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璧 第五十九章 成吉思汗墓葬之液壓墓門

作者 ︰ 宮希彬

大家吃些干糧、喝些水,抓緊補充一能,後面說不定還有什麼耗費體力的突發事情需要面對。休息夠了,三個人才模著石壁繼續往洞口里走,劉乾心想,洞口後面十之**就是墓道了,這樣走下去就離墓室越來越近了。僅僅走出去幾十步元,後面竟然是一座結結實實的墓門擋住了去路,三個人破口大罵墓主人太不地道了,一道又一道的,還有萬沒完?從進了六盤山開始,真是一步一連環,三步一關卡,處處險象環生,往後的路還不知道有多少凶險呢。

這道石門起碼至少重有三噸,單單看那石門旁邊的石門軸就有禮堂大柱子般粗細,石門如此龐大,下面無疑是設有一整套的滑輪裝置的,否則單憑人力是無法啟動的。王芸兒一個勁地發牢騷說,墓主人太狡猾了,心思和智慧俱都超人一等,怪不得南征北戰所向披靡,死後修個墓葬都如此陰毒狠辣和耗費心計,防盜墓的手段簡直就是令人望而卻步。咱仨人明明知道後面就是令世人垂涎三尺的無價寶藏,既不能破門而入,又沒有能力人力開啟,黃粱一夢,這不是讓我們眼睜睜地干瞅著嗎?

翠兒蹙眉說道,墓葬的墓門是通往墓室的首要關卡,這里是重中之重,我們很難短時間內尋得破解之法,干脆來個爆破算了,我這里有五毒教的秘門火藥,就是座小山也保管給它炸平了,何必勞神傷腦筋。

劉乾搖頭否認說,這是蠻干,用炸藥是萬萬不行的,洞口外面就是老龍潭,一旦引爆,潭水蜂擁而入,我們三個先要被活活淹死,即使僥幸不死,我們最總一無所獲,墓門被炸開,潭水會灌滿整個地宮,成吉思汗的墓葬就算是被我們毀了。

王芸兒和翠兒見這不行那不行,干脆保持沉默,緘口不語。她們兩個身上衣服太單薄,就找個牆角避避風,暖和暖和。

劉乾仔細地觀察周圍的壞境,不甘心說,這道石門絕對不是人力關閉和開啟的,石門僅僅用來防盜墓賊的,倒是合情合理,但留待自己人開啟就沒有必要如此大費周章。墓葬構造最忌諱「死門」,盡管墓主人已死,但是他希望自己雖死猶生,更不希望真正的被「埋葬」,冥冥之中想給自己留一條「生路」,相信有朝一日靈魂會再次回到陽間,繼續留戀榮華富貴的生活。

翠兒偷偷取笑道,什麼生路死路的,一死百了。我看成吉思汗是鐵了心不想讓世人覬覦寶藏,說不定這就是死門一座。依我看,咱仨人就打道回府吧,等什麼時間想到開啟的方法了,再來一次不就完了?別在這里勞神傷力了,再說這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解決的事。

王芸兒深深嘆息一聲,淒然說道,再來一次談何容易?哪些驚心動魄的場景至今還令人戰栗不已,雖然大難不死,但我總覺得很僥幸,都是托劉乾的福氣。再說,進來的時候,是老龍潭那股奇怪的力量把我們送過來的,即使我們找到墓葬的金銀財寶和八卦石,我們還不知道如何出去呢?總不能成吉思汗他老人家顯靈,一口仙氣將我們送出去吧?

翠兒咯咯笑道,別指望了。我們仨是來挖人家墓葬的,成吉思汗不把咱碎尸萬段就不錯了,只要一口仙氣別吹我們到陰曹地府就行。

進來容易出去難,這個問題倒是很嚴重,忽然間談到這個話題,三個人心里同時感到灰暗無邊,像是死人被蓋棺定論,一旦送進了棺材板,不管你是真死還是假死,再想自己爬出去可是太難了。事在人為,劉乾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出去的時候說不定另有通道。車道山前必有路,開弓沒有回頭箭,走一步算一步吧。

劉乾驀然緊緊盯著王芸兒和翠兒的身子看得發呆。王芸兒和翠兒滿臉通紅,趕緊手忙腳亂地捂著身子說道,大你還沒看夠啊?

