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任務 烏龍山防務(上)

作者 ︰ 一串銅版

一把小白這個突發意外處理好,q17就馬不停蹄的召集了烏龍山諸人開了三場會議。

第一場會議是n939內部會議,會議主要探討是否和新出現的這波軍事勢力進行聯系和交流,以及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雖然之前打的你死我活,但是團隊的利益抉擇上,q17絕對是公事公辦……會議在短短五分鐘內就結束了,鑒于這伙勢力所具有的明顯的侵略性,以及大大超越這個大陸上普通人類的平均幽能力量,還有再考慮到他們的根基並不是在這個位面,n939所在人員包括q17本人一致認為,大陸現在的政治和軍事體制環境更加有利于烏龍山一方,而且惡魔界/冥族勢力的入侵可以降低大陸的各主要軍事政治勢力對烏龍山以及「星族」的關注,這有利于烏龍山的存在(簡單點說,渾水模魚),因此,烏龍山暫不和這個新政治勢力發生劇烈沖突和交涉,暫時保持低調和中立,進行進一步的觀察。

需要說明的是,凱斯並沒有參加這第一場會議,因為他身體里還住著兩個外來客。

第一場會議結束後,第二場會議緊急召開,這一場是烏龍山內部會議,除了幾位聖階和新來的兩位少女外,大部分人(包括狗頭人族長棒子大師)都有參加。這一場會議也很短暫,主要詢問幾位殖民地人員對于這次入侵的看法,雖然除了雲子龍,其他幾位在這個世界都是有過辛酸的血淚史,但面對「外敵」,最終還是一致對外了,雲子龍山躥下跳的表示會和這幫惡魔死掐到底,陳皮甚至拍著胸脯表示可以回老家拉起一支牛頭人的義勇軍來……

第三場會議毫不停歇的展開,三位聖階和兩位新人都被邀請……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場會議是q17對這個世界最大的勢力,魔法公會的態度的一次試探。

「這次事關重大,雖然那個風暴小隊已經對工會提出了警告,但我和天斗還是決定盡快回魔法公會一趟,而且……是去訪問一些老朋友的時候了。」里昂的話意思很明確,這次的惡魔界的入侵的確讓他始料未及,其嚴重程度,恐怕魔法公會會需要他們去召集一些已經隱居的世外高人。

「你和天斗……那位伊川呢?」

纏著繃帶的里昂和北天斗對視了一眼︰「他仍舊留在這里,如果貴軍真的能夠助他突破聖魂靈衛這一層,他的實力會更上一層。」

表明了魔法公會的抗戰決心後,雙方進入了更加實質性的討論階段。

「貴佣兵團的實力我們是知道的,我們希望能雇佣你們……伊川和我的妻子可以充當聯系人,還有,貴團復制魔晶的技術希望可以轉讓給工會,我們願意用一些稀有的魔導器和魔法技術來交換,我還可以向瑪法的魔法學院申請世襲的保送名額。」現在狀況還不甚明了,北天斗也不敢做出太大的承諾。不過在他說出這番話的時候,q17老覺得他和里昂在往塞西莉亞還有小白身上看。

「我們會關注佣兵工會發布的任務的。」q17回答的很含糊,而且是某種意義上來說根本是空口說白話,除了那次護送艾多尼婭的任務外,n939根本沒去佣兵工會接過任何一個任務,不過這事情上q17只要做這麼一個不完全拒絕的態度,北天斗就滿意了。

會議開完,北天斗去見了老婆千雪一面,讓她暫時安心的留在這里,然後和里昂離開了烏龍山……

q17馬上下達了一系列的命令。

村雨傳輸完需要匯報的資料後,立刻被q17派了出去,探查離烏龍山最近的,也就是連接外域的那個時空門是否有異常。

……

烏龍山,這處位于紅龍帝國疆界以東的聯邦殖民地,是n939來到這個世界後建立的第一個,也是唯一個殖民地。嚴格來說算是位處高原地帶。

烏龍山的主要構成是一座位于無名湖邊的高地。這個名為烏龍山的地形隆起據推測是由是由東面山脊很久以前的一次山體滑坡造成的。周邊的主要地形是這樣。東面和南面都是唐古拉山脈,而且是坡度較陡的懸崖,不過懸崖也有數個較為平緩的山谷或者緩坡地形,當初n939和殖民地原班人馬就是從紅龍帝國出發先登上了唐古拉山,然後順著山脊向北行進,然後發現了一處山谷緩坡後折向西面前進才進入了烏龍山周圍的平原。

