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榮耀 第二卷 稱雄江南 第二百零二章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

作者 ︰ 曾鄫

1o723帝國的榮耀第二百零二章第一個五年計劃草案」央企一樣在強大行政資源的支持下。賺國內的錢自然是手到擒來可是這種沒有競爭的企業一出去就是死魚。官辦工商的管事者都是官員他最注重的不是該企業賺多少錢而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制造政績好讓自己升官財當然私心重的趁機個人財也比比皆是。

在劉浩然看來這樣的企業還不如不辦。因為這樣的官辦企業所有的利潤很多都是通過行政手段從老百姓手里聚斂的雖然作為利潤上繳官府後會被用于地方建設回到百姓們身上可是其中的成本太高了。龐大的管理費用貪墨挪用的可能性沒有限制的揮霍浪費相當于從老百姓手里專了十塊錢最後還給老百姓一塊錢這樣展下去可能會是個禍害。

尤其是現在的大明市場經濟不達官辦工商實力強大再加上大商人、大財團要是兩者一勾結足以讓劉浩然設計的健康展的道路完全被毀。

「百室既然官府賺的錢要全都用在百姓身上那就是直接藏富于民吧我們要的是國強民富而照官辦工商這個路子走下去很有可能是國富民弱

「陛下臣會好生思量。」李善長覺得劉浩然說得有些道理但是一時還轉不過彎來。不過出于對劉浩然的敬畏他告訴自己這事先听從命令再說不懂自個再慢慢去琢磨犯不著在這里頂牛。

「當然了我們不能把官辦工商一竿子全部賣掉而是要循序漸進。而且有些關鍵重要的工廠我們不能賣比如說軍工廠火藥廠化工廠精密機械廠太平鋼鐵廠。」劉浩然緩了一口氣說道這些東西當然不能賣現在是什麼時代?劉浩然可沒有那麼昏頭沖動恨不得把大明建設成二十世紀的美國。

「我們從官辦工商中選出合適的一些賣掉例如部分煤礦部分鋼鐵廠水泥廠、仿織廠以及所有的商社。我初步想出的章程是先找弘文院商務研究所、南京大學商學院等教授算出這些工廠商社的現值然後全部折成一圓一股的股份公開售只限大明子民購買。此後每年該廠利潤按股份分紅

「百室其實我們是賺的這些工商大部分本錢都回來還盈利不少現在再翻著倍賣出去怎麼能說不賺呢?」

听到這里李善長等人也笑了。的確這里外里官府還是賺了不少而且這些工商賣出去又不是完全與官府斷絕往來只要它還在賺錢。就得給官府納稅不過要是虧本了卻與官府無關了。

「不過還有幾個問題那就是規章律法要跟上。比如說這些工商一圓一股一個工廠有五十萬股百姓們可能買了;十萬股某大商人買了二十萬股看上去百姓佔了大頭可是這三十萬股分散在上萬百姓手里二十萬股集中在一個人手。屆時這個商人為自己牟利損害百姓的利益官府該如何阻止該如何保障?還有這些工廠賣出去後該如何打理不能在官府手里是個賺錢的金疙瘩賣出去後卻變成了賠錢的臭簍子百姓們會罵我們的這些問題都耍想清楚。」

「陛下臣有幾個建議一是限制購買的數量例如任一百姓憑借個人證貼最多只能購買五百股任一機構憑借執照只能購買一萬股盡可能避免賣股時這些股份過于集中;二是該廠賣出後建立理事會各持股者以持有多少投票選舉理事打理工廠的日常運作這些理事必須是該廠持股者他們可以從外面聘請能人當掌櫃的經營該廠;三是允許這些股轉賣一個廠子要是紅火。避免不了有大富人要佔有它與其讓他耍手段去侵佔那些股份不如允許買賣只要他出得起高價自有持股百姓會心動將股轉賣出去。這樣富人即能獲得股份百姓們也獲的了好處

