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仇 八十三

作者 ︰ 老工農

八十三

一場透雨,給大地帶來勃勃生機,半人高的禾苗在晨霧中拔節展葉,布谷鳥給濕漉漉的土地送來希望的歡歌,溝塘里的青蛙用「呱呱」叫為歡歌伴奏。劉屯通往黃嶺的土道上布滿積水,剛剛被馬車壓過,和了泥,劉志的布鞋被粘掉,他用兩手拎著,光著腳在車轍里蹚渾水。

迎面走來一個人,是辛新。劉志大老遠就認出來,他把泥腳踩在路邊的車 轆草上蹭,沒干淨就套上布鞋,加快腳步迎上去。

劉志明知故問︰「這麼早,你來劉屯干啥?」

辛新的臉有些紅,她說︰「天不算早,只因為陰天,又有霧氣,才不顯,擱住常該到歇氣兒的時候了。」

劉志看著辛新,不自然,他的眼楮有點兒斜。

辛新也看劉志,眼神不定。

劉志問︰「去找馬向東吧?」

辛新點點頭,難為情地說︰「有些工作上的事要和他談。」

劉志一臉冷酷,兩個黑眼球往一起靠。

辛新第一次看到,劉志的眼楮斜的厲害。

劉志說︰「你本來是一個誠實的姑娘,現在也學會撒謊。」

被揭穿的辛新不但不惱怒,而是把頭低到劉志面前,一只腳踢腳下的泥土。

太陽光烘烤浮雲,大地熱氣騰騰,劉志覺得心發悶,辛新的臉上掛上了水珠。

劉志問︰「馬向東混得出名,你怎麼能看上他呢?」

辛新雖然對馬向東沒有多少好感,但馬向東畢竟是她的未婚夫。如果別人這樣問,辛新有可能翻臉,而劉志是她暗戀著的同學,她把責任都推到父母身上︰「听了媒人的話,爹媽做了主,我也只好認了。」

「你是新時代的青年,又受過教育,應該懂得啥叫婚姻自主。」

辛新抬頭看劉志,她覺得劉志個子很高,馬向東要比他矮半截。

劉志說︰「你是個高中生,馬向東是個大老粗,你們在一起,你覺得般配嗎?」

劉志的話說到了辛新的心結。

她和馬向東這段交往中,根本沒有共同語言,雖然辛新盡量克制自己,試圖改掉小知識分子的臭毛病,也覺得和馬向東溝通起來很困難。

辛新對劉志說︰「念了幾年書,接受了一些資產階級的腐朽思想,月兌離了廣大人民群眾,失去了無產階級的勞動本色,我要認真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改造思想,和大眾打成一片。」

劉志別過頭叨咕,故意給辛新听︰「有著光明前途的高才生,和一個不知里外的混小子吃一鍋飯,實在是解釋不通。」

辛新的情緒變得低落,小聲說︰「停課都一年了,還講什麼高才低才?寒窗十年苦,回家把地鋤,說得就是我這樣的人。原以為革命一陣子還能回學校,看來是沒有指望了,農活干不好,爹媽催著嫁人,要騰出房子給哥哥娶媳婦。」

劉志往前走了兩步,回頭看一眼辛新,辛新的目光不離他,好象不舍得讓他走。劉志轉過來,誠懇地對辛新說︰「我還是要忠告你幾句,別看馬向東當上造反派的小頭頭,也改變不了他低劣的本質。還有他爹,和村里的有夫之婦通奸,逼著女方和他睡覺,睡完還刁難她。這爺倆坑害無辜,欺負老實人,做了無數惡事,埋下很深的仇恨,我希望你不要做仇恨的犧牲品!」劉志瞅了瞅辛新,感到辛新對他的話不以為然,他又說︰「為了給馬向東整個娘們兒,馬文求了很多媒人,姑娘都不敢進他家。你知道為什麼?怕他爹耍掏耙!」

「你!」辛新的臉漲得通紅,委屈地問劉志︰「你怎麼能這樣對待我?怎麼能說出這樣的粗野活呢?」

劉志也感到自己的話太過火,偷看一眼辛新,辛新在落淚。

此時,辛新對他的好處在劉志腦海里電影般地閃過,酸楚中他想向辛新認錯,也想用好言安慰辛新,但對馬文的強烈仇恨在瞬間把這一切淹沒。劉志咬著牙說︰「你看馬向東那個德性?要人樣沒人樣,要文化沒文化,胡攪蠻纏,欺軟怕硬,一點兒道德都不講。好姑娘沒人嫁給他,能跟他的,除非是野雞!」

