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痴妻主 第八十五章 遇北蒙軍【文字版首發VIP】

作者 ︰ 行素狂

據鳳朝歷史記載,鳳朝以前是一個較為混亂的年代,整個國家四分五裂,大小國家有幾十個之多,北方的小國為了抗擊匈奴的進攻,各自在北方邊境修築了很多高大的城牆作為防御工事,用來阻擋外族的進攻。

鳳朝開國女皇東方正穎憑借一身的武功和聰明的頭腦統一了江山,並把北方小國修建的一些斷續的防御工事連接成一個完整的防御系統,用以抵抗來自北方外族的侵略。經過幾代女皇的繼續加以修築,使這些城牆成為歷史上最長的軍事設施。

城牆每隔一段就會有建造一個關口,如大同口、宣撫關、冀州口、鳳凰關、雁門關、平陽關等幾十個關口,大部分關口都處在關溝峽谷之中,兩山夾寺,山形陡峭,一水中流。山上城牆蜿蜒盤繞,山下城樓巍峨雄偉。關城內廟宇、署館、亭坊、倉房層疊錯落。紅牆、綠瓦、油飾彩畫相應成輝。關城所在的峽谷,大都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雁門關與武寧關、偏水關合稱三關,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只要地,東西兩翼,山巒起伏。山脊長城,其勢蜿蜒,天下九塞,雁門為首。楊晟楠大將軍和五個女兒幾十年來一直坐鎮雁門關,在雁門數年,習射騎,謹烽火,多間諜。使北蒙數歲無所得,更是廉潔奉公,深得士兵的擁護,威震三關。

按照往年的習慣,北蒙國在楊家軍手中討不到什麼便宜,但她們會在雁門關百里方位內騷擾漢人的集市和村莊,讓軍隊疲于應付。今年之所以增加兵力,一是為了預防卡扎可汗的報復,更重要的是,女皇想趁此機會奪回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是在女皇剛開始登基時丟失的,這些年她一直耿耿于懷,這十六州在她手上被北蒙國奪去,比送給她一定綠帽子還要難受百倍,作為一國之主,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國土,這是她一生中最大的污點,她發誓一定在她在位是把它們給搶回來。這次,就是趁此機會奪回燕雲十六州。

北蒙國在鳳朝以前的主要居民乃匈奴人,後來蒙古人遷入該地。

鳳朝初年,喀爾喀蒙古分為土謝圖汗、車臣汗、札薩克圖汗三部,鳳朝黃歷85年,吉薩思汗統治了蒙古地區的所有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國,鳳朝稱作是北蒙國。蒙古族自稱「蒙古」,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

蒙古人是擅長狩獵的游牧民族,終其一生在馳騁草原中渡過。打從孩童時代起,他們便開始學習騎馬和使用武器,尤其是彎弓。每一個體格健全的女子,在六十歲以前都會被要求參加狩獵與戰爭。蒙古人在極其嚴厲的軍法約束之下作戰並共享戰利品。在戰爭中遺棄戰友會被判處死刑。這種嚴格的紀律,加上英明的領導和有效組織,讓蒙古人的武力,從騎兵群提升為一支真正的軍隊。

這次的北蒙**對,由卡扎可汗的大女兒烏日娜統領全軍,全軍由成年女子所組成,共四十萬人,幾乎是卡扎可汗能調動的全國的兵力,北蒙**隊依靠火力、快速調動的能力和殘忍的名聲處于優勢。相較之下,鳳朝軍隊的移動速度則非常緩慢和謹慎,但蒙古人善于尋找機會去分散敵軍的力量,然後集中自己的力量,以快速的射擊把敵人各個擊破。

大將軍楊晟楠原有三十萬兵力,本來打算死守雁門關,這時二路先鋒張元靈又帶來了四十五萬兵馬,這樣雁門關駐地就有近八十萬的兵力,主動出擊北蒙軍隊都很充裕。但大部分都是步兵,只有有三十多萬的騎兵。她也知女皇的意思是想趁機奪回雁門關以北八百里方圓的燕雲十六州,一雪前恥。

