多月的辛苦,方才抵達了黑山。

時日黃昏,翻過一座草丘,石韋終于看到了遼人的行帳所在。

遠遠望去,便見一座大山巍然而立,氣象宏偉,一條大河嘩嘩水響,從山旁奔流而南。

山坡之下,旌旗招展,一片大草原上密密層層的到處都是營帳,成千上萬的騎兵步卒,圍住了中間的一大片空地,空地的中央,則矗立著一片規模龐大的金帳群落,顯然,那里便是遼帝所在。

觀此氣勢,石韋心不免暗生震撼。

「遼國正值國力上升期,兵強馬壯,將來宋遼一戰,大宋想輕易取勝,只怕非是易事啊。」

石韋感慨之際,但見數騎從帳群間飛奔而來,似乎是趕來迎接他們。

當來騎近時,石韋不禁眼眸一亮,因為他認出了當先那員女騎士,正是遼國郡主耶律思雲。

石韋不由得想起了當初汴京一別,臨別之際,耶律思雲留給自己的那個猝不及防的親吻。

如今再見,竟有一種恍如昨日的錯覺。

「石大人,咱們又見面了,你可好嗎?」

策馬近前的耶律思雲笑著大聲問候,那燦爛的笑容,仿佛草原上的落日一般炫麗。

石韋從恍惚中回過神來,拱手笑道︰「原來是耶律郡主,下官有禮了。」

耶律郡主格格一笑,神情分外的歡喜,策馬過來,牽起石韋坐騎的韁繩便往草丘下去。

「石大人,你千里迢迢來,一定累了,我帶你去休息。」

她說著便快馬一鞭,加快了速度,胯下馬兒一聲嘶鳴,順著草坡的陡勢,發足狂奔而下。

石韋這下就有點慌了。

要知他素來喜歡坐車,騎馬只是迫不得已,所以他的騎術一般的緊,這般順坡道疾下,速度驚人,片刻間便將他顛得坐之不住。

耳畔狂風呼呼而過,石韋心慌之下,只得叫道︰「我說郡主,咱們能不能慢點,下官可有點暈馬。」

人有暈船暈車,石韋一時情急,順口就來了一句「暈馬」。

耶律思雲听著失笑,鄙視道︰「你們中原的男人,怎的這般膽小,騎個馬都能暈,真真笑死人了。」

耶律思雲只是隨口一言,並無真的藐視之心,但石韋卻听著刺耳。

身為大宋的使臣,他的一舉一動都代表著大宋的國威,如今豈能給一個契丹女人嘲笑。

當下石韋便叫道︰「誰說我們中原男兒怕騎馬!」

說著,他一把將韁繩奪過,奮力一夾馬月復,竟是加速從耶律思雲的身邊掠過。

他這是有心想與這個胡女一較高下。

從耶律思雲身邊掠過的一瞬,石韋還回頭向她投以抹得意之笑。

耶律思雲沒想到他竟有如此膽量,不禁面露驚奇。

正當石韋回頭之際,卻不防胯下之馬踏入一個草坑,嘶鳴一聲,便猛的向著栽倒出去。

石韋無所防備,身子跟著便向前甩了出去。

耶律思雲大驚,不及多想,身子如燕兒一般縱出,順勢將石韋抱住。

兩人從半空中跌落,順著那草坡便向著相擁著滾了下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首席御醫最新章節 | 大宋首席御醫全文閱讀 | 大宋首席御醫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