劉志想用這種方式激怒辛新,哪怕是辛新恨他,辛新罵他,他都能接受,前提是辛新不能進馬家門。沒想到辛新的態度很平和,低聲問︰「劉志,你是不是忌妒馬向東。」

劉志瞪著辛新。

辛新問︰「你是不是恨馬向東?」

「恨!」劉志斜著眼,吼出這樣一個字,然後說︰「馬文父子,在村里稱王稱霸,專門兒整人,給很多人帶來災難,這種災難像懸在無辜者頭上的利劍,幾代人都揮之不去。我家本來是上中農,他們一伙和劉輝串通,給我家升為地主,就因這,我幾次差一點兒被打死,我弟弟劉喜被打得不再會哭。四清運動中,他們給外調人員提供黑材料,污陷我父親,使我不能升學,你說我能不恨他們嗎?」

辛新說︰「有句時髦話,叫忘記過去,面向未來。你也該尊重現實,就是升學了,也還是回村里勞動。」

劉志說︰「話是這樣說,可有誰這樣做?我看還是這句話說得比較貼切,忘掉過去,就等于背叛!」

辛新無話可說,隨劉志往黃嶺走。劉志告訴她︰「你的方向錯了,馬向東的家在劉屯。」

辛新專神思考,好象沒听見劉志的話。走了一段路,辛新說︰「我嫁到馬家以後,想辦法調節你們兩家的矛盾。」

姑娘想用善良融化仇恨的堅冰,她哪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融化,必須等到整個社會的春天。現在,如果辛新這樣做,就像善良的聖女舉著火把去融化冰山。要知道,聖火會帶來光明,喚起希望,當公眾共同推翻冰山時,力不可擋!而辛新一個人的作用是微小的,靠她個人的努力根本無濟于事,仇恨的堅冰會吸干溫暖的熱量,把她凍結。堅冰還會把善良凍脆,讓她不堪一擊。

劉志瞅著辛新,挨在一起的黑眼球還不願分開,冷酷的面孔仿佛在說︰「單純的姑娘,還在追求無望的理想,做一些不切合實際的美夢。」

辛新也仿佛看出劉志的心思,悄聲問︰「劉志,你是不是覺得我很可笑?」

劉志沒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直截了當地說︰「你不要嫁給馬向東,他會毀了你!」

如果劉志不提兩家的仇恨,辛新會听他的勸阻,而現在,辛新則認為劉志對馬向東有偏見。她還認為,如果矛盾化解,偏見自然消除。

辛新雖然在激烈的階級斗爭中長大,但她畢竟剛剛步入社會。父母是老實巴交的莊稼人,向兒女灌輸的都是和善和容忍。學校中,接受的也是傳統教育,善良和追求貫穿始終。一年的社會實踐中,她興奮過,激動過,而更多的是失落和迷茫。她努力奮斗,苦苦追求崇高的理想,而理想因崇高而顯得空洞,往往是蒼白的說教。但崇高又變得神聖,產生不同的方式去追求,追求不同的理想。辛新失去學習深造的機會,追求如同泡沫,但她重新定位,痛苦中選擇新的、切實的理想。這種理想仍然崇高,她仍然為崇高而奮斗。她要成婚,要用善良溫暖家庭,溫暖親人,溫暖她曾經的戀人,並想在她的帶動下,改變劉屯的落後面貌,改變互相仇恨的局面。

善良單純又有文化的姑娘啊!當你踏實地把腳插入劉屯這塊肥沃的土地時,你才知道渾水有多麼難趟!

辛新對劉志說︰「你的話我會參考,但兩家的老輩人都見了面,不是說分開就分開的。」

劉志加快腳步,辛新在後面喊︰「劉志,你等等我,和我說說話。」

「你還想說什麼?」

辛新追上來,很認真地問︰「如果我成了馬家的人,你也同樣恨我嗎?」

對劉志來說,辛新給他出了一道難題,把仇恨和恩情攪在一起。劉志學過辯證法,也會運用一分為二,他說出心里話︰「我不會恨你,但我不會因為你而不恨馬家人!」

辛新讓劉志站下,低下頭呢喃︰「劉志,我們為什麼不能走到一起呢?」

太陽從浮雲中掙月兌出來,又被一塊黑雲擋住。辛新很清涼,而她身邊的劉志則處于低沉的陰霾之中。

在劉志心里,辛新比聖女還要神聖,比嫦娥還要嬌美,但劉志沒有奢望,他情願把神聖和嬌美捧在手上,而不敢摟進懷里。劉志承認等級制度會讓近在身邊的人變得遠在天涯,不相信七仙女會改變董永的命運,也深知牛郎和織女間有道無法逾越的天河。辛新伸出手,他不敢接。辛新的手伸著,痴情地等,劉志用雙手抓,抓得緊,不想放棄。

