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璧 七十五章 朱元璋皇帝

作者 ︰ 宮希彬

朱棣的府邸牆高院廣、頗為壯觀,外表看來幾乎跟皇城內的建築群沒有什麼兩樣,但知情人士都知道,朱棣府內部人員的篩選和任命卻是極為嚴格,大到管家帳房小到丫環家丁,無論文采武功還是道德素養幾乎樣樣俱都是訓練有素,可以說是個頂個的精明強干。府內事務雜七雜八,亦是安排得井井有條,下人們似乎都受過專門的培訓和嚴格的管理,所以人人都能夠各盡其責。跟其他府第最大的不同就是這里體現得是一種積極上上的精神和風貌,似乎處處表現它的與眾不同。

劉乾根本就不用猜,這一定都是徐緲芸所為。朱棣成年累月地駐守邊塞,整天忙于戰事,心中所想大多都是一些行軍打仗的事情,家中事務根本就無瑕打理,這副擔子無疑就落在了夫人徐緲芸身上,徐緲芸可不是普通的大家閨秀,她的心智和武功本就不凡,再經過劉乾的燻陶、點拔和暗授機密,徐緲芸不但成了朱元璋四子朱棣的夫人,而且短短幾年就培養出了一套獨出心裁的管理方法,她時刻記得劉乾說過的話「治家才能平天下」,家中繁瑣事務做到事無巨細,將來國家大事才會游刃有余。朱棣府當然舉行了最隆重的歡迎儀式,門外十里之地不僅花團錦簇,迎賓夾道歡呼,長長的鞭炮更是「劈里啪啦」,基本上一刻都沒有停止過。可不是怎麼地,朱棣凱歌而歸屬于光大門楣不說,據說還帶來了大明朝有史以來最尊貴的客人劉乾。別人不知道底細,徐緲芸可是心里有數,劉乾可是她最初的戀人,不管暗戀還是單相思,總歸還是和劉乾有那麼一段,她心里不知為何,既有種曖昧的企盼,又有種隱隱的害怕,期盼的是那份久違的驚喜,到底害怕什麼,就連她自己也說不來原因,反正心里就是一團糟,由于害怕當場失態,徐緲芸干脆躲在高高的樓閣之上,透過窗戶可以看清府內的一草一木,既不用主動迎客,也不用守侯廳堂,款待客人,看情況而定吧。

朱棣本來興高采烈地神情一下子就黯淡了許多,他多麼希望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夫人,然後他失望了,徐緲芸不僅沒有出現,甚至連個話都沒有留給下人。朱棣忍不住生氣道︰「怎麼不見夫人?」

田管家其實打一開始就毛了手腳,誰說不是呢?夫人說不來就不來,這樣倒也罷了,最主要是連個像樣的話都沒有留給自己準備,這下可好,硬是將個爛攤子尾巴給自己收拾,處理得當皆大歡喜,處理不當,說句不好听的,他這個大管家算是到了頭了。面對朱棣的質疑,田管家一邊擦除禿頂上的汗水,一邊急得團團打轉,大管家流露無言以對的窘迫,朱棣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寶劍都拉出來了一寸,嚇得大管家雙腿一軟,直接就跪在地上。劉乾心想,朱棣幾年沒回來了,這一進門本就想樹樹威風,來個殺雞駭猴,大管家無疑就是最好的對象,如果自己不及時出手,他是絕對活不過去的,府邸侯深似海,大管家的位置舉足輕重,沒準日後對自己大有用處,想到這里,劉乾輕輕摁住朱棣掣寶劍的手,說道︰「威信不可不立,但仁愛也不能說破就破,把握時機才是重要的。偌大府邸都是田大管家里里外外一手照料,一旦出了意外,這一大攤子想要短時間弄明白至少需要數月功夫,另外夫人日常的打算也大多依仗管家。我們一行浩浩蕩蕩歸心似箭,夫人盼了你幾年了,當然也是望眼欲穿、心急如焚,想必等得久了,病倒了,否則貴夫人知書達禮,萬萬不會不留下片言只語予以待客。」

徐緲芸遠遠地看到朱棣眼露殺機,雖然不知道劉乾在說什麼,但知道一定是勸說朱棣不要妄動殺念,他出手,田管家這條老命看來算是保住了,她心里很佩服劉乾,這個人好像總是能夠在千鈞一發之際,捕捉到天賜良機,從而處處給人一種驚喜和震撼。