正當她布局之時,沒想到北蒙國正營卻在雁門關兩百公里的地方,發現了鳳朝住北防守的漏洞——馬扈城。

馬邑城在雁門關以東北兩百公里的地方,游牧部落和內地經常于此進行馬匹交易,故而得名。馬邑地理位置特殊,西面進退要渡過黃河,行動不便;馬邑東邊是大暗山,出入要跨越大暗山,且距離匈奴本部太遠,亦不便。馬邑位置適中,沒有大的山河阻礙,適合騎兵快捷突擊和撤退,從馬邑南下進取太原,進而可以威脅鳳朝月復地。

烏日娜在無意中發現這個戰略要地之後,馬上決定從這里動刀,進略鳳朝。

等楊將軍收到消息,她知道馬扈的重要性,立馬讓大女兒坐鎮雁門關,自己親率大軍三十萬火速趕往馬扈救急。可誰知一天不到,在北蒙國右賢王率領的右營十萬士兵的攻擊下,馬扈守備魏復涵帶領十萬大軍就已經投降了。等楊將軍趕過去,已經晚了。

不數日,右賢王引導蒙古大軍,攻略太原,一路南下縱兵四掠,殺人無數,虜獲甚厚。大有飲馬黃河,直搗京都之勢。

楊將軍讓二女兒楊北萍帶領二十萬大軍攻打奸賊魏復涵,取回馬扈城,自己則帶領十萬士兵追尋右賢王帶領的蒙古騎兵,希望能把這股兵力給端了,斷了北蒙國的右臂。可北蒙國將士都是游擊作戰,燒殺搶掠過後隨即跑的無影蹤,楊將軍帶領著十萬大軍緊追在後,但也只是看到一處處平民百姓的尸體,和被搗毀的村莊。

看著手無寸鐵的百姓慘死在北蒙的鐵蹄之下,楊將軍將士們眼楮都紅了,這些畜生,根本不把鳳朝的百姓當人。這些參加過上百場戰役的鋼鐵女人,把滿腔的怒氣化為動力,誓死要把右賢王等人命喪鳳朝。

「報驍騎尉!捉到一個可疑的女孩!」一個探路小兵過來匯報戚繼蕾,驍騎尉是女皇封的六品武官。

「帶上來問問!」行素見戚繼蕾看著她,就下令道。

「你們是誰?為什要抓住我?」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孩子被幾個士兵粗魯地押著帶到行素和戚繼蕾面前。她看著衣裳光鮮的這些人,雖然極力隱藏心中的恐懼,但顫抖的身體和聲音還是出賣了她此刻的害怕。

「放開她,給她一杯熱水喝。」行素見這個女孩眼中滿是死里逃生的恐懼,臉色慘白沒有一絲血色,嘴唇由于寒冷凍得青紫,眼看就要支持不住,昏倒在地,就讓伺候她的士兵給她遞上一杯熱水。

看著女孩捧著熱水一口氣飲下,恢復了一點氣息,行素才開始發問。

听完女孩子的述說,行素讓人把她帶下好好安置,她和戚繼蕾陷入了沉思之中。

女孩叫胡宛,是離她們所在之地以北三百多里的一個小村莊胡集人士,不想數日前,一支騎兵打馬進村,見人就殺,由于是冬日,大部分人家都窩在家中取暖,幾乎是全家都被堵在在中,女的殺死,老的小的丑的男人被殺掉,稍有姿色的男子被抓走,不知帶到那里去了。那時,胡宛身子嬌小,母親讓她到小地窖里取些紅薯,剛下地窖,就見母親臉色劇變,交代她一聲不可上來,就把地窖口用玉米桿給堆上。

胡宛不知何事,但見母親嚴肅的樣子,她躲在地窖里不敢動彈,不一會,就听見一陣馬蹄聲,伴隨著母親、爹爹及弟弟的慘叫聲,幾個女人粗聲的嘰里呱啦大笑聲,她嚇壞了,直到夜晚來臨,外面再也沒有叫喊聲,她才偷偷地從地窖里爬出。