過來一陣風,吹落路邊柳樹上的水珠,路濕滑,辛新往劉志身上倒。

劉志抱緊她,盡管劉志緊張得害怕,他更怕馬向東把她搶走。這種擁抱有戀人間的熱情,而更多是保護。劉志在心里呼喚︰「善良的姑娘,離開劉屯吧!離得遠點兒啊!我喜歡你,我希望看到你,但我不想看到你和馬向東在一起。我想看到一個永遠文靜、永遠天真、永遠快樂、永遠年輕的辛新!」

路上響起馬車的銅鈴聲,劉強趕著送親車過來。兩人分開,慢慢地向縣道走去。

陽光撥開雲霧,把炎熱灑向大地,兩個人的心滾燙著,話很少,雙方都很珍重。想拉手,怕被過路人看見,路漫長,兩人都嫌走得快,都怕走到盡頭。

劉喜搖著書包從後面趕上來,看一眼二哥,又對辛新嘻笑。

在劉喜心中,辛新曾經是一位意氣風發的革命者,一位敢于沖破舊觀念的女紅衛兵。後來听說她要嫁給馬向東,就毫不猶豫地把她定為壞人,對她嘻笑後,又板起臉問二哥︰「大哥讓你到鐵匠鋪找孫有望買鐮刀,你怎麼和妖精在一起?」

劉志大聲吼︰「滾!」

劉喜搖著書包向前跑,離開劉志後,回頭對著辛新嘻笑,還向她做一個孫悟空耍弄金箍棒的動作。

馬金玲和馬成林也從後面趕上來,他倆和劉喜一樣,去縣道旁的黃嶺小學上課。馬成林曾經蹲級回劉屯小學,馬向勇為了讓馬金玲照顧他,又讓他跟著姐姐混學齡。

一年前,中學、大學全面停課,小學生跟著鬧騰一陣後又重歸校園,劉喜的上屆還參加了升學考試,只是他們永遠也等不到升學的通知。現在,劉喜也面臨畢業,大部分老師都在學和尚撞鐘,不願撞時便由貧宣隊老師代課。

貧宣隊老師領學生侍弄校田地,給學生憶苦思甜,講過去怎樣受富人剝削,講帝國主義國家的人民怎樣掙扎在水深火熱之中,也講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教導學生不忘**的恩情。劉喜這個班的貧農老師覺悟不高,把三年困難時期提到課堂上,還說他的老爹被餓死。學生反映到貧宣隊領導,把他逐出校園,又經里外調查,沒查出他的近親屬有四類,也沒有海外關系,又沒有牛鬼蛇神,就沒有對他專政,只在檔案中注明︰「該人只可拔草鋤地,不可重用」的字樣。

八先生是劉喜的班主任,由于舍不得離開講台,撞鐘時很認真。他不但教語文,也給畢業班補算術,還給學生留作業,批改得很嚴,讓劉喜很少及格。八先生還常常批評劉喜,甚至讓劉喜罰站。

劉喜不認為八先生是壞人,是因為八先生是劉昭義的老爹,他喜歡听劉昭義彈琵琶琴,便對八先生格外關照,不在課堂上搗亂,罰站時也不嘻笑。

八先生要退休,但他還要站好最後一班崗,給學生上最後一課。

上課鐘剛敲響,八先生按例行程序念兩段**詩詞,又講了詩詞的格律。從平平仄仄轉到新詩,講著講著流了淚,動情地說︰「我在青年時,曾經看過一首詩,寫的不怎麼好,卻被我記住。我老了,和那首詩產生共鳴,這就是青年和老年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原來這首詩是刻在劉屯的大柳樹上,現在我把它寫在黑板上,同學們願看不?」

「願看。」

回答聲響亮整齊。

八先生說︰「這首詩沒有革命激情,沒有歌頌,也沒有斗爭。同學們要用偉大領袖**的光輝思想做武器,進行鑒別和批判。

八先生用標準的正楷字把詩寫在黑板上︰

老樹月復空傷跡斑,

風雨過後仍凜然,

根枯枝殘葉不落,

笑看歷史一瞬間。

寫完,八先生用粉筆把這四行字圈住,並在圓圈里重重地打個×。他對學生講︰「人生短暫,轉瞬即過,當我走下講台時,我仿佛回到你們這個年齡。」八先生抹了一把淚,又講︰「我從教一生,可以說桃李滿天下,蘭正的大兒子和我的大兒子都是我的學生,他們上了中學,考上大學,當上了工程師,成了國家的棟梁之材。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紹。」八先生揉揉眼楮,把課堂掃視一遍,見學生齊刷刷地坐著,他說︰「我教過劉屯的賈孝忠、賈孝義兄弟倆,他們都是很有前途的學生,都是人材。」八先生又重復一遍︰「都是人材啊!」

