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 367

作者 ︰ 沈陽唐伯虎

大蜘蛛感覺到身後有熱量,更加迅速地朝前爬去,姜虎跑到道路盡頭,一頭鑽進了松林里。大蜘蛛進不去松林,急得在道路盡頭團團直轉,轉了一會兒又往回跑,田尋趁此機會,連忙在它身後又升起大火。

大蜘蛛跑回拐彎處,一見大火沖天而起,又折回來,可姜虎點燃的火堆順著風向直燒過來,大蜘蛛這下可慌了,它像只沒頭蒼蠅似的來回亂爬,可就是爬不出去,情急之下,它將長足攀在松樹上,一點一點地想要爬到大樹頂端去,姜虎和丘立三又分別點著了大蜘蛛附近的松樹,此時,一陣大風吹過,火苗四處亂竄,轉眼之間,半個松林都陷入了火海。

丘立三站在松林里,舉著火把跳著腳喊著︰「哈哈,你個八爪怪物,今日看你三爺爺火燒連營!」大蜘蛛急得吱吱亂叫,一些小蜘蛛聞聲而來,在松林里尋找大蜘蛛,可多半都被大火燒死燒傷。耳听得海邊漲潮聲響起,一陣陣強勁的海風吹來,整個松樹林大火熊熊,映紅了半個島,松樹油燃燒的味道嗆得人直流眼淚。姜虎大聲叫道︰「快跑吧!要不連我們也燒死了!」

4人用衣服捂往口鼻,在大火中左突右拐終于沖出松林,沒命地往海邊逃去。這時依凡從樹上溜下來,樹下堆著幾十只大椰子。

松樹在大火燃燒之下,「闢闢啪啪」地折斷,大蜘蛛和它無數蛛子蛛孫,都被淹沒在火海之中。

大家抱著椰子一路奔跑,路上看見無數奇異的昆蟲和節肢動物,都紛紛從草叢、灌木和樹林里鑽出來,四散逃跑,動物天性怕火,這島上多雨多霧,所以幾百年也沒著過大火,現在這些動物見火光沖天,還以為大難臨頭,于是都往海邊逃去,其中居然還有兩只昨天那種巨型蜥蜴,可這蜥蜴看到幾人卻並不追趕,而是只顧著沒頭沒腦地亂跑,幾人開始還害怕,後來一見根本沒有動物在意他們,也就不管那麼多了,只管逃命。

終于跑到了海岸,那艘運尸船還半躺在海邊,在巨大的潮水沖擊之下,船身漸漸向海里滑動,眼看著就要入水了。田尋大叫︰「快上船,晚了就來不及了!」幾人手腳並用爬上貨船。

眾多昆蟲和節肢動物也來到了海邊,無數巨蚊嗡嗡的在天上亂飛,足有上萬只,幾千只巨型蟾蜍在沙灘上費力地跳著,無數巨大的蜻蜓像直升飛機群似在空中盤旋,巨型蜈蚣、巨型蜥蜴、巨型蟑螂,還有幾只兩米多長的蝗蟲都想往貨船上爬。田尋用手中日本刀左右揮砍,驅散了這些大個家伙。

這時有只大蝗蟲兩條有力的大腿一撐竟跳上甲板,又高高躍起,居然抱住依凡的後背,她嚇得雙手在身後亂抓想甩掉蝗蟲,可那蝗蟲抱得牢牢的,根本甩不開,田尋二話沒說手起刀落,砍掉巨蝗蟲半個身子。

潮水更加猛烈地涌了上來,終于將貨船漂進了海中,漸漸遠離荒島,眾人站在船頭,看著島上熊熊的大火已經蔓延到了四周的草地上,映得半邊天通紅。越來越多的昆蟲逃到海邊,被無情的潮水吞沒。

五人終于月兌離這可怕的荒島,都高聲歡呼起來,丘立三更是大叫︰「該死的鬼島,老子逃出來了,你三爺爺贏啦,哈哈哈!」

潮水漸漸退了,貨船在海上順著海風,往西一直漂去。

從昨天清晨踏上這個恐怖的荒島算起,直到今天傍晚離開,在這兩天中,幾人的經歷可謂千奇百怪、九死一生,不管怎麼說,總算都活著逃了出來。

大家都躺在甲板上歇著,田尋擺弄著那把日本刀,姜虎則看著手里的M9手槍。雖然已沒了子彈,卻也沒舍得丟掉,畢竟這槍是丁會用過的東西。一想起丁會,姜虎心里就陣陣發酸。

看著漸漸黑下來的天空,田尋說︰「我們都要感謝珠海市殯儀館。」

小培奇怪地問︰「為什麼呀?」

田尋說︰「如果不是他們把這運尸船造的這麼堅固、沒有漏水的地方,我們就算是神仙也沒轍了!」大家听了都拍手稱對。

丘立三問︰「你叫什麼名字?」

姜虎說︰「你問我?我姓姜名虎。」

丘立三說︰「你的身手也不錯,當過幾年兵?」

姜虎說︰「我不是和你說過嗎?84年我在廣西邊防區當邊防兵,95年退伍時是副連長,你好像也當過兵吧?」

丘立三說︰「我82年入伍在雲南馬關戍邊,95年退伍時是連長。」

姜虎說︰「那我是不是要叫你一聲首長?」

丘立三冷笑道︰「你願意叫也行,反正我也確實比你級別高。對了,那老林頭花了多少錢讓你來找我?」

姜虎說︰「這你就別管了,現在的問題是我已經對你抓你沒有任何興趣,我只想著能平安回到天津老家,賣掉我的那份珠寶,後半輩過安穩日子。」

丘立三說︰「這還像句人話。」

姜虎從兜里模出在荒島取來的那尊翡翠小佛,來回把玩。

田尋要過佛像,看了看說︰「這是正宗的緬甸翡翠,從質地、顏色透明度和雕刻風格來看,首先可以肯定不是中國的東西,應該出自緬甸、老撾或印度等東南亞的佛教國家,再從成色判斷,至少有200年以上的歷史。要是在黑市出手,最

低也能賣100萬左右,如果在香港或美國的大型拍賣會上亮相,應該有200萬的價值。」

姜虎一听,翻了個身說︰「什麼?這麼值錢?」

丘立三哈哈大笑,說︰「沒想到這麼值錢吧?比老林頭的懸賞還高呢!」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國家寶藏最新章節 | 國家寶藏全文閱讀 | 國家寶藏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