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傳奇 三二二、寒冷冬天

作者 ︰ 格言

現在是冬天了。

山里的天氣冷得怕人。山民村人們全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戴上了火燒頭的帽子。這里的山民,都穿著裝著新棉花的棉褲。這樣的衣服,看很起來很肥。棉褲的襠很寬,形成了一種很特別的服裝樣式。

遠遠地看去,穿棉襖的人上身肩關下垂,腰里系著一個腰帶,棉衣的下擺就向四邊咋著。整個人的上衣象是一個8字。下衣的棉褲,褲腳束著,越往下越細。象一只腿彎曲的圓規。穿過的鞋子,是農民自己做的棉鞋。整個樣式,是山里特有的打扮。

李文義不穿這樣的服裝。他是城里人,穿著城里人的時興的樣式。

他也穿棉襖,不過是肩的那種樣式。很象軍人的棉襖。不過軍人的是機器扎出來的。李文義穿的是姐姐手工做的。李文義的姐姐,比李文義大八歲。但是性格卻象一個中年婦女。從小到大,李文義的什麼事情全是姐姐操心。一直到現在,也是這樣。還沒有到冬天,她就把李文義要穿的棉衣早早地做好了。等著李文義回來取。棉衣不容易洗,因為外面要穿一個罩的衣服。姐姐給李文義準備的是那種寬寬大大的紅衛裝。也就是藍色的軍裝。棉褲的樣式也是仿照軍人的樣式做的。前面有一個中口。這是男性服裝的標志。主要是為了小便方便。外面也是一件草綠色的軍褲罩在外面。

李文義穿著這樣的服裝,很顯眼。誰看見了他,也明白,這不是一個土農民,而是城里的知識青年。

對于知青,農民們自有自己的看法。他們才不會相信,自己能教育學得了這些洋人。這些人不過是和古代落難的公子小姐一樣,暫時地落難到了民間。到了一定的時候,他們還會回到他們要回的地方。

戲台上有許多戲,都演的是公子落難了,馬上就有一個小姐來搭救。接著是一個傻哥哥總是要壞小姐的好事。要把藏得好好的公子交出去。最後是公子私贈信物,結果民間的丫頭,一下子成了王妃什麼的。

一個民間丫頭的貴人夢。

現實中的人們,他們比戲台上的理知得多。既沒有多情的丫頭來鐘情于象李文義這樣的男人。也沒有傻哥哥來打攪什麼事情。農民們干脆就象防賊一樣的孩著李文義。怕他順便佔了誰家姑娘的便宜。對于一個未婚的姑娘來說,壞了名聲倒比什麼都重要。

結過婚的媳婦們,倒是經常地和李文義開玩笑。可是三句話不過,總在褲襠上說事。李文義是一個沒有結婚的人。一下子羞得半天回答不上來。人家一見他不上道,干脆拿他當姑娘看了。

沒人理睬的李文義現在是一個人在路上走著。

鄉下的以為他又是要去找他的同學了。

同學是一個曖昧的詞。要鄉下人听來,那就是找了的對象或者是未婚妻或者情人的一個借口。每當李文義說到他的同學時,人家都要問他你的同學是男的還是女的。李文義的回答當然是有男有女。

大家就哈哈大笑。

果然有女的。這個大家猜的一點也不錯。要是男人對男人興趣那麼大,跑幾十里的路,去找一個男的說幾句話,只有傻子才會這麼做。

男人急著出去找的,肯定是女人。

任何一個鄉下的男人或者女人都會這麼想。而且他們認為只有也只有他們的想法才是正確的。跟這樣的想法不一致的,肯定是假話。

「你去哄鬼去吧。」鄉下人喜歡這麼說。

李文義戴著一雙黃色的軍用手套帶勁地走著。這種樣子,也和鄉下人不一樣。鄉下人走路,多是雙手袖在袖筒里,彎著腰,腳步抬得很高。一步四尺地走著。他們走路的樣子,不象是走路,象是一個農民在丈量著自己的土地一樣。那里假,不要任何工具,他們就這樣地走著,一步五尺,走多少下,最後一乘,就是長度了。

其實李文義不是去見什麼同學,也不是去找什麼女同學。他是去樓觀閣的。二個月以來,他一直都是逢五逢十的日子,晚上都去樓觀閣,去那里見他的師傅,然後請他教給自己武術。

這樣的日子里,他從來沒有缺習過一次。

跟著這個老頭子學了幾個月以後。李文義越來越喜歡這樣的活動了。現在,他已經學會了打坐。不論是在那里,要麼在自己的房子里,要麼在田間地頭,要麼是一個人走路,李文義一有空閑的時間,眼簾立即垂了下來,眼楮半睜半閉,進入了一種他也說不清楚的凌境界。

一進入這個境界,他的精神立即就愉快起。全身發著熱,身子軟和。那種恍恍惚惚的感覺,真的讓人非常舒服。

一開始,當然是靜不下來的。可是,隨著練習時間的增多,現在的李文義也能坐得下來了。有時一坐一個小時兩個小時。在靜坐的過程中,他的月復部一直在響,小肚子熱乎乎的,而且越來越硬。