八先生擦黑板上的字,動作極慢,故意讓殘詩多存留一段時間。他把黑板擦淨後回過頭說︰「我知道剛才講的話不和時代潮流,在此做自我批評,也歡迎紅小兵戰友們批判我。我要高舉**思想偉大紅旗,堅持政治掛帥,堅持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和分數第一、學而優則仕的反動思想徹底決裂。也許我真的老了,說話愛走板兒,容易走到老一套上。這是最後一課,唉!老師很想把心里的話都說給你們。去年的畢業班也有一些好學生,考出的成績都不錯,是應該上中學的,可是,可是他們進不了中學的校門。還有你們,有很多有前途的孩子,馬金玲不用

說,劉喜也很聰明,只要他改掉一些小毛病,準能考上中學。」

劉喜是在批評和歧視中成長起來的,這次在課堂上听到表揚,讓他激動得不知把手往哪放。他做得僵直,連眼珠都不動。

八先生表揚馬金玲︰「這個同學思想進步,熱愛勞動,團結同學,尊敬師長。算術學得好,語文也扎實,還有文學天賦。」

劉喜把頭轉向馬金玲,瞅著馬金玲的側影嘻嘻笑。他的舉動被八先生看到,八先生沒有批評他,而是在黑板上寫了一首小詩︰

驚看犍牛現半空,

疑是天仙也農耕,

原來老翁在播種,

希望埋在泥土中。

八先生說︰「這是以霧為題材的詩,韻律不算太佳,意境很好,富有想象力。這首詩出于一個小學生的筆端,她就是咱班的馬金玲。」全班的同學都把目光投向馬金玲,馬金玲的臉紅得像初綻的花朵。

劉喜看看黑板,又看看馬金玲,他在心里罵馬金玲是小壞蛋,認為黑板上的是反詩,想上綱上線,又找不出反在哪里。劉喜的嘻笑變得異常,手動腳也動,蹭著板凳。

八先生制止他︰「劉喜,坐老實點兒!」

劉喜坐不穩。

八先生說︰「劉喜同學,老師的批評是對你好,你要虛心接受。」

劉喜在心里回應老師︰「我接受你的批評,但我不能接受你對馬金玲的表揚。馬金玲他爹壞得出了濃,她也是壞蛋,你不能偏護她!」

八先生察覺到劉喜的心態,溫和地說︰「劉喜同學,老師在最後一堂課上忠告你,要記住聰明反被聰明誤那句古訓,希望你把聰明用在學習知識上,一定改掉小動作,不要嬉皮笑臉地淘氣,更不能欺負女同學。」八先生越講越動情︰「你們這些同學的哥哥姐姐我教過,連劉喜的爸爸也是我的學生,我教他哥哥劉強時,劉強才上初年級。現在講階級血統,講根紅苗正,什麼種子結什麼果。過去講從小看大,三歲看老。我看劉強是棵好苗子,讓他上中學,準會考上大學,一定比我的大兒子還有出息!可惜,可惜啊!」八先生看一眼劉喜,又說︰「劉喜同學,你哥哥不但學習好,更重要的是他善良和堅強。他熱愛社會,熱愛生活,這些都是我們必須學習的。」八先生大聲說︰「一個人的職業不同,但是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是相同的。我剛才講的劉強同學和我一個村,他在廣闊的天地里大有作為,雖然普普通通,他推動著家鄉的進步!也許在不遠的將來,你們都會投入到廣闊的天地里,要學習老同學堅強的革命品質,在困難面前不屈不撓,在殘酷斗爭中弘揚善良,在對敵人狠的同時,保持對無辜的同情和友愛。」

八先生最後講︰「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紅小兵戰友們,老師就要和你們分手了,但老師會永遠記著你們,也希望你們不要忘記老師。」講完,抹著眼淚走下講台,把同學們挨個看了一遍,又把整個教室看一遍,慢慢地轉身,走出教室。

教室里一片哭泣聲,這是對老教師的送別。

學生們還小,他們的靈魂還很單純,權力和金錢的角斗對他們的影響不及成年人那麼大。他們給離別的老師送上真情的眼淚,是對八先生從教一生的肯定。

劉喜沒有淚,只是嘻嘻笑,笑得淒涼,笑得可怕,笑得一些同學躲開他。

一位貧宣隊員當了劉喜的班主任,他的年齡不是很大,對新鮮事物接受很快,他說班主任這個稱呼帶有封資修色彩,叫學生們稱他輔導員。輔導員的特點是記性好,把《**語錄》的前十頁背得滾瓜爛熟。由于沒多少文化,他上課不拿書本,也很少在黑板上寫字,每堂課只領學生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喊四個偉大,教學生背**語錄,也背**詩詞。背詩詞時咬不準音,常出錯。但是,鑒于他的貧雇農身份,又有親戚當干部的背景,出了錯,沒人給他上綱上線。