劉乾神情有異地朝著她們走過去,目光像是老獵人忽然間發現了最心愛的獵物。她們的心底防線慢慢崩潰了,早晚都是他的人,何必拒絕呢?兒女春風滿面痴痴地笑起來。劉乾神情一愣,嘿嘿笑道,你們最好不要關鍵時候勾引我,否則——

兩個美女一邊一個生生地塞進劉乾的懷里,王芸兒咬著嘴唇說,我們早就不計後果了,隨時隨刻。翠兒眼神溫柔如水說道,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早晚被你偷走,還不如送給你大方些。

劉乾古怪說,你們好大膽,難道不怕我吃了你們?

王芸兒和翠兒相視一笑,說道,以前怕得要命,現在不怕了,因為我們正打算吃掉你——

劉乾死死拽住衣服,壞笑道,好了,大們。我剛才盯你們看,是因為你們身後的牆角有線索,要不然,咱先——?

王芸兒和翠兒畢竟臉皮薄,一听又是自作多情,二人氣地一把推開劉乾,說道,你想得美——

就在在王芸兒和翠兒剛才躺著歇息的地方,牆角插著一根歪斜的小鐵柱,好像人為插在那里的,具體有什麼功用就不得而知了.

翠兒大失所望道,我以為發現了什麼有價值的線索,原來就是半截鐵棍,說不定就是當年工匠們遺留的施工材料,無意之間埋在那里的。

王芸兒也有點泄氣,取笑劉乾的小題大做道,還認為你劉大俠發現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線索,一根破鐵棍難道還成了孫悟空的金箍棒、成了東海龍宮的定海神針?你真要念句口訣,說不定還真把墓葬頂翻呢。

劉乾無動于衷,依然堅持自己的看法,鐵棍埋在地下,難道真是工匠無意為之?劉乾蹲在地上觀看了半晌,用手試探著前後左右地搖晃,小鐵柱沒有絲毫的動搖,埋得很結實,劉乾心想,下面至少連著什麼東西,否則不會如此地根深蒂固。

劉乾想到了石橋下面的溝渠,那溝渠的水沒有流動,好像人為的儲存起來,儲存這些水到底有什麼用途呢?三噸重的石門,溝渠存水,會不會溝渠之水就是打開石門的秘密呢?

劉乾面色欣喜,心里有十分把握說道,這不是普通的廢棄材料,這鐵棍入土極深,我一人之力竟然不能動之分毫,這下面會不會連著一套機關樞紐呢?我們不妨試一試。

王芸兒和翠兒也覺得事不尋常,就一起探過腦袋來查看。劉乾謹慎地提著小鐵柱,一點一點往上拔,小鐵柱至少被拔出一米高了,看樣子還能再繼續拔高。劉乾趴在地面,听到地下隱隱約約有水流流動的聲音,劉乾忽然住手,不放心地對王芸兒和翠兒說,一會可能是水漫金山,這旁邊有一個大鐵環子,也不知是干什麼用的,不過看起來很結實,你們使勁抓住了,不管遇到什麼情況,千萬不要松開。

等她們蹲在地上抓牢鐵環子,劉乾用一根繩索將自己和鐵環子拴一起,然後繼續往上拔鐵柱子,隨著鐵柱子月兌離,三個人听到石門對面的牆壁有嘩嘩的水響,頃刻,牆壁一個水閘被打開,一股很有力道的水流沖上石門,幸好劉乾和王芸兒有繩子栓勞,不至于被沖擊而來的水勢帶走,三人趴在水面下使勁憋氣,幸好水來的急,退的也快,否則三人會被憋死。水流慢慢地退去了,王芸兒和翠兒忽然大聲歡呼,開了,石門被打開了。

穿過三噸重的石門,三人踏過地面殘留的水漬,繼續往石門里模索著走。這里就像一個迷宮,走過這道石門,誰也不知道後面究竟還隱藏著什麼玄機。這座石門的設置是利用水壓原理推動的,水壓對石門施加一個擠壓力,三噸石門就這樣被打開了。古人的智慧往往是我們想不到的。