李道君的這番話讓劉浩然不由笑了起來自己這位國務秘書看來對金融這塊還真的有天賦想出的辦法居然是公司股份化合股票市場化有點意思。

「你們有什麼補充的?」劉浩然轉向其他人問道。

「陛下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官辦工廠一旦賣出去後將有多人持有而陛下此前所說允許多人組建銀行這些東西都是前所未有的。現有的工商律法可以顧及不到。一旦出事按察司那邊也不好判定。所以臣建議先修法那麼是簡陋一些也要先把大的原則和框架搭起來王侍堯接口道。

「嗯這個建議不錯。新的東西必須要有新的律法。」

大明以前的工商企業都是幾個人湊在一塊辦的或者是幾個大家族、大基金會搭伙成立的一是人少。二是各自實力相當可以互相牽制。現在官辦工商一拍賣這參與其中的人就多了實力也是參次不齊如何保護每一個人的利益的確是個大問題。

「承華念祖嗯還有之明。你們與弘文院律法研究行、商務研究所好生探討一下將這些律法確定平來。」

「是臣等遵旨。」

「百室你們也要盡快將第一個五年計哉修正草案拿出來時間不多了還要提供給百姓們討論听取意見」所以你們要抓緊

「陛下臣等遵旨

明歷四只九月劉浩然下詔書宣布將大明皇家銀行改制退出存貸款業務專門負責金融監管事務以王侍堯為都承事補領直學士。一躍成為重臣。同月皇室、養老基金會、軍人基金會共同組建的富國銀行二十五位淅江大商人參股組建的通商銀行一百六十七位淅江商人參股組建的通豐銀行十六位江蘇大棉廠主參股組建的廣銀行。有淮西集團背景、安徽鋼鐵勞工聯合會參股、溫州商人出面組建的太平銀行兩湖、江西三十七位大商人、大工廠主參股組建的匯通銀行相繼成立此外還有上百家家中小銀行也宣布成立或由原錢莊銀號改制。

十月經劉」照漆署《大明商機構組織法大明銀行法》第《大明有價證券流通法》《大明契約法》第四修正案《大明勞工法》《大明勞工福利法》《大明社會保障法》、《大明市場監管法》一口氣都頌布成效。同月大明勞工聯合總會成立接著大明鋼鐵勞工聯合會大明煤炭勞工聯合會大明仿織勞工聯合會等十幾家各行業勞工聯合會相繼成立並在各省成立相應的聯合會作為分會。

十一月大明內閣終于將醞釀了大半年的第一五年計戈草案公布刊登在《大明邸報》上各省邸報相繼轉刊並聲明大明百姓、機構均可提出各自的建議。

草案一出大明南北一片嘩然眾人皆驚嘆這個計的龐大按照計劃大明在五年內準備在大江南北十三省重點是北方省份興建十五個大型、大型煤礦、鐵礦、鋼鐵廠、機械廠和水泥廠七十九個中型烘礦、鐵礦、硝石廠、水泥廠、呢絨廠、棉仿織廠三十二個其它配套廠礦;修建南京至東京、洛陽的直道武昌至洛陽的直道洛陽至西安的直道洛陽至太原的直道東京至濟南的直道濟南經保定至北京的直道;對黃河、淮河修建長達三千里的堤壩;在河南、山西、山東、陝西修建十五條引水渠、排洪渠;復建前宋都城汴梁城使其成為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四省的中心城市;修建北京供水工程提高運河北段運輸能力使其成為順天府、河北、遼寧以及即將新設的綏遠、遼西省的中心城市;對南京進行新的一輪擴建;完成醫療和社會保障建設等等。

草案之後還公布了完成這些工程項目的籌款方式大明內閣以未來五年的稅收為擔保行一千萬龍鳳圓的國債全都用于十五個大型、大型工廠建設;七十九個中型工程其中七十一個由各商業銀行單獨或組團貸款建設另外八家涉及軍工的則由官府直接投資;道路橋粱水利、城市建設等工程全部由官府投資分期分段建設;醫療和社會保障建設則出售二十一家官辦工商企業籌款建設。