朱棣果然眼珠子轉了好幾圈,權衡利弊了一番。心想這大管家命好遇到了劉乾,看來殺人不成了,劉乾慈悲為懷,心腸又好,既然出手勸阻,自己也不好執意而為,真要是造成嗜殺的印象,說不定劉乾會感到伴君如伴虎的危機感,必定尋找離去的理由。朱棣態度變了三百六十度,忽然摟著劉乾的肩頭倍感親切,要多假有多假地笑起來說道︰「你就是我的兄弟,你說得我還能不照辦?你看我這急脾氣,回來了,還以為斗爭在殘酷的戰場,連殺氣都帶回家了。好了,田管家趕緊給我找回夫人,否則你就提著腦袋相見。」

田大管家自是懂事之人,大恩不言謝,知道劉乾暗地里替自己撿回一條老命,只是感激地看了一眼恩人,然後就急匆匆找夫人去了。朱棣陰陽怪氣地打哈哈說︰「劉兄果然好人緣,初來乍到就大攏人心,大管家不感恩戴德都不行了,恐怕日後這老小子只認你不認我了。」

劉乾故作坦然,神情不變而義正言辭說道︰「良藥苦口利于行,一直就把自己看作你的老師,所以一言一行都在為你考慮,想來你不會責怪我的無禮。你父王朱元璋眼下正在枉殺無辜,朝野內外無不人心惶惶,甚至有不少能人賢士正在尋托理由‘激流勇退’,如果你朱棣自恃是帝王之才,就應該反其道而行之。」

朱棣情不自禁的大感驚訝,心想劉乾怎麼知道自己圖謀皇位?難道他有未卜先知之能?此人能耐不次于劉伯溫,要不收服此人終身效力,要不就找個時機殺掉,省的萬一被其他兄弟或者父王得手,自己可是樹立了最大的智謀對手。劉乾察言觀色,知道朱棣對自己起了疑心和擔憂,心里暗自嘆息,這一天沒想到來得如此之快,但終歸仍須面對,于是恭恭敬敬說道︰「劉乾是講信義之人,只要你能仁愛于天下,造福于人生,我自會為你肝腦涂地。」

朱棣本來打算裝腔作勢呵斥,忽然間有改變了主意,既不能此地無銀三百兩,又不能心照不宣。于是斂去進一步的猜疑和旁敲側擊的念頭,低首小聲說道︰「皇城內外密談諸多,以後說話還是謹言慎行為妙。學生知道了,定當時刻記住教誨,今後收斂銳氣,廣施恩義。」

劉乾听了朱棣的話語,心里半是驚喜,半是憂慮,驚喜這位未來帝王勇于承認錯誤,誠心接受好的建議,擔憂的是他朱棣已經由少不更事,成長為一代謀略家,雄才大略無疑將加速他的帝王之路,如果這樣,遭殃的肯定是朱允文和他的忠臣了,政權的更迭就意味著血腥的屠殺,這些都是劉乾不願意看到,卻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實。

大廳之上早就擺好了茶點,過了不久徐緲芸才姍姍來遲,她身姿綽綽,雖然已是人婦,但姿色不減當年,她故意冷落劉乾,徑直依偎在朱棣身邊說道︰「哀家為了迎接夫君的歸來而精心準備,連日勞頓下來,沒想到突然病倒,要不是管家敲門,我都一直昏昏沉沉睡著。」

朱棣的怨氣突然消失了,半是愛憐半是埋怨說︰「以後小心就是了,千萬不要累壞了身子。我都跟你說了多少遍了,什麼事情都要交給下人做,養這麼多人干什麼?以後你再這樣,我就把多余人都殺了,省的多些煩擾。」

「好了,我以後注意就是,你都殺光了,我豈不是便成了罪人?」這時徐緲芸才瞄眼看著劉乾說,「哎吆,這不是劉英雄嗎?如果不是仔細看,我還真不認得出來。」

劉乾把一塊棗糕塞到嘴里,意猶未盡說道︰「這棗糕甜而不膩,果然是上品,黎民百姓是萬萬吃不到的,沒想到我劉乾一介草民竟能有如此口福。」劉乾只顧滔滔不絕的贊嘆,似乎沒有听到徐緲芸的話。徐緲芸何許人,雖然覺得很尷尬,但頗為欣慰,如此倒是消除了自己的擔憂,就害怕劉乾表現得太熟悉,反而容易引起朱棣的猜疑,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往往會傷了大家的和氣。于是她佯裝不悅道︰「劉英雄還在耿耿于懷家父和常遇春叔叔對你的追殺吧?時過境遷,想必你不會懷恨在心,另外我們畢竟師徒一場,我還是很仰慕你的。」