師傅說,「這是得氣的表現。你的天份不錯,別人教多少,就能領悟多少,看樣子真有幾份學武的天資。如果後天再給努力勤奮,也許將來還會做出不錯的成就呢?」

李文義听得高興。他真的希望能象小時候在書上看的那些古代的英雄好漢一樣,練出一身絕世的本領。

李文義的勁更大了。、

今天又是逢五的日子,天還沒有黑,李文義就急著往師傅那里趕著。估計走到那里,天也黑不了。

師傅任道長,本來一直在本觀修道,可是文革來了。到處都在破「四舊」,佛道都屬于四舊之列。自然要破除的。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跑來了那麼的年輕人,有些還是孩子,不知道是中學生還是高中生,他們義憤填膺地伸著戴在手上的紅套套,那上面官印著三個大字紅衛兵,要師傅交代他都搞了什麼封建迷信,是不是一貫道的頭子,都干過什麼威害人民的事情。

其實師傅知道,跟這些人講不清。這樣的運動一起來,就連平時那些師傅給治過病的人,也紛紛地站起來證明,當初的治病,根本不是什麼治病,而是利用迷信騙周圍的老百姓。

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

除了批判,他們還亂拿亂燒觀里的藏經。什麼東西別人覺得好,他們就順手拿起來,裝在了自己的包包里邊拿走了。

師傅心痛呀。

這可是多少代的抄錄寫出來的經文。絕對的文物,一旦毀壞,將不可能修復還原。

觀里的小道士們嚇跑了。他們沒有見過這樣的陣勢。也不知道怎麼來應付眼前的局面。

這樣鬧著的人們,覺得這樣還不解恨。他們又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要把師傅和他的徒弟們送回原籍,並要給他們一個人找一個老婆,讓他們全結婚。

觀里沒有人了。

師傅很小的時候給觀里的救回來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籍貫是那里的。人家逼得急了,只好胡編一個地方說給那些紅衛兵小將。可是送了回去,那里人根本不知道有他這樣的一個人存在,也不承認他是那個地方的人。最後好說歹說,總算把師傅的戶口落在那個地方了。可是沒有房子,只好讓師傅住在大隊不用的牛棚里。可是夏天的一場大雨,牛棚倒了,師傅沒有了去處。正好村里糧食不夠吃,每年都有許多人出去要飯。于是師傅也要人家給他開了一張證明,他也跑了出來。

現在的師傅,過的就是這種白天要飯,晚上教李文義練武的日子。

觀時有許多的藏書,有一些極經的本子和經文,師傅在晚上偷偷地藏了起來。夏天雨季的時候,師傅怕淋壞了,漚爛了,只好自己回來看看。看看有沒有被雨水淋壞。

白天出去要飯,要了幾天,有了一點吃的後,師傅就回來教李文義。李文義非常感動。他用自己的一點錢,給師傅再買了鍋碗,把觀里的一間偏避的房子收拾了一下子,讓師傅有了個落腳的地方。被子是李文義弄的。褥子是向別人要來的。反正有了這些東西,總算有了個住處了。

但是,不能給別人知道了。知道了也許他們還會趕師傅再回去。

明年怎麼過,李文義想好了。山上竹子長得那麼高。證明這里的土質很肥沃,水也不缺,如果在山上開塊地,種點什麼糧食和蔬菜,肯定日子比回去好。

李文義勸師傅不走了。

師傅也不想走。因為這里在他的心目中,就是他的家。從小到現在,他已經習慣了在這里居住。

師傅是個博學的人。不論干什麼,都有一套。他能寫字,能畫畫,可是在這個地方,他畫不了那種宣傳畫,也不敢畫,也沒有人請他畫。他也不敢說自己會畫。這樣的才能就算是埋沒了。他會治病。對藥理藥方和草藥很有研究。可是現在村村都有了赤腳醫生,有病人家直接上了縣醫院,他也沒有地方可以施展。

一個人到了他的這步田地,就象姜子牙倒運時一樣,干什麼也不會成。只能這麼要一頓吃一頓了。

但是,這樣的一個觀中昔日給人當神靈一樣看待的人,現在過著這樣的日子,讓人看了真的感到惜慌。

李文義到了觀里。

外面的雪還在下著。鵝毛大雪一陣緊似一陣。看樣子今天是不會停了。下雪的時候並不冷。再加上李文義走路著。來到觀里時,他的口中噴著白色的霧氣,臉紅堂堂的,一副精神煥發的樣子。

師傅在觀的西北角靠廁所的那一塊。

那里有過去是柴房的一所小屋子。上面的木門,早已經變成了白色。門扇的下邊,開了口子,有一片早不見了。門上的拴子,是鐵絲擰成的。單單細細的一根鐵絲,讓人覺得這個門拴基本上是一個擺設。

師傅本來不要門拴的。李文義說你在這里面作飯,總熟食,總要防個狗呀貓呀的,總不能讓它們進來糟害。有一個門拴,總比沒有要好得好。于是就幫著任道長弄了一個。那是手擰成的。很松,好象再用手一擰,這個東西也就會掉了。

李文義用戴著手套的手,拍了幾下門。里面發出師傅讓他進去的聲音。

進了門,任道長端坐在床上。

李文義問︰「師傅好。你吃了晚飯沒有?」

任道長說︰「我過午不食。一直都是這樣。」

這怎麼行呢。人不吃東西,身體就會垮的。李文義心時埋怨著,從自己的包里掏出幾把掛面,放在師傅的案板上。

師傅看也不看。仍然低頭打坐。

李文義也不說話,他坐到了床的另一頭,月兌下鞋子,無聲地坐在了師傅的下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冰火傳奇最新章節 | 冰火傳奇全文閱讀 | 冰火傳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