輔導員不留作業,劉喜非常高興,他在輕松之余開始改造彈弓子。

劉喜找來蓖麻桿兒,在分叉處用刀剪斷,做成似槍樣,把彈子裝進蓖麻桿兒的空洞里,橡皮筋套在榆樹棍兒上當槍栓,利用橡皮條的彈性把彈子頂出麻桿。

槍式彈弓子射程近,但是可瞄準。

劉喜在課堂上用槍式彈弓子對著馬成林和馬金玲,嘴里發出「叭叭」聲。輔導員裝做看不見。他也學和尚撞鐘,目的是不誤工分兒。

後來,劉喜發現低他一年級的尚百利有火藥槍,他不甘落後,用哥哥的木匠工具做了一把木制手槍。木槍的上面刻個小窩,里面裝上壓炮兒,一勾扳機,橡皮條突然收縮,鐵彈頭撞向槍上的小窩,把壓炮兒撞響。劉喜想用帶聲響的手槍嚇唬馬金玲,馬金玲已經不來學校。

班級不上文化課,做為紅衛兵干部的馬金玲主動離開學校。馬成林見姐姐不上學,他就到泡子邊上摳泥鰍。

這種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劉喜感到愜意,他的仿制手槍做得越來越先進,還準備去找鐵管,做一個具有殺傷力的真家伙。

天氣越來越熱,禾苗越長越高,小學校被一人多高的青高粱包圍著,只有從教室的後窗能看清縣道上來往的行人。

縣道上過來示威的車隊,由「解放」和「嗄斯」車組成,大約有五十輛。每輛車兩邊的踏板上都站著十七八歲的造反派戰士,他們怒眼圓睜,拉開拼命的架式。勇士們一只手握住車門把手,另只手拎著寬面大砍刀,砍刀在烈日照射下亮光閃閃。這些人都穿軍裝,戴軍帽,腳踏黃色軍用膠鞋,刀尖挨著鞋尖,使人聯想起《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的雄壯歌曲。他們不是軍人,身上的軍裝不是搶來的就是仿制,從這點看,這些還未成年的孩子把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看得無比神聖。

每輛車上都有一挺機關槍,支在駕駛室上,機槍手緊緊地抱住槍托,兩邊各有一名戰友協助他,從他們緊張的表情看,已經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車箱里擠滿人,坐在事先準備好的椅子上,車邊上的人都站著緊貼護欄,他們或端著三八大蓋,或抱著沖鋒槍,雄赳赳,氣昂昂,目視八方,胸懷革命大志,勇敢上戰場。

每輛車上都有三面紅旗,由護旗手揮舞。三名護旗手都是漂亮女青年,各挎短槍,非常威武,充分體現「不愛紅妝愛武裝」的女性風采。部分紅旗寫了字,標明各戰斗分隊的番號,還有寫著「工大八三一必勝」的旗幟。

車隊在口號聲中緩緩行進,除了偉大領袖**萬歲的常用口號外,增加了砸爛縣省聯,把縣省聯幕後操縱者揪出來等強硬措辭,還有血債要用血來還的報復性壯語,也有和省聯決戰到底的英雄豪言。口號聲壓倒車隊隆隆的機械聲,覆蓋住車輪碾起的塵土。

武裝起來的車隊浩浩蕩蕩,一路所向披靡,憤怒的勇士們殺向縣城,一場交鋒不可避免。

車隊過後,貧宣隊輔導員走進教室,宣布學校放假。還告訴學生們不要再指望上學,安心地回到廣闊的天地里,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在那里大有作為,做一名有理想,有抱負的新型小社員。

劉喜搖著書包跑回村里,要把看到的新鮮事告訴小石頭和四胖子。剛進村,發現有異樣,氣氛很緊張。

馬榮召集基干民兵,把剛從大隊領來的槍械和子彈分發下去。馬向東把羊羔子等造反團成員招到一起,宣布和基干民兵一同執行任務。任務艱巨,必須嚴肅紀律,馬向東下達命令︰「誰他媽的在戰斗中逃跑,別說我他媽的不客氣!」

雖然馬向東嚴格保密,民兵和造反團成員們都清楚去和工大八三一撕殺。每個人的心里都打鼓,都怕被對方的子彈盯住,但沒有一個人敢退卻,都怕造反團領袖的「不客氣」。

馬向勇表現積極,他站到馬向東的旁邊對集合起來的人員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今天該輪到我們上陣了!我的腿腳不好,也不會拉後,一定沖在最前面!」不知是馬向勇覺得打斗刺激還是別有用心,把腿瘸的年份提前到解放戰爭,他說︰「當年和中央軍打仗,我的腿被穿個眼兒,我馬向勇沒倒下,為革命,就不能怕犧牲!」

