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之崛起 第三卷 群雄逐鹿 第九十七章 坐等風雲變

作者 ︰ 欹鉉

唐刀的出現讓王緒高興了很久,連帶著接觸過王緒的那些官員也莫名的高興起來,因為他們知道王緒肯定是見到什麼秘密武器了。王緒有了秘密武器就代表瀛州又強上一分,大家作為瀛州屬下為何不高興呢。

雖然全裂鋒營要裝備唐刀需要一年時間,不過王緒依然很興奮,一年而已,戰爭肯定還要持續很久,王緒不在乎這一年時間。不是王緒不想擴大生產,而是唐刀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能一年制造兩千把已經是瀛州財政的極限了。

得了唐刀沒多久,王緒就去拜訪了鄭玄,自然也順利的見到了國淵。鄭玄和國淵當然不知道王緒已經把注意打到了國淵身上,反而很高興的和王緒談起經書來了。

談了許久,王緒裝作才知道國淵大才,然後出言邀請他出仕做官。說完後王緒還偷偷看了一眼鄭玄,發現他只是滿臉的笑意,王緒才算松了口氣。

國淵來瀛州何嘗不是抱著想要出仕的心態,外界對瀛州的傳言都比較正面,不過國淵還是親自來瀛州看了一下,發現果然是一塊不錯的地方。

本來國淵也在想如何能讓王緒知道自己的存在,卻沒想到在鄭玄這里遇到了,王緒本來就有招攬之心,于是一切就這麼順理成章的完結了。

王緒得了國淵後大喜,想要讓他直接掌控一郡之地,成為太守。不過國淵卻拒絕了,願意從一縣之令做起。王緒也不勉強,想了一會寫了封信讓國淵帶去遼東,等太史慈也到遼東後才準交給太史慈讓他拆開看,王緒此時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想法,就看太史慈和國淵是否配合了。

趙雲的婚禮後沒多久趙雲就帶著新婚妻子離開了,同行的當然是太史慈一家人還有國淵以及一些遼東官員,這些人都是掌控遼東的重要人物,不能離開任期太久了。

以鐵家為首的一些工匠們也乘船去了遼東,在襄平城南面有一塊地方等著他們。鞍山,以南郊有一座馬鞍型的山而命名,只是三國時期還不存在。

現在這個時候還是一個小村莊,因為產鐵,所以村莊里大部分人都懂得一些煉鐵的法子。不過村莊平靜的生活就此被打破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人住進了村莊,然後每天都進山里,不知道在尋找什麼。

這個地方有鐵礦是肯定的,工匠們主要是在勘察鐵礦的分布,大概的儲量,以及在那里開始挖掘比較好。

王緒已經下命在這里建造新城了,就叫鞍山,而鞍山的縣令就是國淵。太史慈拿到王緒寫的信件後沒有遲疑,直接問國淵是否願意。國淵听到竟然是去開闢一座新的城池,深感王緒對自己的信任,卻沒有推辭,直接應了下來。

鞍山的鐵礦由瀛州政府出地方,佔五成股份,鐵家和別的一些工匠家族以及一些商家出資佔另外的五成,而這些鐵礦開采出來後由鐵家以及注資的那些工匠家族優先購買,剩余的再由商家拿去出售。

股份制模式,這是自然又是王緒提出來的,也是瀛州為了鼓勵商業而制定的一個新法規。

歷史上有個說法,就是漢朝的時候金銀銅都不缺。但是因為漢朝的豪族們喜歡把錢藏起來,或者當作陪葬品,久而久之這些金錢都被埋在了底下,使得後人得不到。

王緒可不希望這樣的情況出現,所以他希望用股份制的方法讓有錢人把錢拿出來,就算讓他們錢生錢又如何,只要錢財在流通就會給政府帶來不少好處。

忙著挖礦,整頓軍務,前兩年快速吞並了遼東的瀛州已經偃旗息鼓了。王緒上表程昱為平州刺史,表太史慈為遼東太守,表華雄為玄菟郡太守,朝廷都應允了,算是承認王緒控制了這些地盤。

之前俘虜的那一萬多遼東兵經過整合訓練也融入到了瀛州軍中,狼羽騎也擴招了,現在有一萬人。狼羽騎屬于精兵,就跟以後曹操手下的虎豹騎一樣,花費很高。不過王緒暫時還不打算建立普通騎兵,瀛州的軍隊已經夠多了,就算瀛州再富庶,也經不起這麼消耗。

因為公孫瓚和袁紹的大戰,遼東和遼西的邊境涌入了不少流民,這也讓太史慈等人心花怒放。瀛州現在所擁有的地盤和人口,算起來真是地廣人稀,所以瀛州上下官員都想法設法的從別的地方拉人來。

回到遼東的太史慈也給李儒了一封來自王緒的信件,讓他拿著信件去找管寧等人。管寧听聞王緒竟然給自己寫信,十分疑惑,不過還是接過來看了。沒想到看之後大喜,直接收拾行囊,讓李儒安排了一下,直奔沓氏縣的碼頭。同行的還有邴原和王烈。

