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漢之我是徐榮 正文 第二百零二回 徐榮出征

作者 ︰ Vanspiri

河內太守王匡自受到何進的詔書以來,便親自帶領了一萬多名泰山兵往雒陽而來。[我搜小說網]但是他比董卓速度更慢了一步,在到達孟津港北口的時候,京師里就已經發生了驟然巨變,董卓伺機奪取了朝政。

王匡雖然心有不甘,但因為懼怕西涼雄兵的戰力,于是不敢再進一步,只得屯駐在孟津港,等候時局的變化。當董卓廢帝的消息傳來,王匡面南而泣,于是他下定了決心要與董卓反抗到底。其部下勸其輕兵簡從,立刻進軍雒陽,同時號召天下英杰共同討伐董卓,只可惜王匡雖然已經有了與董卓決死一戰的念頭,但依舊不敢貿然行動,董卓亦多次遣使勒令他退兵,他拒不遵從,同時在津北收兵買馬,打算慢慢的尋找戰機。

董卓精于軍事,他立刻厲兵秣馬,打算親自出雒陽以北,與王匡決戰。然而,徐榮卻勸阻他︰「相國如今新立天子,雒陽城內但恐有不服之人,不宜輕動。王匡遇事謀而不決,不是一個良才,臣願代相國出征,剿滅王匡所部。」

董卓听了這話,贊許的點了點頭︰

「還是徐將軍言之有理!孤坐鎮雒陽,定要讓天底下所有不服于孤的鼠輩望之膽寒!」

此際李傕、郭多等人在北地討伐白波軍楊奉,董卓身邊可以放心調遣的大將的確沒有,董卓雖然很是信任徐榮的智謀,但說起帶兵能力,徐榮依舊是白紙一張。現如今形勢如履薄冰,稍有差池,則天下人將共討董卓,所以與王匡一戰,一定要打出董卓的軍威來,要震服天下,讓所有人都不敢與相國為敵。

董卓想,是應該培養一下新血了,李傕、郭多等人打仗是一把好手,樊稠、張濟、楊定等人也還不錯,胡軫在軍中威望頗高,但為人過于謹慎,容易坐失良機。牛輔、李蒙等人也是值得培養的後起之秀,不過如今也被分到了雒陽周邊的區域布防,急切間,可以任用的人也只有徐榮、呂布等中郎將。

呂布新降,且董卓更願意讓他留在自己身邊作為保鏢,徐榮雖然為人詭秘,但事實已經證明此人眼光獨到,非常人所能及,若運用得當,他就可再添一枚王牌。

但是,董卓是多麼精明老道的人,他想到了徐榮身位遼東玄菟人的身份,開口刺探道︰

「若徐將軍願意為孤效勞,則實乃孤之大幸!朝中有遼東人公孫度,此人孤欲以為冀州刺史,不知徐將軍意下如何?」

徐榮心下冷然一笑︰公孫度,那可是「徐榮」的二姐夫呢!董卓並非識破了自己的身份,實際上,董老頭子只是在試探自己的野心呢!

公孫度與自己都是遼東人,在這個派系林立的雒陽城內,同一個地區的老鄉有時候互相扶持,會給雙方都帶來莫大的利益。若是自己有意讓董卓留公孫度在雒陽或司隸一帶為官,那麼董卓肯定會對自己有防範之心。可如果自己完全無視公孫度,甚至要排擠公孫度,那麼,反而會引起董卓更大的疑心,所以,這個問題不好回答,這是一個兩難的難題。(聖王)

徐榮第一次沉默了,一方面,她原本體內的「情感」一下子涌現出來,差點讓她沒有當場哭出聲來︰公孫度因為在雒陽赴任,所以二姐還沒死!「董筱幽」真的好想去見見二姐,哪怕只是與她匆匆的說上幾句話。然而,她這個「徐榮」不是「董筱幽」,一切以復仇大計為主。如今,她已經知道了萬年公主的位置,據說,就同張安一起在陽城一帶,距離雒陽一百多里的路程,一個急行軍的話,一天就能趕到。

一想到那個害死碧落、毒死百靈,殺害自己全家的劉瑛還有張安就在陽城,她真的無法控制住這具小小的身軀中那驚人的憤怒和怨恨,真的好想殺過去把他們折磨致死。然而,如今還不是萬全的時機,徐榮一遍又一遍的對內心撫慰道︰董筱幽,要忍住!這四年多的日子已經忍過去了,復仇的時機越來越近,忍!

董卓眼見徐榮沉默,他並不知道此時徐榮內心是如何的煎熬,只是撩了撩泛白的須發︰

「徐將軍,孤正問你話呢。」

徐榮收回了思緒,她此際已經有了最好的答案︰

「微臣在幽州的時候,曾經听聞玄菟郡太守公孫域清廉愛民,深受愛戴。這公孫度是他的養子,據說很是聰敏過人,此人不可小覷。微臣以為,不如讓他返回幽州,任遼東太守,定能為朝廷出力。」

「哦?徐將軍的意思是,讓他返回遼東?」

並非是把他留在司隸擔任要職,也沒有排擠公孫度,貶他的官,徐榮的回答令董卓心中對其是否有更大的野心瞬間煙消雲散。但為何一定要讓公孫度返回遼東,董卓還是對此安排持有疑問的︰