羊羔子對馬向勇的話很反感,心里說︰「我這個烈屬身份還沒確定下來,現在又冒出個榮譽軍人,說不定哪天還要出個抗日英雄,看來這形勢變得越來越復雜了。」羊羔子拉長臉看馬向勇,手里的槍握不緊,一走神兒,掉在腳面上。馬向東喝斥他︰「羊羔子,把槍撿起來!這點小事兒,就把你的尿嚇出來了,再掉槍,軍法嚴處!」。

羊羔子想更正自己叫劉永烈,但此情此景,他不敢和馬向東叫板,只能在心里罵︰「瞅你那德行,還不如一條好狗,也就能跟我耍威風,見到劉志你就哆嗦,你還敢上戰場?到時候你比兔子跑得還要快。」羊羔子的腳被槍砸疼,他不敢月兌鞋看,只能用不停地搓地來緩解。

太陽落進地平線,酷熱並沒減,村里人把炕桌搬到窗外,就著醬拌黃瓜菜喝秫米稀粥,吃得滿頭大汗,舒爽香甜。民兵和造反團成員卻享受不到這些,他們蹲伏在縣道兩旁的青紗帳里,忍著悶熱和蚊蟲的叮咬,懷著各種各樣的心情煎熬。劉屯的埋伏地點在黃嶺大橋的東側,河水不大,沙島上的柳樹叢中可以藏人。

掌燈時分,上級傳下命令,說工大八三一在縣城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要求各蹲伏隊員提高警惕,等待工大八三一的車隊路過黃嶺大橋時采取行動。以槍聲為號,听不到指令,誰也不許先放第一槍。

星星藏著雲層里,天黑的可怕,也靜得人,基干民兵和造反團成員握槍的手心都出了汗。盡管人們不斷地用革命思想武裝頭腦,都會喊下定決心,不怕犧牲的革命口號,而面對真槍實彈的決斗時,又都不想做同胞相殘的犧牲品。

大橋南的縣道上出現了車燈的亮光,緊接著傳來隆隆的轟鳴聲。工大八三一洗劫了縣省聯的總部後,把自己也折騰得丟盔解甲,不但沒了來時的威風,也忘了不許亂開槍的紀律。車隊上橋後,一個小青年為了壯膽兒,朝天開了一槍。他們不知道大橋兩旁都是伏擊者,更不知槍聲會給他們帶來致命的災禍。

貓在柳叢中的馬向勇開槍射擊,由于橋上的目標大,從馬向勇槍里飛出的子彈瞎貓踫上了死耗子。

車上的人受了傷,他的伙伴們發了怒,把槍里的子彈胡亂傾瀉出來。橋上的人在黑暗中找不到目標,而把自己完全暴露在對方的槍口和小「六○」的炮火之下。

開頭車的司機是生手,著急時把不穩方向盤,想加油踩在剎車上,再掛檔,憋滅了火。頭車橫在狹窄的橋面上,後面的車都停下來。當初耀武揚威的工大八三一斗士們,頃刻間如熱鍋上的螞蟻,紛紛往車下跳,來不及跳車的把頭往車箱里面縮。

車隊里的高音喇叭忽然響起,傳出女播音員清脆的聲音︰「工大八三一的革命戰友們,革命的同志們,我們遭到了省聯的伏擊,大家要牢記偉大領袖**的英明教導,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光明是屬于我們的,勝利是屬于我們的!工大八三一必勝,省聯必敗!」她還喊︰「偉大領袖**教導我們,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gongchan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gongchan黨員們,共青團員們,革命的積極分子們,考驗我們的時刻來到了!用我們的鮮血和生命保衛偉大領袖**,保衛黨中央!」為了證明工大八三一是最勇敢的造反派和最忠誠的革命者,女播音員在子彈的呼嘯中嘶著嗓子宣傳︰「我們要保衛中央wenge小組!保衛敬愛的jiangqing同志!保衛**的親密戰友!保衛林副主席!把保皇派的反動氣焰打下去!」

橋上的青年們在女播音員的鼓動下,又增加一些土氣,他們蹲在橋欄下向黑暗中射擊,只有鬼知道他們的子彈飛向哪里。

女播音員更加聲嘶力竭,宣傳口號也偏離革命的大方向︰「青紗帳里的省聯成員們,你們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和我們工大八三一的革命戰士對抗!我們沒有負擔,就是犧牲了,爹媽也只能掉幾顆眼淚。十幾年後,我們還是偉大領袖**的忠誠保衛者!你們為省聯賣命,就是為劉鄧陶賣命,不得好死,死有余辜!要想想你們的下場,想想你們的老婆孩子!」

不知女播音員的宣傳發揮效力,還是農村出身的造反團成員不想戀戰,槍聲停了下來。工大八三一的隊員搶著上車,受傷的勇士害怕被丟下,哭嚎地抓住急著逃命的戰友,戰友們想起革命感情,把他們扔進車箱,犧牲者和奄奄一息者被丟在橋面上。司機加大馬力,載著潰不成軍的「勝利者」向省城疾駛。