母親撲在爹爹和弟弟身上,胸前一個窟窿,血已經不流了,只是瞪大眼楮不甘地看著一個方向,兩個弱小的弟弟和爹爹也倒在血泊中,不知是母親的鮮血還是他們的。房屋中,祖母倒在炕上,身體還是熱乎的。家里的一袋準備過冬的糧食和幾只母雞不見了蹤影,父母的床炕被掀掉,露出已經冰冷的爐灰。除了空蕩的四壁,什麼都沒有了。

胡宛怕極了,想到離家不遠處隔壁的大姨,她抹黑想到大姨家,可大姨家一家七口人也都倒在已經冰冷地血泊中。她爬起,又跑到幾百米外的小胖家,然後跑到千米外的村長家,十來戶人家都跑遍了,終于,她看到村口胡曼家,胡曼還有一口氣。

「小宛,你快朝南跑。韃子來了好多,見人就殺,你…小心!」胡曼說完也死了,這時,胡宛才發現,今晚的黑夜竟然是這樣的可怕。沒有了狗叫聲,雞鳴聲,羊咩咩,只有冷冽的寒風依舊嗚嗚地吹著。

「殿下,看來北方戰事吃緊,已經有蒙古兵突破邊防,進入晉北。我們再往前走,有可能和她們相遇。」戚繼蕾沉思了一陣,開口說道。

「是啊!就是不知是何人統領?有多少軍士?」行素站在寒風中,很是肅然。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萬一遇到敵軍,免不了一場惡戰。可她們戰馬只有五千匹,大部分都是步兵,遇到以速度聞名的北蒙國騎兵,可謂是凶多吉少。

「殿下。屬下建議立馬停止行軍,就近找一個易守難攻的地方,做好站爭準備。」戚繼蕾想了一會兒,心中有了一個初步的打算,說與行素商量。行素听罷認為可行,點頭同意。

大軍停歇下來,這里本是北方平原,沒有什麼高大山脈,戚繼蕾選了一個比較平緩的土山,讓幾千士兵把方圓幾里的書砍伐許多,截成兩米長的樹樁,另讓幾千士兵把樹樁埋在土山山頂周圍,只露出比馬腿稍微高一點點的木樁,密密麻麻的林立在土山上,這樣,步兵可以穿行其中,馬卻不可行。木樁後是用土堆起的堡壘,壘上多積盾牌強駑,木樁的高度恰好不防礙士兵射箭。又讓幾百個善于挖洞的士兵挖幾眼深井,幾千士兵把周圍地上枯草給收拾干淨,一來可以當做草料和燃料,再者可以防止敵人火攻,畢竟只有一點點積雪,枯草還是可以點燃的。然後讓四萬五千步兵在土山上以逸待勞,保護兩位殿下。五千騎兵,由戚繼蕾帶出去尋找北蒙軍隊,由于不了解對方軍情,只在周圍百里活動,好支援土山上的軍隊,如有機會就消滅敵人小股或分散的力量。步兵交由大皇女行素帶領,反正都已經布置好了,行素只要督促士兵死守就可以了,只要對方下了馬,就和她們的戰力接近,甚至可以說,對于步兵更加有利。

右賢王帶領十萬右營軍已經拿下晉陽,此時探馬來報,鳳朝大皇女帶領的儀仗隊護送大皇子到雁門關成親,已經走到離晉陽百里外的地方。右賢王一听大怒,可汗求取鳳朝大皇子已經半年有余,鳳朝皇帝不答應,竟然還把大皇子嫁給一個小小的女娃子,這不是明擺著瞧不上她們的可汗嗎。這是對北蒙國的挑釁和蔑視,她一定要讓女皇付出代價。南下的勝利讓她得到很多的收獲,她感到鳳朝其實不堪一擊,對于這五萬人的儀仗隊,她也是手到擒來。

「右賢王,屬下願意去擒下鳳朝大皇子和大皇女!」莎琳娜上前請令,她是卡扎可汗的小女兒,這次隨軍主要是想獲得些軍功,得到一部分軍權。

「莎琳娜,你帶領多少兵馬能拿下鳳朝大皇女五萬兵馬?」右賢王看著這個剛剛成人的佷女,問道。

「屬下領一萬兵馬足矣!」莎琳娜回道。這次隨王姨南下,所向披靡,鳳朝軍隊不堪一擊,人民更是軟弱如待宰之雞羊,見到她們手中大刀,有的痛哭流涕磕頭求饒,有的怒目而視卻無力反抗,只能乖乖受死,哪里像她們蒙古人,就是幼童老嫗也是驍勇非常。對于這花架子的儀仗隊,應該比一般百姓還不如。