「徐將軍,據孤所知,幽州有薊侯公孫瓚坐鎮,此人勇猛無匹,威震塞外,如何又要讓公孫度去掌管遼東事務?」

「回相國,幽州歷來飽嘗異族入侵之苦,公孫瓚的確是一員良將,然而,烏桓、鮮卑、高句麗、帶方,甚至匈奴對幽州都是虎視眈眈,公孫瓚的兵馬雖然勇猛善戰,但也曾在遼西管子城一帶遭圍困,苦無接濟。若是以公孫度為遼東太守,則一來可在必要關頭救援公孫瓚,兩者相互扶持,共同抗擊,必可確保幽州無虞;二來,公孫瓚剛猛,恐怕日後獨據幽州,不服相國之令,以公孫度為遼東太守,也可分化其勢力,不至于使得公孫瓚獨大而驕橫;三者,相國最好再令派一名士為幽州刺史,居中調和,必可使得他們相安無事。」

徐榮的一番分析合情合理,況且,她說到了董卓最忌憚的問題︰若是公孫瓚日後憑借其威震塞北,討伐張純的威望獨霸幽州,不服他董卓的管束的話,的確也是一個大難題。徐榮的回答,恰好說到了董卓的心坎上。

「秒!秒!徐將軍果然是語出驚人!哈哈哈哈!」

董卓連番贊嘆道,同時也略微有些自慚︰平心而論,他的地位變化以後,對身邊的人態度自然也有了一些微妙的改變。比如對徐榮,他從前一直是客客氣氣,謙卑有禮,而如今卻時常能在其面前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上位者的高姿態。

反觀徐榮,此人從始至終,對自己的態度都是沒有變化的。與別的謀士、名士不同,徐榮從不在意自己的名聲如何,萬事卻以自己的利益和權勢為第一,雖然說不符合天底下大多數人的觀念,卻的確是為了自己著想。自己居然還懷疑此人,處處試探此人……董卓不免得更加欣賞徐榮了︰只可惜他只有一個女兒,否則若是能與徐榮結為兒女親家,那定然能使自己高枕無憂,且再無愧疚之意了。

「相國可是認同在下的看法?」

「徐將軍果然是不可多得的謀士!有你這樣的人輔佐,孤何愁天下不定?孤這就下詔,令公孫度為遼東太守,劉虞為幽州刺史,即刻赴任!」

「相國大人,王匡那邊……」

「徐榮听令!」

董卓突然高聲一吼,徐榮于是立刻離座下跪。

「孤令中郎將徐榮,領西涼兵五千,司隸兵一萬,並州軍三千,馬匹八千,出征王匡!此戰,只可勝,不可敗!」

「臣領命!」

第一次讓自己出征就帶領一萬八千的兵力,還有八千匹馬,董卓還真是出手闊綽。徐榮暗地里驚嘆著。

「徐將軍,此為國事,若是有誤的話……」

「臣提頭來見!」

徐榮絲毫不擔心自己的性命如何,她要的,就是帶兵打仗,僅此而已。至于是輸是贏,那就且看她如何與對手博弈了。這是她打的第一場仗,莫要說是董卓不讓她失敗,她自己也是對自己反復說著︰只許勝,不可敗!否則,一切都是空談,這四年來的隱忍屈辱、苦練兵法都將成為徒勞。

******

由于兵馬就聚集在雒陽附近,從兵馬開始調配到集結完畢,只用了半日的時間。一萬八千精壯的士兵,猶如一座大山一般,威武雄壯。

「進軍!」

隨著領軍校尉的一聲令下,一萬八千的步騎有條不紊的開始從雒陽出發。

徐榮在中軍之中,騎著一匹高頭駿馬前進,她身邊是男裝打扮的心伊和阿初,綺麗留在府中靜候消息。

「那邊,是何人?」

徐榮指著數匹馬車和百余名護衛拱衛的一支停靠著的車隊問身旁的一命將校。

「回中郎將大人,那前方是遼東太守公孫度及其家眷的車隊。」

「哦……」

「大人,是否要與他打聲招呼?」

將校懂事的詢問道。

「不了,沒必要,我們要即刻趕往孟津口南岸。」

徐榮擺了擺手。

「是!」

于是,眾人開始加速行軍,那一支停著的車隊越離越遠……徐榮回過頭去,自從與司馬離師尊的意識合二為一之後,她的視力也大為進步,即使距離再遠,依然看得清晰︰那車隊外,一個男子清俊風雅,正是當年那個紈褲子弟的公孫豹,如今已經是沉穩堅毅的一方大員了。而他身邊一個女子,正是徐榮的二姐,徐姜。

她雖然因為生下孩子而有些發福,但那一雙杏目清澈艷麗,盡顯成熟美麗的氣質,只是那眉目之中,依舊有著消之不盡的憂愁︰雖然她早已是數個孩子的母親,得享天倫之樂,可自從得知家人盡皆慘死之後,她便終日里以淚洗面,憂愁度日。

徐榮只看了一眼,她內心劇烈的跳動著,眼中的熱淚已經奔涌而出,幸好臉上裹著厚厚的黑布,身邊的將士們沒人知道。

二姐!

徐榮內心那個小小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那是「董筱幽」還存在的證據,是親姊妹之間的感情羈絆的呼喚。

她真的好想與二姐相認。可是︰

「我如今之所以還活著,那一切動力的來援,只有——

——復仇!」

對,一切都是為了復仇!

徐家只要還有二姐活著,已經足夠了,而她,那個被「董筱幽」托付了一切的新生的徐榮,這幾年來的一切,都只為了報仇。

只要能復仇,就是把天下人都拖入地獄,哪怕赤地千里,血流成河,那又如何?

徐榮再也不往回看了︰她的一切,都賭在了下一場戰爭中。

徐家四小姐、榮夫人、營妓、中郎將……一切的身份都是無意義的,徐榮需要的,只是復仇而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東漢之我是徐榮最新章節 | 穿越東漢之我是徐榮全文閱讀 | 穿越東漢之我是徐榮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