槍戰以後,下起了小雨,小雨沒有沖刷掉殘酷的痕跡,卻給養路工帶來麻煩,他們把十幾個濕滑的尸體從橋上扔下去。

這些包裹軍裝的陣亡學生,大部分沒超過十八歲。

從縣城傳來消息,工大八三一搗毀了縣省lianzong部,還把一位重要的造反派頭頭打傷。工大八三一損失慘重,新曙光地區的八三一頭目被打死。縣聯合指揮部發下通知,要嚴格清查全縣範圍的工大八三一成員,對那些頑固不化分子和持武器者,一定緝拿歸案。對持槍反抗者,按現行反革命處理,可以就地正法。

三天後,劉滿豐和劉喜來到黃嶺大橋下,看到小南河的沙島上多了十幾個墳堆。劉滿豐給每一個墳堆都捧上一把土,讓劉喜和他一起致哀。說這些被亂槍打死的人都是烈土,歷史會記住他們,人民會記住他們。

劉滿豐對劉喜說︰「革命烈士用鮮血和生命證明,我們工大八三一是保衛**的堅強戰士,是真正的革命者,無往而不勝!省聯是徹頭徹尾的保皇派,總有一天會滅亡!」劉滿豐致悼詞時掉了幾顆淚,劉喜瞅著他「嘁嘁」笑,劉滿豐斷喝︰「不許笑!你這樣做,是對烈士的不尊敬,不能告慰烈士的在天英靈。」

劉喜還是笑,並提出一個奇怪的問題︰「你說人死後,靈魂能上天嗎?」

劉滿豐說︰「這是一個莊嚴的場合,你不要嘻皮笑臉。」

「你告訴我靈魂到天上去干啥,我就嚴肅。」

「我們無產階級是無神論者,不相信鬼怪妖魔,只相信偉大領袖**。**教導我們,人是有靈魂的,為革命,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人,他們重于泰山,靈魂會到天堂。替反動派,替法西斯賣命的人,死後如糞土,靈魂該下地獄!」

劉喜仍然听不懂,他說︰「訊季就要來臨,一場大水,連沙島都得搬家。這些墳中的尸骨準被卷進大遼河,連他們的父母都不知他們到哪里安家,誰還會記著他們?」

劉喜的話,讓劉滿豐非常傷感,他給十幾個墳丘行了三個鞠躬禮後,憤怒地掏出手槍,對著空曠的河灘大聲喊︰「工大八三一必勝!省聯必敗!打回省城去,打回工廠去,小精靈等著我,我們會共同戰斗到勝利!」

劉喜不知道「小精靈」是誰,但他感覺到劉滿豐再執迷不悟,一定會惹來災禍。

他們走下縣道,剛出黃嶺村,就追上回娘家的何英子。

何英子背個黑布包,里面是她的陪送嫁妝,兩手空著,不時地彎下腰揪路邊的小草,走得很慢,仿佛娘家不是她該去的地方,她又不得不往那走。何英子滿臉淚水,證明她傷心至極,不用手抹,她知道抹不淨。她不回頭,因為身後是災難,是痛苦,沒有可留戀的地方。

劉滿豐和劉喜從後面追上她,何英子竟然沒有一點兒反應。劉滿豐超過她,轉過身擋在她的面前,何英子「哇」地一聲大嚎起來。痛哭中,她把劉滿豐當做救命稻草,抓住他說︰「段名輝被、被亂槍、打死了!」

劉滿豐知道段名輝陣亡的事,但他不知道一個男人的死亡會給新婚妻子造成多大痛苦?他用革命的詞匯安慰何英子︰「段名輝為保衛偉大領袖**而犧牲,死得其所,比泰山還重。」

何英子沒文化,常听別人說泰山重,不知泰山需用多少人抬。段名輝是她和公爹從馬車上抬下來的,尸體比活人重。她弄不懂死後的輕重是啥概念,知道沒有了男人的女人很淒苦,以後的路會更加艱難。她哭著,用手捶自己的前胸。

劉滿豐勸她︰「干革命就會有犧牲,一個段名輝倒下,會喚醒千千萬萬的人們站起來,我們要繼承烈士的遺志,戰勝省聯,把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

劉滿豐用革命同志間善意相勸,何英子听起來很反感,她在心里叨咕︰「這話段名輝沒少講,可他一口氣咽下了,我咋辦?有一天槍子兒找上你劉滿豐,你媳婦也跟我同樣下場。你們整天喊革命口號,打打殺殺,難道就是讓我們女人年紀輕輕的當寡婦嗎?」