「好!我就在晉陽為佷女開酒慶功!」右賢王也是認為一萬人足矣,應該給年輕人一個鍛煉的機會,就讓莎琳娜把大皇女姐弟擒來吧。

莎琳娜帶領一萬騎兵,穿進土山邊上,剛開始只有稀疏的短樹樁出現,戰馬還能慢慢行進,可隨著短樹樁的密集,戰馬轉身都是問題,跳過去更是行不通,尖銳的樹樁頂端能把戰馬的月復部刺成漏洞。看著密密麻麻的短樹樁,莎琳娜只想罵爹了。只好讓部隊下馬步行,又深入一段之後,突然從里面沖出兩萬步兵,兩個一組,對上她這一萬士兵,不到一個時辰,莎琳娜被幾個護衛保護著還好,可她帶領的一萬騎兵只剩下千百人。

莎琳娜看勢不妙,下令撤軍,等她們好不容易跑出木樁陣,只有幾百人活下來。大部分戰馬也成了對方的戰果。

看著跪在帳中痛哭流涕的莎琳娜,右賢王簡直都想立馬殺掉這個廢物。她手中就只有十萬騎兵,這些人跟隨了她十來年,對她們比姐妹手足還要在意,每年冬天南下打秋風,春天,她要一個不少的帶回草原,給她們家人一個交代。這下好了,一下子就被這個草包給丟掉近萬人,讓她有何臉面面對喪失親人的家屬?難道可汗知道這小崽子無能、故意派來打擊她的?一萬人哪!她的心都在抽筋似的痛了。這個該死的狼崽子!

「怎麼回事?」右賢王青著臉強忍住怒火,問道。

回來的幾百個人也是一身傷口,見莎琳娜小姑娘哭得厲害,三十歲左右的小隊長只好上前,把戰況一一道明。

右賢王听著,怒火慢慢息下。這種情況以往從來沒有出現過,怪不得莎琳娜會輸得這麼慘,原來對方軍中有高人擺下陣法。不就是一些破木頭,只要人多,這個問題很好解決。

「莎琳娜,現在,我給你五萬人,你讓五千人開道,見到木頭就拔掉,等陣破掉,然後再帶領五萬騎兵攻入,在馬上,我們一個騎兵等于她們幾個步兵,不信就拿不下區區五萬步兵的儀仗隊。這次再失敗,你就直接自殺得了。」右賢王氣恨地對莎琳娜交代。

萬把蒙古兵在一個個快速地去掉木樁,很快就出現一個真空地帶。

在山頂,行素和蒙有面紗的無情、明曉等男子看著山下密密麻麻的騎兵,已經準備好上山進攻了。

「姐姐,那里不是還有好多木頭嗎?讓我們的士兵從山上把木頭推下去,圓滾滾的木頭一定可以滑倒她們的馬匹,只要她們落馬受傷,對我們的兵士就非常有利。」東方明曉雖然沒有見過這樣可怕的場面,但從小接受的各種皇家訓練,還是讓他的頭腦保持冷靜,看著土堡內剩下的一大推圓木,他立馬計上心來。

行素看著這個平時愛作弄人的弟弟,沒想到在戰場上他的頭腦,能勝任一個軍師。

「素素,冬日天干,讓士兵做成火箭,向下設在敵人的馬身上,動物怕火,馬匹發狂,她們也就失去了戰斗力。」無情也在一邊獻計,他可是無花宮的宮主,雖然沒有上過戰場,但遇事也不會驚惶無措。

「仁勇副尉(正九品武官),傳令,一萬人快速做火箭,尖頭蘸上烈酒,或油,備用。讓人把皇上賞賜的烈酒倒在那一堆圓木上,把食用油也一塊倒上。」行素立馬招來幾個副尉,吩咐眾人各行其事。