說實話,李儒等人都在好奇,不知道王緒到底寫了什麼,讓這幾個不肯出仕的家伙直接奔向瀛州而去。

……

初平四年,雖然瀛州偃旗息鼓了,但是別的地方依舊戰爭不多。年初的時候,盤踞南陽的袁術收服了部分黑山軍和南匈奴,不滿足于現在的地盤,準備進攻曹操。

曹操听從手下謀士建議,給荊州的劉表寫了封信,讓劉表進攻後背空虛的袁術。本來劉表就對袁紹佔了南陽有所不滿,得到曹操的信件後立馬領兵殺了過去。劉表的進攻切斷了袁術的糧道,曹操趁機進攻擊敗了袁術。

敗北的袁術丟掉了南陽這個根據地,于是率領敗兵來到了淮水一帶,直接進攻壽春,驅除了當時的揚州刺史陳瑀,自稱揚州刺史。

公孫瓚和袁紹兩個老對頭依舊在大戰,最新的戰場卻搬到了青州。原本的青州刺史是田楷,乃是公孫瓚手下,不過袁紹任命自己的兒子袁譚為青州刺史,兩方大戰。田楷率兵迎戰,卻不斷敗北,後來朝廷派人來講和,兩方才罷兵休戰。

不過袁紹的勢力也順利進入了青州,給了公孫瓚沉痛的一擊。

當然,這些跟瀛州關系不大,而跟瀛州相關的事情王緒正在靜靜的等待。時間慢慢的過去,很快就到了秋天,又是收獲的季節,王緒等待的事情也終于到來了。

曹操的父親曹嵩,乃是大宦官曹騰的養子,曾位列三公,董卓之亂時到瑯邪避禍。此時曹操佔據兗州,曹嵩決定率領全家去投奔曹操。

路過徐州的時候,徐州牧陶謙設宴款待了曹嵩一家人,然後派人準備護送曹嵩一家人去兗州。陶謙卻不知道一場陰謀向他襲了過來。

「老大,你可知道我們護送的是什麼人?」說話的是一名穿著徐州軍服的小兵,看著卻帶著一絲匪像。

「好像是某家達官貴人,準備去兗州。」回話的是一名將官,名叫張,他帶領兩百騎護送曹嵩一家人。

之前那小兵卻搖搖頭說道︰「他們是兗州牧曹操的家人,那個老頭叫曹嵩,曾經位列三公。」

「嘶!」張深吸了口氣,沒想到自己護送的人這麼大來頭,立刻對身邊的人說道︰「你們都給我提高警惕,可不能出了什麼岔子,否則我把你們的腦袋擰下來。」

張部下听到自己主將的吩咐後,也紛紛提高了警惕,生怕出了什麼岔子,他們可是知道自己的主將十分的心狠手辣。

一路上平安無事,行至半路,一日忽然大雨傾盆,眾人沒有準備,只得找到一間破敗的道觀投宿。

「嘿,爾等不在外護衛,為何涌了進來。」說話的是曹嵩的小兒子曹德。

原來這道觀就一間大堂還能避雨,別的基本都坍塌了,曹嵩一家人進入道觀後,張也帶著一些部下想要進入。曹德自持身份尊貴,怎麼肯讓這些濕漉漉的士兵進來,于是開口喝到。曹嵩看了張一眼,也沒有說話,看來是默認了曹德的說法。

張皺了皺眉頭,卻沒有說什麼,返身帶人離開了。曹德見張都不行禮,還不高興的嘟囔了一句︰「這是什麼人啊,太無禮了。」

「老大,怎麼就這麼出來了?」還是之前那小兵。

「這廝,某盡心竭力送他們,竟然還把我們當下人使喚,真是豈有此理。」張也是怒氣填胸,不過他忌憚曹嵩的身份,只得把怒氣壓下來。

那小兵眼楮一轉,忽然開口說道︰「老大,我們本不就是官兵,只是迫于那陶謙的壓力才投了軍,沒想到接到這麼個差事。看他們車輛上拉著不少財物,不如劫了這一票,去投汝南的劉闢、龔都如何?」

張一听,心中有些意動,但還是有所顧忌︰「這……」

「老大,我們何必在這里受這鳥氣,劫了他逃去汝南,他陶謙也抓不到我們。有了財物可就能隨意逍遙了。」說話的是一名大漢,滿臉的匪氣。

「就是老大,劫了他娘的!」張的部下听後都紛紛出聲贊同。

張見手下們都這麼說,狠心咬牙的拿起手中的刀刃說道︰「兄弟們,走!」

近百人匪兵在張帶領下來到了道觀外面,把道觀層層為住,張深吸了一口氣,知道這一步走下去人生又會有很大的改變。

「上!」一聲令下,這群匪兵沖了上去。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帝國之崛起最新章節 | 帝國之崛起全文閱讀 | 帝國之崛起全集閱讀