進入警戒狀態後,q17下令讓凱斯用精準爆破將除了之前進入的那處山谷外所有的緩坡都炸平了,並且在那唯一一處山谷入口堆砌了石牆,以及在周圍岩壁安裝了遙控起爆的**。這樣,東南兩個方向的山脈就成了阻隔任何大軍進入的天然城牆。

西面是一處大湖,估測湖面在水平面一千米處,從整個唐古拉山脈的走勢來說,這個湖泊正位于s型走向的山脈凹陷處內,應該是匯聚了周圍雪山流下的雪水所成的高原湖泊,不過還沒找到最主要的源頭河流,之前q17出發去外域那處遺跡(時空門)時一直是沿著湖岸走的,最後才進入的森林,期間遇到過好幾條注入湖泊的小溪以及小河,不過基本上都很小,繞一繞或者一趟水就過去了。在此不得不提一下,根據遙感探測的結果,唐古拉山脈的形成似乎和地球的喜馬拉雅山類似,也是半塊撞擊造成的,不同的是,這里的兩處半塊卻不是對撞,而是斜著撞的,並且板塊形狀在這里非常的犬牙參差,因而既堆疊出了唐古拉山脈那樣曲折走向的參差山脈,而且似乎造成了相當程度的底層撕裂,而這個湖泊就是地層撕裂的結果,在湖底發現進一步的了證據,構成湖底的竟然是一般只有火山活動地帶才能找到的花崗岩和玄武岩。因為是地層撕裂的產生的融雪湖,因而此處湖泊的湖心非常深,湖水冷冽而純淨,倒映著雪山,美麗異常,不過因為此湖泊真的很大,再加上之前的忙碌,烏龍山現在還沒探查完湖泊的沿岸,無法判斷此湖是否已經被人利用或者和其他水系連接。

西南面,也就是夾雜在湖和山脈間有一大片的原始森林,因為氣溫較低,屬于針闊葉混交林。

背面則是一大片平原,靠近湖的地方還有著大片的濕地,平原上生長著半人高的草,應該算是很好的牧場,但烏龍山還沒在這片高原草原上發現人跡,一直向北望可以看見群山模模糊糊的影子唐古拉山脈的走勢在那里轉向西面了。

地形上來說,如果有陸路的威脅,通常情況下只可能來自北部平原和西南森林兩個方向。

殖民地建立之初,q17就隱隱的考慮到了這個問題,那幾個露天采礦場(某種意義上很難說是礦場,應該說是提煉泥土中微量的金屬元素的工地)差不多都是安排在了背面和西南面兩個方向,這次警備一啟,狗頭人和小強復制人全體出動……干什麼,挖護城河唄。因為那土壤中的金屬元素含量實在太低,所以只能用數量彌補質量,結果每個礦坑都被挖的奇大且深,之間稍微挖掘連接一下後,掘開湖口灌水而入……兩條庇佑兩個方向的人造河(池)形成了。

這一次,隨著惡魔界的入侵,警備等級上升,很多原來可以將就的地方不能這麼馬馬虎虎下去了,包括幾處沒有命名的地方,為了防止戰斗時指揮的混亂,所有地形都從平面上切開分區記錄。殖民地西邊的大湖按照張虎的建議被正式命名八百里烏龍山水泊,簡稱八百里湖,西南的那片樹林也被命名為了野豬林,名字都是張虎取得,至于他打著什麼陰mao詭計就不知道了。

再說說烏龍山的本體結構,這座高地有雙峰,因為地處高原,水平面高度可以有一千多米,而相對湖面的標高分別為102m和88米。

之前說過烏龍山是山體滑坡形成的。如果沒有這次滑坡,烏龍山的基底很大可能上會成為湖的一部分。小強在進行山體挖掘建設時,挖掘到湖水水平面以下七八米處,就遇到了和湖底相同材質的花崗岩,這也是q17當初看上這座山的原因,一塊完整堅固牢靠的底盤。