看著對方騎兵登上半山坡時,行素下令讓一萬人士兵把圓木推下山。馬匹正在飛速上前,看到山上滾落下東西,就是無處可避,踩在圓木上,第一排的馬匹幾乎都踉蹌著東倒西歪起來,馬背上人直接摔到在地滾落老遠,有的卻被馬踩踏,慘叫不絕。後面幾排馬匹一時收不住腳,也沖上來,混亂一團。一萬弓箭手把火箭點燃射出,射馬的、射人的,射到圓木上的,直接引燃了帶有油和酒精的木頭,下面更是亂作一團,人馬相互踩踏,死傷已過萬人。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烤肉的味道和血腥味。北蒙軍士第一次親眼見識了訓練有素的步兵的威力,頗為震驚。

莎琳娜看勢不好,清點人數之後,她差點抽刀自殺,被副將勸住。

「郡主,不可,軍中還要靠郡主統領。我看,她們山上一定沒有太多的武器,就是圓木也不會太多,馬上我們可以分散進攻,一次只派百十個人,這樣就是她們扔下木頭,我們也能避讓,等她們沒有圓木和火箭,我們再沖上山去,殺個片甲不留,以報死去的姐妹之仇。只要拿下鳳朝大皇女姐弟,郡主也可戴罪立功。」

莎琳娜能不死當然也不想死,她已經六神無主,就按照副將說的來做。

零散的進攻,確實耗盡了山上的圓木和箭矢,畢竟沒有準備許多,等幾萬蒙古騎兵攻上來時,就是一場你死我活的肉搏戰。

四萬多士兵大多沒有上過真正的戰場,沒有見過慘烈流血犧牲的場面。所以,剛開始近身搏戰時,加上蒙古騎兵坐在高大的馬上,免不了有些手忙腳亂,顧此失彼。但見到身邊相處幾個月的姐妹慘死在敵人的刀下,不由激起步兵的狂野。加上這一個月戚繼蕾的集訓配合,不久就殺紅了眼,忘記了膽怯,只想著守護身邊的戰友和國家。砍不著人,就削馬腿,然後在砍人。四萬多步兵還是比對方人數多出幾千,半個時辰之後,就漸漸不落下風。

行素讓無情保護明曉幾個男子,大帳外圍有一千士兵護住,自己也親自和敵人拼殺起來。這種環境,在看到自己的士兵一個個倒在敵人的鐵蹄之下時,就是土人也惹起了三分火氣,雖然行素作為一個醫師,性子溫和,擔負救死扶傷的責任,但她現在是一個王爺,鐵蹄之下是她的親人同胞,她沒有辦法做到無動于衷,對敵人心慈手軟就是對自己人最大的傷害。

士兵看到大皇女親自上陣,士氣大振,幾個護衛忙守護著行素,但見行素躍至敵人馬背,手起刀落,殺人如切瓜砍菜一般,沒有一絲懼意,身手很是了得,不下于武林高手,才知道原來看似柔弱的大皇女,竟然也是一身武功。

雙方人員迅速精簡,三五個步兵組成一個小團體,按照戚繼蕾演習的陣法,開始慢慢消弱敵人的數量。行素稍息片刻,暫緩氣喘之勢,把內力運轉一周,又和幾位護衛一起拼殺起來。

莎琳娜見到自己這方人數大概只剩下一兩萬人,對方也已經死傷過半,一邊派人前往晉陽求救,一邊集中兵力主攻軍中大帳,只要抓住對方皇子皇女,就是大功一件。

其實,北蒙的輕騎兵並不擅長和敵人做陣地持久戰,更不能對抗重騎兵的攻擊,所以他們會假裝敗逃來吸引敵軍騎兵的窮追猛打,藉此消耗敵人的體力,以降低其攻擊實力;這時,原本走避的蒙古輕騎會突然折回反身成為攻擊者。蒙古軍隊精于設下埋伏和突襲。蒙古軍的將領也最善長于應用偵察兵,並且在身處劣勢的情況下,協調武力的調動以夾擊敵軍。

