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要從良 傾盡所有

作者 ︰ zgxjyu

梅大人在淳熙他們離開不久,也到了較場。

出發前他是要好好囑托這些手下一番,首先是明天午時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還有戰前準備;其次是進入蕭山關後,他的這班人還不是一般的復雜,提前打好預防針免的到時生事非。

風中衣袂飄舞的梅大人,整個人散發出一股凜然的氣勢來。清潤的聲音響起︰「這次的行軍計劃都記牢了。本相要說的最重要的一點是進入蕭山關後一切看本相眼色行事,不須多說話。更不要輕舉妄動。」

他說話的時候,蕭長順兩眼緊盯著梅宰相,他在梅大人準備離去的時候總結出一條,要是以後誰再敢在他面前提梅大人是個奸佞小人的話,他就跟誰急。

先不說梅大人對百姓那份自然而然的隨和、親切,就是對他們這些下屬也能設身處地的為你著想。這樣的人如果要說是奸臣的話,他以後寧願做個奸臣。

他建議梅大人帶上糧草悄悄走,梅大人卻讓他招集士紳、百姓,他要光明正大的跟廬州人告別,他要讓他們自覺自願的送糧到邊關。

他很感激梅大人,大人定是怕他這個府伊夾在百姓和朝廷中間為難。可他又不能不為梅大人揪著心。朝廷欠廬州人的太多,而皇甫大軍關鍵時對廬州的不管不顧也讓數年來傾盡所有支持他們的廬州人寒透了心,這死結又豈是幾句話能解得開的。

先頭部隊已經出城,梅相爺雖然賭氣說不跟糧車同行,最後還是听了陳烈的話,隨糧草殿後了。

廬州府沒有再發現蚩戎兵,陳烈他們還是小心的去前頭開路。

廬州百姓還沒適應過來有他們的日子,他們就要離開了。這讓廬州百姓情何以堪。

當梅相爺隨府伊蕭長順站在臨時搭建的台子上時,得了信的廬州百姓幾乎傾巢出動,台下人山人海。還真可以用那個揮汗成雨,揮袖成雲來形容。

這幾天深度體察民情後,梅香儒很清楚大興、陛下、朝廷和邊關將士欠廬州人多少。

從先帝開始就與蚩戎交戰,戰事幾乎連年不斷。

廬州人除了交稅納賦,征兵服役,還有時不時的為邊關軍卒救急。一次兩次可以,一年兩年也勉強,可要是年年月月這樣誰受得了。

廬州人扎著脖子勒緊腰帶省下自己的都給了邊關軍卒。這糧借了一回又一回,調了一次又一次,可是只見打白條來要的,就沒見還過一回。這倒也罷了,朝廷也沒免過廬州一分稅,一粒賦。最最讓他們心灰意冷的是,蚩戎人來犯,大軍都沒想著幫廬州人的忙。如果不是梅香儒誤打貿撞的來了,廬州府現在是不是大興的地盤都說不準。這事擱誰身上誰都氣不順。

再看看廬州人過的日子,那哪能叫人過的日子。看的梅大人心里犯酸兩眼冒水。

台下人多,卻是寂靜無聲。

這種時候再吭吭嗤嗤找理由找借口為自己為陛下為朝廷為將士粉飾都是不合適的。

梅香儒也做不出來,他不是封建士大夫沒有那種高民一等的思想,更沒覺著百姓做這些都是應該的。反是覺著朝廷,陛下,官員有責任有義務讓老百姓日子過的更好一點,軍隊有義務保護一方百姓安寧。他更沒打算回避什麼,不說讓所有的人站出來負責,至少他會出來為廬州的事負責,做為一國宰相這一點不堅持不行。因為他也從廬州調了二萬石糧,現在還有拿走別人的救命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宰相要從良最新章節 | 宰相要從良全文閱讀 | 宰相要從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