從此以後大明百姓議論的話題不再是漠北草原上快要斷氣的北元。也不是南洋將越陳打得快沒人的6上戰事和將麻喏巴歇國打得片板不敢下海的海上戰事。全是有關第一個五年計哉。討論來討論去加上邸報上的宣傳引導普通老百姓都現一個財的機會到了。保守一點的去買國債膽大一點去買二十一官辦工商企業的股份。百姓們都知道現在的大明愁的不是貨品的銷路而是怎麼才能生產出更多而貨品。國債不用說了這麼大的工廠怎麼可能不賺錢呢?再說了官府說了。就是萬一砸鍋賣鐵也會還上的。大明百姓對劉浩然和其政權還是很相信的。這股份就是香餑餑了。二十一家官辦工商有九家大型商社。回家大型茶廠五家瓷器廠、三家絲綢廠全是掙錢的門路就算邸報上提醒購買可能有風險可是依然阻不住百姓們的腳步。

購買國債和股份非常簡單你只要去城中任何一家銀行做個登記寫好購買的數量再加上五圓押金。然後就等著財吧。

各存瑟行會將這些登記資料證總到計部然後將債券和股票攤算下來。到最後現這國債券和股份不夠分。江淅、安徽不少商人地主動員全家去登記就是家中上學的童子也被掛上名了畢竟一個人只能購買這麼多。

十二月官府又公布再拿出十家官辦工商進行股份分賣除了三家是用來補僧多粥少的缺口其余七家則進行一項嘗試。

官府宣布地主可以將手里擁有的田地則價賣給官府再用這筆現錢去購買這些股份。為了鼓勵地主們出售在他們手里快成燙手山芋的田地官府對這七家官辦工商企業股份認購不進行限制但是只能通過轉賣田地獲得款項進行購買。官府對這個事看得很嚴賣地的款項掛在銀行里如果要購買股份必須直接轉這筆款項。

這是劉浩然的一和嘗試看能不能用逐步贖買的手段將地主手里的田地收購回國家。土地兼並自古以來是中華歷代王朝最頭痛的事情。也是諸多王朝覆滅的根源。在目前以及此前的生產力水平土地是一切生產資料的基礎。而且歷代王朝從漢武之後不重視工商業的展。只是將它們視作農業的補充大加限制生怕老百姓都跑去做工和經商沒人去種地了。

從前宋朝開始商業得到了迅展使得王朝主流社會對商業開始重新認識。而且前宋的科技水平經過上千年的積累也開始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加上元廷蒙古人從大食、波斯甚至歐洲帶回不少技藝高的工匠他們的技術與中華流承下來的技術相結合從而產生了巨大的效應。自己自然不會想歷史上的老朱一樣對這些視而不見一頭又扎進農田里讓整個社會又回到小農經濟。自己一定要利用原本的基礎借著驅逐蒙古人光復中原這一民族復興的大好時刻說白了就是改朝換代的大好時機清除一切舊思搭為大明騰飛打下基礎。

其實在劉浩然心里有個非常大的矛盾問題那就是如何確定田地等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從法理上說。大明江山的一切都是屬于大明皇帝一人所有他想如何處置就如何處置他可以恩賜地賞給某個人大量的田地可以隨便捏一個借口將家人的家產全部奪走哪怕他富甲天下。但是這一切卻是大明健康展最大的阻礙也是將來大明展最大的隱患。

是該找個機會為私人財產權正名了。劉浩然有暗暗想著。

預告下周老曾休假旅游的的方上網都有問題所以會暫停更新。會一直到鑰號才有可能恢復正常更新。抱歉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帝國的榮耀最新章節 | 帝國的榮耀全文閱讀 | 帝國的榮耀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