可以說,北蒙士兵以靈動活泛為特點,這樣攻堅陣地的打法,對他們百害而無一利,但如果遇到沒有陣法的步兵,也是可以輕易取勝。但這次不同,雖然儀仗隊沒有經歷過戰事,但經過戚繼蕾每天集訓,交給了步兵一套實用的作戰陣法,再者,北蒙右營右賢王被勝利迷花了眼,竟然把五萬輕騎交給一個沒有領兵經驗的女孩子統領,這也造成她們失敗的必然性,驕兵必敗的道理還是比較正確的。

正當莎琳娜孤注一擲,準備帶領騎兵集中朝大漲方向沖擊時,戚繼蕾帶領五千騎兵從外面包抄過來,鳳朝軍隊像包餃子一樣,把北蒙軍的後路截斷。

戚繼蕾和士兵見駐地血流成河,特別擔心大皇女和大皇子的安危,更是鼓起一口氣,和北蒙騎兵殺作一團。

莎琳娜看著逐漸減少的手下,絕望了。但她寧願戰死沙場,也不願死在自己人的懲罪刀下。其他蒙古人也抱有必死的決心,奮力反擊。

這時,外圍鳳朝士兵一片嘩然,原來,右賢王帶領剩余四萬軍隊傾巢而出,來支援莎琳娜。

右賢王听到探查兵士的回報,差點一口氣噎死,這個該死的莎琳娜,果然是她的克星,五萬軍隊又給她弄死三萬,這個蠢豬,打不過你騎著駿馬,還跑不過兩條腿的步兵嗎?留下兵力,等敵人疏忽時再殺個回馬槍不就完啦。這個要命的郡主,是要耗盡她的十萬兵力啊!

不過,她也就納悶了,一個五萬人的儀仗隊難道成精了嗎?

鳳朝軍隊見到被圍,有些慌亂,但見大皇女、驍騎尉都是一副胸中成竹的樣子,也穩定下來,剛才的勝利增加了大伙的信心。

其實,行素和戚繼蕾沒有那麼樂觀,己方只剩下兩萬多能戰斗的戰士,還大部分都是作戰了四五個時辰,已經非常疲憊和饑餓,幾乎沒有了一戰之力。而對方四萬兵馬都是人強馬壯,根本不在一個檔次,如果得不到休息和飯食,她們都可能會命喪于此。

莎琳娜帶領的不到兩萬兵馬也是人困馬乏,右賢王的到來如同給她們服用了興奮劑一般,很快就突出包圍,與右賢王兵馬匯合在一處,對行素她們形成反包圍狀態。

右賢王讓她們在外休息,自己帶領四萬人馬沖上去,對付疲憊饑餓已無站立的儀仗隊。行素她們也不會等死,戚繼蕾帶領五千騎兵守護在外,好讓步兵得到喘息的機會。

突然,北蒙軍隊外圍一陣大亂,楊將軍帶領十萬大軍終于追來,在外圍住了右賢王六萬軍隊。

四個時辰之後,兩軍會合,打敗北蒙右軍,活捉右賢王及三萬北蒙騎兵和五萬多匹戰馬,鳳軍大勝。可五萬儀仗隊卻僅存兩萬人,其他皆戰死。

戰事停歇

馬扈守備魏復涵以‘韓國魏裔’的身份自立為王,她是鳳朝以前晉北一個小國韓國的後裔,一直以光復韓國為己任。其實楊將軍早就知道馬扈城是鳳國北疆的漏洞,專門派駐軍十萬人駐守在馬扈,只是沒想到守備魏復涵的野心。這次她不戰而降,就是為了利用北蒙國的支持,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韓國。

楊北萍帶領二十萬騎兵攻打馬扈,魏復涵率領的十萬叛軍,大部分都是鳳朝子民,只是將領被魏復涵收買,她們只好遵守將領投誠叛國,但大部分鳳朝士兵不滿現狀,見楊二將軍帶領人馬到來,士兵發動叛亂,開門投城。

魏復涵在一萬親兵的護送下,逃出馬扈,投奔大暗山駐扎的北蒙三十萬駐軍。

楊北萍不費一兵一卒進駐馬扈,她知道母親對馬扈城非常看重,就讓大軍好好守護。但對于叛國的魏復涵,女皇下令一定要殺之。見魏復涵只帶領一萬人馬逃跑,她有些心動,想要拿下這個軍功,但被副將勸住。