王芸兒詢問劉乾說,咿,你說剛才石壁涌出的那麼多的水到哪里去了?來得快,走得更快,一轉眼就不見了,好像憑空消失了。

劉乾指了指地面那些凹凸不平的小窩窩說︰「這就是秘密所在。這些小窩窩下面應該是一些儲水艙之類的設置,剛才那些水都是通過這些小窩窩滲落下面的,可以設計成循環水系統,可以在此儲存到外面的溝渠中,以備以後使用,這些不起眼的小窩窩就有防止地面滲水的作用,好多具有代表性的古墓並不是被盜墓賊毀壞,墓葬建築經年累月的自然風化,再加上地殼變動的影響,很多地下水大面積流到地宮恣意破壞,再好的墓葬也就毀于一旦了。等級高的墓葬一般事先設有一整套的排水系統,目的就是防止滲水毀壞墓葬設施和陪葬品,像成吉思汗這種特殊的循環排水系統應該是史無前例的。

翠兒嘖嘖稱奇說,沒有想到如此匪夷所思,據世人傳說成吉思汗的墓葬表面都是被萬馬踏平,不留任何蛛絲馬跡,世人競相傳說,一只母駱駝和幼仔的親情關系來營造墓葬的神秘,看來這些都是一種迷惑世人的假象,誰也沒有想到成吉思汗墓葬入口卻另有蹊蹺,就藏在這老龍潭的下面,世人大多迷惑尋找地面的墓葬入口,往往很容易忽略那些隱藏不露的奇思妙想。

劉乾心想,誰說不是呢,我們那個年代都整整尋找了七百年,曾經借助世界上最先進的儀器,但最終也沒有任何發現。這成吉思汗墓葬是有史以來保存最為隱秘的,秦始皇墓葬至少還知道大概位置,這神秘的成吉思汗墓葬卻是石沉大海,沒有一個人知道去處,留給世人的是數不盡的猜測和源源不斷地尋覓。如果死人林女鬼的那張手繪地圖,就是想破腦袋,我們也找不到六盤山來,更不用說到這人人向往的成吉思汗地宮了。

王芸兒和翠兒忽然一起指向前面,喊道,佛家宮殿,好大的地下王國,僅僅這墓葬的一個前殿就如此恢弘,這成吉思汗果然是大手筆!你看這些姿態不一、面相尊嚴的佛像,他們為何都目不轉楮地看一個大銅盆呢?

劉乾似乎被佛像的莊嚴肅穆氣氛所感染,他滿面嚴肅,雙手合十地念了幾句六字大明咒,然後說道,看看這些形態各異的佛像,再看看四周的布置背景,好象是佛家典籍上的一種傳說,是在舉行一種隆重的儀式,那個碩大無比的銅盆盛放的就是佛家「香湯」。四月八日,俗傳為釋迦佛生辰,僧尼各建龍華會,以盆坐銅佛,浸以糖水,覆以花亭,這是所謂的「浴佛日」。

王芸兒和翠兒怕如來佛祖和觀世音菩薩怪罪,趕緊頂禮膜拜說,我們也是善男信女,打擾你們不要怪罪,唵嘛呢叭咪……叭咪吽。

穿過前殿,後面就是寬廣的殿宇,東南西北各有一殿,大殿內供奉的並不是什麼神像,而是一座座成吉思汗的石刻功德碑,牆壁上懸掛著來自世界各國國王的悼詞和進貢的祭祀物品,由此看來成吉思汗神威遠播,已經是四海之內無人不知了。

王芸兒似乎想到什麼說,成吉思汗墓葬世人無不想染指,他定然會在這里嚴加防範,我們如此輕而易舉地進來,看來並沒有什麼凶險。

劉乾說,表面越是平靜,背後卻是凶險無比,這是一靜一動的哲學理論。好比老龍潭,外表看起來波瀾不驚,誰知道水下還潛伏著吃人的大水蛇和人形魚?我們必須步步小心,可不能麻痹大意,否則極有可能葬身于此。成吉思汗乃是一代天之驕子,絕對不允許任何凡夫俗子擅自闖入他的地下王國。自古以來,防盜墓手段都是層出不窮,極盡能手巧匠的智慧,很可憐那些自以為可以流傳千古的能工巧匠,往往會被貪婪自私的墓主人殺害,世人就誰也不知道墓葬的真實秘密。古代墓葬的一磚一瓦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文化精品,都有自己的歷史價值,這個世界上很難再尋覓到一模一樣的復制品。這就是它的寶貴和文化。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八卦璧最新章節 | 八卦璧全文閱讀 | 八卦璧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