烏龍山本體是由山體滑坡的岩石堆積而成,主要構成是一些結晶岩,石灰岩,片麻岩,浮土等構成,稱不上牢固和堅硬。因而小強和復制體一邊在山體中打洞,一邊用金屬混凝土加固著山體和通道。當初烏龍山基地開始興建時,隊伍里曾經有過分歧,究竟是建造地表式建築好,還是建造地下和山體式建築好。最後q17還是拍板了後者,雖然後者的建造方法「土」了點,但是所需的人員較少,而且以山體為框架,一開始就可以建造立體式的結構,節省空間和材料,在材料和人力接濟不上時也可以隨時停工,非常適合如今勞動力和材料都不足的n939。

地表隆起處,掘山而建,開工後,小強復制體們兵分兩路,一路剃平了山頂,從頂部正中向下挖掘豎井,一邊挖掘,井壁用兒臂粗的高分子縴維束編織成三角形網絡,然後覆蓋整個井壁,再以金屬混凝土澆灌,這兩種材料再星際時代都有些過時,但仍舊是非常經典的永久和半永久建築用材料,在星際殖民時代之初就開始使用,直到q17穿越前,一般不需要移動功能的民用建築也是以此兩種材料來建築。

這種建築用的高分子縴維束擁有驚人的韌性和牢固程度,它們抗拉抗壓,而且可以彎折,彎折一點點還好,越彎折,抗力越大,而且抗力大的同時還難以折斷,這種剛柔並濟的材料性質讓他代替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成為了建築物材料之骨架的地位。工程隊在豎井井壁上編制如此密實的網絡,並且澆灌大塊的金屬混凝土,就是是把這條豎井變成今後整個烏龍山山體的骨架……另一路小強復制體是通過山體底部側面,以極為平緩的坡度斜向下挖掘,到達花崗岩平面後,平面挖掘至垂直甬道下方,然後開始向周邊擴展,挖掘成一個環狀,並在花崗岩層上立起大片的基柱。這是在鋪設主要骨架的基底座。

等到兩支挖掘隊回合後,便將垂直甬道的立柱連接在了底座上,周圍那些基柱用高分子縴維的拉索呈傘狀連接在甬道立柱上,用這種斜拉的結構就成為了固定的骨架,為了確保穩固,烏龍山兩座山頭都采用了這樣的結構。

前幾個月,中央甬道已經差不多完工,周圍的斜拉索甬道還在繼續施工中,不過也已經接近收工了。其他的工程也總算展開。

現在烏龍山基地結構,施工中加上施工完的,差不多分為六層。

最深層是反應堆室,在花崗岩層以下五十多米的地方。一處以兩條垂直通道連接,完全單獨的隔層。放置著從n939那架墜毀的運輸機上回收的反物質反應爐。

向上一層在花崗岩層下五米左右,包含了數個完全**開來的單間,這一區乃是實驗室,以及各種測試場和幾個機密物品儲備倉庫。彼此之間用厚厚的石壁隔開。

再往上一層,大概在烏龍山湖平面以下,花崗岩層以上這段是就是烏龍山主要的儲存倉庫和工業區,包括主要的車間和車庫,水庫,常備物資倉庫等等。烏龍山建設備選計劃中有考慮從此處向護城河挖掘,以建立一個地下碼頭的想法。

再往上的第四層,就是烏龍山公民們主要的活動區域了,此區域包括了宿舍,水槽,醫院,循環與過濾工廠,大廳,食堂,公民活動中心等等民用設施,以及相當重要的,代號為地球圈939號的生態園,這個生態園內培育了來自聯邦以及這個世界本地的各種植物以及少量的實驗動物,既可以使用人造陽光,也能憑借聯邦強悍的光學技術從烏龍山外部收集自然光後透過光縴導入。此區域可以供應全烏龍山的氧氣和基礎化學資源(包括食物)的需求。

向上的第五層,也就是地上二層,則是軍事管制區域。包括了常用交通工具的車庫,任務準備處,靶場,戰術訓練中心,幻境系統等等,以及儲備了相當數量的輕武器裝備以及彈藥。控制台和作戰指揮中心也在這一層。

最上面的第六層,其實也就是一號峰和二號峰,之前挖掘甬道時,兩個山頭已經被剃平。高的那個,放上一部雷達後扣上了一層不阻隔電磁波的罩子,矮的那峰,加上了可活動的頂棚,作為了飛行器的起降場,之前兩只鸕鶿號就是從此起飛的。

除此之外,烏龍山最大口徑的牽引移動式火炮炮台(炮還在規劃中,還沒造出來)也坐落在這一層。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星辰任務最新章節 | 星辰任務全文閱讀 | 星辰任務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