烏日娜統領正營和左營等待右營的好消息,但右賢王急功近利,想搶頭功。攻下馬扈之後,直接進軍晉北。烏日娜還在猶豫是否也從馬扈進軍鳳朝,又怕後路被楊將軍截斷。這時探馬來報,右營幾乎全軍覆滅,右賢王和三萬將士被俘。

當晚,烏日娜接到爹爹密函,說卡扎可汗突然生病,朝不保夕,二郡王塔拉娜(烏日娜同母異父的妹妹)正在暗中行事,想要趁她不在王庭,拿下可汗之位。

所以,烏日娜進入兩難境地,這次到鳳朝搶奪過冬的物質,還沒有什麼收獲,卻失去了十萬大軍,雖然是右賢王激進,但她這個主帥要擔下全部的責任,如果就此回去,一定會引起民眾的不滿,支持她的人也會對她有意見,轉而支持塔拉娜。如果不回,萬一可汗有什麼,那塔拉娜更是近水樓台。

回是一定要回,但軍權一定要握在手中,這三十萬輕騎兵可是北蒙的大部分兵力。還要把右賢王和三萬降兵給要回,這樣右賢王就會極力支持烏日娜。更重要的是建立軍功,讓三十萬士兵心悅誠服地跟著她。這邊,先和鳳朝建立友好關系,讓鳳朝不會因為北蒙國政權變換而趁機發動戰爭。這樣,就是回去塔拉娜佔得可汗之位,烏日娜也能奪過來。

這時,楊北萍已經知道母親大捷,活捉了右賢王。還了解到卡扎可汗病危,猜測烏日娜已有退意。就派使者到烏日娜駐地,讓她送回魏復涵,順便探查一下軍情,好趁機攻打。

烏日娜听到鳳朝軍隊有使者來訪,就讓手下一個個作出垂頭喪氣的樣子,好像已經被右賢王等被俘的事情打擊到,還讓士兵收拾東西,裝出就要撤軍回王庭,用這些來提示她就要回去爭奪可汗之位去了,其他的都顧不上了。

使者沒有要回魏復涵,把自己見到的情況報知楊北萍。楊家二小姐,一直以來都沒有大小姐受寵,見姐姐建立一個又一個的軍功,她暗中責怪母親沒有給她機會,她要向母親證明,她不比姐姐差。這次,她認為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第二日,烏日娜派魏復涵為副將,與左賢王一起帶領十萬人攻打馬扈,目的不在馬扈,在于引誘楊北萍出城,最好活捉她,拿她和右賢王互換。

楊北萍帶領十萬人馬作戰,左賢王不敵,帶領魏復涵和士兵狼狽逃跑,邊跑還不甘心地回頭攻打鳳朝軍隊,一會兒不敵又跑。

楊北萍盯緊魏復涵,今日一定要把她拿下。

此時風雪大作,有的士卒手指都被凍掉了。但惡劣的天氣對雙方都是一樣的,往往更有出奇制勝的效果,楊北萍不顧身邊副將的勸阻,命令大軍克服困難,全速前進。

北蒙哨兵觀察到打著楊子旌旗的這支追兵走得最快,處于突出的位置,馬上報告給烏日娜。烏日娜哈哈大笑,只要抓住楊北萍,自是大功一件。

烏日娜馬上命令所有軍隊悄悄出山,設好一個口袋,專候楊北萍。一時間,馬餃環,人臥冰,雪中石後,藏匿著虎狼之師。

等左賢王引楊北萍鑽入口袋,牛角號吹響了!伏兵四起,箭如雨下!