何英子仍然哭,她的哭聲讓劉喜和劉滿豐都非常心酸。劉喜接過她背上的包裹,覺得沉,讓劉滿豐幫著拿,三人慢慢地向劉屯走。

劉滿豐對何英子說︰「人死了不能復活,你再哭也沒用,哭壞了身子就等于糟踐了革命本錢。你應該化悲痛為力量,完成段名輝沒有完成的革命事業。」

何英子哭著說︰「段名輝滿口革命事業,你也講革命事業,馬向東也講革命事業,都在革命,都往死整人,又都是為了一個目標,都為人民服務,都保衛**,動起手來,誰也不留情,連點活路都不給。」說到這,何英子又大哭︰「老天爺呀!你可讓我怎麼活啊?」

等何英子哭聲漸小,劉滿豐問︰「丈夫剛死,你就回娘家,段家人怎麼會讓你走呢?」

「段名輝的父母和親屬都往出攆我。」

「為什麼?」

「他們說我是喪門星,妨死了他兒子。」

劉滿豐氣憤地說︰「段名輝為革命犧牲,怎麼說是被女人妨的?豈有此理!」

何英子流著淚搖頭,搖的劉滿豐和劉喜都找不出恰當的話來寬慰她。走了一段路,劉滿豐開了口︰「英子,你不用愁也不用怕,我可以告訴你,段名輝不僅用他的革命行動為你留下一筆精神財富,也給你留下物質財富。他是烈士,黨和政府會給你烈屬待遇。」

劉滿豐說得認真,而劉喜覺得可笑,劉喜表情很嚴肅,瞪圓眼看何英子的反應。

何英子說︰「羊羔子盼當烈屬十幾年了,也沒個烈屬待遇,我沒那個好命,只求別人別欺負我就行啊!」

劉滿豐說︰「羊羔子他爹是在小日本投降前失蹤的,說不定當了漢奸賣guozai,也興許和guomindang逃到台灣,他的烈屬是自己封的,沒有用,說不定哪天調查出真相,別說烈屬當不成,還得讓他當反屬。」

何英子小聲嘟囔︰「誰知當權者怎樣看待段名輝?」

「段名輝是貧農成分,根紅苗正,他為保衛偉大領袖**而犧牲。組織不會虧待他,人民會永遠記住他,他是烈士,你是板上釘釘的烈屬!」

劉喜年少,還不懂拐彎抹角,他給劉滿豐提出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被工大八三一打死的人算不算烈士?」

劉滿豐看看何英子,何英子在落淚。他對劉喜說︰「小孩子,別哪有事哪到,你不懂啥叫階級斗爭,以後少說話。」

劉喜不服氣,還想提問題難住劉滿豐。這時,身後傳來自行車的鈴聲,鄉郵員拿著一封信問︰「你們仨是劉屯的嗎?」

劉喜大聲答︰「是。」

「這有劉滿豐的一封信,你們幫我帶到,我就不進村了。」

劉喜指著劉滿豐︰「他就是。」

「那好,該我少走路。」

鄉郵員把信交給劉滿豐,蹬上自行車往回返。

劉滿豐背著劉喜撕開信,隨著目光在信紙上移動,表情也在急劇變化,由欣喜、激動,變得憂傷。

信是「小精靈」寫來的,先向劉滿豐介紹廠里的形勢,說工大八三一和廠省聯的勢力對比越來越懸殊。她對革命前途很悲觀,說反動的保皇派極有可能控制全廠、全市乃至全省。信里有很多關心劉滿豐的話語,讓他保重身體,在工大八三一處于劣勢的情況下,在農村要采取隱藏的方式,千萬不要暴露工大八三一成員的身份,更不要孤軍作戰。

「小精靈」還關心劉滿豐的婚姻大事,勸劉滿豐不要在農村成家。她說農村和城市存在差別,如果找了農村老婆,就要兩地生活,還會誤了前程。

也許是「小精靈」覺得自己把感情埋得太深,使得粗心的男人看不到她這顆滾燙的心。她在這封信中表述的特別直白︰「滿豐,你知道嗎?城里的姑娘想著你,惦記你,不論遇到多大困難,她都不會變心。還問這個姑娘是誰嗎?就是我,我們會在不遠的將來,攜手走進美好的明天。」

劉滿豐噙著淚把信看完,神情變得呆滯,信紙握成團,信封從手中月兌落。

他兩條腿沉重,路走得比何英子還要慢,何英子的包裹從他身上拖到地,他不知覺,木然地走著。

到村口,劉喜見劉滿豐的媳婦在街上張望,樣子很著急。她看到劉滿豐三人向村里走來,抱著柴捆進了家。

天上的黑雲對流著,要在劉屯這塊土地上進行拉鋸戰,空氣悶熱,人們即使沒有淚,眼眶也變得濕漉漉。婦女和孩子們往屋里抱柴,也有的男人整理柴垛,他們都知道,一場大雨就要來臨,而且是連雨天。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村仇最新章節 | 村仇全文閱讀 | 村仇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