朱棣低頭喝著茶,他到要看看這兩位能演出什麼戲來。平江失陷後,都听說徐達曾經為大女兒徐緲芸比武招親,雖然目的在于引誘張姍,骨子里誰都知道劉乾早就是第一人選。本來是要劉乾奪冠的,沒想到毛驤誤打誤撞一舉奪魁,毛驤知道真相後,害怕遭徐常二人毒手就投靠了自己,徐緲芸也意外地在徐達和父王的撮合下嫁給了自己。

氣氛一下子變得撲朔迷離起來,三個人各自打著自己的算盤,都害怕應付不得當,漏出了心中的秘密。劉乾索性朗朗一笑,打破僵局說道︰「嫁夫隨夫嫁雞隨雞,我是朱棣的大哥,你就是我弟妹了,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就是我心里有什麼隔閡,看在朱棣兄的份上,一切煙消雲散。朱棣兄雖然有勇有謀,但思密仍略顯不周,徐夫人不僅熟讀兵法,單看治家有方,必定是治理軍隊的一把好手,如果得以重用那可是相得益彰啊。朱棣兄你覺得我說的可對?」

朱棣心里驚覺起來,心想劉乾倒是提醒了自己,時下軍隊突然加入了風雲寨將士,難免軍紀混亂、良莠不齊,軍隊急需整編,這是當前重中之重。大軍的紀律和管理必須是最可信賴之人,否則很容易引起兵變。朱棣本來找不到合適人選,經劉乾點播,徐緲芸可不就是最好的人選?徐緲芸更是萬分感謝劉乾,恰當時機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自己志在軍隊而不在治家。

朱棣似乎十分高興,說道︰「劉兄大力推薦我娘子,有功。你曾經是她的老師,自然十分熟悉她的才能,我就痛快答應你的舉薦。徐緲芸听令,今後戎裝待命,幫我掌管三軍將士。」

徐緲芸叩首領命。朱棣忽然說道︰「劉兄雄才大略,今後協助我打點軍隊如何?劉伯溫是父王開國謀士,我就效仿封你為朱棣府第一謀士,好鋼用在刀刃上,請劉兄不要推辭。」

劉乾心想,你朱棣這是刀架在我脖子上了,我要是不答應,絕對活不到明天。但是痛快答應你吧,顯得我不夠分量。于是劉乾沒有立刻領命,反而說道︰「君無戲言,你曾經答應給我玉佩,如果此時賜予,不正是最好時機?如果君出爾反爾,我劉乾還有什麼可以說的呢?」

朱棣雖然不知道這玉佩有什麼價值,但知道劉乾千方百計地欲得到此物。必有來歷。這塊玉佩是養母普妮給的,難道他和母親有藕斷絲連不成?普妮生性,劉乾又是威武英姿,玉佩難道是情物?朱棣會心一笑,如果劉乾真能夠和普妮成就一段姻緣,即可以收斂母親的恣意妄為,又可以絆住劉乾的雙腳,豈不是好事?找個機會讓李成桂送回母親,到時候劉乾不答應都不成。朱棣頓時眉開眼笑說︰「就算是你講條件,我也不跟你計較。好吧,這塊玉佩賜你,但先說好,拿了我的東西,就要兌換諾言,否則我朱棣可是不跟你講情面。」朱棣解下脖子上的玉佩,交給了劉乾。

劉乾判斷了一下真偽,心里萬分驚喜,嘴里說道︰「劉乾追隨你南征北戰,只要你廣施仁義,我就生生死死跟隨。」

朱棣心里冷哼,心想你劉乾簡直就是痴人說夢,歷史上哪一個政權更迭不是巧取豪奪、血流成河?廣施仁義是不能奪得江山的,最後還是要看霸權!不過目前養精蓄銳的確需要仁義,否則誰願意跟自己打仗呢?等自己大權獨攬、登上皇位,劉乾難道還敢有怨言?暫且答應,先將他穩住,以後再慢慢開導,說不定他會轉變。朱棣和顏悅色說︰「廣施仁義四個字意義不同尋常,以後你寫一幅大字,我干脆找人懸掛起來,你看可好?」

劉乾抱著希望,雖然歷史上朱棣多暴行,如果自己在他身邊多加勸阻,說不定會少發生一些流血事件,靖難之役中死傷的人會減半,算是獻一份心力吧。王芸兒、李小冉和翠兒都被安排到軍隊里。劉乾的意思是朱棣和朱元璋意圖不明,把這些人藏于軍隊更安全,即使遇到突發事件,大家也能夠彼此照應,免得被一鍋端。