烏日娜似乎在一瞬間看到了楊北萍驚愕的眼神。

楊北萍知道自己冒進了,但她畢竟跟隨楊將軍多年,一瞬間的驚愕之後,立即急令部隊上小安山,佔據有利地形。

副將領盾牌軍死命頂住北蒙士兵,楊北萍令士兵迅速錘木建陣。一會木陣立起,楊北萍鳴金令大軍撤入陣後。

副將令士兵在木陣後駕起盾牌,形成第二道防線。

從遭遇伏擊到陣地立起,鳳軍指揮有序,行動快捷。北蒙軍隊向上作戰不利,無法通過木樁拒馬陣,一時無計,只得將小安山四面圍定。

此時,烏雲四合,將小小的小安山襯托得好像黑白剪影。

楊北萍急得直跺腳,跺腳此時作用很大,不但可以疏緩緊張情緒,而且還可以御寒。

楊將軍此時已經趕到馬扈,听說二女兒被困小安山,急帶領二十萬兵馬來解圍。另外讓大女兒支援二十萬新兵,從雁門關火速趕來小安山,她想把北蒙國剩下的三十萬人吃掉,這樣,鳳朝北方至少可以平安五十年。

烏日娜又收到爹爹加急信件,說可汗身體拖不過一個月了,塔拉娜已經控制了王庭,讓她趕快回去。

烏日娜招來幾位親信商議,從目前的形勢看來,對北蒙**隊不利,北蒙國將士已經成夾心餅,就是突圍出去,所剩兵力已經不足以奪回王權,還要承擔傷亡的責任。

于是,烏日娜派使者前去楊大將軍處,為表誠意,把魏復涵交給鳳軍,希望鳳軍把右賢王及被俘將士還回,烏日娜願意讓自己的親弟弟格根哈斯(明玉之意)送往鳳朝和親,並送還燕雲十六州。其實,燕雲十六州自從被北蒙佔領之後,當地鳳朝居民都死的死,走的走,幾乎就成了廢城,一點利用價值也沒了,用它來換取三萬將士的生命,可以換來幾萬將士的誓死效忠,比什麼都值得。

楊將軍飛鷹傳書女皇,讓女皇定奪。按她的意思來講,還是消滅掉這三十萬北蒙軍隊,但她也有顧慮,一來不可能消滅掉,北蒙軍的勇猛不是假的,她們馬快,想逃還是沒有問題的。再者北蒙人凶悍,真打起來,自己這邊至少要賠上相應的人數活著更多。將士們跟隨她多年,有的十幾年都沒有見過家人,如在此丟掉性命,那楊將軍也不安心。

女皇旨意幾日後傳來,楊將軍接收燕雲十六州,送還右賢王等俘虜。楊北萍回到雁門關準備接受軍法處置。

烏日娜帶兵火速趕回王庭,進行她的王位爭奪。

楊五萍今年二十歲,是楊將軍最小的女兒,由于一直在軍中服役,還沒有成親。和她幾個姐姐一樣,都隨了母親的性子,對鳳朝忠心耿耿,有著統領的才能,只是現在軍職較低,只是一個六品驍騎尉。行素事先多了解她一些,考察一下她的品質,見她雖然有些軍事化作風,為人倒很是正直,性格直爽。又見楊大將軍只納娶了兩位夫郎,看來楊家女人應該不是太過花心之人。看來,楊五萍對夫郎應該也不會太過離譜。

果然,大婚後,楊五萍立馬被可愛美貌與才華集一身的東方明曉吸引,對這個沒有皇家架子的大皇子很是滿意,要不是有軍務在身,她幾乎要天天膩在明曉的身邊了。東方明曉對楊五萍也是特別滿意,他本來就對軍人特是愛慕,現在嫁給了身材魁梧一身正氣的楊五萍,年歲又相當,有很多共同語言可以相互交流,所以對這個妻主他是又敬又愛,渾身洋溢著新婚的喜悅。

女皇收回燕雲十六州,大喜,從魯中、豫北、晉中等人口密集之地移居一部分人口到燕雲十六州。入住三十萬軍隊常年保護,無戰事時,士兵休養生息,冬日操練,夏日種植莊稼,

進行農事生產,最好能夠自給自足。

開春後,北蒙新君烏日娜繼位為高雲可汗,派使臣護送王弟格根哈斯到鳳朝和親,並與鳳朝簽訂五十年互不侵犯條例,互通有無。

大皇女行素和楊將軍帶領大軍(包括要退役的老兵)還朝,京城鑼鼓歡天,女皇親自到城門外迎接。

------題外話------

對不起各位,素素錯了,不該虐慕容,寫文那幾天,有些事影響,所以有些亂。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醫痴妻主最新章節 | 醫痴妻主全文閱讀 | 醫痴妻主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