第二天朱棣帶領夫人徐緲芸和劉乾晉見朱元璋,二人嚴然成為了他的得力干將。劉乾曾經在乃爾不花手里救過朱元璋,皇帝更是對劉乾大加賞賜,劉乾受寵不驚,看的朱棣和朱元璋贊嘆不已。徐達和常遇春更是不敢多言,女兒和劉乾共同效力朱棣,想必此時不至于為難二人,再說了大家都是朱家謀臣,也犯不上窩里斗。朱升和劉伯溫對劉乾另眼相待,他們覺得劉乾外表溫和,內心卻是雄才大略,此人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看他的骨骼清秀,眉宇之間暗藏帝王之才,如果此人有心奪得朱家江山,那可是不費吹灰之力。二人憑借慧眼判斷,劉乾不是大惡之人,自然也不會覬覦大明江山。劉伯溫偷偷地對朱升說︰「此人有可能就是乾星下凡,乾乃是文武合體,此人是天外之人啊。」

朱元璋一切都心知肚明,朱棣不僅駐守邊防有功,而且收服李成桂,派遣戰俘乃爾不花牽制勁敵元惠帝,這些都是大功,這麼多兒子當中就屬朱棣有帝王之才,劉乾輔助朱棣,將來更會是大放異彩,他心里暗喜,朱家第二代皇帝的人選有了著落,這是大事,所以朱皇帝龍顏大悅,就自然喝了不少。朱棣畢竟血性方鋼,覺得自己在父王面前露了臉,心里無比痛快,酒也是喝了不少,或者言多必失,朱棣頻頻跟大臣們敬酒,令朱元璋大為不快,可不是嗎?自己還沒退休呢?你就急著點後院的火,如此急功近利難道要篡位?

眼看著朱元璋的臉色陰沉的可怕,朱升和劉伯溫看了搖頭,徐達和常遇春也是暗自心驚,跟隨朱元璋這麼多年早就懂他的人性,朱棣再這麼任性下去,怕

是性命難保。劉乾也看出了端倪,搶步到朱棣身邊說道︰「朱元璋起了殺機,你趕緊裝醉,越真越好。」

朱棣酒醒了一大半,冷汗頓時流了一背,偷眼觀望父王,朱元璋果然面露殺機。朱棣恨自己酒多誤事,干脆裝著不勝酒力躺在地上,滿嘴胡言亂語,反正寧可表現得沒有尊嚴,也比掉腦袋好。朱棣把那些風流韻事說了一塌糊涂,看著大臣們偷笑不已,朱元璋神色大為緩和,心想就這塊不成料的東西,大臣們自然不會器重,也就形成不了對自己的威脅。朱元璋對徐緲芸說︰「他喝多了,還不趕緊帶回去,難道還要給我丟人現眼?朱家的臉快要被丟盡了。」

朱棣被人連拖帶拽的走了,劉乾也向朱元璋告辭。朱元璋愛惜人才,情不自禁說道︰「寡人喜歡你這樣的人才,你可願意留下?」

徐達和常遇春冒著冷汗,這小子要是被重用,二人可慘了,朱升和劉伯溫覺得劉乾畢竟年輕,伴君如伴虎,一個弄不好可是要腦袋搬家的,看看朱元璋對自己的兒子朱棣動了殺念,就不難看出。二人害怕劉乾貪于榮華富貴,而丟了性命,不禁為年輕人捏了一把冷汗。

劉乾自有計較,感激涕零說道︰「皇上身邊能人輩出,徐達和常遇春是軍事左膀右臂,朱升和劉伯溫是開國謀臣,我只能算是跳梁小丑。我劉乾曾經是風雲寨二當家,流寇土匪出身,身份卑微,不敢出任朝政,害怕被人笑話。另外,跟朱棣是好朋友,也不能作不仁不義之事,希望皇帝能夠體諒。」

朱元璋雖然愛才心切,但當著文武大臣的面不好執意挽留,強扭的瓜不甜,就算是對自己有救命之恩,也沒必要留在身邊。于是朱皇帝說道︰「既然如此,我就不強人所難,今聖旨一份︰劉乾對國有恩,赦命一條,今後無論所犯何罪,均予以赦免。」

劉乾心里大喜,這可是天大的賞賜。出了皇宮大殿,劉乾直奔朱棣府。劉伯溫對劉乾這個本家女圭女圭大為贊賞,都是劉家,一脈相承,出了這般英雄少年,劉伯溫頗感欣慰,尋思以後找個機會,好好培養這個神奇的年輕人,他心里隱隱感覺感覺到了一股親切,本來荒唐之極,劉伯溫覺得這是神來之筆的感覺,難道是上天安排?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八卦璧最新章節 | 八卦璧全文閱讀 | 八卦璧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